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渠煤矿自然发火期的报告.doc_第1页
油坊渠煤矿自然发火期的报告.doc_第2页
油坊渠煤矿自然发火期的报告.doc_第3页
油坊渠煤矿自然发火期的报告.doc_第4页
油坊渠煤矿自然发火期的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编号:BTAY-GRZRFH-2016-0009检 测 报 告 委托单位:鄂尔多斯市油房渠煤矿 检测项目:开采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及标志性气体确定 取样地点: 5#煤层煤样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检测日期:2016年06月07日2016年07月15日 包头市安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注 意 事 项1、报告测定数据仅对当时状态或来样负责。2、报告无测定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签字无效。3、报告未加盖测定机构“报告专用章”、“骑缝专用章”者无效。4、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报告。经同意复制的报告,未加盖测定机构“公章”者无效。5、报告涂改无效。6、若对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测定机构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测定机构名称:包头市安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定机构地址:包头市九原区白银席勒办事处110国道725公里处邮 政 编 码:014035技术咨询电话7907657传 真 箱:第 2 页 共 25页Q/BTAY-DJ-0121 报告编号:BTAY-GRZRFH-2016-0009 开采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及标志性气体确定检测报告委托单位名称鄂尔多斯市油房渠煤矿地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取样位置5#煤层 样品质量1.4吨样品状况块状原煤取样人武文俊合同编号BT-16-037煤样编号MYG-16-0009煤样粒度0.5mm5.0mm取样时间2016年06月07日检测日期 2016年06月07日 2016年07月15日检测地点 煤自然发火实验室、色谱分析室检测项目开采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及标志性气体确定检测依据开采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及标志性气体确定(Q/BTAY 01-2015)检测结果根据实验测定数据得出:1. 该煤样的自然发火期为39天。2. CO在实验过程各阶段均出现,不宜作为该煤样的标志性气体。3. 当煤温达108.2临界值时,出现C2H4气体,可以作为标志性气体。签发日期: 年 月 日备注/ 批准: 审核: 实验: 第 28 页 共 25页Q/BTAY-DJ-0121 报告编号:BTAY-GRZRFH-2016-0009 检测用主要设备和仪器仪表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检定证书编号1气相色谱仪GC-4000A3%化仪字第2016S0005号2煤隔热氧化自然测定装置1000mm1200mm0-500RY1601209RY16012083标准检验筛0.15mm0.20mm/CJILC1509167CJILC15091684标准物质O212.3%/19.7%标准气体 L31201059CO851ppm/5040ppmCO20.493%/7.53%CH4112ppm/1080ppmC2H467.5ppmC2H652.6ppmC2H29.32ppmC3H873.6ppm目 录前言41.矿井的概况61.1井田位置61.2交通情况61.3地形地貌61.4煤层、煤质特征61.5煤的用途72.实验系统简介82.1实验用的炉体的简介82.2入口进气温度的控制系统92.3入口进气流量控制系统102.4炉子的温度检测及控制系统102.5生成气排放及收集化验系统123.实验内容及结果143.1煤样工业分析及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143.2煤样升温氧化试验结果153.3各传感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表163.4各传感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74.自燃标志气体175.结论216.建议217. 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煤层自燃发火的防治措施22前 言 我国煤矿煤炭自然火灾事故十分严重,全国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煤矿所占比例大、覆盖面广。据统计,大中型煤矿中,自然发火危险程度严重或较严重的煤矿占72.9%;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47.3%;小型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85.3%;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94%。由于煤炭自燃,我国每年损失煤炭资源2亿吨左右,造成了巨大的煤炭资源损失,甚至引发瓦斯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近年来,综采放顶煤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煤炭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但该方法冒落高度大、采空区遗留残煤多、漏风严重,使得矿井煤炭自然发火频繁发生,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增大,高瓦斯与易自燃共存的煤层逐渐增多,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了更严重的隐患。 煤炭在地面储蓄和运输过程中,如露天开采的煤层以及矿山、电厂、码头、集运站、远洋运煤船舶和铁路运煤车厢等储存场所,自燃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不仅烧毁宝贵的煤炭资源,危害煤炭储蓄、运输设备的安全,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报道,煤氧化后热值降低15%,气化煤的炼焦性能也被破坏。因此,研究煤的自然发火期对防治矿井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煤自然火灾严重威胁着煤炭生产和储蓄的安全,给煤矿的生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煤自燃是由于煤氧的复合作用并放出热量而引起的,取决于煤的供氧情况、氧化放热特性及散热状况。当煤体放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时,煤体内部急剧的热量使煤体温度升高,最终导致煤体自燃。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参数有:煤氧化热力学参数(氧化放热强度)、煤体的热物性参数(导热系数、氧化扩散系数及渗透系数)及煤氧化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及耗氧速度)。 为此,我公司利用实验的手段,将近似绝热条件下煤从常温缓慢氧化、自热升温到该煤种的燃点所需的时间计为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通过气相色谱仪对产生气体成分和浓度的分析、来确认煤样自然着火的临界温度,及其最短自然发火期。为各煤矿预防煤炭的自然发火,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研究煤炭自然发火具体实际意义:(1) 在煤矿设计采区或工作面生产前, 掌握设计开采范围内煤层的自然发火期,比用自燃倾向鉴定结果能更准确、直观地反映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为设计采煤方法、制定防灭火措施提供依据, 对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2)在采空区管理上,掌握开采煤层的自然发火期,可以合理确定开采速度。国内有利用此确定黄泥注浆量、氮气注入量等。(3)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各矿煤层在自燃过程中所生成气体产物基本规律和标志性气体。 在煤自燃的基本参数准确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煤自燃过程进行研究,能够揭示其内在规律,掌握煤自燃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种因素对煤自燃过程的影响,从而可以寻求合理的煤自燃防治方法,指导现场防灭火工作。1.矿井的概况1.1井田位置油房渠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四道柳找煤区中部偏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行政隶属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7171101805北纬:393515393550 1.2交通情况油房渠煤矿对外交通较为便利,经束会川与纳淖公路相连,距离 3km,经纳淖公路与包府运煤干线相连,距离15km,经包府公路可将产煤运往相距45km的东胜市,距达拉特电厂112km,距矿井较近的铁路集装站是包头神木铁路沙沙圪台车站,距离39km,有简易公路相通。1.3地形地貌本矿井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性分水岭“东胜梁”南侧。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海拔标高1363m,最大地形标高差30m左右。区内植被不发育,是典型的高原侵蚀丘陵地貌。1.4煤层特征井田内共含可采煤层三层,其中较稳定煤层俩层,编号为4、5号煤层,不稳定煤层一层,编号为6号煤层。各煤层厚度及层间距见钻孔揭露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号煤层厚度(m)可采厚度(m)层间距(m)可采程度稳 定程 度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 (点数)平均值(点数)平均值(点数)43.003.753.003.7527.4334.31大部可采稳定3.42(3)3.42(3)30.6351.702.401.702.4014.4117.21全区可采稳定2.04(4)2.04(4)15.8060.250.850.800.85采矿范围内零星不稳定0.66(4)0.83(2)注:本次检测的煤层为5#煤层。1.5煤的用途该矿区所产煤炭为特低硫、特低磷、低灰,高燃值的优质动力用煤,多用于电厂。2.检测系统简介:2.1检测炉体简介: 炉体呈圆柱形,炉体总高1.60m,其中圆柱体底部进气空间0.20m,以备充足的气体进入,保证煤发生自燃所需的氧气之用。最大装煤高度1.20m,锥形盖高为0.20m;炉体外径1.2m,装煤内径1.0m,总装煤量约1200kg。在炉体的顶、底部分别留有0.20自由空间,以保证进、出气均匀,锥形盖顶端留有排气口;在炉体的内壁上用石棉布绝热,外壁PLC控制的水作保温,防止煤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失。具体的检测装置如图2-1所示:图2-1 炉体结构图2.2 入口进气温度的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煤体自热产生的热量不散失掉,内壁加铺1.0cm厚度的隔热石绵网,防止氧化热量的散失;外壁,温度小于等于100时,采用PLC控制的水保温隔层,在隔层里装入可控的循环水,并使其温度随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的平均值而自动变化,温度偏差小于等于2,最大限度的使其装置内的热量不向外界散失;在大于100时,采用排出的尾气进入保温层,做保温。传感器检测的平均值差值输出水温检测值偏差是否在范围之内否是进行控制调节图2-2 系统框架图本检测还用到了如下设备仪器:a) 气相色谱仪:具有分析O2、CO、CO2、CH4、C2H4、C2H6、C3H8、C2H2等8种气体含量的功能;氮气源应大于等于0.99999;b) 空气压缩机:压力1.4MPa; c) 储气罐:设计压力0.88MPa;体积1.0m。d) 破碎机:破碎粒度为0.5mm3.5mm;e) 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0300450,精度为0.1;f) 浮子流量计:测量范围0.25m/h2.50m/h,精度为0.01;g) PLC设备:可进行水保温层的温度显示和温度自动调节;h) 检测环境温度:535;i) 检测室内应设置CO报警仪;k) 采样袋、采气装置等。2.3入口进气流量控制系统为了使进气的流量更好的模拟煤矿采空区得实际流量,更准确的确定煤的自然发火期。根据文献六(28),采空区及煤柱的漏风强度在0.10.24m/min时容易自燃发火;目前,一般认为:V0.9m/min为散热带;0.9m/minV0.02m/min为自燃带;V0.02m/min为自窒息带。以此依据来计算实验用煤所需的风量。具体计算如下:Q =VS0.29式中: Q炉体内煤所需的风量,m3/h;V炉体内的风速, m/min; S炉体的截面积,m2; 0.29煤的空隙率。由此可得:Qmin=0.023.14(0.5)20.2960=0.2731m3/h Qmax=0.93.14(0.5)20.2960=12.2931m3/h但为了保证煤样的氧化性,本检测风速设计为0.030.06 m/min。 由此可得:Qmin=0.033.14(0.5)20.2960=0.41m3/h Qmax=0.063.14(0.5)20.2960=0.82m3/h为了保证使其气体的流量控制在0.41m3/hQ0.82 m3/h的范围之内,本检测采用量程为0.25m3/hQ2.5 m3/h的浮子流量计。2.4各传感器的分布情况 为了准确的检测炉体内的温度,我们采用了10根SBW-pt100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炉温的温度,和1根SBW-pt100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的温度。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1所示: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上位机 图2-3炉体的温度控制系统框架图本检测采用了SBW-pt100的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测温范围是0500,精度为0.5级,供电电压为24VDC,输出为420mA,该传感器具有准确检测气体的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上位机。具体在本检测的安装位置如表2-1所示:表2-1 炉体内热电偶分布表距装煤底高度0.2 m0.4 m0.6 m0.8 m1.0 m0.3 m0.5m0.7 m0.9m1.1m热电偶测点 PLC系统又称自动逻辑控制系统,我们采用的西门子公司的S7-200的CPU226,和数字量输入模块,其中CPU有如下特点:(1)集成的24V电源 可直接连接到传感器和变送器执行器,其中CPU226输出400mA可用作负载电源。(2)高速脉冲输出 具有2路高速脉冲输出端,输出脉冲频率可达20KHz,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定位任务。(3)通信口 CPU 226有2个RS-485通信口。支持PPI、MPI通信协议,有自由口通信能力。(4)模拟电位器 CPU226有2个模拟电位器。模拟电位器用来改变特殊寄存器(SMB28,SMB29)中的数值,以改变程序运行时的参数。如定时器、计数器的预置值,过程量的控制参数。(5)中断输入允许以极快的速度对过程信号的上升沿作出响应。(6)EEPROM存储器模块(选件) 可作为修改与拷贝程序的快速工具,无需编程器并可进行辅助软件归档工作。(7)电池模块 用户数据(如标志位状态、数据块、定时器、计数器)可通过内部的超级电容存储大约5天。选用电池模块能延长存储时间到200天(10年寿命)。电池模块插在存储器模块的卡槽中。(8)不同的设备类型 CPU 226有2种类型CPU,具有不同的电源电压和控制电压。(9)数字量输入/输出点 CPU226具有24个输入点和16个输出点。(10)高速计数器 CPU226有6个30KHz的高速计数器,用于捕捉比CPU扫描频率更快的脉冲。 所以此系统能使本实验准确测量炉体的温度,以便于分析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为准确计算自然发火期提供良好的基础。2.5生成气排放及收集化验系统 分析各个时段排出气体的浓度和成分,对于煤自然发火期的计算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各气体成分的出现和浓度的上升,预示着煤氧化的开始、加速、结束,尤其是O2、CO、C2H4的浓度,为此我们采用了测量气体浓度和成分精度比较高的GC-4000A气相色谱仪,该仪器采用最新的控制技术,它具有微机化、高性能等特点。它主要利用样品中各组份的沸点、极性及吸附系数的差异,使各组份在色谱柱中得到分离,并对分离的各组份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1)由于采用大屏幕点阵液晶显示技术、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独特的通信总线及严密的通信协议、智能化的系统自检软件及系统控制软件、内置24位高分辨率高稳定性数据采集系统、及可内置的色谱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使GC-4000A气相色谱仪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特点。 (2)内置的色谱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使GC-4000A气相色谱仪更具有单机可完成图谱显示、数据分析、结果打印的独特功能。 (3)仪器配置多种通信端口(USB、RS232)可与色谱工作站连接,并完成数据分析及参数设置,提高了仪器的整体技术水平。 (4)仪器具有双气路双进样器系统,精确的刻度式气路控制阀体,具有高重现性和稳定性。 (5)大容量的FLASH及EEPROM存蓄器的采用,使数据的保存可靠。GC-4000A色谱仪可同时检出O2、CO、CO2、CH4、C2H4、C2H6、C2H2、C3H8等气体。外形图如图2-4所示:图2-4 GC4000A型气相色谱仪外形图3. 检测内容及结果取样地点:鄂尔多斯市油房渠煤矿煤层: 5#煤层取样时间:2016年06月07日3.1煤样工业分析及自燃倾向性实验结果检测煤样工业分析及自燃倾向鉴定结果参考由矿方提供的检测报告,结果见表3-1所示:表3-1 工业分析及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编号工业分析 (%)全硫St,ad(%)真相对密度dTRD吸氧量Vdcm3/g干煤自燃倾向性MadAdVdafMYG-16-000915.308.1040.460.351.460.763.2 煤样升温氧化试验结果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及其浓度变化结果见表3-2。煤样的最低与最高温度()O2COCH4CO2C2H4C2H6C2H2C3H8TMINTMAX(%)(PPm)(PPm)(PPm)(PPm)(PPm)(PPm)(PPm)312.320315.26000022.722.420.6235.260356.37000024.924.420.6265.280452.36000026.426.120.6178.360495.62000027.626.820.59123.260523.61000029.328.420.58152.360594.3600007186.310635.84000033.231.420.56194.530745.62000035.433.520.55254.130842.16000037.635.620.55289.620956.34000039.437.120.54323.2401024.26000041.940.620.52383.1301078.23000043.542.120.49425.3801227.25000045.645.920.40547.6201583.35000047.347.520.35634.2501865.24000049.549.520.26725.3402395.52000051.051.720.18945.7803216.51000053.654.620.061125.3704435.82000055.457.919.951456.3705326.14000057.361.419.721785.6206514.61000059.466.319.481975.2307624.13000062.372.519.232357.593.628512.34000065.181.319.012696.3210.249614.71000068.989.218.533035.6168.3510261.74000072.599.618.343562.24133.4912392.52000076.4108.217.684562.17326.4517569.560.560.2300.4581.2122.616.355326.91563.6927598.415.523.6901.1987.9141.315.296547.31768.5939578.1612.3718.6206.3794.6157.514.367541.62934.5745236.1728.6448.62019.62104.9173.213.4810254.601104.7552367.4862.3196.34035.38112.6190.612.0915785.471452.3665236.1789.52164.52079.62120.5206.511.4321614.681782.5784621.35132.54264.270134.28128.4223.510.4626973.132035.47109632.57192.45357.260186.37137.6238.69.5233957.542415.64124952.23263.27564.720223.64146.6253.88.3940256.372849.16145727.81362.38 741.820 267.17155.7268.67.7552361.153126.59171254.67423.51951.170457.62165.3285.26.2363548.573696.74190742.54489.691234.570564.58 177.6302.65.3676924.515946.31224346.31569.341452.170 721.41表3-2 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及其浓度变化表注:实验前分析环境成分为O2:20.65%,CO2:0.0304%3.3各传感器温度表A.2 各传感器温度随时间(天)的变化表时间1#2#3#4#5#6#7#8#9#10# 单位为 1制样时间(实验环境温度为20.0)220.120.320.420.520.220.320.220.420.220.2322.722.923.122.822.522.823.022.922.622.4424.924.624.824.4526.426.527.827.126.326.427.627.526.826.1627.628.329.629.527.027.828.928.428.126.8729.330.531.831.229.529.831.631.530.828.4831.232.331.532.835.733.230.2933.234.434.434.232.633.534.633.533.131.41035.436.236.336.834.235.636.536.035.633.51137.638.437.938.41239.440.340.941.640.639.437.11341.943.543.743.141.042.544.61443.546.846.845.343.745.247.346.444.642.11545.649.747.545.91647.351.453.251.449.649.353.752.650.347.51749.554.756.453.651.251.456.655.952.849.51851.056.358.555.253.753.658.857.454.251.71953.658.160.758.656.255.461.060.357.654.62055.461.563.861.259.357.064.363.560.257.92157.364.367.264.362.959.668.266.963.261.42259.467.771.468.766.761.372.870.767.066.32362.370.575.673.272.964.576.374.373.172.52465.173.281.781.580.567.480.380.280.681.32568.976.885.686.988.470.285.386.187.589.22672.580.392.495.396.375.690.194.795.699.62776.484.298.7104.3106.279.396.3103.6105.4108.22881.289.6104.6114.3116.784.3102.6112.5115.2122.62987.995.7110.3123.6126.991.5109.8121.7125.3141.33094.6103.3117.8132.2137.799.4115.4130.6135.4157.531104.9110.6126.3141.6159.8107.8123.7139.5145.3173.232112.6119.2135.6151.3172.7117.2132.6148.7156.8190.633120.5128.1144.6163.6186.6126.5141.3158.6169.2206.534128.4137.6153.8175.5201.8135.7150.9169.9183.3223.535137.6146.5162.3188.7216.4144.2160.5180.4197.6238.636146.6157.5175.7201.5232.2153.3171.6191.3211.4253.837155.7170.3189.7214.6249.6162.3182.3202.7227.7268.638165.3183.3203.2228.1266.5171.1194.3212.5243.3285.239177.6197.4218.3244.1284.3181.2209.6227.8260.4302.63.4各传感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1 各传感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从图可以得出,在100之前煤体产生的热量一般都集中在中上部,且各点传感器的温差相差不大;随着氧化反应的发生,耗氧量的增加,产生的热量逐渐向底部的温度急剧上升,使各传感器的温差变大,温度最高点和最低点能相差100以上。4. 自燃标志气体图4-1 煤样最低温度、最高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中红色是煤样的最大温度曲线,蓝色是煤样的最小温度曲线。 Tmax是号位置,位于距炉底0.2m处. Tmin是号位置,位于距炉底1.1m处图4-2 O2随温度变化曲线图4-3 CO随温度变化曲线从图4-2和4-3可看出,煤从装炉测试时,CO浓度值为12.3210-6;该煤样实验温度108.2时,浓度变化比较小,CO、O2的浓度变化缓慢;当实验煤样温度达108.2时,CO的浓度开始增加,O2的浓度开始减少,这说明108.2是临界温度,当温度超过108.2时。CO、O2的浓度急剧的变化。图4-4 CO2随温度变化曲线图4-5 C2H4随温度变化曲线 从图4-5可以看出,该煤样出现C2H4气体的温度从108.2300.0多度,其浓度变化为0.5610-6569.3410-6,且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其浓度有一定的增加。图4-6 C2H6随温度变化曲线图4-7 C3H8随温度变化曲线 从图4-6和4-7可以得出,出现C2H6和C3H8的温度也为108.2,浓度C2H6为0.2310-61452.1710-6,C3H8为0.4510-6721.4110-6,C2H6和C3H8开始出现时,浓度的增加比较缓慢,但随着煤样温度逐渐升高,浓度也显著增加。5.结论由升温氧化检测结果看出:煤升温氧化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是,一氧化碳(CO)出现的最早,煤温在20.2时,CO测定浓度为12.32ppm。CO是煤在氧化过程中出现最早的氧化气体产物,并贯穿于整个氧化过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温度超过临界温度T=108.2时,氧化加剧,煤开始出现矸馏,生成碳氢化合物,如乙烯(C2H4)、乙烷(C2H6)等表征煤已进入了加速氧化阶段。因此C2H4的出现可以做为矿井的标志性气体,用于监控煤层的自燃程度。由于此煤种在整个氧化过程中,没有C2H2气体的出现,因此C2H2气体不能作为本检测的标志气体。 从常温缓慢氧化、自热升温到该煤种的燃点,相对应的时间就是该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所以鄂尔多斯市油房渠煤矿5#煤层对应的自然发火期为39天。自燃倾向性等级属I类,吸氧量为0.76cm3/g。 检测结果:鄂尔多斯市油房渠煤矿5#煤层煤样临界温度为108.2,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9天。6.建议1)首选的自燃标志气体是C2H4气体,结合C2H4变化进行自燃状态预测预报。2)由于常温、常压下煤样可氧化生成CO,因此在矿井风流中检测出CO时,应进行定点、定时连续观测;当检测出的CO气体浓度有稳定增加的趋势时,才可判断回风流的上风侧产生高温点或自然火源。3)正常(不发火)条件下,矿井风流中不含C2H4气体,因此一旦某一回风流中检测出C2H4气体,便可判断其上风侧有高温点火或自然火源产生,并且热源温度超过108.2。4)在低温氧化实验过程中,实验炉内煤样温度都超过300,而气体分析时却没有出C2H2气体。所以,一旦在矿井的回风中检测出C2H2气体,便可判断其上风侧有明火或接近明火的高温点存在。5)正确看待和使用标志气体浓度和煤温之间的关系。标志气体与煤温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标志气体是在实验条件下优选的,由于现场条件的复杂、多变、在标志气体的使用过程中,应结合现场实际加以补充、修正。7.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1)当矿井采用加快回采工作面推进时,我们可以采取惰化采空区,来抑制煤层的自燃。2)当矿井采取选择分子直径较小、效果好的阻化剂或固体浆材,喷洒在破煤或压注至煤体内使其充填煤体的裂缝。如注氮,注浆等措施时,可以延长煤的自然发火期。3)当采取及时封闭采空区,减少氧气,也可以延长煤的发火期。4)避免或减少煤体破碎,减少孔隙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