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南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南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总论1.1 提要1.1.1 工程名称2008年南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1.1.2 工程批复、主管、建设单位及工程负责人l 批复单位: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l 主管单位:南漳县人民政府l 建设单位及工程负责人: 南漳县发展和改革局 局长刘鹏飞南漳县林业局 局长王立志南漳县水务局 局长刘耀中南漳县畜牧兽医局 局长黄光国南漳县农业局 局长尤明军1.1.3 工程性质 新建。1.1.4 工程区范围南漳县薛坪镇三景庄村、冥阳洞村。1.1.5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2008年南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封山育林1172.8公顷,其中三景庄村705.3公顷,冥阳洞村467.5公顷;人工造林57.3公顷,其中三景庄村41公顷,冥阳洞村16.3公顷;草地治理103.9公顷,其中草地改良73.3公顷,人工种草30.6公顷,棚圈建设800平方米,青贮800立方米;坡改梯7公顷;水利水保在三景庄村修建挡土墙2处,长500米,在冥阳洞改造排水沟80米。 总投资620万元,封山育林投资307.86万元,人工造林投资61.22万元,草地改良投资21.99万元,人工种草投资9.18万元,棚圈建设投资24万元,青贮窖建设投资16万元,购置割草机投资3万元,坡改梯工程投资31万元,水利水保工程投资92.73万元,科技支撑投资6万元,其它费用投资29.02万元,基本预备费18万元。总投资620万元中,中央投资434万元,省级配套98万元,县级配套88万元。1.1.6 工程建设期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1.2 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2 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3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4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5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设标准;6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7 林业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定;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10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12国家、省发改委有关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和精神;13 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省农业厅、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08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14南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5南漳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规划;16南漳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08-2010年)。1.3 南漳县基本情况概述1.3.1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南漳县地处鄂西北,位于东径11126-11209,北纬3113-3201,东连宜城、荆门,西接保康,南邻远安,北靠谷城、襄阳,境内南北长80.8公里,东西宽65.2公里,总面积385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南漳县地处鄂西北山地至汉江中游丘陵岗地的过渡地带,是荆山山脉向东延伸的坡脚,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大体形成三级阶梯:东部岗畈为一级阶梯,海拔64至150米,面积667.26平方公里,占17.3%;中部丘陵低山为二级阶梯,海拔在150至180米,面积2518.6平方公里,占65.3%;西部中山为三级阶梯,海拔在800-1200米以上,面积671.12平方公里,占17.4%。境内最高海拔1570米,最低海拔为64米。 水文南漳县境内河流众多,流向呈西向东南,以荆山山脉为界形成两大水系,山脉以北为汉江水系,以南为沮漳河水系。属汉江水系的有蛮河与渭水河,属沮漳河水系的沮河和漳河,两大水系均流入长江。全县总流域面积3857平方公里,一、二级河流流域总长880.7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条,50至100平方公里的河流9条,5至50平方公里的小河166条。境内有三座亿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三道河、云台山和石门水库,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113座。兴修大小堰塘11252口,有效蓄水量5.2亿立方米,有效浇灌面积34.81万亩。 气候南漳县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据县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5.6,一月份平均气温3.3,七月份平均气温27.2,大于10的活动积温4671。全年无霜期254天,年日照时数1796.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31%。年平均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4至9月降水量较为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67.5%,年均相对湿度为76.3%。 土壤根据南漳县第二次土壤调查,全县土壤共分5类,即水稻土类、石灰土类、黄棕壤土类、紫色土类和潮土类,13个亚类,34个土属,117个土种。成土母岩主要为石灰岩,质地主要有沙壤、轻壤、中壤和重壤,土壤厚度一般在10厘米至150厘米。山地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66PPM、93PPM和9.7PPM,腐殖质含量一般在1.34%,PH值6.5-7.5。 植被南漳县植物区系成分多属亚热带区系的科属,其中木本植物多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地带。主要乡土用材树种有马尾松、栎类、杉木等;经济林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乌桕、茶叶、柑桔、棕榈等,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余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至于草本植物和乔木,其种类更是繁多,中国南北生长的,在这里大都可以见到。1.3.2 社会经济条件 行政区划全县共辖11个镇(区)、3个国有林场,共282个行政村,目前还未脱贫的有98个。通公路村有282个,通电村有282个,通电话村有243个。交通条件便利,距襄樊市43km,离焦枝铁路线的朱市车站20公里,305、306、250、251、东(巩)荆(门)路等五条省道穿境而过,县道乡道纵横交错,总长度3800公里。 人口与经济2007年末全县有居民17.24万户,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5万人,占总人口的73%,农业劳动力21.7万人。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81000万元,全地域财政收入14724万元,一般预算收入524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7575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0507万元,林业产值6338万元,牧业产值78910万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160元。2007年三景庄村和冥阳洞村人口分别为1276、893人,其中农业人口1180、875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385.2、271万元,其中农业225、128万元,林业22、16万元,牧业134、117万元,其它4.2、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8、2109元。1.3.3 森林资源1999年湖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南漳县森林覆盖率51.69,林业用地面积254264公顷,活立木蓄积3978194立方米。五大林种面积、蓄积分别是:用材林面积83200公顷,蓄积2461200立方米;防护林面积85500公顷,蓄积1308000立方米;特用林面积100公顷,蓄积2900立方米;薪炭林面积22100公顷,蓄积181900立方米;经济林面积9000公顷。全县林木平均生长率6.74%,年林木蓄积生长量267109立方米。1.4 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1.4.1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建设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现有林保护等生物措施治理为主要手段,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重点区域治理为突破口,加大坡改梯、引水渠、排灌渠等的建设力度,把保持水土、保护草地、改善生态、山区脱贫、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1.4.2 设计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全面治理、先易后难、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以生物措施治理为主,加强森林植被和草地的保护和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同时把生物措施和农水工程措施、科技支撑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坚持因地制宜、连片治理、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块的立地条件,实行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结合,乔、灌、草立体种植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治理区水土流失,并相对集中连片、成块治理,确保规模效益。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与管理,按规划立项,按工程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进度安排资金,按治理效益考核。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减轻治理区农民负担,鼓励多元化投入,拓宽投资渠道。1.4.3 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对2740.1公顷试点工程区岩溶土地实施林业、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牧草工程、农业坡改梯等生物、工程、科技支撑等多种措施,实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如下目标:第一,通过连续的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断恢复和增加植被,遏制水土流失,使试点工程区的植被盖率提高19.4%,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3.28万吨;石漠化程度减轻,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土地得到全面有效治理。生态改善,增加岩溶区的、特别是石漠化区的人民收入,使区域内的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250元,工程区人均收入增加1195元,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集中力量开展保护和建设。采取封山、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提高植被盖度,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治理一片见效一片。第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变漫山放牧为舍饲圈养,逐步探索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为重点,解决当地农民的口粮问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寻找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改善农村的生存环境。把石漠化治理与“一建三改”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第五,为石漠化治理积累经验。通过对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探索治理模式、措施,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1.5 环境保护1.5.1 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在坡改梯和水利水保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建设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尽量保留原地被物,减小水流速度,将流失的土壤限制在小的范围内,避免流入到河流中抬高河床和增加河水的泥沙含量。在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人工种草中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积极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并在营林措施的各环节采用相应的措施,增强苗木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1.5.2 减少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减少噪声影响的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相关噪声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移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减小噪声源强度。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应尽可能安排在昼间(6: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人的喊叫等施工活动的声源,要求施工单位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禁止在夜间施工(22:006:00)。监理单位做好施工期噪声监理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简易噪声测量仪器,对施工场所附近的居民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其不受噪声超标影响。 减少建筑材料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影响的措施 加强对车辆的维修保养,可能造成漏洒情况的车辆一律不准使用。不能超高堆放石料材料,粉尘类材料上面进行覆盖或用封闭车辆运输。建筑材料放在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根据需要和有关要求设置施工护拦。油漆等易挥发挥,有异味的物品用密封容器贮存。按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并要求各个施工环节,每人做到文明施工。1.6职业安全和消防1.6.1 工程建设消防措施棚圈建设中,应重点考虑防火的要求,棚圈与房屋之间的间隔疏散出口等要能满足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经常性的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用火规定,防患于未然。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设防火带。1.6.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6.2.1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化学农药施放过程中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为了防治病虫害对苗木的危害,有时会使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施放农药过程中,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甚至中毒死亡。用电电器设备使用、生产和生活用电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基地周围是农村、农业生产和良种基地生产都有可能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将影响水源的洁净,如果长期饮用这些水,会影响人体健康。1.6.2.2 主要防护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施放农药过程中,生产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和要求操作。不能逆风施放化学农药,作业过程中要穿戴防护用品,保证工作安全。高空作业时,不能一人单独作业,地面必须安排防护人员,同时不能安排老、弱、病、残、孕人员从事该项作业。本工程在技术措施方面要求树高控制在2m左右,可减小作业高度,减少造成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施工准备期间,招聘有工作经验和有上岗证的工作人员上岗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否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用电安全要严格执行电力部门制定的各项供电安全防护措施。重点是以下几方面:所有电动机防护等级采用IP44以上;所有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采用接地保护;高低压开关等级采用IP2以上;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带电导体采用密集型母线和封闭型母线;所有电气设计符合国家设计规范要求。防爆压力电器安装、验收和使用均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并制订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1.7节约能源1.7.1 节电措施仪器设备选型中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高效设备,如SP型节能变压器、节能混合灯具、节能电机等。同时在变电室低压侧装设静电电容补偿器,保证变压器功率因素达到0.9。1.7.2 节能管理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加强节能管理。1.7.3 节水措施水是培育工程和建设工程不可缺少的资源,干旱季节会经常用水灌溉,按照造林的需要,每公顷最大日用水量4m3、基地生活用水按15m3估算,两项合计日最大用水量为95m3。消防用水和漏损情况暂不考虑。合理调配和科学管理,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节水措施,节水潜力很大。1.8工程组织与经营管理1.8.1组织管理南漳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全面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南漳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工程建设的管理和年度投资计划的综合平衡,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县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开展石漠化工程建设成效的监测,每年公布工程建设进展和成效的监测结果;负责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县畜牧局负责改良草地、人工种草,草食畜牧业发展中的棚圈和青贮窖建设、饲草机械购置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县农业局负责坡改梯及配套田间生产道路。县水务局负责引水渠、排涝渠、拦沙谷坊坝、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1.8.2 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年度投资计划。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属于建设地点、项目调整、建设规模变化、投资变更等重大变动,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不涉及投资和治理面积、不降低质量、不影响项目功能的一般性变更,须报原审批单位备案。实行项目建设计划管理责任制。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依据南漳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和年度投资计划,与工程所在镇及工程涉及的主管部门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明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开工竣工时间等。1.8.3 建设管理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等各项制度,按照省发改委核准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招投标活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行项目公示制。工程实施前,项目具体实施部门要会同乡镇政府把项目名称、目标、任务、资金来源与规模等向项目区群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初步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不得擅自降低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程涉及的各主管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分门别类地归档保存,严格管理。加强工程建设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具体工作由林业局负责,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工程建设情况实行定期报送制度,每年7月5日上报上半年的工程建设情况,1月5日上报上一年度的工程建设情况。上报的工程建设情况包括工程建设进展、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下一阶段需解决落实的问题及工作建议,要以书面报告和工程建设报表两种方式上报。1.8.4资金管理项目建设采取国家投资和地方投资相结合、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机制。项目建设资金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实行报帐制,以项目检查验收结果作为支付项目资金的依据。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根据单项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有关财务凭证予以报帐。项目可预拨部分的启动资金。严格资金用途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所需物资、材料、种苗等的购置,机械作业费、劳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不得改变用途。工程建设管理费按基本建设有关规定提取,在地方投资中列支。管理费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工程勘察、初步设计、图文材料等工程档案的编制与管理、检查验收、信息统计、效益监测及工程建设管理日常支出等。各有关部门要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和审计。对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1.9初步设计文件组成本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设计概(预)算书和工程主要设备材料表四部分组成。2 工程总设计2008年南漳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有: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建设、棚圈建设、坡改梯、排水沟、挡土墙建设和科技支撑等。2.1 封山育林对于郁闭度在0.2-0.5的乔灌地实行全封和半封,经过五年的封山育林(草),形成乔木(草)混交林、乔灌(草)混交林等复层林分从而减少水土流失。2008年封育总面积为1172.8公顷,其中三景庄村705.3公顷,冥阳洞村467.5公顷。 2.2 人工造林在适宜的立地条件(如土层较好的荒山、撂荒地等),成块状种植杨树、香椿、楸树、栎树、棕榈、山茱萸、黄荆条等林木,既能增加植被,又能促进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以此带动石漠化治理。2008年人工造林57.3公顷,其中薛坪镇三景庄村41公顷、冥阳洞村16.3公顷。2.3 草地建设和棚圈建设草地建设一是草地改良。主要采取部分垦播、条播、穴播、围栏轮牧、除杂补播等治理模式,实行草地改良,保护草地健康发展。二是人工种草。主要选择土地肥沃、有一定灌溉条件的25度以下的缓坡地、“四边地”、荒坡地、低等级的农田等,采取单种、混播、间作、草-粮轮种等模式,实行人工种草,主要种植饲草为紫花苜蓿、一年生四倍体黑麦草。三是配套建设栏圈和青贮氨化窖,购置割草机,实施“三贮一化”(微贮、黄贮、干贮,氨化),实现草畜基本平衡,达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草地建设涉及薛坪镇的三景庄村和冥阳洞村,2008年草地改良73.3公顷,其中三景庄村33.3公顷,冥阳洞村40公顷,人工种草30.6公顷,其中三景庄村17.3公顷,冥阳洞村13.3公顷。棚圈建设800平方米,其中三景庄村320平方米,冥阳洞480平方米,购置饲料加工机械10台,其中三景庄4台,冥阳洞6台。2008年青贮氨化窖建设为800立方米,其中三景庄320立方米,冥阳洞480立方米。2.4 坡改梯工程在地形相对平坦,土壤宜耕的地段,为减少水土流失稳定耕地面积,实施坡改梯工程,坡改梯石坎边埂上栽植植被,形成生物埂,防止水土流失。2008年坡改梯工程只涉及三景庄村,面积为7公顷。2.5 水利水保工程保护、开发和合理调配不同高程的岩溶水资源,在特殊地形需要固坡截水或引水,或稳固即将坍塌的陡峭山体,为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在漳河小流域合理布设各类水保工程,形成多能力的防御体系,其措施为建设谷坊、拦沙坝、排水渠、蓄水池等小型水利工程。2008年水利水保工程涉及薛坪镇三景庄村和冥阳洞村,在薛坪镇的三景庄村修建挡土墙长500米,在冥阳洞村改造排水沟80米。2.6科技支撑科技支撑包括石漠化监测、选种、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购买科技产品。石漠化监测主要采用人员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石漠化变化情况,每年调查一次,连续调查五年。选种主要是对补植和人工造林采用播种的种子和人工种草的种子进行筛选,选出合格的种子,保证种子发芽率。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主要是多种治理措施,和实施后的监测结果,选择最佳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最佳治理模式。购买科技产品主要是选择保水剂、生根剂等科技产品,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造林成活率。3.单项设计3.1 封山育林3.1.1 封育条件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封山育林。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每公顷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母树60株以上或阔叶母树90株以上的无林地。每公顷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苗、幼树90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苗、幼树600株以上的无林地。每公顷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900个以上或灌木丛750个以上的无林地。分布有珍贵、稀有树种,并且有培育前途的地块。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及沙漠、沙地,经封育可望成林或增加林草 盖度的地块。每公顷有分布较均匀的毛竹100株以上或杂竹覆盖度在20以上的无林地。3.1.2 封育方式全封:指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半封: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他季节,在严格保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前提下,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砍柴、割草等活动。轮封:根据封育区的具体情况,将封育区划片分段,轮流实行全封或半封。3.1.3 封山育林设计用1:10000地形图对三景庄村和冥阳洞村进行了实地调绘,按照权属、立地种类、目的树种不同,工程区内封山育林共区划了60个小班,其中三景庄村35个,冥阳洞村25个(详细位置见图纸部分)。小班调查采用小班目测和随机设置样方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样方面积为4m2;4ha以下设样方2-4个,4-10ha设样方5-7个,10ha以上不低于8个。小班现状见附表2。根据小班现状规划封育类型、封育方式、封育年限。根据小班现状规划封山育林方式和年限,详细规划见附表3。3.1.4 封禁和培育措施根据封育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设置专职和兼职护林员,每个专职护林员管护面积在100公顷以上。在封育区主要路口、沟口、河流交叉点设置水泥碑牌和围栏,工程区共设置6个碑牌,三景庄和冥阳洞村个3个,详细位置见图纸部分。对有萌蘖能力的乔木、灌木,根据需要进行平茬,以增强萌蘖能力。在封育期间,根据当地条件和经营强度,对有经营价值较高的树种,可重点采取除草松土、除萌、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对连片大面积封山育林地方设计防火线,防火线为生物防火带。生物防火带设计原则:各森林经营单元林缘、集中建筑群落(居民点)的周围和优质林分的分界处;行政区界、道路两侧和田林交界处;有明显阻隔林火作用的山脊、沟谷和坡面;适于耐火性树种生长的地方。生物防火线营造方案:树种选择:根据适地适树和耐火树种相结合的原则,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的树种选择大叶黄杨。林带宽度20米,株行距12米。2008年共设计生物防火线2千米,三景庄村和冥阳洞村各1公里,防火线造林面积4公顷,三景庄和冥阳洞各2公顷。生物防火线人造林投资和下节人工造林投资一起计算。3.2 人工造林人工造林小班区划方法和封山育林区划方法一样。2008年区划人工造林小班8个,面积53.3公顷,其中三景庄村5个,39公顷,冥阳洞村3个,14.3公顷,加上生物防火线人工造林4公顷,2008年人工造林总面积57.3公顷,三景庄村41公顷,冥阳洞村16.3公顷。对区划的小班现状进行调查,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详细区划见附表1)。3.2.1 林种和树种选择根据工程区内立地条件和工程建设目标,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林种设计分为生态林。树种选择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提倡营造混交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设计种植核桃、杨树、香椿、楸树、山茱萸、棕榈等、乌桕;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设计种植栎类、马尾松、刺槐、黄荆条等;防火树种选择大叶黄杨。3.2.2 造林整地造林整地采用穴状或挖窝方式,禁止全垦炼山。杨树造林整地规格0.80.80.6(米),香椿、刺槐、大叶黄杨、乌桕、黄荆条整地规格为0.40.40.4(米),马尾松、杉木、栎树、棕榈采用穴状的整地方式。整地时间以冬季为主,春季为辅。3.2.3 造林密度与配置杨树造林密度为840株/公顷(34米),楸树、香椿造林密度为1650株/公顷(23米),马尾松造林密度为2000株/亩,杉木造林密度为2490株/公顷(22米),大叶黄杨造林密度为4995株/公顷(12米),防火线建设宽度为20米,长度为1km。株与株之间采用星状配置方式。3.2.4 苗木质量及供应办法工程造林苗木全部采用、级苗,苗木必须具备“三证一签”。3.2.5 造林(播种)季节和技术造林(播种)季节主要以春季(1-3月)为主,秋冬补植造林(10-12月)为辅。栽植苗木时做到“三填两踩一提苗”,穴状点播橡子、棕榈要求覆土5-10厘米。3.2.6幼林抚育管理林幼林抚育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造林后抚育3年,第一年抚育两次,以后两年每年抚育一次,抚育范围以树周围0.5米见方为准,抚育时间为每年5-9月。3.3草地建设和棚圈建设3.3.1 草地建设 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小班区划和封山育林一样,根据实地调查,区划为草地改良小班个数为5个,面积73.3公顷,其中三景庄村2个,面积33.3公顷,冥阳洞村3个,面积40公顷;区划为人工种草小班个数为6个,面积30.6公顷,其中三景庄村人工种草小班3个,面积17.3公顷,小班号为27、44,还有一个小班4公顷,此小班在36号人工造林林下种草,冥阳洞村人工种草小班3个,面积13.3公顷,小班号为9、24、34。(详细区划见附表1) 2008年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草种主要为黑麦草和紫花苜蓿。 人工种草技术:黑麦草种植方法:一般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方法,也可育苗移栽。黑麦草性喜凉爽,播种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至迟也应在10月下旬前播种。播种以条播为宜,便于刈割与中耕、施肥。行距2025厘米,播种覆细土23厘米,每公顷用种3037.5千克。采用育苗移栽的办法,待小苗长到15厘米左右即可拔苗移栽。可充分利用塘埂坡地和空坪荒地种植。移栽时要每穴植苗67株,穴距1520厘米。若移栽时苗高达20厘米左右,可将上端的叶子割去少部分,这样移栽后分蘖发棵快,生长好。一般在11月中下旬,黑麦草长到4050厘米高时,割下喂鱼或牧畜。此时草嫩,利用率高,且割后能促使分蘖,加快生长。冬末春初,由于气温低,黑麦草生长慢,要到来年的2月才能刈割。3-5月,随着气温的上升。黑麦草的生长速度加快,每隔1520天即可刈割一次。前三次刈割要贴地平割,有利分蘖,以后可留茬高57厘米,以增加刈割次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a、播种前的准备:整地。精细整地,彻底清除杂草。春播时,需在上一年作物收获后浅耕灭茬,除草,保墒,然后深翻,耕深要达20厘米,再耙、压,使其平整;秋播要在作物收获后,深耕、耙平、磨碎。b、播种:种子处理,种子要经过清选,晒干,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可将农药、除草剂、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避免苗期病虫害。用根瘤菌等细菌肥料拌种(1千克根瘤菌可拌10千克种子),能提高产量20以上。播种时间,以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顶凌春播,春季需在清明前(3月底-4月初)顶凌播种,此时土壤刚解冻,湿度大,易获全苗,过晚正逢春旱大风,出苗困难。夏播,一般在6月份-7月份。此期气温高,雨水多,幼苗生长快,但杂草也多,病虫害发生频繁。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此期在雨季后,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杂草长势减慢,播种成功率最高。不论采用哪种播种方式,均应结合下雨或灌溉,雨后最好。播后要镇压,以利种子发芽。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厘米-40厘米。目前推广的密垄稀植技术,行距15厘米-20厘米,既增加覆盖,提高产量,又便于田间管理。 播种量,选进口种子,每亩用量075千克-10千克;国产种子,每亩用量10千克-15千克,盐碱地用量适当增加,干旱地区因水分不足,播种不可过密。亩用量干燥时用低限,湿润时用高限。播种深度,苜蓿种子甚小,播深视土壤种类而定,湿土浅播,干土稍深,一般为2厘米-3厘米,沙质土3厘米-4厘米,黏土为2厘米。镇压,若土壤疏松,播前先镇压一遍,便于掌握深度;播种后再镇压一遍,有利于保墒。 c、管理: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确保种植密度。返青后、幼苗期、二次刈割前后都要除草。化学除草剂分为三种:一是播种前适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如地乐胺,灭草猛、草甘膦等;二是苗前适用的除草剂,如地乐胺、禾耐斯、都尔等;三是苗后适用的除草剂,如普施特、豆草隆、苯达松等。生长4年以后,苜蓿的病虫害较多。可用药剂、提前刈割、摘除病叶等方法防治,但根本的防治措施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及播前药物拌种。3.3.2 棚圈建设2008年规划十户畜牧养殖户,每户建设一个棚圈,购置一台割草机。三景庄村4户,冥阳洞村6户(十户畜牧养殖户位置见附图)。 棚圈建设技术标准:建在农户住房的下风向,距离草场较近的高燥地方。棚圈面积为80平方米,公母羊分栏;建有活动式隔栏,可临时隔离怀孕母羊及产羔栏。棚圈高度为2.5米左右。棚圈门宽1.5米,高1.8米,窗户面积占地面面积的1/10,窗户应向阳,距地面2米以上。棚圈内要有摊床,距离地面高40-60厘米,床面要平整,木条宽度6-10厘米为宜,间隙为2厘米左右。摊床面积按母羊1.5m2/只、羔羊0.8m2/只测算,设计10个母羊产仔护理栏。舍内要有水槽、料槽等设备,舍外要有饲草青贮池等设施。(详细设计见图纸部分)羊舍设计主要参数: (1) 羊舍及运动场面积 根据养羊的品种、数量和饲养方式而定。面积过大,浪费土地和建筑材料,单位面积养羊的成本会升高;面积过小,不利于饲养管理和羊的健康。各类羊每只所需羊舍面积如下:成年种公羊为4060平方米;产羔母羊为1520平方米;断奶羔羊为0204平方米;其他羊为0710平方米。产羔舍按基础母羊占地面积的2025计算,运动场面积一般为羊舍面积的153倍。 (2)羊舍温度和湿度 冬季产羔舍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一般羊舍0以上,夏季舍温不应超过30。羊舍应保持干燥,地面不能太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 (3)通风与换气 对于封闭式羊舍,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性能,能及时排出舍内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新鲜。 (4)采光 采光面积通常是由羊舍的高度、跨度和窗户的大小决定的。在气温较低的地区,采光面积大有利于通过吸收阳光来提高舍内温度,而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过大的采光面积又不利于避暑降温。实际设计时,应按照既利于保温又便于通风的原则灵活掌握。 (5)长度、跨度和高度羊舍的长度、跨度和高度应根据所选择的建筑类型和面积确定。单坡式羊舍跨度一般为5060米,双坡单列式羊舍为6080米,双列式为100120米;羊舍檐口高度一般为2430米。三景庄村棚圈建设为320平方米,冥阳洞村棚圈建设为480平方米。青贮氨化窖建设标准:砖砌窖底;砖砌窖壁,水泥抹面,壁厚不少于12厘米;窖口高出地面20厘米; 按每10只羊一个青贮窖设计; 设计总容积114 m3,净容积10 m3。 三景庄村青贮窖建设320立方米,冥阳洞村青贮窖建设480立方米。(详细设计见图纸部分)割草机技术参数:配套动力:电机功率4kW; 转速:1440 r/min;电机皮带轮:105mm; 柴油机拖拉机或三轮农用车传动型式:皮带传动; 功率:812(马力); 柴油机皮带轮:135mm;刀盘转速:800 r/min。三景庄村购置割草机4台,冥阳洞村购置割草机6台。3.4 坡改梯工程坡改梯工程地址选在薛坪镇三景庄村闫家庄和立寺坪之间,处在2座山的山脚,坡度5-16度,现有耕地面积6.8公顷,非生产用地面积1.4公顷,涉及26个农户。该区域土层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足,一年两熟,适宜耕种小麦、玉米、烟叶等作物。该区域地处山坡脚,每逢下雨山水大,特别在耕种季节,土壤流失严重。3.4.1 设计原则一是坚持水土保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二是坡改梯按等高线布设,并遵循大弯顺势,小弯取直,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三是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即达到增产增收,又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3.4.2 工程设计坡改梯工程遵循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田块与水系、道路结合,田面松散平整,无杂草砾石。一律石坎梯田,田面净宽不小于10-15米,活土层不低于0.3米,石坎高度2.0米以下,坎底宽在0.81米,顶宽0.4-0.6米,外坡1:0.2,内坡垂直,安全系数1.62.5。三景庄项目区设计两种石坎:一种石坎高度1.5米,基础深03米,底宽0.8米,顶宽06米,田面宽度15米,坡度5,面积4公顷;另一种石坎高度1.7米,基础深0.5米,底宽1.0米,顶宽04米;田面宽度10米,坡度5,面积3公顷。对新建和修复的石坎梯田都施用高质量农家肥,采用作物秸秆还田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单产水平。3.4.3 施工组织石坎梯田施工包括定线、清基、修砌石坎、坎后填膛、修平田面等五道工序。定线根据规划的坡改梯坡耕地田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根据梯田端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基点。从各台梯田的斜宽基点出发,用水准仪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应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为了保持田面等宽,需适当调整埂线位置。清基以各台梯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宽80100cm作为清基线。将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0-50cm,暂时堆在清基线下方,施工中与整个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将清基线内的地面清除石砾等杂物,整平,夯实。 修砌石坎准备好石料,大小搭配均匀,堆放田坎线下侧。逐层向上修砌,每层需用比较规整的较大块石砌成田坎外坡,上下两层的中缝要错开呈“品”字形。较长石坎每1015m留一沉陷逢。石坎外坡以内各层,要求与外坡相同,但所用石料不必强求规整。修砌过程中整个石坎应均匀地逐层升高,压顶的块石要求规整,且具较大尺寸。石坎外坡坡度一般6590,内坡一般接近垂直,顶宽40-60cm。坎后填膛与修平田面两道工序结合进行。在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修平田过程中,将夹在土内的石块、石砾拾起,分层堆放在石坎后,形成一个三角形断面对石坎的支撑。堆放石块、石砾的顺序是:从下向上,先堆大块,后堆小块,然后填土进行田面平整,填土过程中,表土尽量填在田面。通过坎后填膛,要求平整后的田面30-50cm深以内没有石块、石砾,以利耕作。3.5 水利工程3.5.1 三景庄挡土墙工程设计3.5.1.1 挡土墙类型根据工程地区地质条件和同类工程经验,挡土墙结构类型为浆砌石重力式,其墙背倾斜方式为俯斜,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就地取材,工程造价较低。墙高h=2.0m,基础深度0.5m,宽度1.50m,挡墙顶宽0.5m,墙顶为10cm厚C20现浇砼压顶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墙体采用M10砂浆砌筑,块石强度为MU40,墙体采用UPVC排水孔,水平孔距3m,垂直孔距1.5m,交错布置,墙后填砂土,密实度为中密;墙体伸缩缝间距20m,采用沥青砂板,厚2cm。3.5.1.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1. 抗倾覆力矩M1(相对点为墙趾):M1=Gx0+EazxfG挡土墙自重,Kn;x0挡墙重心到墙趾的距离,m;EazEa的竖向分力,Eaz =Eacos(a-)a1挡土墙墙背倾角,本墙a1为16.7度;a墙背与水平线的夹角,为73.3度填土与墙背的外磨擦角,本墙为10.5度;ao挡土墙的基底倾角,本墙ao为0度;xf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趾的距离,m;xf=b-zctg ab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M1=(0.52.00.45+20.6/21.0+1.50.50.75)22+18.52.52.50.55/2cos(73.3-10.5) (1.5-2.5/3ctg 73.3o)=53.7kN.m2. 倾覆力矩M2(相对点为墙趾):M2= EaxzfEaxEa的水平分力,Eaz =Easin(a-)zf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m;xf=z-btg aoM2=18.52.52.50.55/2sin(73.3-10.5) (2.5/3-1.5tg0)=23.6 kN.m3. 抗倾覆安全系数Kt= M1/ M2=53.7/23.6=2.21.5(满足要求)。3.5.1.3 抗滑稳定性验算1.抗滑力F1=(Gn+Ean)GnG垂直于墙底的分力,Gn =Gcos aoEanEa垂直于墙底的分力,Ean =Eacos(a -ao-) 土的挡墙基底的磨擦系数,基底为岩石取0.60F1=(0.5+1.1)/22+1.50.522cos0+18.52.52.50.55/2cos(73.3-0-10.5)0.60=39.8 KN2.滑动力F2=Eat GtEatEa平行于墙底的分力,Eat =Easin(a -ao-) GnG平行于墙底的分力,Gn =Gsin aoF2=18.52.52.50.55/2sin (73.3-0-10.5)- (0.5+1.1)/22+1.50.5 22sin 0=28.3 KN3.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s= F1/ F2=39.8/28.3=1.4K=1.3(满足要求)。3.5.2 冥阳洞排水沟工程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次设计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由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复核。3.5.2.1 排水沟参数计算本排洪沟在漳河上游,水文计算采用打鼓台水文站设计暴雨成果作为水库暴雨参数,利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查得设计点雨量的均值H和变差系数Cv。1、基本参数:承雨面积F=20km2,流域长度L=30km,平均比降J=0.01 H1=47mm Cv1=0.43 H6=74mm Cv6=0.52 H24=96mm Cv24=0.52 (1)暴雨点雨量Hp点=HKp ,查Cs=3.5Cr皮尔逊型曲线Kp值。H1点73.8mm,H6点125.1mm,H24点162.2mm(2)点面系数及面雨量 10.966 60.975 240.983 H1面71.3mm,H6面122.0mm,H24面159.5mm(3)面暴雨递减数n及雨力Sn1=0.70 n2=0.81 S1= H1面71.3mm(4)计算m及um=0.500.21=0.50(L/J1/3)0.21=1.41 m/=0.01 R24= H24面22.5=137.0mm u=0.0384 R240.756=1.58mm/h(5)洪峰流量Qm k1=0.636 k2 =0.863 k3 =1.215 k4=0.342Qm=k1(m/) k2(SF) k3k4uF=71.2m3/s 3.5.2.2 泄洪能力计算按明渠均匀流计算: 明渠流量计算成果表渠道断面平均纵坡过水深(m)过水断面(m2)设计流速(m/s)设计流量(m3/s)500300cm1/1002.7013.505.9573.2考虑洪水安全超高30cm,则排洪洪沟深度为2.7+0.3=3.0m,为增大泄洪流速和防止冲刷河道,排洪沟侧墙采用浆砌石防护,底板为30cm厚现浇砼衬砌。3.5.2.3 排水沟挡土墙类型确定根据工程地区地质条件和同类工程经验,排水沟挡墙采用重力式浆砌石加砼的混合式挡土墙,挡土墙基础采用30cm厚现浇砼结构,墙身选用块石材料,其墙背倾斜方式为俯斜,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就地取材,工程造价较低。墙高h=3.0m,基础深度0.5m,宽度1.70m,挡墙顶宽0.6m,顶宽为10cm厚C20现浇砼压顶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墙身采用M10砂浆砌筑,块石强度为MU40,墙体采用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行业2025年供应链风险管理优化与成本控制报告
-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分布式新能源在智慧城市照明系统中的创新实践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NFV虚拟化在智能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技术创新与空间利用率提升关键因素深度报告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培训课程优化
- 农业电商平台竞争格局2025年研究报告:市场份额与竞争策略
- 农业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设计在碰撞安全中的实践报告
- 基于大数据的2025年旅游市场个性化营销方案报告
- GB/T 18379-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
- 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 智学网成绩报告简介
- 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 顾客财产清单验证确认记录表、产品发放登记表
- 公司企业接收证明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 脑脓肿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烹饪)基本功教学教案
- 快递物流运输公司 国际文件样本 形式发票样本
- 质量三检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