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论 文 题 目:企业文化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作者所在系部:作者所在专业:作者所在班级:作 者 姓 名:作 者 学 号:指导教师姓名:完 成 时 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企业文化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设计(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所有。本人遵循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本人同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非涉密毕业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特此声明毕业设计(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摘 要国际化竞争的今天,企业家们都在思考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都在寻找步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根本解决之道就在于缔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根本精神力量,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本文旨在研究企业文化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理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用企业文化理论来指导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创建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深刻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之后,本文对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如: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彰显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要放眼未来,不断创新;构建“学习型组织”,获取永久竞争优势;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day, entrepreneurs are thinking about how to build core competence, are looking for a pas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hile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creating outstanding corporate culture.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the soul of the organization, is part of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but also form the basis of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fundamental spiritual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period business, corporate culture is to promote the business forward recycling motivation, corporate culture is the core competitive force.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corporate culture in build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research how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culture to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corporate culture theory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creating a unique core competence. In the deep of studying corporate culture on the impac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rporate culture some new views and insights. Such as: people-orient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corporate culture; create corporate image,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ence; demonstrat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core values; Face the Future, constantly bring forth new ideas; structure learning organization, obtain perman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ve you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se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to healthy development.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 Corporate image Core competenc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企业经营现状分析1(一)我国企业竞争的特点1(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2二、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概述3(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3(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5三、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8(一)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8(二)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9(三)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11(四)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13四、塑造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4(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14(二)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15(三)成功的企业文化应彰显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15(四)企业文化在建设发展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16(五)建设成功的企业文化要面向未来,不断创新16(六)构建“学习型组织”,获取永久竞争优势17五、结论与展望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企业文化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不是来源于资源和技术,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的发展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技术,技术来源于管理,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管理,核心竞争力是在文化的指导、推动、渗透和熏陶下形成和提升的。一、企业经营现状分析在目前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十分关注培育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与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同,现代企业不再片面强调企业经营一时的竞争优势,不再过多地纠缠于企业的一时的得失,而是着眼于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力的打造,构建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长期或根本性的竞争优势。(一)我国企业竞争的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我国许多企业试图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兼并、重组,以及多元化经营等外部发展方式以改变经营状况,但大都收效不是很好。其真正原因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不够。从一般的角度看,可供企业做大做强选择的发展方式很多,但关键是它必须适合并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世界上的优秀企业,我们不难看到,世界级的强势企业无一不是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优良的生产制造过程、卓越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更佳服务的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创造力、低成本生产的诀窍等等。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应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企业只有积极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大多数企业既缺研究开发人员,也缺科技开发费用,生产经营的机制也不灵活。这就使得企业普遍缺乏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要素,导致不少企业不能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此外,将核心技术能力转变为竞争优势还需要战略决策能力、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支持。不少企业缺乏战略决策、营销策划等企业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这也导致我国不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竞争优势。而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和积累方向,它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不可模仿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外国企业和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给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快我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承袭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推动,以及一场思想斗争的英明果断,中国迎来了跨越时空的工业化发展时代。我们用短短的30年时间,走过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前辈们整整一个多世纪的摸索和时间历程。我们由此欢喜、由此骄傲有趣的是,当我们回头总结30年经济发展成果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的冲动、我们的狂喜是极其荒唐、极其可笑的。究其因,在这样一场狂热的引进和模仿过程中,我们“形领”却没有“神会”。诚然,“神会”就是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上我们没能实现“跨越时空”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当今众多无奈和悲哀的前因。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中文化的分支,它承袭着社会文化相同的基因组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漠视一切,但惟独不能漠视文化,因为,文化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现状,也预示着人类发展未来的命运。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正是以文化发展为标志。唯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开创工业文明繁荣、和谐的新纪元。从现代企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看,东西方文化都还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与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同步演化的。以中国而论,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后发的市场形态,以改革开放以前的28年,中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主要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是政治之上。改革开放后到中共14大,我们是在改革中探索、在徘徊前进,中共14大明确了我国的经济取向时间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是利益至上、GDP为中心、规模扩张为目的。自此,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走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说明窝火的企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相对薄弱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与之相应文化积淀却极其稀薄,严重一点说,二者处于反比的状态,这是很严峻的现实。我们经济发展成本、风险所以那么高,经济改革步伐所以沉重,其深层的原因在于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犹如一颗迅猛成长的梧桐树,而文化积淀犹如一颗木质密实、增长缓慢的枣树。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轰然坍塌的巨人背后的悲剧根源。因为,他们没能等到枣树长大却因发展国语迅猛而被流星般的陨落。现时代社会综合水平决定着国人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二者现有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经营思路和发展逻辑。及时性、投机性、粗放型、低效型的企业战略及结构模式正是我们现阶段的企业文化之根本。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已既成事实。全球经济一体预示的是什么?是竞争、垄断的进一步升级,是弱肉强食的更加白热化。发展方向在那里?经济何以持续?在全球资源环境条件特定的情况下,难题如何破解?结合重新崛起的日本一书中所提出的和揭示的问题。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宽广的视野,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须有大无畏的勇气,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投身研究当代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课题,以回应摆在面前的新问题。我们应以原创的思维,发展的使命感,付诸企业文化的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这是文化战略或是历史使命,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机会,更是中国企业发展、经济繁荣格的必由之路!二、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概述 近几年来,企业在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就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导企业成败的核心竞争力已由过去的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升级为信息、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凝聚企业分散的力量,企业竞争的深层含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并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规范,是一个企业具有独特性的关键特征,企业文化的内涵大致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和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团队导向: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是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来组织企业活动的。(3)集体学习能力: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注重整体学习的提升,而不是特别看重个人能力。(4)进取心:企业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5)注意细节: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缜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且注意小节。(6)结果定向:企业管理者在多大程度上集中之以理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在企业文化中,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和企业精神是三个经常互用的概念。一般来说,美国人喜欢用“使命”,欧洲人喜欢用“价值观”,而中国企业经常用“企业精神”,但不管何种表现形式,其内涵应该是一样的,都应该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如诺基亚手机、阿迪达斯运动鞋、七匹狼服装等。(2)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等,如海尔厂房、麦当劳的“M”型标识、可口可乐的红色标识符、哇哈哈的“妈妈我要喝”的广告词等。企业物质文化是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相对应的。企业行为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的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为规范员工行为而制定的“行为规范”。(2)由于企业员工的行为所折射出来的“文化”。企业行为文化包括企业家行为、企业精英(模范人物)行为、企业普通员工行为,一般来说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包括仪容仪表、岗位纪律、待人接物、素质修养、言行举止等。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以创新和做正确的事为首要任务,注重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总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上。而一个企业的精英(模范人物)大多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而被推举的优秀分子,是企业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企业精英(模范人物)的行为是全体员工的努力方向,其示范作用对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所说的重塑企业文化,实质上是重塑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中的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是相对应的。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化。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正式制度与规范,才能被广大员工所接受。如果企业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冲突,企业就会陷入“知行不一、言不由衷”的病态文化中。企业的行为规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对内行为规范与对外行为规范。对内行为规范能够使企业的价值观念得到员工的认同,而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凝聚力的内部经营环境。对外行为规范通过一系列对外的行为,使企业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之根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环境氛围、时代精神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作风和管理风格。企业精神文化是和企业形象中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相对应的。2企业文化的特征(1)时代性。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时代中创办和发展的,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文化总是反映这一时代的精神。由于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因此,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如20世纪40年代的沃尔玛文化,50年代的通用文化、松下文化、福特文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庆文化和21世纪的海尔文化、华为文化等。(2)民族性。任何一个企业文化都深深的打上了本民族的的烙印,都是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离开了本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民族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如美国推崇“创新、个性、冒险”,日本推崇礼教习俗,德国强调“严谨、精益求精”,我国强调“诚实、守信、儒家风范”。也可以这么说,不同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每个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3)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方面的构成的一个系统。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企业价值观、企业宗旨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有全局观,要着眼于社会及人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平等的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鼓励创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观。(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教授和伦敦商学院哈默(Garry Hamel)教授首先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此后,这个理论就受到了理论界广泛重视和企业界的广泛应用。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对于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一直未能给出明确的界定。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and Hamd,1990)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生产经营技术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蒂斯、皮萨诺和舒恩(Teece、Pisano and Shuen,1990)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ton,2000)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员工的技能、物理体系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四种形式的技术竞争力。 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且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特色与优势的能力或特征。它可以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众多能力要素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指一个企业所有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竞争能力或整体能力,它通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表现出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企业所拥有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品牌与信誉、客户、营销网络等核心资源和资本风险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人员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构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价值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和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异质性(难以模仿或不可仿制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它企业所不具有的(至少暂时不具备),而且是不可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3)延展性或叠加性。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spillover),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延伸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说,它必须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一旦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使相关的技术领域和新的技术创新大获收益。因为在生产实践中企业可将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的创新中构建新的创造和发展的基础,继而在某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地推出创新成果(4)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核心竞争力是许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5)动态性。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或管理不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会贬值成一般能力或流失。核心竞争力也有从产生、成长、壮大直到衰亡的生命周期。经过一段时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最终产品、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甚至被淘汰。因此,企业必须不停地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管理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储存状况,适时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及时保护和创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世界著名企业几乎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品牌形象、顾客服务其中的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3.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不是独立存在的要素,而是多位一体的要素体系。其主要包括五种能力要素: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组织制度、制度体系、技术实力,其中组织和制度应作为基础,技术和管理应作为支撑,价值理念和文化应作为引导,从而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动态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体系。其基本模型可做如下表示(图1):图1 核心竞争力构成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的,各组成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存在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机理。根据其内在机理可将其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核心价值观,第二层面是组织制度与管理,第三层面是技术、技能、产品、软件、硬件等。从研究来看,能够使企业保持独有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核心资源、企业文化和学习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资源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如果企业没有核心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无源之水。企业文化则从企业内部统一价值观,使全体员工都凝聚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之下,从而为企业保持独有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精神动力之源。如果没有了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当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时,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核心资源、企业文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等三力复合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本源。三、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一)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包含的内容中,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是使竞争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独有吸引力。而这个独特优势之所以成为市场的闪光点,而不可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代替,其关键在于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中的支撑作用。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更好的发挥万物之灵的作用和价值,已成为管理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认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既是管理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必须以更有效的方法,间接引爆员工潜力,创造更大的企业效益。人力资源是企业哟该有的特殊资源,也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资源,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管理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得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多的受到人力资源的约束,人力资源管理正在被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之中,成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因素。2.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在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没有企业文化,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协调、激励、约束和辐射六种功能。这些功能纵横交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起着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塑造人以及推动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日本著名学者日下公人曾在新文化产业论一书中断言:“21世纪的经济学将有文化和产业两个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构成经济进步的新对象。”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系,也是一个企业的身份证,一个有鲜明特征,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它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促进员工队伍的建设,同时可以挖掘企业的潜能,是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进一步保持和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品牌战略的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工具,也是企业与竞争者争夺消费者的手段。品牌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竞争越激烈,起作用就越大。企业品牌战略就是以创名牌、保名牌为核心,带动整个企业向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的战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企业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品种、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进而发展为品牌的竞争。可以说,谁能创出名牌,谁就有了称雄市场的资本,也就能够独占鳌头。 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品牌建设都是以文化建设为保障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二)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得以成功的活力源泉所在,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持续的竞争优势。1.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广泛的因素。它一方面影响企业员工、品牌与信誉等企业核心资源;另一方面对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根植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2.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1)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的发展依靠三方面的积累:第一是人才积累,第二是知识积累,第三是经济积累。其中经济积累靠人才积累和知识积累,人才是知识的载体,而企业文化是影响人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和欲望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辅助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管理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持续和长久的。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员的加盟并留住自己的人才。(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根植于文化,企业文化应用于管理。”一方面企业文化的产生受到管理理论发展的催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理论丰富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涵。如果说从传统管理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从科学管理阶段到文化管理阶段则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也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理论是管理思想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企业文化变革能够推动管理创新,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文化变革影响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影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就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3)打造优质团队。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何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互相协作、同心同德,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并肩作战,就成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员工中倡导集体主义观与协作精神,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使其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共同奉献。美国学者哈里斯和莫兰认为“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风格正在被逐渐取代和重新定义,因为它们在新的工作文化中变得不合时宜和效益不佳”。(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灵魂,简单的模仿、接受、记忆、重复只能导致落后。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很多,如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创新人才、技术能力、设备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中创新意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没有创新愿望,一切创新活动都不会发生。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给员工充分信任和更多的锻炼机会并允许其犯错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对创新的影响还表现在: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会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从而对企业创新方式和思维模式产生较大影响。 (5)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它通过“文化”传播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宗旨和企业目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许多“大众消费品”来说,由于技术已成熟,不同公司的产品在基本质量上已经大同小异,质量、价格差别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影响顾客购买商品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形象和服务,因此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是企业形象与服务的竞争。企业形象成为企业走向市场特别是走向国际市场的新“护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企业纷纷导入CI(CorporationIdentity)设计,希望通过企业识别系统(CIS, CorporationIdentitySystem)来提高和展示企业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持续、独特、良好的印象。企业识别系统由企业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三个系统构成。其中MI是CIS的基础和基本精神所在,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资产,是企业不断成长的根本驱动力。(6)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树立 。现在的市场竞争呈现出“名牌打天下,名品闯天下,明星企业走天下”的局面,可以说企业的经营战略无品牌就是无竞争力的战略。而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一个企业对于用户的心理感受与认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一个品牌如果缺少优秀企业文化的感染,缺少精神的价值,那么这个品牌就是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气质的品牌,终究会昙花一现。所以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会为企业的品牌建设铺就好道路,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三)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次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文件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次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次是核心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提高竞争力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有以下特点: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取得成功,使企业的主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象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例,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再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华为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系统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这种文化的假设系统使全体华为人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2.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199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其内在原因是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该集团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3.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1995年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协作均无现成的模式,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公司各部门仅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规章制度,各辅助部门对生产支援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员工对经营理念、生产及品质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开展了“生产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动。这一活动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又以品质改善为主题,开展了“96我的提案”活动以及以诊治当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品质的问题为目标的全方位的质量改进运动。公司也开始起用新口号“品质靠你、靠我、靠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品质革新活动,公司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年12月韩国LG电子总部的SUPERA.97TEAM决赛中获银奖。(四)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注意并加以改正,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1.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的核心。可目前我们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注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树立。由于缺乏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市场观察能力,对产品与市场不做任何调查研究,很多事情只是凭感觉办的,并且对自身的要求过低,人格上出现偏差,导致企业失败。也有企业认识到企业核心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性,可都只是表面。例如,很多企业只是找了些经典的管理名言或是工作警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网上。把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庸俗化、表面化、形式化,最终没能产生任何实际意义。2.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缺少共融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看企业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越来越被视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形式。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做大做强,与他们不能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企业有文化,有很多经验和规章制度,但就是未能将二者融合,结合品牌战略,上升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企业文化管理。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它给企业所带来的警示就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缺失。三鹿的企业文化未能深入到管理者及员工们的内心,成为大家行为规范的灵魂。要求放低了,管理放松了,责任心缺失了,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3.企业文化建设未能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需要,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从内心的人本关怀,注重人的价值的体现。以人为为本搞得好,能更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最后形成“人企合一”的良好局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与企业文化存在着水与舟的关系。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职工没有体现人文关怀,轻则批评教训,重则罚款下岗,给很多人造成身体和精神压力,不能安心工作,为企业服务,于是就出现怠工和跳巢现象的发生,造成了“水覆舟”的结局。四、塑造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是一夜之间可以设计出的理念、口号,而是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提炼出来的。在企业从创业到发展的历程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把这些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你就会发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理念和精神,就是企业文化。(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 邓小平曾指出:“事业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在选人用人上,要唯才是举,切不可任人唯亲,求全责备,嫉贤妒能。要建立人性化的员工培养机制,给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员工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之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企业的领导者要能够接受新思想所带来的冲击这样才能让这个企业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断地激发人的创造力。惠普文化常常被人称为“HP Way”(惠普之道)。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被放到首要位置。摩托罗拉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尊重每一个员工作为个人的人格尊严,开诚布公,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对话,使他们有机会与公司同心同德,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能;让每位员工都有受培训和获得发展的机会,确保公司拥有最能干、最讲究工作效率的劳动力;尊重资深员工的劳动;以工资、福利、物质鼓励对员工的劳动做出相应的回报;以能力为依据;贯彻普遍公认的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政策。摩托罗拉的这种公司价值观为每一位员工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它的成功与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是分不开的,花旗银行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文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二)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因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对市场和消费者来说,企业独特风格是通过赶制企业文化而形成的企业形象。一个好的企业形象,会使观众一经接触,便感觉到该企业与众不同,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反应,进而形成良好的印象。名牌产品之所以能获得大量消费者的认同,正是因为在消费者的眼中,名牌是信任的标志和荣耀的象征,消费者愿意花比同类商品高出很多的价格购买名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该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而是名牌所引申出来的气派、身价和信赖感。对于企业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生产灯饰配件330万件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港口物流智能化在港口智能化物流系统中的应用与效果报告
- 年产200吨镍锌铁氧体磁芯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浙江亚兰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资产转让价值咨询资产评估报告
- 2025复旦大学药学院合同申请审批表
- 脚手架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温室环境监测系统2025年智能化升级对农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报告
- 锅炉运行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国际货物贸易合同范本
- 运城官道河项目工程方案(3篇)
- 中医备案诊所管理办法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指尖撕撕乐》教学设计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确认识我自己 北师大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铝多金属(含锂)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足浴会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