麦冬的副作用及宜忌、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docx_第1页
麦冬的副作用及宜忌、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docx_第2页
麦冬的副作用及宜忌、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docx_第3页
麦冬的副作用及宜忌、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docx_第4页
麦冬的副作用及宜忌、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麦冬的副作用及宜忌、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麦冬又称麦门冬、寸冬,别名野韭菜。其味甘、微苦,入心、肺、胃经,质柔多汁,能养阴益胃、清热润燥,还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用于胃脘隐痛、大便干结的阴虚症者以及肺结核咯血者。秋冬季节天气干燥,人们常感口渴、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可用麦冬30克,煎水代茶饮用。治疗咽喉肿痛,可用麦冬、胖大海各6克,代茶频服。平常用麦冬、粳米、冰糖煮成粥,久服无副作用。麦冬对老年人及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也有保健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麦冬能明显提高人体耐缺氧能力,其改善心绞痛症状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它对血糖尚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促进胰岛素细胞自我修复。以麦冬为主药的生脉散有强心、对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和抗休克等作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麦冬的功效与作用:1、养阴清热 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3、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4、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5、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6、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7、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8、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食用宜忌】感冒风寒、痰饮湿浊、咳嗽、脾胃虚寒者忌食。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宜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 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毒副作用: 临床应用本品, 部分患者在口服用药初期有腹胀、嗳气、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症状, 一般于两周后可自行消失.而肌注或静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药性论:“恶苦yao。畏木耳。”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麦冬的食用方法:一、麦冬粥类别:美容养颜食谱 孕妇食谱工艺:煮口味:原本味食用:空腹食用,每日2次。主料:粳米100克辅料:麦冬50克、生地黄50克、姜10克、薏米15克烹饪方法1. 先将麦冬、生地黄、取汁;姜洗净切片。2. 将薏米、粳米及生姜煮熟,再下麦门冬与生地汁,调匀,煮成稀粥。健康提示1、安胎,降逆,止呕。2、适用于妊娠恶阻、呕吐不止。3、本草纲目中说,麦冬能“美颜色,悦肌肤”。4、本粥以麦冬、大枣配伍,对美容有一定效果。尤其适用于经常口干舌燥、面部皮肤干燥者,能滋阴润肤。二、生地麦冬炖鲜鱿【原料】麦冬15克,生地黄、党参各20克,黄柏10克,砂仁、甘草各6克,鲜鱿鱼300克,料酒10毫升,盐、姜各4克,葱6克,鸡油25毫升,味精、朗椒粉各3克,上汤适量。【做法】1、鲜鱿鱼去筋膜、肠杂及骨,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2、以上药物洗净,麦冬去内梗,砸扁,党参切成3厘米长的段,然后将六味中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姜拍松,葱切段。3、将药包放入炖锅内,加入上汤,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除去药包,加入鲜鱿鱼、姜、葱、料酒、鸡油、味精、盐及胡椒粉,再煮10分钟即成。【食用方法】每日1次,既可单食,又可佐餐。【功效作用】生地黄麦冬炖鲜鱿滋阴,补肾,止遗精。适用于梦遗多年、心慌、心烦、失眠、食欲不振、倦怠等症。【宜忌】感冒风寒、痰饮湿浊、咳嗽、脾胃虚寒者忌食。三、沙参麦冬汤方法:北沙参、麦冬各6克置于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功效:北沙参,味甘,微苦,微寒,入肺和胃经,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