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页
宝鸡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2页
宝鸡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3页
宝鸡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宝鸡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编号 sgcc sn bj ws 01 索 引 号 版 本 号 2011 年第二版 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宝鸡供电局宝鸡供电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批准页批准页 实施要求实施要求 1 本预案为我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 所有部门 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2 本预案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 应及时与后勤保卫部联系 以便对本预案及时修订完善 批批 准准 人人 赵赵 冰冰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2011 6 2011 6 目目 录录 1总则 1 1 1 编制目的 1 1 2 编制依据 1 1 3 适用范围 1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 3 1 危险源分析 2 3 2 危害程度分析 2 4事件分级 2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 5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3 5 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4 5 3 局有关职能部门职责 5 6预防与预警 5 6 1 风险监测 5 6 2 预警分级与发布 6 6 2 1 预警分级 6 6 2 2 预警发布 6 6 3预警行动 6 6 4预警调整 7 6 5预警结束 7 6 5 1 预警结束条件 7 6 5 2 预警结束程序 7 7应急响应 7 7 1先期处置 7 7 2响应启动 8 7 3响应行动 8 7 4响应调整 9 7 5应急结束 9 8信息报告 10 8 1 报告渠道 10 8 2 报告内容 10 8 2 1 预警阶段 10 8 2 2 应急响应阶段 11 8 3报告程序 11 8 3 1 预警阶段 11 8 3 2 应急响应阶段 11 8 4报告要求 12 8 5其他 12 9后期处置 12 9 1 善后处置 12 9 2后期处置 现场恢复的原则和内容 13 9 3保险和理赔 13 9 4事件调查 13 9 5总结评价 13 10应急保障 14 10 1 应急队伍 14 10 2 应急物资与装备 14 10 3 通信与信息 14 10 4 经费 15 10 5 其他 15 11培训和演练 15 11 1 培训 15 11 2 演练 15 12附则 15 12 1 术语和定义 15 12 2 预案报备 15 12 3 预案修订 16 12 4 制定与解释 16 12 5 预案实施 16 13附件 16 13 1 相关预案的名称 16 13 2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7 13 3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18 13 4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9 13 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19 13 6 有关流程 19 1 1 总则 1 11 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急处理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 制定本应急预案 1 2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 标准制度及相关预案 结合电力 生产特点和我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陕西省电力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陕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31 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的重大传染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 件引起的影响我局职工及家属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 理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1 遵循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最大程度地 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 2 2 贯彻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快速反应 协同应对 的 原则 2 3 全员参与 重点防范 通力合作 资源共享 有效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要广泛组织 动员全局职工参与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 1 危险源分析 在我局范围内 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 主要包括 3 1 1 恶性集体食物中毒事故 由于在职工食堂或祥泰宾馆 就餐食用了有毒食品或集体饮用了被污染的水 发生人员中毒或 死亡的事故 3 1 2 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不良反应 3 1 3 宝鸡地区发生群体性传染病 可能传入我局的 3 2 危害程度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我局员工不良反应 中毒或死亡事故 4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 危害程度 涉及范围 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大 级 重大 级 较大 级 和一般 级 四级 4 14 1 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级 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级 4 1 1 员工中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病例 并有扩散趋势 4 1 2 同一单位食物中毒人数 8 人以上 或出现 1 例以上死 亡病例 4 1 3 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3 4 24 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级 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级 4 2 1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 病例 4 2 2 同一单位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5 人以上 未出现死亡病 例 4 2 3 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不良反应 4 34 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级 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级 4 3 1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 5 人 未出现死亡病例 4 3 2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 10 人 未出现死亡病例 4 44 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viv 级 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v 级 4 4 1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 人以下 未出现死亡病例 4 4 2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 4 人 未出现死亡病例 4 4 3 一个单位发生个别不明原因疾病 4 4 4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5 1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主管局长 副组长 总会计师 副总工程师 成 员 办公室 安全监察部 发展策划部 财务资产部 人力资源部 后勤保卫部 思想政治工作部 工会办公室 先行 集团公司 新闻中心等部门负责人 5 1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 4 组长 后勤保卫部主任 副组长 办公室 安全监察部 先行集团公司负责人 成 员 办公室 安全监察部 后勤保卫部 思想政治工 作部 工会办公室 后勤服务处 含职工医院 祥泰宾馆 车 管所 新闻中心主管应急工作的领导 5 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 2 15 2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5 2 1 1 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 援的法律法规 组织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 进行评估和修订 5 2 1 2 领导全局生产经营活动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和应急处理工作 5 2 1 3 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和解除 5 2 1 4 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5 2 25 2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5 2 2 1 及时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 提请应急领导小 组决定启动 实施和解除应急状态 5 2 2 2 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建议 5 2 2 3 执行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 5 2 2 4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 广泛深入地开 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提高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5 2 2 5 开展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后勤基础设施 建设 努力改善卫生条件 保证食堂 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 洁卫生 5 5 2 2 6 建立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及时掌握员工的 身体状况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员工 应及时督促 其到医院就诊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5 2 2 7 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 3 局有关职能部门职责 5 3 1 后勤保卫部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人员安全保障 医疗救护 公安消防机 构联系 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工作 加强与当地政府 医疗 防疫 职业卫生等部门的联系 根据掌握的公共卫生信息 发布预警信息 落实预防措施 5 3 2 办公室 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 整理 汇总 上报 负责与政府有关 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 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情况整理 协 调突发事件新闻处置 5 3 3 思想政治工作部 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思想政治工作 配合政府开展社 会稳定工作 5 3 4 工会办公室 负责病人家属的安抚和生活安置 并依据国家和上级规定开 展抚恤善后工作 6 预防与预警 6 1 风险监测 局属后勤服务处 祥泰宾馆 市东供电分局 凤县供电分局 要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要对食品 管理 饮用水源管理 防疫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风险分析和日常监 6 测工作 要保证风险监测的质量 做到早发现 早控制 早报告 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人员抢救体系 事发单位通过预 测分析可能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可能涉及的因素 应 及早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若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率较高 要在积极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同时 及时报告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 6 2 预警分级与发布 6 2 1 预警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 就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1 我市周边地区及系统内兄弟单位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我局相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还没有消除 2 我局所属职工食堂 祥泰宾馆用餐人员发生 3 人以上腹泻 呕吐未及时处置的 3 我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的重大隐患 没有及时采取措 施的 6 2 2 预警发布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发布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提出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办公室批准发布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提出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办公室审核 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发布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提出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办公室审核 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审定 局应急领导 小组批准发布 特殊情况下 可以电话审批 7 6 3 预警行动 发出预警后 被预警单位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整 顿 举一反三 查找薄弱环节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预防措施 并 定期向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报告整改进展情况 预警分布单 位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6 4 预警调整 根据危害程度变化 要适时对预警级别进行调整 结合实际 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及时调整预警级别 以有效控制事 件 减少危害和影响 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 和特点 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 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 件 应及时升级预警 对范围局限 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 应 相应降低反应级别 及时撤销预警 6 5 预警结束 6 5 1 预警结束条件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已经消除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意识明显提高 预防隐患后 措施已落实 预警发布单位已经验收通过 6 5 2 预警结束程序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宣布解除和取消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提出 应急办批准解 除和取消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提出 经局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办研究审核 主管局领导批准后宣布解除和取消 级预警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提出 经局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办研究审核 主管局领导审定 局领导批准后宣布 解除和取消 8 7 应急响应 7 1 先期处置 7 1 1 公共卫生事件事发单位按照 保人身 原则 先期做 好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7 1 2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事件发生单位要立即组织救援 减少人员发病 同时将事件情况上报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 7 1 3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现场人员要采取一切措施切断 或隔离传染源 封闭传染场所 标明传染区域 防止发生次生 衍生灾害 造成事件扩大 并注意保护事件现场 同时按规定及 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7 2 响应启动 7 2 1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 就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1 我市周边地区及系统内兄弟单位发生地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9 2 我局所属职工食堂 祥泰宾馆用餐人员发生 3 人以下 腹泻 呕吐未及时处置的 3 我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的重大隐患 没有及时采 取措施的 7 2 2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 级响 应 1 一次发生食物中毒 3 5 人 未出现死亡病例 2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 4 人 未出现死亡病例 3 一个单位发生个别不明原因疾病 4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 2 3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 级响 应 1 一次发生食物中毒 6 人以上 未出现死亡病例 2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 人以上 未出现死亡病例 3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7 3 响应行动 7 3 1 级响应 1 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 事发单位负责人 30 分钟赶到事发现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组长 副组长 及所有成员 专责在 1 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 成立事件应急指挥 部 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指导协调现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 作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 负责信息 收集和传递 10 3 统一口径 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7 3 2 级响应 在 级响应的基础上 1 事发单位负责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组长 副组长及所有成员 专责均必须在 30 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将事 件迅速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局应急办公室 2 局成立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项领导小组协调应急处置 工作 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 做好信息披露及舆情引导 工作 及时将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按照规定上报市政府有关职能部 门和省电力公司 3 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项领导小组协调跨区域调集应急队 伍和救援物资 组织开展应急通信及医疗卫生后勤保障工作 4 在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项领导小组协调和指导下 按照 本预案处置原则 开展应急救援 患者救治 人员安抚 对疑似 病人采取就地隔离 就地观察 就地治疗的措施 5 必要时请求政府部门和省电力公司支援 7 4 响应调整 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及时调整反应级别 以有效控制事件 减少危害和影响 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 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 对事态和影响 不断扩大的事件 应及时升级反应级别 对范围局限 不会进一 步扩散的事件 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 7 5 应急结束 根据市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 止的建议 立即撤离人员 严控污染扩大 保存病人临床症状等 各方面资料 进行危害程度等因素评估分析 制定措施 确保周 11 围人员的健康安全 规范情况报告 保证信息通畅 及时向有关 部门通报事件进展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条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 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8 信息报告 8 1 报告渠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所在单位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将 所发生的事件报我局后勤保卫部医疗专责 医疗专责接到报告后 立即向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报告 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上报 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和局应急办公室 并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 报告 8 2 报告内容 8 2 1 预警阶段 8 2 1 事发单位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书面专题报 告本单位层面预警发布和预警结束情况 及已采取的 防范措施 等信息 8 2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按照有关信息报送要求 及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政府有关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 构和省电力公司 8 2 2 应急响应阶段 8 2 2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8 2 2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 性质 范围 经初步判 断的严重程度 8 2 2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身的影响程度 8 2 2 4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 12 8 2 2 5 报告单位 联系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8 3 报告程序 8 3 1 预警阶段 8 3 1 1 当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事发 单位在组织处理的同时 应将事件立即上报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 8 3 1 2 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接到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 况后 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 现场情况 可能的后果和应急处 置的需要等 判断是否进入应急状态 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公共卫 生应急领导小组 8 3 1 3 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决定进入应急状态之后 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部门应急机构及当地卫生部门 并就应 急救援与处理工作接受领导 并视情况请求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8 3 2 应急响应阶段 8 3 2 1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事发单位为处置主体 按 照应急工作流程开展处置工作 当事态进一步扩大后 根据分级 标准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8 3 2 2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总体协 调下进行应急处置 3 与应急有关的其他部门 责任人员就位 处于随时待命 状态 4 与事发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建立通信联系 指导 协助 现场突发事件指挥部进行应急处置 13 5 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 在必要时求助政府部门动用 社会力量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对事 件的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监测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随时收集 整理应急处置 情况的信息 及时向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直到应急结束 8 4 报告要求 上报信息记录单 地点时间类型人数 原因影响采取措施 相关信息 报告单位 报送人 联系电话 8 5 其他 9 后期处置 9 1 善后处置 要做好事件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及时处理伤亡人员 经济赔付等善后事宜 9 2 后期处置 现场恢复的原则和内容 根据市 区 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终止的建议 立即撤离人员 严控污染扩大 保存病人临床 症状等各方面资料 进行危害程度等因素评估分析 制定措施 确保周围人员的健康安全 规范情况报告 保证信息通畅 及时 专业机构 政府应急部门医疗部门 公安部门 消防部门 职 责 应急指导医疗救治 治安保障 人员抢救 联系方式 市政府办公室 0917 3260089 市疾病控制中心 0917 3563531 市卫生监督所 0917 3556640 120110119 14 向有关部门通报事件进展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条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 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应急反应终止 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 迅 速采取措施 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9 3 保险和理赔 按保险条款积极做好人员 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9 4 事件调查 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 对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及时写 出工作报告 报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写出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调查情况报告 报省电力公司 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 原因 人员伤亡和直接 间接经济损失 情况 应急参加单位 投入人员 设备和药品情况 应急处理过 程 经费投入 实际效果 责任追究等 9 5 总结评价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 要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 评估 总结经验与教训 通过科学评价提出处理类似事件的改进 意见 建议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 现场采取措施的效果评 价 应对经验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进行评估 进一步完善 和改进应急预案 并对相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除组织内部调 查以外 应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调查 对在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报告 调查 控制和处理过程中 有玩忽职 守 失职 渎职等行为的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5 10 应急保障 10 1 应急队伍 10 1 1 加强应急卫生救治人员队伍建设 职工医院建立医疗 急救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值班制度 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4 小时应急值班制 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准备 10 1 2 加强应急卫生救治人员培训和演练 提高正确应对能 力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定期邀请有关专家 开展专题培训和讲 座 使应急卫生救治人员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技术 规范和标准 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处置能力 10 1 3 开展应急处置演练 提高应急队伍整体处置水平 接 受区卫生局重大传染性疾病 卫生监督 医疗急救机构开展综合 演练 提高处置重大传染性疾病及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组织指挥 部门协调 现场控制 紧急救援的综合应对能力 10 2 应急物资与装备 10 2 1 提高应急和急救的快速反应能力 配备现场应急调动 车及网络通讯工具 以确保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10 2 2 建立应急处置物资储备 用于医疗救护 现场处置的 救治药品 医疗器械 消毒与个人防护的用品 10 3 通信与信息 信通中心负责通信信息通道和信息报送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保证通信畅通 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 法见附件 10 4 经费 本预案所需应急专项经费的来源 管理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 协调解决 16 10 5 其他 10 5 1 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预警监测 掌握动态情况 及时消除危险因素 做好传 染病 不明原因疾病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和其他影响职工健康 事件的预测工作 职工医院做好对全局办公室区域及家属院的预 防消毒工作 同时做好与市 区卫生局的信息互通 及时消除可 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 维护全局工作稳定 10 5 2 安全保障 后勤保卫部做好疫情发生时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 11 培训和演练 11 1 培训 将应急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和职工年度培训计划 运用各种方 法和手段 开展对医护人员和涉岗人员的培训 11 2 演练 本预案每年演练一次 12 附则 12 1 术语和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 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重大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和群 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 波及范围 广泛 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 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 病率水平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 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患者 且病例不断增加 范围不断扩大 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17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 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新发传染病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动物源性传染病是指禽流感 口蹄疫 炭疽 布鲁氏菌病等 我国尚未发现传染病是指埃博拉 猴痘 黄热病 人变异性 克雅氏病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 在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 染病 我国已消灭传染病是指天花等传染病 12 2 预案报备 12 2 1 本应急预案报陕西省电力公司机关工作部备案 12 2 2 本应急预案在局各部门存放并管理 12 3 预案修订 随着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部门职责或 应急资源发生变化 每两年修订本预案 12 4 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预案由局后勤保卫部负责制定与解释 12 5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3 附件 13 1 相关预案的名称 18 变电工区 工程处 后勤服务处 职工医院 职工食堂 祥泰宾馆 市东供电分局 凤县供电分局要根据本预案制定现场 处置方案 经后勤保卫部批准后发布执行 13 2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附表附表 1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和联系方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和联系方式 序号序号姓姓 名名工作职务工作职务办公电话办公电话备备 注注 1赵 冰工会主席3822106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2赵宏萍总会计师3822109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3吴忠礼安全总监382211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4王 栋副经济师3822115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5赵宪军副总工3822118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6王西平副总工3822119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7杨 斌办公室主任382213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8侯晓刚新闻中心主任382213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9刘耀辉人力资源部主任229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0李 林发展策划部主任221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1权福善安监部主任382225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2刘少兵安全监察部副主任382225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3严彰颖安全监察部主任工3822256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4王 琳后勤保卫部主任382234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5孙 炜后勤保卫部副主任382236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6王 薇财务部主任226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7净朝晖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217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8赵 喆工会办公室主任219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9王 波先行集团公司董事长260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9 附表附表 2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人员和联系方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人员和联系方式 应急职务应急职务姓姓 名名职职 务务办公电话办公电话 组长王 琳后勤保卫部主任3822341 副组长白海宁后勤保卫部副主任3822351 副组长 孙 炜后勤保卫部副主任3822361 成 员刘向阳后勤服务处主任3822941 成 员高 静职工医院院长3822901 成 员傅 巍祥泰宾馆经理3821599 成 员 张 明车管所所长3822551 成 员侯晓刚新闻中心主任3822133 成 员过庆华市东供电分局3823502 成 员朱 荣凤县供电分局3823761 13 3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附表附表 3 3 应急队伍分布情况表 应急队伍分布情况表 队伍名称队伍名称队伍特长队伍特长联系人联系人 办公办公 电话电话 住宅住宅 电话电话 人数人数 医疗服务队 医疗服务 预防消毒 医疗物资储备 高 静 2901801417 信息联络队保证信息顺畅宁春梅 23486232 保卫队 安全保障 社会治安 管理 孙 炜 23616868 后勤队后勤保障刘向阳 29416132 13 4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附表附表 4 4 应急物资储备及负责人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及负责人联系方式 物资仓库名称物资存放地点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 20 13 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陕西省电力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