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勐遮至西满工程可行性研究.doc_第1页
云南省勐遮至西满工程可行性研究.doc_第2页
云南省勐遮至西满工程可行性研究.doc_第3页
云南省勐遮至西满工程可行性研究.doc_第4页
云南省勐遮至西满工程可行性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参 考考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1 1 任务依据和项目背景 1 1 1 1 项目背景 1 1 1 2 任务依据 2 1 1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 1 2 研究内容 3 1 2 1 研究具体内容 3 1 2 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3 1 3 研究的主要结论 4 1 3 1 建设理由 4 1 3 2 交通量预测结果 5 1 3 3 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6 1 3 4 推荐方案路线及主要控制点 6 1 3 5 工程环境影响 7 1 3 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 1 3 7 工期安排 10 1 3 8 经济评价结果 10 1 3 9 节能评价 11 1 3 10 招标方案 11 1 4 问题与建议 11 第二章第二章 现有公路技术状况现有公路技术状况 2 1 本项目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分析 12 2 1 1 现有公路概况 12 2 1 2 公路平面线形 12 2 1 3 公路纵面线形 13 2 1 4 公路平纵线形组合 13 2 1 5 公路路基现状 13 2 1 6 公路路面现状 14 2 1 7 公路不良地质 14 2 1 8 现有桥涵状况 14 2 1 9 公路排水及路基防护 15 2 1 10 安保工程现状 15 2 1 11 平面交叉 15 2 1 12 适应程度分析 15 第三章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量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量预测 3 1 项目影响区划分 17 3 2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 17 3 3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预测 18 3 3 1 项目影响区经济发展趋势 18 3 3 2 勐海县经济状况 19 3 3 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19 3 4 公路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3 5 交通量发展预测 21 3 5 1 交通运输现状 21 3 5 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28 3 5 3 交通量调查 30 3 5 4 交通量预测 31 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 4 1 建设条件 34 4 1 1 地理位置 34 4 1 2 地形 地貌 34 4 1 3 地质 地震 35 4 1 4 不良地质 36 4 1 5 气候与水文 36 4 2 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38 4 3 社会环境分析 38 4 4 方案选择 38 4 4 1 选线原则 38 4 4 2 路线方案 39 4 5 推荐方案的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39 第五章第五章 公路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公路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5 1 建设规模论证 40 5 2 推荐方案的路线长度 技术等级及附属配套工程 40 5 3 主要技术指标表 41 5 4 主要工程数量 41 第六章第六章 工程方案工程方案 6 1 路线 42 6 1 1 公路平面线形 42 6 1 2 公路纵面线形 43 6 1 3 公路平纵线形组合 43 6 2 路基工程 43 6 2 1 路基宽度 43 6 2 2 路基边坡 43 6 2 3 路基横坡 43 6 2 4 路基排水 43 6 3 路面工程 44 6 3 1 路面结构设计 44 6 3 2 路面方案比选 54 6 3 3 推荐路面结构方案 54 6 4 公路不良地质 55 6 5 桥涵工程 55 6 5 1 判断是否利用原有桥梁的依据 55 6 5 2 桥涵调查 55 6 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5 6 7 交通标志 57 6 8 交叉工程 57 6 9 警示标牌 57 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7 1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 58 7 1 1 自然生态环境 58 7 1 2 社会环境 58 7 1 3 环境质量现状 59 7 2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9 7 2 1 生态环境的影响 59 7 2 2 水环境的影响 59 7 2 3 环境空气的影响 59 7 2 4 噪声环境的影响 60 7 2 5 固体废物的影响 60 7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及建议 60 7 3 1 设计施工阶段 60 7 3 2 运营阶段 61 7 3 3 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61 7 3 4 环保措施 62 7 4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3 第八章第八章 劳动安全措施劳动安全措施 8 1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 64 8 2 防护和安全措施 64 第九章第九章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66 第十章第十章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10 1 本工程施工条件和特点 67 10 1 1 沿线筑路材料种类 质量 储量 供应量 运输条件与运距 67 10 1 2 运输条件 67 10 2 施工方案 67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 1 投资估算 69 11 1 1 编制范围 69 11 1 2 主要工程数量 69 11 1 3 编制依据 69 11 1 4 投资估算结果 70 11 2 资金筹措 70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 12 1 经济评价的参数和模型的确定 71 12 1 1 评价依据 71 12 1 2 评价原则 71 12 1 3 主要参数 71 12 2 费用调整和计算 72 12 2 1 建设费用的调整 72 12 2 2 其他费用的调整 73 12 2 3 公路养护管理费及大修理费用 74 12 2 4 汽车运输成本调整 74 12 3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及计算 76 12 3 1 概述 76 12 3 2 公路新建货物运输成本降低额 76 12 3 3 公路新建旅客运输成本降低额 77 12 3 4 货物节约在途时间的价值 77 12 3 5 旅客节约在途时间的价值 77 12 3 6 减少交通事故节约效益 Bjsh 77 12 3 7 减少货损事故节约效益 Bssh 78 12 3 8 国民经济评价 78 12 4 社会效益分析 78 12 5 结论 79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 13 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84 13 1 1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 84 13 1 2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84 13 1 3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 84 13 1 4 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 社会服务的影响 84 13 1 5 项目对当地居民的负面影响 84 13 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85 13 3 社会评价的结论 85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节能评价节能评价 14 1 车辆耗油影响因素分析 86 14 2 节能评价方法及参数 86 14 3 节能效益计算 88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项目实施风险分析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15 1 风险因素识别 91 15 1 1 市场风险 91 15 1 2 环境影响风险 91 15 1 3 投资估算风险 91 15 1 4 资金筹措风险 91 15 1 5 经济风险 91 15 1 6 社会影响风险 91 15 2 风险评估 92 15 3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93 15 3 1 环境影响风险 93 15 3 2 社会影响风险 93 15 3 3 资金筹措风险 93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招投标招投标 94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 95 附件 附件 1 综合图表 2 估算表 3 平纵面缩图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1 11 1 任务依据和项目背景任务依据和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执行单位 项目业主 西双版纳州交通局 工可编制单位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1 1 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本项目是勐海县的一条重要经济干线 也 是西双版纳州交通路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路东至勐遮镇 接国道 G214 线 K3066 500 处 南经边防巡逻公路至国家级口岸打洛 接省道 S320 线 西至南览河渡口通道接缅 甸 北经西马公路连通勐满 此路段是一条重要经济干线 也是勐海县重要边贸通道 之一 项目所在地位于勐海县西部 连接勐遮镇 西定乡 东邻勐海县勐海乡 南接勐 冈 勐混乡及打洛镇 西与缅甸接壤 北与勐满镇毗邻 勐遮镇 西定乡分别距勐海 县城 48 公里 56 公里 距州府景洪 84 公里 102 公里 辖区总面积为 972 49 平方千 米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八 是本项目沿线两个乡以傣族 哈尼 布朗族等为 主体民族的民族聚居边疆民族山区乡 沿主线经勐遮 曼根 曼央龙 下曼来 曼勐 养 曼来 章朗 曼佤 曼迈 曼皮 9 个村委会 沿西定联络线经曼来 西定 团结 2 个村委会 2006 年末 沿线两个乡镇总户数为 20410 户 85085 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 千米 87 49 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9 21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全线总里程 83 468 公里 其中主线起于县 道 XK08 勐巴线 K0 922 勐遮大街尾处 止点为西满边境通道南览河桥 长 76 468 公里 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 止点为西定 小龙山 长 7 00 公里 原公路 巴达 公路 于 60 80 年代逐年修建改造 老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其中 K0 000 K9 960 段 于 1998 年经过路面沥青表处 路基宽 6 5 米 路面宽 5 7 米 两侧路缘石 2 0 4 米 最大纵坡 7 最小圆曲线半径 30 米 无基层 公路承载能力低 K9 960 K76 468 段及西定联络线 K0 000 K7 000 段为简易砂石路面 无底基层 基层 公路承载力低 该段路局部越岭路段弯急坡陡 路基宽 6 5 米 路面宽 3 5 米 最大纵坡 9 5 最小 圆曲线半径 15 米 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原公路 巴达公路 的修建对开发边疆山区 促进各民族社会经济 边境贸易的 发展 提高各族人民的生产 生活水平 具有重大意义 对富民兴州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经多年养护和局部改善 各项技术指标仍然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经济迅猛发 展 交通流量逐年增长 原有老路的路基 路面承载力过低 损坏严重 坑凹不平 排水设施不完善 通过能力小 存在抗灾能力弱 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已严重 影响了交通运输 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依据国家兴边 富民 三农 政策 新农村建设 地方公路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趋势 尽快提高本段 公路的技术指标 改善其通行能力 以适应地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所以提高该段公路的路面等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造十分 必要的 1 1 2 任务依据任务依据 受西双版纳州交通局的委托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了 勐海县勐遮至 西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工作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接受任务后 即组成调查组深入项目实地进行实地勘 察 在西双版纳州交通局 勐海县交通局及沿线乡镇的协助下 充分了解项目提出的 背景 对现有道路的路线走向 主要控制点 路基路面状况进行实地勘察 调查 核 实 并与州 县 市 局领导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进行现场调查分析 共同研究 取得了一致意见 同时收集了地形 地质 水文 经济 交通等方面资料 并根据工 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交通规划和交通量增长等多方面因素 对资料进行了整理 分析和研究 参考交通部 水运 公路建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编制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部关于印发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 的通知 发改交运 2005 1829 号 2 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2001 2020 年 3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交通厅关于上报云南省 2006 2010 农村公 路改造工程实施建设计划的请示 云发改交运 2005 994 号 4 交通部交公路发 2004 372 号 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5 交通部令 2006 年第三号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及相关标准 规范 规程 办法及估算指标 等 7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 2006 年 8 下曼来至西满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委托书 9 西双版纳州交通局 勐海县交通局提供的相关资料 10 其他国家规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施行的相关法律 法规 文件和技术规范 1 21 2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1 2 1 研究具体内容研究具体内容 根据委托书 合同及部颁有关编制办法 规程 规范 结合本项目的现状 自然 地理 水文地质 道路病害 地震 材料价格 民族宗教习俗等情况 本报告的研究 范围及内容如下 1 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评价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社会经济及交通量发展预测 4 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5 建设方案和工程概况 6 建设环境和条件 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 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 9 建议安排和实施方案 10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11 风险分析 12 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 从技术可行性 经济合理性 社会效益分析 施工可能 性及公路等级等方面进行全面比选论证 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为政府投资审批部门对 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 2 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 全线 83 468Km 的线路平 纵 横调查 2 全线 83 468Km 的路基调查 3 搜集相关的资料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4 桥涵调查 小桥 3 座 涵洞 148 道 5 料场调查 石场 4 处 砂场 1 处 6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1 31 3 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1 3 1 建设理由建设理由 1 符合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 兴滇富民 三农政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方针政策 它的改造完成将极大改善与周边地区的交往 带动项目区各项经济发展 使勐遮乡 西定哈尼族乡地区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 活跃市场经济 保护生态 促进区域开发和社会稳定 对项目区乃至勐海县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勐遮至西满公路是西双版纳州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 东邻勐海县勐海乡 勐 混乡接国道 214 线 南接勐冈乡 打洛镇 西与缅甸接壤 北与勐满镇毗邻 因此 本段公路是西双版纳州的主要经济交通干线 提高本段公路路面等级 不仅能改善本 地区交通环境 也是完善我省西南片区公路网建设的需要 3 开发资源 发展多种产业 促进区内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勐海县有着地里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东邻州府国家级口岸景洪 西通国家 级口岸打洛 具有对外贸易 边境贸易 国内外旅游业和进口锰矿石的优势 辐射面 广 发展潜力大 勐海县物产丰富 被国家列为粮食生产基地县 茶叶出口基地县 糖料生产基地县等产业区 因此 本段公路的改建 对沿线资源进一步开发 发展多 种产业 以及促进对外边贸 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4 改变现有走廊内现有公路不适应性的需要 勐遮至西满公路 原巴达公路 始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相当现行四级公路标准 但通行能力低 当年的公路建设由于国家财政困难 因此主要是以通为目的 公路走向 都是顺地形 山势而建 无路面底基层 基层 平面线型较差 最大纵坡大于 9 随 着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原有公路已严重不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同时对西双版纳 州与滇西南片区的相互往来以及交通运输都有较大影响 因此 本段公路急需加以改 建 项目影响区行政区划图项目影响区行政区划图 5 路面改造对沿线的生态环境起积极作用 1 3 2 交通量预测结果交通量预测结果 表表1 3 11 3 1 主线总交通量预测值 主线总交通量预测值 p c u dp c u d 客 车货 车 趋势型诱增型趋势型诱增型 特征年 增长 率 交通 量 诱增 率 交通 量 增长 率 交通 量 诱增 率 交通 量 合 计 2006 年 基年 3 725 728 5 26 2 2009 年 建成年 30 868 43914 5 67 2 2016 年 设计末年 50 1400 701475 2018 年 预测末年 5 8 6 5 0 6 6 1599 5 801685 项目建成后 使用期末 2018 年交通量为 1685 辆 昼夜 折算为标准小客车 表表1 3 21 3 2 西定联络线总交通量预测值 西定联络线总交通量预测值 p c u dp c u d 客 车货 车 趋势型诱增型趋势型诱增型 特征年 增长 率 交通 量 诱增 率 交通 量 增长 率 交通 量 诱增 率 交通 量 合 计 2006 年 基年 3435438 5 26 2 2009 年 建成年 3052126550 5 67 2 2016 年 设计末年 5084042887 2018 年 预测末年 5 8 6 5 0 6 6 960 5 481014 项目建成后 使用期末 2018 年交通量为 1014 辆 昼夜 折算为标准小客车 西满 缅 甸 本项目本项目 老挝 老挝 缅甸 1 3 3 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改造里程全长 83 468 公里 根据交通量预测及项目在 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按交通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的规定和交 通部交公路发 2004 372 号附件 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经过路面比选 本项 目原则上按四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 达不到四级路标准的局部困难路段 为避免扰动已稳定的边坡 破坏植被 发生林耕地占用 拆迁 防护及土石方工程费 用 控制工程投资 适当降低平纵指标 增加公路安全保障设施 保证行车安全 全线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土石方 107 445 千立方米 排水及防护工程 17 51827 千 立方米 沥青混凝土路面 411 202Km2 涵洞 1122 10m 153 道 表表 1 3 31 3 3 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 指 标 名 称单 位改造指标值备 注 公路等级级四级 线路长度 Km83 468 设计速度 Km h20 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 m15 最大纵坡 9 5 停车视距 m20 路基宽度 m6 5 沿用原有路基 路面宽度 m4 5 K0 000 K9 960 段为 5 7 米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 级 桥面宽度 m 与路基同宽 表表 1 3 41 3 4 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项 目目单单 位位数数 量量备备 注注 线路长度 Km83 468 路基土石方工程 km3107 445 土 方 km373 903其中 石 方 km333 542 计价方 含病害处治 排水与防护工程 km317 51827 含病害处治圬工 路面工程 km2411 202 沥青混凝土路面 小桥m 座 32 83 2 现浇板桥 涵洞道 153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道 20 圆管涵道 131 其中 石拱涵道 2 利用原有涵洞 148 道 新增 153 道 含拆除重建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处 11 安全设施 km2 043 钢筋混凝土护栏 1 3 4 推荐方案路线及主要控制点推荐方案路线及主要控制点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 K0 000 起于县道 XK08 勐巴线勐遮大街尾 K0 922 主线沿线经勐遮 曼根 下曼来 上曼来 贺松 巴达 西满至边境 渡口通道南览河桥止 K76 468 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 K0 000 主线 K18 992 西定 团结 大寨 老马地 小龙山止 K7 000 全线总长 83 468 公里 本项目均 沿用老线路基进行路面改造 路线无比较方案 主要控制点 主线起点勐遮 下曼来 上曼来 贺松 巴达 西满 边境南览河桥 西定联络线起点上曼来 西定 团结 大寨 老马地 小龙山 西双版纳州公路网现状图西双版纳州公路网现状图 1 3 5 工程环境影响工程环境影响 1 设计施工阶段 1 项目的改建不会改变沿线土壤的理化性质 但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 群众的 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公路改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临时性占地对 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采取做好临时性占地的 补偿工作 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整治 恢复等积极措施后可使影响减轻 临时性占地虽然不会对当地农业产生明显影响 但对局部地区来讲 仍会给当地 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影响 因此 一定要处理好临时占地的整治恢复工作 避免因占用土地导致社会不稳定或产 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缅甸 老挝 老挝 本项目 西满 XK08 2 制定并执行好施工组织计划 包括保护环境在内的施工技术措施 按设计指定 的地点取料弃土 堆放好各类施工设备和材料 严禁乱取 乱弃 乱堆 乱放 确保 水源安全 3 公路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 沥青烟的污染 通过合理选择 拌合场站位置 避开环境敏感点 定时洒水 遮盖等措施 可保证影响居民的环境空 气质量不受较大影响 4 施工营地附近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 均经必要处理后 不会对河流水质产生 明显影响 5 项目的路线方案是沿用老线加铺路面 得到当地政府和沿线绝大多数群众的支 持 基本不会发生土地征用 林地占用 拆迁等事宜 土石方工程量很小 工程对沿 线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2 运营阶段 1 由于本工程运营后交通量相对较小 车辆行驶速度较低 运营期各特征年车辆 噪声对公路沿线噪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能基本满足声环境质量相关标准的要求 公 路运营中 远期 可根据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 公路运营期汽车尾气对环境敏感点和农作物基本无明显影响 3 公路运营期路面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不大 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4 项目沿线农业灌溉设施 通过设置涵洞等设施与之衔接 以及对占用或损坏的 灌溉设施修建替代设施后 不会对沿线农田排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的建设 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改善区域交 通运输状况 促进地区间交流等方面将有巨大的作用 项目建设的同时将会对沿线生 态环境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诸如沿线部分植被受到破坏 区域内环境质量在一定时期内 有所下降等 但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 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会得到减轻 以致消除 3 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生态平衡自然景观 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1 路线方案的对策 本项目线路布设时 本着利用老路 加铺路面的原则 结合沿线的地形 地貌 地质 植被特征 合理确定路线的平面线位 对地形较复杂的路段 在满足运营要求 的条件下 适当降低了路线的平纵指标 对已稳定的原有边坡 改建是不予扰动 尽 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 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绿地 水域和地形的原貌 保护好自然环境 路基设计方面 因为是沿用老线路基 针对局部路段低路基 边坡失稳 软基 等情况 采用适当的工程防护及处理措施 避免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2 借方和弃方及水土保持对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弃方 因此做好弃土场设计对该项目的实施 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沿岸线的弃方 选择有利地形进行弃置 并在弃土场设置拦砂坝 排水等工程防护设施 并做成护道 以避免水土流失 在项目设计中尽量减少了弃土场的数量 为此适当增加了土石方运距 集中弃土 弃方按指定地点堆放 以免造成环境灾害而对公路产生不利影响 且堆弃形状应有利 于排水 不致坍塌流失 弃土堆应堆放规则 并再其下方或顺山沟设置工程防护设施 如干砌挡墙 拦砂坝等圬工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少破坏天然地表和森林植被 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形成潜在 的地质病害 3 绿化恢复植被对策 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观 美化环境 调节气候 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净化空气 改善大气环境 降低交通噪声 加固斜坡 防止水 土流失 保持路基稳定 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 使之成为一个 生态绿化带 是至关 重要的 4 在路线布置 路基 路面 桥梁 排水 料场布设 废方处理等中应考虑的环保措施 在施工图阶段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环保措施为 路线布设时 以沿用老线为线路 的布设基本要求 产生很少的路基土石方工程 在路面设计中 结合具体情况设置各 种必要的防护措施 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 集中布置料场 严禁乱采乱弃 完 善对各类水源的堵 截 排 导等措施 避免因道路建设对各类水源处置不当 造成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减少废油 污水 废渣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生活 垃圾 废渣应集中堆放 填埋 完善道路排水体系 避免引发路基病害及对周围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 后期养护时着重解决边沟 涵洞的及时疏浚 在沿线平缓地带适当设 置土 石料堆放场地及取料场 严禁在边坡上随意挖取 避免破坏边坡稳定 诱发新 的水土流失 1 境保护应遵循的设计依据 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本项目环保应遵循的设计指导思想是 认真收集基础资料 在外业勘察过程中根 据地形条件适当降低部分技术标准尽量避免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出现 利用原用老路基 避免土石方开挖以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 设计的原则是 针对现场情况 采用相应的 工程措施与生物防护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加以治理 2 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布设位置 类型 功能及其方案比选情况 工程防治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而设置浆砌拦砂坝及排水沟 生物防治措施 植草绿 化 1 3 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估算按交通部交公路发 1996 611 号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公路基本建设 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交公发 1992 65 号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交公路发 1996 612 号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 预算编制办法 以及云南省交通厅云交基建 1997 373 号 云南省公路工程概算 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 交公发 2005 230 号 关于完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内容的通知 及勘察 调查 整理的工程数量进行编制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 路线全长 83 468 公里 估算投资 8823 1057 万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 105 7064 万元 表表 1 3 51 3 5 人工及主要材料用量表人工及主要材料用量表 项 目单位数 量 人 工工日 260384 原 木 m371 锯 材 m3145 水 泥 t16961 钢筋 t54 石油沥青 t4207 碎 砾 石 m3295470 砂 砂砾 m387967 片石 块石 m337367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 为勐海县的重要经济干线 鉴于勐遮乡 西定乡为 我省边境山区乡 西双版纳州为欠发达地区 勐海县的财力有限 请求安排 100 的建设 资金 1 3 7 工期安排工期安排 本项目预计 2008 年 09 月开工 2009 年 09 月建成 施工工期 12 个月 1 3 8 经济评价结果经济评价结果 经过计算 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22 1084 投资回收期 18 4 年 含建设期 累 计经济净现值为 2169 13 万元 效益费用比为 1 6248 因此本项目从经济方面来看是 可行的 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 能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改变沿线居民的经济 现状 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 本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显著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当地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愿 望迫切 社会矛盾较小 项目实施的社会环境良好 因此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1 3 9 节能评价节能评价 改建项目累计燃油节约总量如下 2016 年 11969 千升 2024 年 34585 千升 2030 年 59619 千升 改造项目的实施 使路况得以改善 车辆得以在较为经济的速度范围内行驶 从 而使耗油量得以降低 改造项目节约资源效果显著 1 3 10 招标方案招标方案 本项目建设的施工 监理以及重要设备 材料等采购活动需进行招标 招标组织 形式可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 招标方式应采取公开招标 拟采用邀请招标的 应对 采用邀请招标的理由作出说明 1 41 4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 1 本项目是沿用老线路基进行路面施工 对周围环境 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 干扰和影响 特别会对车流 人流较多的村镇带来不便 施工期间一定要加强管理 加大保通力度 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 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2 2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在工可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工作 落实各项工程 措施 保证实施效果 有效控制投资 第二章第二章 现有公路技术状况现有公路技术状况 2 12 1 本项目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分析本项目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分析 2 1 1 现有公路概况现有公路概况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 K0 000 起于县道 XK08 勐巴线 K0 922 勐遮大 街街尾 主线沿线经勐遮 曼根 下曼来 上曼来 贺松 巴达 西满至边境渡口通 道南览河桥止 K76 468 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 K0 000 主线 K18 992 西定 团结 大寨 老马地 小龙山止 K7 000 全长 83 468 公里 老公路于 60 80 年代逐年修建改造 老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其中 K0 000 K9 960 段于 1998 年经过路 面沥青表处 面层薄 2cm 沥青碎石 无基层 公路承载能力低 K9 960 K76 468 段及西定联络线 K0 000 K7 000 段为简易砂石路面 无底基层 基层 公路承载力低 该路线技术指标 K0 000 K9 960 段路基宽 6 5 米 沥青表处路面宽 5 7 米 两侧路 缘石 2 0 4 米 最大纵坡 7 最小平曲线半径 30 米 K9 960 K76 468 段及西定联 络线 K0 000 K7 000 段路基宽 6 5 米 砂石路面宽 3 5 米 最大纵坡 9 5 最小平 曲线半径 15 米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由于修建时受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原路段排水设 施不完善 防护工程 安全设施不足 路基水毁严重 且因雨季长 雨量多 地质多为 风化石及砂壤土 加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量增长较快 且养护条件较差 公路 已出现坑槽 沉陷 造成天晴黄沙满天 下雨泥泞难行的状况 全线无安保工程设施 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和环境保护 给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扩大对外 开放 振兴当地经济 满足西双版纳社会经济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勐遮镇至西 定乡农村公路将承担更多的运输重担 但这条公路的现状 已无法与当前的发展要求 相协调 远不能满足物资运输的要求 已经制约了沿线的经济发展 2 1 2 公路平面线形公路平面线形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路线平面顺畅 视距较好 平曲线半径都能满足四级 公路技术标准 最小平曲线半径 15 米 圆曲线半径 30 米的平曲线共 211 处 长 6257 495 米 占路线里程的 8 4 全线半径 30 米的部分圆曲线半径现状调查见下表 表表 2 12 1 全线半径全线半径 3030 米的部分圆曲线半径现状调查表米的部分圆曲线半径现状调查表 里程桩号圆曲线半径 m 里程桩号圆曲线半径 m 里程桩号圆曲线半径 m 里程桩号圆曲线半径 m K10 304 6825K43 485 4621 K11 879 9428 483K44 517 9622 039 K15 448 4725K45 663 6325 K16 655 1319K46 536 7121 535 K20 776 7129K47 839 0522 K15 107 8626 559K54 226 3720 K26 290 3420 581K56 988 2724 K27 082 6817K58 151 0621 698 K29 122 2926 447K59 172 2519 476 K32 118 4717K63 752 7215 K43 777 1425K65 989 7624 K36 160 6825K67 975 7515 K36 989 0119K68 993 7318 227 K38 925 7828 308K69 688 4115 K39 965 4728 929K70 404 1717 K40 726 126 537K73 090 2918 981 K41 441 4422 5K73 965 5719 K42 315 7220 706K74 592 1726 K42 917 0223 5K75 857 7823 955 K55 950 1820 412 注 主线前十公里通过勐遮坝子 线型较好 2 1 3 公路纵面线形公路纵面线形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路线走势较缓 起伏不大 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四级公 路要求 路线最大纵坡 9 5 K63 558 648 纵坡长 90 米 2 1 4 公路平纵线形组合公路平纵线形组合 路线基本沿山势展线 平纵形组合较好 平曲线半径较小路段纵坡均平缓 最小 平曲线半径 15 米三处 K63 752 72 K67 975 75 K69 688 41 纵坡分别为 6 5 5 8 纵坡长度均在技术标准范围内 合成坡度满足规范 最大纵坡 9 5 K63 558 648 处位于直线段 且坡长较短为 90 米 2 1 5 公路路基现状公路路基现状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主线沿线经勐遮 曼根 下曼来 上曼来 贺松 巴 达 西满 至边境渡口通道南览河桥止 西定联络线起于上曼来 K0 000 主线 K18 992 经西定 团结 大寨 老马地 至小龙山止 公路全长 83 468 公里 2 1 5 12 1 5 1 路基宽度路基宽度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主线段路基宽度为 6 5 米 局部地形条件良好路段达到 7 0 米 西定联络线 K0 000 K5 000 段路基宽度为 6 5 米 K5 000 K7 000 段路基 局部段落宽度为 4 5 6 5 米 均能满足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要求 2 1 5 22 1 5 2 路基 路面整体强度路基 路面整体强度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经过 60 80 年代逐年修建改造 现有路基较稳定 路 基强度较好 2 1 5 32 1 5 3 路基防护和排水设施路基防护和排水设施 本项目原有防护构筑物设施较少 路基防护不完善 排水设施不配套 且较少 原边沟均为土沟 排水不通畅 路基存在部分缺口 2 1 6 公路路面现状公路路面现状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 K0 000 K9 960 段位于勐遮坝区 于 1998 年在砂石 路面的基础上进行沥青表处 路面厚 2cm 由于受当时投资条件限制 仅在原地面上做 简单处理便加铺沥青路面 路面无底基层 基层结构 公路承载能力低 施工质量满 足不了沥青路面质量要求 加之排水和防护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运输车辆的增加 路 面严重损害 普遍出现龟裂 不规则裂及纵横裂 坑槽 松散 沉陷 车辙等病害 K9 960 K76 468 段及西定联络线 K0 000 K7 000 段均为简易砂石路面 由于交 通量增长较快 且养护条件较差 路面水毁和坑塘问题较为严重 现有路面等级低 平整度差 强度和刚度低 水稳定性差 造成天晴黄沙满天 下雨泥泞难行的状况 1 K0 000 K9 960 段沥青路面病害严重 路段沿线路面出现龟裂 不规则裂 及纵横裂 坑槽 松散 沉陷 车辙 2 K9 960 K29 790 K29 790 K40 550 K40 550 K73 468 段砂石路面部分 砂石已脱落 出现冲沟 坑槽 露骨 3 西定联络线 K0 000 K5 000 段砂石路面现状较好 部分路面出现坑槽 露 骨 K5 000 K7 000 段砂石路面部分砂石已脱落 出现冲沟 坑槽 露骨 2 1 7 公路不良地质公路不良地质 本项目经过多年运营使用 沿线未出现大的不良工程地质情况 2 1 8 现有桥涵状况现有桥涵状况 2 1 8 12 1 8 1 桥梁调查桥梁调查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沿线桥梁调查见下表 桩号桥梁结构类型孔 跨径桥面宽度建成年代荷载等级备注 K0 278 钢筋混凝土板桥3 6m 7 2 0 51981 汽 15 挂 80 沿用 K6 678 钢筋混凝土板桥2 6m 7 2 0 251981 汽 15 挂 80 沿用 K70 968 石拱桥1 10m 51997 汽 20 挂 100 沿用 2 1 8 22 1 8 2 涵洞调查涵洞调查 全线现有可利用涵洞 148 道 均为后期完善排水工程设置 其中石拱涵 25 道 铪 盖板涵 84 道 圆管涵 39 道 设计荷载汽 15 挂 80 根据现场调查 沿线涵洞部分已 被泥沙淤积堵塞 需要进行清理疏通 2 1 9 公路排水及路基防护公路排水及路基防护 排水 经现场踏勘 本项目全线范围内排水设施严重不足 尤其是边沟排水设施 严重不足 现有边沟为土质边沟 并且排水不通畅 路基防护 由于修建或拓宽时修建资金不到位 全线范围内路基防护不完善 造 成现有部分路基边坡上坍下塌 给交通运输和养护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2 1 10 安保工程现状安保工程现状 因当年经济困难 全线以通车为主 未设置安保工程设施 2 1 11 平面交叉平面交叉 1 K0 000 勐遮大街交叉口 2 K4 460 与曼根路口平交 3 K6 160 与曼广路口平交 4 K7 360 与曼勒路口平交 5 K9 880 与下曼来平交 6 K18 968 与西定路口平交 7 K23 458 与章朗平交 8 K48 288 与曼佤平交 9 K59 628 与曼迈兑平交 10 K61 328 与曼皮平交 11 LK4 850 西定乡政府平交 2 1 12 适应程度分析适应程度分析 现状道路里程长 所经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地形条件差异较大 加上历年修建或 改建时 受资金限制和修建条件影响 全线交通运输作用有很大差异 该段全长 83 468km 路面宽度及线型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要求 路基稳定 仅有个别地段受雨季汇水 洪水 冲刷 出现路基边坡坍塌 缺口 需局部完善防护 设施 受交通量增加和养护条件差且不到位 路面出现坑槽 沉陷 该段主要充分利 用原有路基对路面进行改造 以能适应今后交通运输需要 勐海县勐遮至西满农村公路对富民兴州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经多年养护和局部改 善 各项技术指标仍然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经济迅猛发展 原有老路的路基 路面承载力过低 损坏严重 坑凹不平 排水设施不完善 通过能力小 存在抗灾能 力弱 晴通雨阻 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已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 人民群众出行 需要 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该段公路与地方经济干线的地位不相称 因此本研究项目的改造已迫在眉睫 势在必行 第三章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量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量预测 3 13 1 项目影响区划分项目影响区划分 勐海县是本项目直接的影响区域 本项目将完善勐海县公路网需要 是勐海县商贸 旅游的需要 对勐海县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是对西双版纳州的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 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按照项目对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程度的大小 本项目的经济影响区划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区 具体划分见表 3 1 表 3 1 项目影响区域划分表 直接影响区间接影响区 勐海县勐遮镇 西定乡景洪县 西双版纳州 3 23 2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 1 概况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的南端 在西双版纳州西部 地处东经 99 56 100 41 北纬 21 28 22 28 之间 东西相距 77 公里 南北相距 115 公里 国土面积 5511 平方公里 该县东边 东北边与景洪市为邻 西北边与澜沧县毗邻 西南边和南边与缅 甸接壤 边境线长 146 556 公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勐遮镇 西定乡位于勐海县西部 西面与缅甸接壤 面积 972 49 多平方公里 也是 勐海县一条主要的经济通道 2 社会经济现状 2006年 勐海县委 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 增加投入 促进消费 强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县国内生产总 值18 0866亿元 增长19 9 按可比价计算 其中 第一产业4 7968亿元 第二产业 5 7729亿元 第三产业7 5169亿元 分别增长0 8 87 6 和3 8 一 二 三产业由上 年的34 28 20 06 45 66调整为26 52 31 92 41 56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而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 固定资产投资5 6031亿元 增长1 49 乡镇企 业实现营业收入2 8080亿元 增长1 18 表表 3 3 2 2 勐海县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勐海县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人口 人 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人均 GDP 元 1990273210351771288 1991275530395581436 1992279229405401452 1993281418412531466 1994282413473671677 1995284582518431822 1996286080529141850 1997288230591792053 1998291565610302093 1999292383644372204 2000293368688832348 2001294400945363211 20022954451014853435 20032960721090863684 20042966371196674034 20053017861336274228 20063034171775865853 1990 2000 0 727 056 29增长率 2000 2006 0 5723 7922 56 注 1 资料来源 新中国西双版纳五十年综合统计历史资料汇编 1949 2000 2001 2006 历年 西双版 纳傣族自治州统计年鉴 2 表中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 GDP 为可比价 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 表表 3 33 3 土地 耕地面积表土地 耕地面积表 地区土地面积 万亩 耕地面积 万亩 总人口 万人 勐海县 802 27568 53303417 3 33 3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预测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预测 3 3 1 项目影响区经济发展趋势项目影响区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草 案 十一五 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 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 实 现 2010 年人均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收入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00 年翻一番 经济结 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特色经济成效显著 支柱产业形成规模 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 得到全面提升 城乡建设发生明显变化 具体目标是 经济保持年均 10 以上的 增幅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十五 末降低 15 左右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6 财政支出年均增长 12 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0 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累计 200 亿元以上 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年均增长 10 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 6 按照规划 2010 年预计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 130 亿元 现价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十一五 旅游产业规划是 坚持 大产业 大服务 大市场 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上湄公河旅游集散地的发展思路 积极参与大湄公河国际旅 游经济圈 省内滇西南旅游片区的合作 着力打造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中国最美的热带 雨林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生态示范区和 热带雨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