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doc_第1页
原煤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doc_第2页
原煤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doc_第3页
原煤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doc_第4页
原煤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龙安煤矿6万吨年原煤扩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准入、核准及文件1、2005年4月21日XX煤炭冶金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安行管字200510号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了关于龙安煤矿申请技改的请示报告。2、2005年4月26日吉安市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吉煤行管函字【2005】7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XX龙安煤矿技改立项的复函,批准了XX龙安煤矿技改立项。3、2005年12月14日吉安市综合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吉煤行管函字【2005】27号文下达了关于XX龙安煤矿新井技术改造设计方案的复函,批准了技改项目设计方案。4、2008年11月10日江西省经贸委员会以赣经贸投资【2008】69号文下达了关于核准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的批复,批准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技改扩建工程。5、2010年6月28日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以赣煤行管字【2010】90号关于XX龙安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的设计。6、2010年9月28日吉安市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吉煤行管字【2010】35号关于同意XX龙安煤矿技改延期的批复7、2011年9月26日吉安市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吉煤行管字【2011】34号关于XX龙安煤矿等四处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的评定,XX龙安煤矿被评为2011年度二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8、2011年5月4日吉安市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吉煤行管函字【2011】4号关于同意XX龙安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复函9、2005年12月23日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分局以赣西南煤监字【2005】50号下发了关于XX龙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安全专篇审查的批复(已废止)10、2010年12月6日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分局以赣西南煤监字【2010】65号下发了关于XX龙安煤矿扩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批复11、2011年8月11日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分局以赣西南煤监字【2011】37号文下达了关于XX龙安煤矿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的通知,批准安全设施及条件通过验收,符合设计要求。12、2008年12月5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采复字20080149号文下达了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27个座标拐点划定XX龙安煤矿矿区范围。13、2011年12月31日XX国土资源局以临用( )第2012044号颁发了XX龙安煤矿临时土地使用证14、2011年6月21日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1152号”文批准了“关于江西省XX龙安煤矿(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15、2011年10月18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采复字20110157号文下达了划定矿区范围批复,28个座标拐点划定XX龙安煤矿矿区范围。16、2006年12月30日吉安市水务局以吉水务水保字2006303号文下达了关于XX龙安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17、2010年11月5日吉安市水利局文件以吉水利保字2010268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XX龙安煤矿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批复18、2007年4月30日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以赣环督字2007100号文下达了关于江西省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19、2010年12月20日吉安市环境保护局以吉市督字2010156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江西省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试生产的通知20、2011年4月25日吉安市环境保护局以吉市环评字201150号文签署下达了关于对江西省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试生产延期运行的意见21、2012年6月27日江西省环境保护厅以赣环评函2012119号文签署下达了关于江西省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22、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提供的江西省XX龙安煤矿储量地质报告。23、XX龙安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360000201011120103982)。25、项目业主:项目由XX龙安煤矿建设和管理,法人代表刘风。(二)、项目设计编制单位、提交时间1、项目设计编制单位: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项目设计变更情况XX龙安煤矿开办于1994年,属个人合伙企业。系安福文家北井田中一个小井,位于5勘探线,面积0.073km2,次年出煤,开采C煤组,生产量稳定,年产原煤10kt,属四证齐全矿井。2004年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赣采复字20040176号文批复,井田范围由0.073km2扩大为1.294km2。井田扩界后2005年4月26日吉安市综合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函)吉字行管函字20057号关于同意XX龙安煤矿技改立项的复函“同意该矿进行技术改造立项,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设计,并将设计方案报我办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2005年7月由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编制完成XX龙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含安全专篇);江西省安泰煤矿安全技术中心编制的龙安煤矿技术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于同年11月5日在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同年12月14日吉安市综合行业管理办公室以吉市行管函字200527号文对龙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进行了批复;同年12月23日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监察分局以赣西南煤监200550号文对龙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项目于2006初开始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照赣发能源字2006507号(2006年5月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其所附“江西省在建(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初步调查表”中对龙安煤矿处理意见为“补办手续、重新核准”。认定龙安煤矿技改项目应补充申报XX龙安煤矿扩建项目申请报告、XX龙安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江西省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等六项文件。2006年10月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编制江西省XX龙安煤矿改建项目申请报告(当时套用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称“江西省XX龙安煤矿改建项目申请报告”);同年12月30日XX龙安煤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通过吉安市水务局审查,以“吉水务水保字2006303号”文批复。2007年5月8日江西省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江西省环境保护局审查,并以赣环督字2007100号文批复。2007年12月25日省煤炭行业办公室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煤矿规划能力由3万吨以下改造提升至3万吨以上预核准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07156号文),将XX龙安煤矿正式纳入我省245处通过预核准的矿井,说明该项目实施建设符合我省煤炭产业规划的要求。根据以上政策要求及前期项目建设中井下地质条件变化等情况,2008年5月,委托江西省煤矿设计院对XX龙安煤矿技术改造设计中开拓方式、水平标高、首采区位置等主要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同年10月在上述设计修改基础上,根据发改投资20071169号文及现行的国家法规、行业技术标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2006年10月版XX龙安煤矿改建项目申请报告进行了全面修改。修改后的名称为江西省XX龙安煤矿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2008年11月10日江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赣经贸200869号文关于核准XX龙安煤矿年产6万吨原煤扩建项目的通知“原则同意XX龙安煤矿在XX横龙镇扩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提升为6万吨/年,一立一斜的联合开拓方式。”告知矿方据此做好建设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当年12月15日委托江西省煤矿设计院依据以上核准和工程前期进展情况到2008年4月为止,项目实施进度:井巷工程已完成(3303.5m)投资约1010.12万元,土建工程已完成(7307.95m2)投资约142.11万元,设备安装工程已完成(119台、套)投资约356.91万元,合计完成投资约1500万元。重新编制龙安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变化的原因,设计中的副暗斜井被迫更改位置;煤矿安全规程新规定“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双局扇”等,为满足以上要求,2009年两次对2008年12月版初步设计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设计及工程概算表于2009年12月9日由省行办组织审查,会后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2010年元月最终设计版本。3、提交时间:2010年1月。(三)、初步设计批准及文号1、设计批准单位: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局。2、批准文号:2010年6月28日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局以“赣煤行管字【2010】90号文”批复吉安市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XX龙安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的请示。(四)、安全设施设计、审批和文号1、安全设施设计单位:江西省煤炭设计院。提交时间:2010年1月。2、审批单位: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西南分局。3、审批文号: “赣西南煤监字【2010】65号”文(五)、项目设计建设概况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单位、初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1)、项目名称:XX龙安煤矿改扩建工程2)、建设规模:6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5.1年3)、建设单位:XX龙安煤矿4)、项目设计单位:江西省煤炭设计院5)、施工单位:自建自筹6)、监理单位:无7)、监管单位:XX煤炭冶金行业管理办公室8)、开工时间:2006年3月9)、竣工时间:2011年4月2、项目建设外部条件:行政区域、所在矿区、交通、通讯、水源、电源等建设条件1)、行政区域:XX龙安煤矿地处XX横龙镇。2)、所在矿区:XX龙安煤矿位于安福矿区文家北井田0至5线间。3)、交通条件:XX龙安煤矿位于XX城西北4千米处,矿区东侧紧邻分宜一文竹铁路支线,南部2千米处有分宜安福水泥公路连接安福站,区内交通方便。4)、通讯条件:移动通讯信号和市政电话已覆盖全矿区。5)、水源条件:矿区范围内有长年较稳定流量的山泉水,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满足矿区生活用水。流经矿区的山溪水,沪水河流量稳定,水源充足,可满足矿井防尘和消防用水。6)、电源条件:矿井扩建前已具备两回路供电电源。10KV电源引自安福变电站,导线型号为LGJ-35,长3km。6kv电源引自大光山四井变电所,长0.5km。 、地面供电设计在主井井口工业场地设6/0.4kv地面变电所一座,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经S9-1000/10,10/6kv,1000kva变压器变为6kv后供矿井用电。、井下供电 井下采用6kv双回路供电。在-220水平井底车场高井下主变电所。变电所设2台KS93156矿用一般型油浸变压器,1台KS113156变压后,DW系列开关馈出经橡套电缆供至井下,分别供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 井下低压供电电压为660V,局部通风机的供电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的方式,两趟电缆,由主立井入井,660V主排泵备用电源经馈电开关供至备用起动柜,平时排水由主电源线路供给,特殊情况时、切断电源,经适当该线后由660V备用电源供给主排泵排水。 井下供、用电设备,除主排泵起动柜选用一般普通型,其它均采用矿用隔爆型。(六)、项目建设资源条件:矿井开采范围、地质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层、水文地质、煤层自燃等性状),煤层、煤质,批准的保有储量、设计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1、煤矿开采范围设计井田境界的依据是江西省国土资源颁发的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赣采复字20080149号,批准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拐点XY拐点XY130333253855741515303314038559450230333653855714216303331038559385330336003855711017303355038559200430355343855801218303351038559100530358423855800119303316538559230630354803856056220303298038559120730356653856069821303284338559130830356053856086422303285538559000930355743856089223303277038558260103035420385608372430326503855820011303492938561224253032650385579601230326863856095526303275038557960133032809385595202730327003855750014303295238559520开采深度由+120至-800标高,面积9.1770km22011年10月18日取得了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赣采复字20110157号。批准的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 拐点XY拐点XY130333253855741515303280938559520230333653855714216303295238559520330336003855711017303331038559385430336653855734018303355038559200530334503855900019303351038559100630337503855900020303316538559230730356603855929521303298038559120830354803856056222303284338559130930356653856069823303285538559000103035605385608642430327703855826011303557438560892253032650385582001230354203856083726303265038557960133034929385612242730327503855796014303268638556095528303270038557500开采深度由+230至-400标高,面积6.695km2批准后的矿井走向长3.5 km ,倾向长1.91km ,开采面积6.695 km2 。2、地质勘探程度龙安煤矿开采之井田处于XX文家北井田0至5线间。矿区自1958年-1970年间,由江西省地质局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地质普查工作;1970年3月1978年12月227煤田地质队进行建井地质勘探,提交了江西省安福矿区文家北井田建井详终勘探地质储量报告,并于1979年8月由省矿产储量委员会赣储决字(1979)第13号评审通过。在此基础上,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于2005年元月编写江西省XX龙安煤矿储量地质报告。2008年矿井提出扩大矿区范围(扩界)的申请,同年12月省国土厅以“赣采复字20080149号”批复了龙安煤矿申请扩界的“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之后由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在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及对矿区进行勘查实测的地质资料,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江西省XX龙安煤矿(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0年12月通过评审。2011年6月省国土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1152号文下达 “关于江西省XX龙安煤矿(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之后以“赣采复字20110157号”批复了龙安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批复”。3、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层自燃等性状)。1)矿井瓦斯:根据赣煤行管字(2007)140号2007年度吉安市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批复表,龙安煤矿CH4相对涌出量3.46m3/t,CO2相对涌出量5.55m3/t,属低瓦斯矿井。2)煤炭自燃倾向性:据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04年4月19日的“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自燃倾向等级()级不易自燃。3)煤尘爆炸性:据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04年4月19日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为无爆炸性。4)井田水文地质矿区内各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枯雨季节井巷裂隙水较小,雨季沿地表塌陷裂隙渗入井巷,官山砂岩和茅口灰岩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裂隙水补给。、断层充水: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层为F0-F8逆掩断层和F22正断层,钻孔在穿过断层时, 冲洗液无明显漏失现象,煤层与粉砂岩、泥岩等接触时,一般不会影响矿坑充水,但在2线204孔中见F22正断层, 3线301、306孔中见F22逆断层,分别切割B4煤层和地下含水层,所以在煤层开采时,有可能引起矿坑充水。、老窿积水:主要分布在老山段地层浅部露头处,垂深150米左右,据矿山坑道资料,最低采深标高-200米,这些老窿大部分积水,巷道开采触及这些老窿时,将引发矿井突然充水。、煤系本身充水:老山段地层浅部发育不同程度的节理裂隙,含少量裂隙孔隙水,对矿井造成少量充水。综上所述,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应属于以大气降水为主,老窿及裂隙岩层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220m水平正常涌水量27m3/h,最大涌水量54m3/h。-400m水平正常涌水量18m3/h,最大涌水量36m3/h(二级排水)。全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最大涌水量90m3/h(一级排水)。5)工程地质第四系松散岩层:透水性强,极易垮塌。茅口灰岩:致密坚硬,裂隙、岩密发育,但不均匀。官山段: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强度较好。老山段:主要为粉砂岩,强度一般,局部泥质胶结较多。狮子山段:中厚层状含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强度较高。王潘里段:粉砂岩夹泥岩,强度中等,易破碎。本区含煤地层总厚度约535635m,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由老至新为:下二叠统茅口组(P2m)厚度不祥。上二叠统乐平组(P2I)厚度535ma、官山段(P2I1)厚度163m。可分为21个含煤小旋回,含煤及层位21层。无一可采煤层。其中16旋回可见6个含煤层位,仅见一个可采点,平均厚度43m;716旋回,见10个含煤层位,仅见5个可采点,平均厚度55m;1621旋回见5个含煤层位,三个层位偶见可采点,平均厚度30m,顶部为浅灰、浅白色细一中一粗,巨粒厚度层状长石石英砂岩,通常称顶部砂岩,夹13层粉砂岩,不含煤。平均厚度35m。b、老山段(P2L2)厚度264.7m。老山下亚段(P2L21)含B1B4煤层,B4为井田唯一勘探对象。厚度71.1m。老山中亚段(P2L22)(又名菊石层)厚度37m。老山上亚段(P2L23)厚度156.5m。其中下部31m,中部砂岩54.2m,上部粉砂岩71.3m。c、狮子山段(P2I3)厚度40.5m。浅灰色中厚层状含长石石英细砂岩,中部夹细粉砂岩。d、王潘里段(P2I4),厚度67m。由灰白黑灰色粉砂岩,砂岩夹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复叠而成。含煤10层以上,自下而上C1、C2C10未见稳定或较稳定可采煤层。不整合、第四系全新统(Q)厚度012m。洪积、冲积、残坡积物堆积而成。成分以角砾状岩状、亚砂土、亚粘土为主。6)、构造矿区一级主体构造吴家坳复式向斜(轴向约北800东)走向长15km,南北宽)45km。因受走向北东、东,呈“”形弯曲之F1、F2大逆掩断层组的破坏,含煤地层产状变化剧烈沿走向呈蛇形挠曲,沿倾向常直立倒转。所见B4煤层赋存形态极不规则,波状起伏频繁,浅部产状普遍直立倒转乃至呈包卷状,并被一系列与地层走向相近的断层严重破坏,连续性差。故属构造复杂类型。7)、断层主要为F1、F2大逆掩断层组,它使矿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乐平组地层重叠的“两层楼”形态,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南(浅)部倾角较缓,大范围内呈0050波状起伏,破坏了南北两翼的浅部B4煤层,它偕同F16构成井田北部边界,与F38、F39构成井田东部边界。井田勘探类型为三类二型,即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较稳定。8)、环境地质按江西省建设厅赣建抗字(1996)7号“关于执行中国地震烈度图(1990) 有关规定通知的补充通知”XX地震烈度度,可不设防。4、煤层、煤质1)煤层 井田煤系地层为上二叠统乐平组。总厚度535米,含煤系数3%。其中王潘里段、老山下亚段、官山段下部为含煤段,分别称C煤组、B煤组、A煤组。三个煤组共含煤35层以上,B煤组含煤4层,A煤组含煤21层,仅B煤组中B4煤层为本井田主采煤层。其它煤层在井田内大部分为不可采煤层,少数为偶达可采煤层。2)B4可采煤层 B4煤层位于老山下亚段下部,为B煤组中最上一层煤,上距第一层钙质砂岩平均52.69米,距顶板之上的砂质粗粉砂岩(标志层)平均7.62米,下距B3平均2.78米,距B2平均10.41米,距B1平均18.94米,距官山砂岩顶界平均24.34米。煤层厚度在0.573.19米之间,平均厚度为1.62米。3)B4煤质、原煤水份(Mad):3.62%。、灰分(Ad):一 般为中灰煤及少量富灰煤,在走向和倾向上无一定变化规律。最低14.49%,最高38.68%,平均为22.333%。据化学分析,主要成分为SiO2,平均占50%,其次为AL2Q3、TiO2、Fe2O3、 Cao、Mgo、SO3等。灰熔点(T2)平均1365,为中熔灰分。、原煤挥发份(Vdaf): 3.76% 。、原煤发热量(Qb,ad):15.13MJ /kg。、有害元素:原煤全硫(st,d):最小0.68%,最大3.23%,平均1.44%。主要为黄铁矿硫,平均含1.02%,在走向上有由西北向东南增高的趋势,但增高的幅值不大。倾向上无规律。全井田普遍含量不大,为低硫煤,部分为富硫煤。、原煤含磷(p.t):最小0.0084%,,最高含0.225%,平均0.065%。在走向上有从西北往东南减低的趋势,倾向上无规律。全井田偏高,为中磷。、粘结性:粘结性为1,为不粘结煤。4)批准的保有储量、设计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现采矿权范围内:工业储量733kt,可采储量431.3 kt。扩界后划定矿区范围内: 保有资源储量1367kt。(七)、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主要内容1、矿井开拓开采方案、矿井概况开采对象为二叠系乐平煤组B4煤层,煤层倾角4168,34线局部倒转,煤层厚度0.573.19m,平均1.06m。井田走向长度3500m,倾向宽度1912m,面积6.695km2。地面标高一般在+100+180m之间,北高南低,井田南部有泸水河由西向东流出。、矿井开拓方案设计采用了一立一斜的联合开拓方案。立井为主提升井,斜井为风井。立井井口坐标:X:3032714;Y:38558066;Z:+145.2;井底标高:-221.8。 风井井口位于301孔西约230m,井口坐标:X:3033538;Y:38558090;Z:+142;井底标高:-221.4。 水平划分:回风水平:-220m ;辅助水平:-280;运输水平:-400 m。根据井田地质特点,-220m回风巷,-280m、-400m运输巷均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距煤层60130m。、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280m辅助水平至-220m回风水平阶段垂高60m。由于主(立)井井筒煤柱走向长度近300450m, -280m辅助水平沿走向划为三个采区:即2801、2802、2803采区;-400m水平沿走向划为三个采区:即4001、4002、4003采区。采区走向长度一般为350500m。开采顺序:先上后下,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2、矿井设计的主要内容:井巷工程、供电、主要设备、地面工程、其它工程设计及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量、矿井服务年限 。1)井巷工程:矿井设计井巷工程总量:7585m。其中井筒:2414.98m;井底车场及硐室:1557m(一期工程安排计划703.04m);主要运输、回风巷:1901.4m(一期工程安排计划1591.4m);采区巷道:1316m;机电硐室:51.2m;排水井巷及硐室:344.7m.2)供电:(1)地面供电地面变电所由6kV高压配电室、室外半露天变压器棚及低压配电室三部分构成。变电所内设12台高压开关柜(GG1AZ型)和4台电容器柜,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1台S9-400/6型变压器, 1台S11-400/6型变压器形成双回路电源。低压配电室设5台低压开关柜,低压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地面变压器采用中性点接地系统。地面生产系统采用3LJ-50+1LJ-25架空线网供电;风井主通风机由1台S9-100/10型变压器供电,新增(矿山已有)一台125kW柴油发电机形成双回路电源供通风机用电;主井绞车、压风机均采用双回路电缆供电。地面变电所6kV采用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地面低压出线均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2)井下供电井下采用6kV供电。在-220井底车场设井下主变电所。-220主变电所电源由2根MYJV42-10000,335电缆引自地面变电所I、II段母线同时运行形成双回路供电。变电所内设6台矿用防爆型高压开关柜,变电所利用1台KS9-315/6矿用一般型油浸变压器,新增2台KBSG-500/6型变压器向-220m、-400m水平主排水泵、主暗斜井绞车及采掘设备用电。井下主变电所KBZ型防爆低压馈电开关均带有选择性检漏继电保护装置。各井下主变电所主、副水仓中各设一组主接地极,采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其它用电设备地点均设局部接地极。采用面积不小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平设于附近水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与主接地极连成总接地网。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线的电阻不得超过1。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采煤工作面装备瓦斯断电仪,掘进工作面装备风电瓦斯闭锁装置。井下电缆全部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并取得煤矿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3)主要设备选型配备及控制:地面主提升绞车:型号2JK-21.1/20E型,功率:185KW,一台;井下主提升绞车:型号JTPB-1.6*1.5/24型,功率:132KW,一台;通讯系统:型号:KTD-48型 1台;通讯电缆:4500米;空气压缩机:型号:SA=60A型 2台,压力0.8MPa ,容量10m3/min;铁管:长度:1740m;其中:DN80-720m、DN65-480m、DN50-540 m 主要通风机:BD-6-NO12,功率:222kw,风量:12-26 m3/s,1台;YBK-4-NO12A,功率:45 kw,风量:11.5-29m3/s,1台。主排水泵:-220水平:型号:D86-67X7,功率:185 kw,流量:85 m3/h, 3台.-400水平:型号:D12-25X9,功率:18.5kw,流量:12.5 m3/h, 3台. 主要设备控制:地面主井绞车选用低压380V带起动电阻、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控装置;主暗斜井绞车选用与提升绞车配套的防爆电控装置。并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二十七条的要求。设置防过卷、过速、过负荷、欠电压、限速、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和闸瓦隙松绳及减速保护装置。并设置电气制动装置。井下主排水泵采用低压软启动器降压起动。主通风机及其它动力负荷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矿井电容器补偿采用高压集中补偿,补偿容量为360kVar。4)地面主要建筑工程(见下表)地面建筑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建筑面积备注1矿办公室m2116已建1987 m22招待所m2293任务交待室m2874浴室及更衣室m2195.75含井口保建急救站5矿灯房m243.56井口食堂m294.257公厕m2308探亲房m21929主井绞车房m2266.5已建266.5 m210压风机房m27211主井井口房m214812地磅房m216.513矸石山绞车房m292.8214煤棚m21851.5已建15变电所m215416机修间及材料库m2303.5已建303.5 m217坑木加工房m26018消防材料厍m22419炸药临时发放点m25820辅助救护队室m22821宿舍m22827.41已建2827.41 m222污水沉淀池m323矸石场淋溶水沉淀池m3合计总建筑面积:10621.68m2。其中: 主井绞车房(已建)266.5 m2;扇风机和值班室: 72 m2;主扇风机和值班室: 12m2;井口房:148m2;地磅房(已建403m2):16.5m2;矸石山绞车房: 26.52m2;煤坪看守房: 32m2;煤、棚: 529m2;地面变电所22m7m:154m2;水源泵房:18m2;油脂库: 18m2;消防材料库: 24m2;材料库机修间(已建):303.5 m2;炸药库临时发放点(已建):58 m2 ;坑木加工房:60m2;辅助救护队室:28m2;氧气充填室:14m2;办公室(已建主、副井综合办公楼): 1987m2;井口食堂:64.84m2 ;挖方(含主、副井场地):6790 m2。总挖土方数:4084m3。其中:高位水池(消防洒水):250 m3;生活水池:50 m3;备用消防水池:150 m3;矸石场淋溶水沉淀池:300 m3;井下水沉淀池:360 m3;挖方(含山洪拦截沟):450 m3;挡土墙浆砌片石: 2520m3;台阶:4 m3;场内公路: 500 m。5)矿井设计生产年限:现采矿权范围内:5.1年;划定矿区范围内:约10年。3、工程概算:(详见下表) 总投资:5165.68万元其中:矿建工程:2547.28万元 土建工程:324.11万元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627.41万元安装工程:716.66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0.35万元 基本预备费:243.79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46.08万元工程总概算表序号生产环节或费用名称概算价值占总投资比重()矿建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工程其它费用合计工程费用2547.28324.11627.41716.664215.4682.341凿井措施费131.2453.82343.70528.7610.332井筒1242.11.8655.911299.8825.393井底车场276.951.80.63279.385.464主要运输道及回风道510.241.880.03512.1510.005采区371.54157.917.21536.6610.486提升系统7.46116.8228.83153.112.997排水系统128.8133.0025.38187.193.668通风系统0.818.57.4116.720.339压风系统4.8416.0016.7037.540.7310地面生产系统37.5130.211.0168.731.3411安全技术及监控系统46.1791.81137.982.7012通迅调度及计算中心5.0020.7425.740.5013供电系统17.6411.24144.27103.34276.495.4014地央运输20.8720.870.4115室外给排水及供热15.493.4013.5932.490.6316辅助厂房及仓库12.756.770.3719.890.3917行政福利设施2.832.830.0618厂区设放49.9449.940.9819环境保护及三废处理29.1229.120.57工程建设其它费用660660.3512.90+合计2547.2324.11627.41716.666604875.8295.24工程预备费用243243.794.76建设投资贷款利息建设项目总造价2547.2324.11627.41716.669045119.61100.00吨煤投资(元/t)509.4664.82125.48143.331801023.92占总投资比重()49.766.3312.2614.0017.6100.00铺底流动资金46.046.08建设项目总资金2547.2324.11627.41716.669505165.684、劳动定员、全员工效、原煤成本 XX龙安煤矿扩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全员工效定为1.78t工日,年工作日为330天,全矿在籍人数为160人(见表)。劳动定员表序号人 员 类 别出勤人数替补人员在籍人数(人)一班二班三班合计一原煤生产人员393429102431451生产工人3431279243135井下工人2524227135106地面工人975218292管理人员5321010二生产服务人员43299三生活服务人员22266合计45393311743160注:、年工作日 320天; 、日产量 146吨 ; 、原煤生产全员工效 2.0吨/工日。各类人员构成比例:管理人占原煤生产人口的5%,生产工人占原煤生产人数的95%;生产工人中井下工人占74%;地面工人占26%,服务人员按原煤生产人员在籍人数的5%计算,其它人员按原煤生产人员的9%计算。设计吨煤投资为1023.92元。 5、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井田范围1.1平均走向长度Km3.2451.2平均倾向宽度Km1.9121.3井田面积Km26.6952煤层-2.1可采煤层数层12.2可采煤层总厚度M1.06平均值2.3煤层倾角()41683资源/储量3.1资源量Kt733(扩界后:1367)3.2工业资源/储量Kt733(扩界后:1367)3.3设计资源/储量Kt544.23.4设计可采储量Kt462.64煤类4.1B4煤层无烟煤5煤质平均值5.1灰分(原煤)22.335.2硫分(原煤)1.445.3原煤挥发分3.765.4发热量MT/Kg26.355222千卡/kg6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1年生产能力Kt/a606.2日生产能力t/d1827矿井服务年限7.1设计生产年限a5.1(扩界后约10年)8矿井设计工作制度8.1年工作天数d3308.2日工作班数班39井田开拓9.1开拓方式立井斜井综合开拓9.2水平数目个19.3辅助水平标高m-2809.4生产水平m-4009.5大巷主运输方式矿车初期人力推车,后期考虑电机车9.6井巷工程总长m7585工程预算表合计数为:6448.32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0采区10.1回采工作面个数个110.2掘进工作面个数个310.3采煤方法走向长壁11矿井主要设备11.1立井提升绞车台12JK-21.1/20E型11.2暗斜井提升绞车台1JTPB-1.61.5/24型11.3通风设备台2轴流防爆通风机11.4排水设备台3D85-677型台3D12-259型11.5压风设备台2SA-60A空气压缩机12建设用地(利用)ha13地面建筑13.1工业建(构)筑物总体面积m380222.513.2行政公共及居住区建筑总面积m 24814.4114人员配置14.1在籍员工总人数人160日出勤117人14.1.1其中:生产工人人135日出勤92人14.1.2原煤生产人员人145日出勤102人14.2全员效率t/工1.7815项目投资15.1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5165.815.1.1其中:矿建工程万元2547.2815.1.2土建工程万元324.1115.1.3设备及工器具购置万元627.4115.1.4安装工程万元716.6615.1.5其它费用万元660.3515.1.6工程预备费万元243.7915.1.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6.0815.2吨煤投资元/t1023.92按净增能力50Kt/a计算16项目建设期16.1建建工期月4816.2项目投产至达产的时间a369 / 69二、建设内容完成情况(一)、工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1、项目开工时间和承建单位:2006年3月开工建设;自筹自建。2、建设工期:主体工程建设结束于2011年3月,总建设工期60个月。2011年5月经吉安市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批准(吉煤行管函字20114号),建设工程进入试运转。与设计工期相比较,工程延期12个月。造成工程延期的主要原因:一是设计几经变更,增加了工程量;二是资金短缺,建设途中几次调整施工队伍,放缓建设速度。三是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复杂、断层构造较多,施工过程遇到不少支护上的困难。四是自筹自建,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机械化程度低,施工进度慢。3、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开工前,矿上组建了以矿长为领导的龙安煤矿矿井扩建项目建设领导指挥部,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调度指挥工作。下设工程、技术、安全、后勤四个专业小组。分别负责工程施工,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