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读 00525 全国2012年4月 试题和答案.doc_第1页
公文选读 00525 全国2012年4月 试题和答案.doc_第2页
公文选读 00525 全国2012年4月 试题和答案.doc_第3页
公文选读 00525 全国2012年4月 试题和答案.doc_第4页
公文选读 00525 全国2012年4月 试题和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12年4月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公文若干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称为( )A公文形式B公文程式C公文格式D公文结构2奏状文种的确立,最早是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3用于对皇帝、皇后、皇太子等加尊号、徽号的是( )A立册B谥册C玉册D封册4奏记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使用的上行文种,它的消亡始于( )A东汉B南北朝C隋代D唐代5我国古代“移”是指“致送”的行为,还未确立为公文文种的朝代是( )A先秦B两汉C南北朝D唐宋6在“札”由指称书写载体转指公文的演变过程中,始以“札子”为公文文种的朝代是( )A唐B宋C明D清7作为古代军事文告的“檄”,在两汉时期曾兼作( )A上行公文B平行公文C下行公文D准下行公文8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地支代月、代时制度外,还有( )A天干代日B数字计日C韵目代日D文字述日9“青磷碧血,未招屈子之魂;白草黄沙,罔恤若敖之鬼”一语。在对偶中属于( )A正对 340B串对C反对D宽对10在民国时期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下行文种是( )A通电B大总统令C封寄D交片11萁豆之煎,空悲于铄釜”一语采用的是( )A典故B成语C释语D排比12陕甘宁边区发布的新公文程式中,将“指示信”归入( )A命令B批令C呈文D辅助公文13行政区域建制的变动,机构创设或撤并向上级请示应使用( )A求教性请示B呈准性请示C求助性请示D呈转性请示14新中国建立后,将公函、便函两个文种合并为“函”一个文种的时间是( )A1953年B1957年C1991年D1997年15针对全局范围内具有政策性的重要事项作出决断,并要求贯彻实施的决定称( )A决策性决定B安排性决定C决断性决定D事务性决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我国公文文种演化发展的阶段有( )A规范文种时期B前文种时期C准文种时期D变易文种时期E文种孑遗时期17“奏”是秦代始设的公文文种,后起的公文与奏一起,也总称为“奏”的有( )A章B表C册D驳议E议18在以下篇目中,属古代“批答”文种的有( )A秦始皇登峰山纪功刻石B批李夷简贺御撰屏风表C唐昭宗赐钱镠铁券D答杜兼谢授河南尹表E除肉刑制19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大总统令的主要用途有( )A公布法律B公布教令C公布应宣布之国际条约D公布预算E公布官员之任免20决议的程式部分,通常包括( 522 )A标题B正文C主送机关D题注E附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秦代以至明清的公文程式一般由首称、正文、末称、_后书_四个部分构成。22据史书记载,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者,称为_榜子_,到了宋代称为札子。2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使文种规范化,将命改为_制_,令改为诏。24据蔡邕独断一书记载,汉代诏书的形成途径有三:一是_皇帝主动下诏_;二是奏下诏书;三是奏拟奏书。25作为古代军事文告的檄,在我国两汉时期曾兼作_下行_公文。26民国时期的任命状是颁给受任者的任职凭证,它必须与_任命命令_配合使用。27用于就相关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供上级考虑、采纳的报告称为_建议报告_。28通报文种的形成,经历了与_通告_的衍生、共体、分承三个演化阶段。29决定是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或安排的_议决类_类公文文种。30公告是向_国内外_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所使用的文种。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奏状 汉代向皇帝陈述事实“奏”的别称,演化到唐宋成为向皇帝陈事上奏公文文种名称32避讳制度 根据封建礼法,居下者不得直称尊长者之名,以示敬33墨笔照会 全文用墨笔书写,并不得标朱。用于地位平行或高低差别不大的官署34今故牒 元代用于品级稍高之官对品级稍低之官行文35檄 古代的军事文告。两汉时期曾兼作下行公文。南北朝时期,与露布相合,后又与之分工,逐渐规范为讨敌、威敌、晓谕的军事专用文种。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唐代“册”的使用。立皇后,太子,封公,三品上官员,爵位,财物37简述民国时期“呈”的基本用途。(1)下级官署对上级官署(或职官对长官)的。(2)人民对官署的陈请。38简述民国时期的“代电”的使用及其形成。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北洋政府时期,为适应就紧迫事务与无法通达电报的僻远地区联系的实际需要,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书交付快速邮递,称为“快邮代电”(“快速邮件代替电报”),简称代电。由于代电的邮资大大低于电报的拍发费用,后来就紧急程度稍低的事项,对可通达电报的地区也逐渐改用代电。39就行文动因而论,简述报告的种类及其使用。就行文动因角度区分主要包括五种:(1)知照报告:是根据报告制度,依据隶属关系,主动向上级所作的报告。(2)上复报告:是根据上级的布置、专门要求或询问事项所作的报告(3)报送报告: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资料、物件时,随件附送的简要说明的文字报告。(4)送审报告:以报送领导机关、法定会议或其他审议机关审查为直接目的。(5)建议报告:用于就相关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供上级考虑、采纳。40简述批复的类型。1 对求教性请示给予指导=解答性批复2 对呈准性求助性请示,予以批准或否决=肯定性批复、否定性批复六、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户部勘合一文的写作特色。户部勘合户部今差本官,前往江南布政使司比号公干。沿途关津去处,验实放行。其所至官司比对朱、墨字样相同,速将应行事务通行完报。若是比对不同,即擒赍批人赴京。去人毋得因而迁延生事,扰人不便。须至出给勘合者。右仰准此顺治拾柒年玖月十五日1 层次清晰、文意通畅,是本文的基本特色正文分三层,对津官,官署,本人做要求2文字简练,字面避复,又一特色实验方形,通行完报,用字不多,意义丰富42试述傅干甫上国防部呈文的意义及其写作缺失。傅干甫上国防部呈文事 为黎川县樟村乡第一保保长邓绍先非法滥捕外籍客民熊井成等抵充该保壮丁缺额,由呈请彻查法办,并乞迅赐令饬释放,以重役政由福建旅黎同乡会呈 闽 旅 字 第 010 号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发查同乡熊井成、熊树敦月前由闽来赣谋生,在黎川樟村同乡严盛招厂中工作。突于本月七日,被樟村第一保保长邓绍先、副保长黄彬生非法逮捕,抵充该保壮丁缺额。并绑送黎川县政府,转交接兵部队,押赴赣北师管区司令部,强迫充服兵役。本会嗣据宏村分会及会员严盛招等先后报告,当即转呈黎川县政府核办。迄今未蒙释回。查该熊井成现年十七岁,福建省永(安)定县人。领有该县湖雷字第2196号身份证;熊树敦现年十八岁,领有同县湖雷字第1850号身份证。均在永定原籍登有户口。此次旅赣工作,原为养活父母、维持生计。讵到樟村公有二十余日,适逢该乡征解壮丁。该保长邓绍先等,因亏短壮丁名额,竟以熊井成等外籍孤弱之人可欺,遽加非法逮捕,且不问情由,即行绑送县府抵额。按:熊井成、熊树敦两人,在原籍已有户口登记,在黎川不过客居性质。既非本县居民,又非本乡壮丁,竟加滥捕,强送服役,实有不合。再,该熊井成、熊树敦年仅十余岁,尚不及服役年龄。况身小体弱,亦未合体格。兵役等法规,均有明文规定。复经政府三令五申,严禁非法滥捕有案。乃该保长邓绍先等明知故犯,实属目无国法,擅行逮捕旅客,抵充该保壮丁缺额。其破坏役政、藐视命令,莫此为甚。现该熊井成等父母闻讯赶来黎川,多方哭诉。并向本会请求转呈钧部恩准:“赐予彻查,依法究办,以儆效尤”;并恳迅将其子释回,“俾维生活,而免饥亡”各等语。窃以宪政时期,岂容有此不法之行为。本会服务乡梓,目睹惨状,情难缄默。不已沥阵缘由。并检同熊井成、熊树敦等身份证照片,备文赍祈鉴核,俾资证明。恳乞令行赣北师管区司令部,迅赐查明,提问释放。并将该保长邓绍先、副保长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