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配套精编课件【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1页
高考历史配套精编课件【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2页
高考历史配套精编课件【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3页
高考历史配套精编课件【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4页
高考历史配套精编课件【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考点在广东省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频率较大 主要是通过社会生活变迁来折射社会发展形势命题 分值4分左右 本讲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时代 感与现实感强 2018年高考可能会以社会生活现象的相关材料为载体 考查近现代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的相关知识 此外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与世界史联系比较密切 以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载体 考查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也是有可能的 一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衣着 鸦片战争后 西式服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以后 孙中山设计的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更是五花八门 中山装 2 饮食 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 住房 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西式洋房或 的豪宅 4 风俗习惯 中西合璧 废止缠足 维新派倡导 断发易服 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时 断发易服 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 等法令 改革社会礼仪和立法 婚丧仪式变得简约文明 2 现代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新中国成立初 人民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 2 20世纪50 70年代 由于物资的比较匮乏 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生活水平总体较低 3 改革开放后 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衣着 服装颜色多彩化 款式多样化 饮食 1987年基本解决 问题 政府发动 菜篮 子工程 温饱 安居工程 住房 住房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启动了 社会风俗 休闲方式多样化 注重环保 赈济灾区等良好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 交通工具的进步 1 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 的开通标志中国铁路 的诞生 唐胥铁路 辛亥革命 前夕 修建了多条铁路 奠定了近代中国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加快 到 九五 期末 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2 公路 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 近代筑路技术也传入中国 民国时期 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 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 水运 轮船招商局 19世纪70年代初 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垄断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 轮船运输业得到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 轮船运输业 受到其与运输行业的冲击 开始转型 4 航空 冯如 1909年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 1920年 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到1949年 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业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 通讯工具的变迁 1 电报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在中国 建立电报机房 福建巡抚在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0世纪初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 设立 2 电话 上海 台湾 无线电报局 上海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在 设立电话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到2003年末 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三 大众传媒的变迁1 报刊业的发展 1 19世纪中期前后 外国人创办了 万 国公报 等 中国丛报 2 19世纪70年代起 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3 资产阶级先后利用报刊宣传维新 革命和民主科学思想 解放了民众的思想 4 20世纪前期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 共产党 红色中国 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等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 红旗 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 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而 光明日报 文汇报 等报刊 在介绍学术文化 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 6 改革开放后 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 各种专业性 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2 影视事业的发展 1 电影 党报党刊 定军山 1905年 首映成功 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0世纪20年代后 中国电影迅速发展 并走向成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了银幕 成为电影主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 电视 1958年 开始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 的诞生 北京电视台 改革开放以后 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3 互联网的兴起 1 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90年代风靡全 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 优势 集文字 图像 声音于一体 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可以高度互动 双向传受 3 影响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学习娱乐方式 与日常 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特点及其影响1 原因 1 根本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 经济 思想 带来的强烈冲击 2 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革命运动的 发展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3 政府推行各种改革 也使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2 特点 1 在城乡 地域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2 既有西方文化色彩 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3 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4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 又有东西文化碰撞 近代化 特征越来越明显 3 影响 1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促进了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 展 3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 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又日趋科学合理 材料 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 清朝灭 总统成 皇帝灭 新教育兴 旧教育灭 新礼服兴 翎顶补服灭 剪发兴 辫子灭 天足兴 纤足灭 阳历兴 阴历灭 鞠躬礼兴 拜跪礼灭 律师兴 讼师灭 旅馆名词兴 客栈名词灭 时报 1912年3月5日研读 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和专制制度的结束 民国和共和制度的建立 服装 发型 缠足 历法 诉讼制度 客栈名称等方面都有变化 说明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 交通通讯进步的原因和影响1 原因 1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在交通通讯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 科技成就 并逐步传入中国 2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积极学 习西方潮流 3 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政策的驱动 2 影响 1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并有助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的改变 2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 3 有利于外国的政治 经济侵略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 济掠夺 材料1872年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在中国第一次引 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 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 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 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 报 评论 招商局开其端 不数年间 风气为之大开 公司因 之云集 1877年 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 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 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 水 路运费 少入洋商之手者 奚止数千万 此外 招商局还率先 投资开平矿务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 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 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研读 材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 有利于吸引投资 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 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 抵制了外来侵略 维护了民族利益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考向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 2018年广东文综 革命 革命 剪掉辫子反朝廷 独 立 独立 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 选B 从歌谣内容 剪掉辫子反朝廷 中国岂是鞑子的 可知道此时反清排满的大汉族主义已经影响到普通民众 2 2018年山东基能 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 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初期C 文革 时期 B 大跃进 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 选D 大跃进 和 文革 时期中国比较重视意识形态斗争 西装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文化的一种 不可能成为社会时尚 新中国成立初期 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西装成为社会时尚的物质基础并不存在 3 2018年浙江文综 1862年6月26日 上海新报 一则某商行售卖 外国杂货 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 酸果 洋醋 吕宋烟 白兰地 小面镜仔 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选C 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 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考向二交通通讯与大众传媒的进步4 2018年浙江文综 据 中国近代报刊史 时务报 初创时 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份 一年后达到13000份 最多时销达17000份 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 量的最高纪录 这一现象说明 A 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 时务报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 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解析 选C 时务报 不属于通俗性报刊 排除A项 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 昭文新报 排除B项 时务报 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 并没有需求 极大 排除D项 选C项 5 2018年江苏单科 1909年 京华百二竹枝词 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 不见 中央 有 大同 中央 大同 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解析 选C 从 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 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 A B 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 故选C项 6 2018年福建文综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 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 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 电报业B 大众报业C 铁路交通业D 轮船航运业解析 选A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 故选A项 1 2018年广东茂名二模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 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 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 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就有一次 因为那女孩是小脚 而把她辞退 对 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 工厂招工歧视女工C 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D 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解析 选A 据题干信息可知工厂因为女孩小脚无法适应长时间工作和站立的要求而遭辞退 可知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 C两项在材料中无从反映 C项 彻底 二字 过于绝对 2 2018年广东湛江一模 一署名 兰陵忧患生 的人在 京华百二竹枝词 中描述当时北京西餐馆的盛况道 菜罗中外酒随心 洋式高楼近百寻 门外电灯明似昼 陕西巷里醉 琼林 诗中所述情景最可能出现在 A 鸦片战争后C 八国联军侵华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 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 选C 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A B两项时间不符 D项新中国初期反对欧美的生活方式 以上情景不可能出现 故选C项 3 2018年广东中山高三期末 1950年以后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 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 后来遭到禁演 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 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 旗袍和其他被视为 资产阶级的 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 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 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 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 解放服或列宁装 以后又流行所谓 的毛式短上衣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B 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C 冷战 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D 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解析 选C 1950年 新中国刚成立 批判禁演美国电影 主要观看苏联和中国电影 被视为 资产阶级的 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 流行中山装等 结合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判断C项正确 4 2018年广东佛山二模 阅读下表 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 论是 近代科技出现在上海与重庆的时间表 A 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 最早应用在上海B 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C 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 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 选C 从表格材料的时间 不能判断上海是最早的 排除A项 B项的 都是 表达过于绝对 近代中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 排除D项 5 2018年广东韶关二模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 纪事 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近代科技的进步 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 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 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