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3周,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 消费者,自养生物 植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草食动物是异养生物;自养生物属第一营养级;自养生物是生产者而不是初级消费者。【详解】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正确;次级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错误;分解者是腐生生物,正确;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而不是自养型生物,错误;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是异养生物,正确;生产者均为自养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正确;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异养生物,错误;故选C。【点睛】牢记: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自养型生物;分解者和消费者均为异养型生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消费者营独立生活或寄生生活。2. 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A. 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 属于次级消费者C. 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 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C【解析】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知该甲虫是分解者,A错误、B错误;分解者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C正确;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的是生产者,而甲虫是分解者,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名师点睛】分解者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能量流动在营养结构中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这样的规律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3. 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来源,属于自养型生物,故正确。生产者参加物质循环,消费者和分解者液参加物质循环,故错。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是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故错。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提供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力来源,故正确。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能量【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由a、b、c三种成分组成,其中a、b都指向了c,说明c是分解者,b指向了a,说明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故选B。5.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间内几乎全部死亡,则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是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初级消费者 D. 次级消费者【答案】D【解析】【分析】鼠类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对次级消费者的影响进行分析。【详解】鼠类是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如果鼠类全部死亡,次级消费者就会因食物短缺而数量锐减。此外,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后,由于生物富集现象,次级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更高;分解者不是捕食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受影响最小,或者不受影响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点睛】注意:某种生物死亡,食物网中受影响最大的生物一定是以该生物为食的生物。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 生产者均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 一类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详解】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少数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A错误;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细菌,能进行自养,属于生产者,寄生生活的属于消费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C正确;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多种成分,例如细菌可以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D错误。【点睛】易错提醒:动物不全是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植物也不全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 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答案】C【解析】此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A错误;伯劳鸟和袋鼬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如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C正确;营养极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大,如甲虫的体积没有桉树大,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8.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 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 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 a与c为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无法判断a、b、c哪个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考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点评:本题给的图较少见,学生分析不易分清主次,导致判断失误。有难度。9.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 缺少生产者B. 分解者很少C. 没有消费者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0.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解: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与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A正确;B、少数细菌为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的能量合成有机物,B错误;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C错误;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故选:A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11.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为 A. abc B. cba C. cba D. acb【答案】A【解析】从图中分析,落叶供给量大,土壤有机物的含量少,说明残枝落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的速度快;反之,落叶供给量小,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说明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的速度慢而b介于二者之间图中所示 a、b、c三地区森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abc,所以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bc。【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名师点睛】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中当森林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越强,有机质的剩余量就越少。12.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因为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正确。土著鱼和鲈鱼是捕食关系,B错误。浮游动物总量先升高再减少,C错误。浮游植物先下降再升高,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被分解者利用。(3)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13.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 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 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 鱼类与藻类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可以感染蚊蝇,所以疟原虫与按蚊也是寄生关系,B错误;藻类可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C正确;鱼类以藻类为食,所以是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D正确。【考点定位】种间关系【名师点睛】表解四种生物种间关系: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事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二、非选择题14.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演替。(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_。【答案】 (1). 次生 (2). 捕食和竞争 (3). 物理 (4). 等距取样 (5). 浮游生物类 (6). 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 (7). 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解析】【分析】图示为某湿地生态公园的部分食物网,从图中部分生物信息分析,除水草是生产者外,浮游生物类中不全是生产者,如浮游植物是生产者,但浮游动物却是消费者;另外,图中除有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详解】(1)根据题干得知: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都捕食水草,同时杂食性鱼类捕食昆虫,可知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3)声音是物理信息。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等距取样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4)水草腐烂后,分解者将其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之后被生产者吸收,因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浮游生物类最先快速增殖。(5)由题中食物网可知,杂食性鱼类以水草和昆虫为食,底栖动物类和滤食动物类都以浮游生物为食,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所以杂食性鱼类、底栖动物类和滤食动物类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能以蛙类为食,同时又可成为猛禽的食物的生物有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等。【点睛】本题最大是隐藏点是浮游生物类中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前者是生产者,而后者是消费者。15.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答案】 (1). 浮游植物B (2). 食物 (3). 氧气(或溶解氧) (4). 浮游植物B (5). 浮游动物A 和鳙鱼 (6). 氧气(或溶解氧) (7). 分解者【解析】【分析】从题意可知: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构成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根据能量流动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了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可以通过减少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或增加其食物来源两种手段。鳙鱼和竞争者主要是竞争食物和氧气等资源。根据食物链和种间关系分析,鳙鱼数量减少,会使得浮游动物A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施肥过多,会导致池塘内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池塘中溶氧降低,三个优势种群中,因为缺氧最先死亡的是鳙鱼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分解者。【详解】(1)根据能量流动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了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可以通过减少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或增加其食物来源两种手段题中给出施肥实质是直接提高池塘中浮游植物B的种群数量,进而使浮游动物A增多,这样鳙鱼的食物来源增多。鳙鱼和竞争者主要是竞争食物和氧气等资源。(2)根据食物链和种间关系分析,鳙鱼数量减少,短时间内,会使得浮游动物A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浮游植物B的数量减少。(3)施肥过多,会导致池塘内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池塘中溶氧降低,三个优势种群中,因为缺氧最先死亡的是鳙鱼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分解者。【点睛】关键分析点:为了提高某种消费者的量,可以通过减少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或增加其食物来源两种手段。另外要注意溶氧量是限制水生动物生活的关键因素。16.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下图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_营养级。(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_反射。(3)为了进一步驱鸟,某机场先铲除原有杂草,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驱鸟草”,机场内小鸟大为减少。以后“驱鸟草”逐渐被杂草“扼杀”,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_演替。(1分)(4)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即布设样方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_(填序号)。调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护理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医技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防疫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型研究:成本效益与环保产业前景展望
- 金融机构2025年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管理移动应用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水上乐园游乐设施水上项目设备抗电磁干扰性能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笔记本配件行业运行状况与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立式分切复卷机行业前景展望及运营态势剖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舞台技术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水工监测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DB42∕T 2151-2023 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
- 2025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胶水储存管理办法
- 精神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讲座
- 合同第三方见证人范本
- 分包招采培训课件
- 公司全员销售管理办法
-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注册安全工程师
- 2025年中国收音机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发展方向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DB14∕T 1957-2025 药品现代物流基本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