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含解析146.doc_第1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含解析146.doc_第2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含解析146.doc_第3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含解析146.doc_第4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含解析14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共120.0分)1.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公平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2.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主张“仁”,认为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它反映了()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3.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编写成()A.春秋B.论语C.尚书D.孟子4.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创办私学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C.因材施教D.提出“仁”的学说5.下列孔子的语录,主张学习要与思考结合的一句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A.孙子兵法B.道德经C.孟子D.孙子兵法7.战国时期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A.孟子B.庄子C.荀子D.孙武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9.下列属于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人物是()A.商鞅B.老子C.孔子D.孟子10.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相同点是()A.主张“仁”的思想B.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C.强调以法治国D.明确尊卑等级,维系社会秩序11.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派()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12.20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先生深受中国思想影响他曾引用过中国某位思想家的一句名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韩非子B.孔子C.荀子D.老子13.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老子B.庄子C.孔子D.韩非子1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老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5.下列哪本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A.论语B.孟子C.荀子D.墨子16.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他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17.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可以互相转化,如好学生可能变成坏学生,而坏学生也可能变成好学生,成语“塞翁之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这体现了下列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18.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贡献不包括()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弟子三千人B.提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理念C.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D.编写了春秋一书19.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老子20.如图中的书籍应和哪位思想家有关()A.老子B.孔子C.孟子D.孙子21.下列人物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他的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他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22.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为政以德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温故知新23.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了孔子倡导并实践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因材施教”C.“仁”D.“无为而治”2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兵家D.法家25.据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什么思想()A.“仁”B.“仁政”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26.下列言论,出自如图之人的是()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7.如图是句容茅山老子像,它与下列哪个教派有关()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子28.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教育学生的思想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A.B.C.D.29.“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蕴含的道理看,讲这段话的是()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30.“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假如你要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应研究下列哪个学派的思想主张()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31.()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A.庄子B.墨子C.孔子D.老子3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A.“民贵”和“君轻”B.“无为而治”C.“仁”和“礼”D.实行“法治”33.蒙城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张晓上课期间玩手机,被告知其家长。她妈妈见她回到家就用棍子打,奶奶赶紧上前说:“要好好教育,说服教育。”爷爷不紧不慢地说:“玩手机也不全是坏事,手机如果用在学习上还能促进学习呢。”其中奶奶的行为和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4.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古人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事上就要对人宽容。若要深入研究这种思想,你要查阅()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孙子兵法35.孔子的学说被他的学生编在()一书中。A.道德经B.孔子C.论语D.孟子3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治理国家,各位学者发表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下列代表儒家学派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积德行善37.“对那些没受过教育,又有不良倾向的青年,孔子也不歧视他们”这反映了孔子教育主张中的()A.“有教无类”B.“当仁不让于师”C.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展D.以“德”教化人民38.小明期末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39.某同学想阅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学说,你可以建议他参阅()A.道德经B.中庸C.周易D.春秋40.“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A.孔子的“仁爱”思想B.老子的“无为”思想C.韩非子的“法治”思想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4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并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他是()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42.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3.有一个小故事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了我们祸福相依的道理,想一想,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4.图中,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规范的是()A.B.C.D.45.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民贵君轻”D.“法治”46.据论语描述,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决。这表明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落周天子名义上也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操控政治局面分封制逐步瓦解。A.B.C.D.47.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48.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不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坏事就能变成好事”你的话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50.在2011年两会上,教育依然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教育有借鉴意义的是()提倡“仁爱”为政以德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知新”重视启发引导学生。A.B.C.D.51.2001年昆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选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京杭大运河C.孔孟儒家思想D.北京故宫5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53.中国的古典文化在日本获得了传承性发展,甚至日本人起名字通常要参考四书五经,皇室尤为如此,如明治天皇名睦仁,大正天皇名嘉仁,昭和天皇名裕仁,平成天皇名明仁。日本天皇名字在多缀“仁”,说明他们对哪一著作的推崇()A.B.C.D.54.“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5.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仁”和“礼”B.“无为”C.“兼爱”和“非攻”D.“法治”56.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B.C.D.57.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儒、道、墨、法、兵等各家学说,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学家的是() 孔子 老子 孟子 韩非子 庄子 董仲舒。A.B.C.D.58.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下列选项与老子主张相符的是()A.提出“仁”的学说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兼爱”、“非攻”D.提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59.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提出了()A.无为而治B.“仁”和“德治”C.“兼爱”和“非攻”D.实行“法治”60.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中华文化的勃兴思想家老子【答案】1.C2.B3.B4.B5.C6.B7.A8.A9.C10.A11.D12.D13.A14.A15.A16.A17.D18.D19.A20.B21.C22.C23.C24.A25.A26.A27.B28.C29.B30.D31.D32.C33.A34.C35.C36.A37.A38.C39.A40.A41.B42.B43.B44.A45.B46.B47.A48.C49.B50.B51.C52.C53.B54.A55.A56.B57.C58.B59.B60.B【解析】1.依据所学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有教无类题目材料“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即体现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故选C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孔子,注意准确记忆孔子的教育主张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准确记忆孔子的教育主张2.板桥的这首诗主张“仁”,认为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它反映了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故选B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3.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死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论语孔子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主张4.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政治上的主要思想是“仁”、“礼”,为政以德,其中仁者“爱人”突出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符合我们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孔子创办私学,倡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教育思想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故选B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活动本题掌握孔子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5.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他也是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习要与思考结合 故选C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即可解答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本题旨在考查对孔子的识记,需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6.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识记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里本题旨在考查对老子的识记,需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7.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的名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解答本题需掌握孟子的思想主张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仁”的学说的真实写照 故选A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9.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思想 故选C本题以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依托,考查的是孔子的知识注意识记孔子鹅教育成就本题以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0.孔子和孟子由于身份背景以及所处时期的不同,其具体的政治思想观念存在着一些不同点,但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主张“仁”的思想 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识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相同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相同点11.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故选D本题以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派为依托,考查的是儒家学说影响的知识本题以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儒家学说影响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2.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故选D本题以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为切入点,考查老子识记老子的主张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3.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正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故选A本题以“塞翁失马”的故事为切入点,考查老子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4.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故选A本题考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的名字,把握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本题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灵活掌握道教的创始人以及主张15.依据所学,孔子的学生有3000多人,比较著名的有72人,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故选A本题考查记载了孔子的言论的书籍,把握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16.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A项符合题意;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 故选A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注意识记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7.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成语“塞翁之马,焉知非福”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故选D本题以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为切入点,考查老子识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8.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说“当仁不让于师”编写了春秋一书不是孔子的教育贡献 故选D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教育贡献19.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成就的知识识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0.题干给出图片中论语字样,据此可知它与孔子有关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故选B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21.结合所学可知,道家老子主张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且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故选C本题考查老子的相关知识,明确老子是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的人物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对道家的思想主张的把握,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其思想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 故选C本题孔子教育成就的知识识记孔子的教育思想本题以教育的公平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教育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3.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了孔子倡导并实践的思想是仁 故选C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2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道家的思想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故选A本题考查了老子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25.题干给出的“孔子家马厩失火失火,他先问是否伤人”表明他“仁”的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26.据所学知,图片人物是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名言,出自孔子 故选A本题考查孔子,知道图片反映的是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名言本题考查孔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7.图中人物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他的学说的著作是道德经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道家学派识记老子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识别并灵活运用老子的雕像28.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道家思想应熟练掌握道家的思想主张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要注意区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张29.“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蕴含的道理看,讲这段话的是老子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故选B本题考查了老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30.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符合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 故选D本题考查了墨家墨子的主要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墨家墨子的主要思想31.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选D本题考查了老子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32.“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仁”和“礼”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故选C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33.据奶奶“要好好教育,说服教育”可知,她主张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反映的是儒家的“为政以德”观点;儒家主张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 故选A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识记儒家的主要主张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重要意义掌握各派别的主张和代表人物34.据题干材料“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古人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结合所学可知,这与道家思想有关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所以C与题意有关故选C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需要明确老子的思想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无为”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35.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故选C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把握孔子的学说被他的学生编在论语一书中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3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取得民心;故A符合题意 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儒家的观点37.题干中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对待学生不加歧视,一视同仁,反映了其“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本题掌握孔子的相关知识重点分析材料内容38.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来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即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等材料“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反映的是正是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故选C本题以老子辩证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老子思想的知识本题以老子辩证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思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39.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他的学说的著作是道德经 故选A本题考查老子的相关知识识记老子的学说-道德经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识记老子的学说-道德经40.“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故选A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41.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政治主张“仁”和“礼”;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孔子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解答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本题旨在考查对孔子的识记,需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4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思想学说 故选B本题以“仁”的思想为依托,考查的是儒家学说的知识本题以“仁”的思想为背景,考查的是学说对儒家学说思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43.老子的道家学派最能体现祸福相依的道理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选B本题考查了道家思想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44.据材料“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反映的是儒家的主张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图片A是孔子 故选A本题以四副人物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孔子的观点注意准确识记孔子的观点掌握各学派在不同时期的主张45.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的主张 B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C“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张; D“法治”是韩非子的主张 故选B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把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辨析能力46.春秋时期,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据此可排除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