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吉林省长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吉林省长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吉林省长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吉林省长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 中国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迁及其变化趋势 三大阶段 2 中国近现代饮食文化的变迁情况 3 中国近现代居室建筑的发展变化及其阶段特征 4 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的变革情况 阅读课文思考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 中国近现代男子服饰的变化长袍马褂 西服 中山装 2 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晚清女子服饰 旗袍 列宁装和连衣裙 当代时装 探究一 分析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 西方文化 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 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探究二 建国以后服装的变化的原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中山装 人民装 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 旗袍 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 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 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 不如说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 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 在变革时代 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 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 通过服装的同一性 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 对革命的热爱 粉碎 四人帮 以后 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 逐渐与国际接轨 当代服饰变化的另一原因是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和消费能力提升 思考 以中国近代以来女性服饰的变化为例 说明中国服饰的发展趋势 从封闭到开放的中国服饰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 中国四大菜系及其特点 鲁菜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 鲜嫩 味纯而著名 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清汤色清而鲜 奶汤色白而醇 济南菜擅长爆 烧 炸 炒 糖醋黄河鲤鱼 九转大肠 汤爆双脆 烧海螺 烧蛎蝗 烤大虾 清汤燕窝 干蒸加吉鱼 油爆海螺 扒原壳鲍鱼 奶汤核桃肉 白汁瓤鱼 麻粉肘子 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 潮州 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 菜的原料较广 花色繁多 形态新颖 善于变化 讲究鲜 嫩 爽 滑 一般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醇 调味有所谓五滋 香 松 臭 肥 浓 六味 酸 甜 苦 咸 辣 鲜 之别 其烹调擅长煎 炸 烩 炖 煸等 菜肴色彩浓重 滑而不腻 五蛇羹 盐火鸡 蚝油牛肉 烤猪 干煎大虾碌 冬瓜盅 川菜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 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其特点是酸 甜 麻 辣香 油重 味浓 注重调味 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 胡椒 花椒 和鲜姜 以辣 酸 麻脍炙人口 享有 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的美誉 在咸 甜 麻 辣 酸五味基础上 加上各种调料 相互配合 形成各种复合味 大煮干丝 黄焖鳗 怪味鸡块 麻婆豆腐 淮扬菜 由苏州 扬州 南京 镇江四大菜为代表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 鲜香酥烂 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口味平和 咸中带甜 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 焖 烧 煨 炒而著称 苏州菜口味偏甜 配色和谐 扬州菜清淡适口 主料突出 刀工精细 醇厚入味 清汤火方 鸭包鱼翅 松鼠桂鱼 西瓜鸡 盐水鸭 探究三 四大菜系形成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活动的活跃提供了前提 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适应 趋时 吸收和创新是根本 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 西餐传入的时间 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 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 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西餐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部分 动脑筋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有哪些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 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 重科学即讲求营养 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 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 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 有无其他副作用 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 而菜肴的色 香 味如何 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 居室建筑的演进 1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每院正五间 东西各三间 南五间 大门面南 在南五间之数内 尽正屋有廊 谓之四合 2 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 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 高度密集的模式 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3 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 在北京天津等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一般称为 新村 花园 别墅 公寓 等 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 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 习俗风尚的变革 1 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 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2 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 1 近代婚姻风俗 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 主张婚姻自由 在这之中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 建国后 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 自由恋爱 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 3 丧葬礼俗的变化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西旧式新式并存 旧式趋于简化 民间多为旧式 2 建国后 土葬改为火葬 4 其它社会风俗既具有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的特点 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中国的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众多的变化 请以服饰为例 结合所学知识 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我的思考 内因 国内的历史剧变政治 环境 形势 经济 生产力的提高 文化 思想观念的转变 外因 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 观点一 这是一种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不断发展 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西方文化的进入 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 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 这是一种文化侵略 西方文化的进入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 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 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我的观点 课堂小测 1 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成为一种时尚是在 a 鸦片战争后b 辛亥革命后c 新中国建立后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 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 a 旗袍b 连衣裙c 上衣下裙d 长袍3 四合院 一般是哪一地区的典型民居 a 上海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部地区d 两广地区4 下面不属于民国时期变化的风俗是 a 剪辫b 火葬c 放足d 握手5 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b c d 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今则万国交通 一切趋于尚同 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 则情意不亲 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 尤尚机器 不相容者也 且兵争之世 执戈跨马 辫尤不便 其势不能不去之 欧美百数十年前 人皆辫发也 至近数十年 机器日新 兵事日精 乃尽剪之 今既举国皆兵 断发之俗 万国同风矣 且垂辫既易污衣 而蓄发尤增多垢 衣污则观瞻不美 沐难则卫生非宜 梳刮则费时甚多 若在国外 为外人指笑 儿童牵弄 既缘国弱 尤遭戏侮 斥为豚尾 出入不便 去之无损 留之反劳 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 创于尚武之罗马 而泰伯至德 端委治吴 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康有为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问 1 康有为辫子在哪些方面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 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剧变中的作用 思路提示 本题是书本知识的扩展和应用 首先要仔细读懂材料 然后结合书本有关知识 紧扣设问回答 参考答案 1 首先 近代社会 尤尚机器 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 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 其次 辫子的存在不便于近代方式的战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