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26课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课堂小结 建通史 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创新演练 大冲关 一 电脑与网络1 电脑 1 产生 1946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正式诞生 2 发展方向 一是存储量更大 运行速度更快 一是体积更小 更轻便实用 3 应用 生产 办公等各个领域 走进家庭 美国 2 网络 1 产生 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 诞生 并由此形成全球性信息网络 2 影响 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 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 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 3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1 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改变了传统的方式 2 推动了 的诞生 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3 推动了的发展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信息传播 新经济 全球化 二 探索生命的奥秘1 生物工程 1 形成 20世纪70年代 由于得到化学 计算机等领域技术进步的支持 技术正式形成 2 应用 农业 医药等行业 生物工程 2 遗传工程 1 地位 是生物工程的技术 2 成就 1990年 被誉为生命科学 登月计划 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2000年6月28日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 1997年 人类第一次用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核心 哺乳动物 三 登上太空1 人造卫星1957年 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 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2 宇宙飞船 1 1961年 苏联发射 东方一号 载人宇宙飞船 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人造地球卫星 加加林 2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 11 号登月成功 航天员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3 航天飞机1981年 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阿姆斯特朗 科技展览 1 有人说网络世界是 第二社会 它和 第一社会 现实社会是相互影响的 根据以上图片 分析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 提示 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引起了一场学习革命 使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 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 任意修改 科学家担心 由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有害于人类 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提示 1 利 可以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型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对医疗保健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 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2 弊 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性 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 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社会伦理问题 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 史载 二战 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 德国人研制远程液体燃料火箭 是用于攻击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b 二战 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c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终结 解析 原子弹 电子计算机 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术 通过题干可以看出 三项技术的出现都是与军事和战争相联系 据材料分析 时间正是出于二战期间 答案 b 二 现代高新技术发展趋向 1 电脑与网络正不断缩小着世界的距离 人类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快捷 2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认识自身 完善自我的探索中迈出一大步 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3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将视野投向更为宏观的浩渺宇宙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 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 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 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a 信息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激光技术d 宇航技术解析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战争方式的巨大变革 答案 a 典题例析 例1 2012 广州质检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 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引发了电子革命 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解析 科技革命是摆脱危机的一条出路 但并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排除a项 科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但经济危机的爆发不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采取措施发展科技 以便克服经济危机 排除b项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这与史实不符 排除c项 答案 d 题组冲关 1 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科技理论是 a 牛顿力学b 电磁感应原理c 热学d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解析 牛顿力学和热学奠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电磁感应原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论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才是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科技理论 答案 d 2 19世纪 法国科幻作家儒勒 凡尔纳创作了 从地球到月球 环绕月球 等小说 以其天才的想象预告了未来的科技发展 其中 实现人类奔向月球梦想的是 a 苏联的 东方一号 载人宇宙飞船b 宇航员加加林c 美国的航天飞机d 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难度不大 只要能分清相关的航天成就即可 答案 d 3 下面为二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图 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 互联网时代 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 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b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c 出于冷战的需要 美国大力发展科技 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d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解析 由图示可以得出 二战 后美国的体力劳动人数下降 非体力劳动人数上升 而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大部分集中在第三产业 这说明 二战 后美国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答案 d 典题例析 例2 据统计 qq聊天同时在线人数已逾三千万 一个 小企鹅 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 这是下列哪项科技的成果 a 电话的广泛应用b 无线电试拍成功c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 航天技术的应用 解析 材料中所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影响 qq聊天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 答案 c 题组冲关 1 江泽民指出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 中国参与的是 a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 细胞学说的提出d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 答案 b 2 阅读下列材料 以前 人们谈论网络时 很多人心怀猜疑 在20世纪90年代上网的人 大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 然而今天 21世纪如果还不了解网络 那就意味着被时代所淘汰 人们已经认识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 同时 也在最大程度地利用着互联网 中国的网民也从1997年的62万发展到2003年底的7950万 目前 2005年 全国上网人数已经超过1 2亿人 未来还会快速增长 人们上网在做什么 有上网查资料的 有上网做生意的 有上网查看股市行情的 有上网聊天的 有上网娱乐的 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请回答 1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的简称是什么 2 请概括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3 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互联网对人们的重大影响 解析 概括材料信息时要尽量全面 重大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加以分析 社会 经济 政治 文化 生活 学习等方面的影响去作答 答案 1 因特网 2 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不断深入 人们在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 网络的强大功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引起了社会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引起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同时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高新科技改变世界 互联网助推人们同住 地球村 文化上 1 1946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2 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进入21世纪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3 1957年 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1961年 苏联发射 东方一号 载人宇宙飞船 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4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 11 号登月成功 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政治上 1 二战后 新兴的独立国家为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为谋求独立 自主 和平发展 于1961年兴起了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同时也出现了缓和与动荡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