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月考(三)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C)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按文化形态区分,人类历史可以分为狩猎采集、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生产三个阶段。农业生产阶段的起点是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文字、复杂的社会组织(社会等级、统治者等)等相继出现,新石器时代终结,文明诞生。对中国文明根基的追溯,通常多止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然而,根据现代史前考古学研究,这种追溯至少可以提前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确切地说,就是距今两万年前后。两万年前的中国还处在末次盛冰期。在末次盛冰期到来的四五千年之前,华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石器技术,人们利用细腻的优质石料生产细小的两边平行的石刃。我们现在称之为细石叶技术,这是打制石器技术的巅峰。细石叶技术是一种适合高度流动生计的技术,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后达到极盛,之后走向衰落。现代史前考古发现,同一时期,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的山麓、盆地地带,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人口流动性降低了。我们从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中看到陶器(不适合长距离搬运)、耐用的磨制工具(比较重)、长时间使用的火塘、更多样活动的痕迹、更复杂的居址结构等等,这表明该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而在西侧的黄土高原之上则没有看到类似的变化。在中国南方,大约距今两万年前,岭南地区就相继出现陶器、磨刃的工具、穿孔的石器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稻作的起源地。从考古发掘来看,有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显示稻作是如何从强化利用到驯化栽培的,因此水稻最早的驯化要归功于中国南方先民。中国南北两大农业生产起源中心形成了中国文明根基的基本特征:南北相依。长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史观将南方视为蛮夷之地,仿佛是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然而对已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史前考古的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认识。当然,当我们说到中国史前史的时候,显然不只有华北与中国南方,目前就广大的西部、北部来说,我们对其史前史的了解远不如东部与南部。回到中国文明形成格局的本身,我们除了看到南北相依之外,的确可以看到多元融合的过程。那种视中国史前史的发展如无物,简单比对东西方文明的相似性就提出中国文化西来的说法是离谱的。近代上百年殖民史的心理残留并没有随着政治的独立与经济的发展而消散,建立一个文化上自强的中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选自陈胜前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文字、复杂的社会组织等文明要素的相继出现,宣告新石器时代终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结果。B细石叶技术利用细腻的优质石料生产细小的两边平行的石刃,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适合高度流动生计的新的石器技术。C依据现代史前考古学研究发现,中国文明根基至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比历史学界通常所认为的要早很多。D在太行山东侧的史前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陶器、耐用的磨制工具、长时间使用的火塘等,是当时那里人口流动性降低的重要证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错误,根据原文,细石叶技术是出现在末次盛冰期到来的四五千年之前,而末次盛冰期至少是在距今两万年前,根据第二段论述,这个时间还是旧石器时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依据现代史前考古发现,相比于黄土高原,太行山东侧更早进入新石器时代。B现代史前考古学充分证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稻作的起源地,这为中国文明根基“南北相依”说提供了重要证据。C传统的中国史观以中原为中心,将南方视为蛮夷之地,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之前南方文明的发展情况。D无视中国史前史的发展,简单比对东西方文明的相似性,主张中国文化西来论,这导致了我国文化研究仍有殖民史的心理残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因果关系不当,应该是“殖民史的心理残留”导致了那些无视中国史前史的发展等现象的出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石器时代属于狩猎采集阶段,当时社会形态比较简单,没有文字、没有统治者、没有社会等级之分。B细石叶技术由盛而衰时期,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狩猎采集为主渐渐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主。C现代史前考古发现表明,距今约两万年前的岭南地区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其文明诞生比华北地区更早。 D随着对我国广大西部、北部地区的史前史研究的进展,中国文明形成过程“多元融合”说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证据。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其文明诞生比华北地区更早”无中生有。从原文第一段可知,文明诞生的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终结,而原文并未提到岭南地区比北方更早结束新石器时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传承卢生强草长莺飞的时节,细雨润物无声。路上,儿子越想越来气,这多大的事儿啊,害我又要牺牲个节假日。就这两天,电话里,父亲的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弄得儿子心烦意乱。父亲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回趟家,就是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我在家好好等着你呢。”儿子还在死磕:“爸啊,我真没时间啊,抽不开身呀。”“你小子就别找借口了。不是规定的节假日吗?你能有什么事?你必须回来一趟!”父亲说得斩钉截铁。“爸,这多大的事儿啊,你就雇个人搭把手不就得了,何必非让我路途迢迢地赶一趟?”父亲生气了,声音高分贝地传过来:“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你还说多大的事?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你现在真就忘乎所以啊。臭小子,你得给我回趟家,否则我真的找你去了。”最近父亲与他通话,总是呛了火药似的,噼里啪啦一阵急风暴雨。儿子在想:我春风得意的事,怎么在父亲这儿就一股子嫉妒的味儿?哪儿不对劲儿呢?早年前,儿子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渐渐地,儿子羽毛渐丰,就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了。特别是最近,儿子路途坦荡了,就有些飘飘然。儿子想,再这么永远长不大,会被同事耻笑的。车子驶进老家的集市。儿子打电话问:“爸,家里都准备了没有?要不要我买现成的东西?”父亲回话:“早准备好啦,你们人回来就行了。”“爸,就我们俩去吗?”“怎么?你不带你媳妇回来?你儿子呢?”父亲颇感意外,满是失落。“嗨,我老婆回她爸那儿了,你孙子准备中考呢,在争分夺秒咧。”父亲想了想,只好说:“好吧,那就我们俩吧。”儿子说:“爸,我除了带我司机,还想雇个人帮忙,我怕就我们俩忙不过来。”“什么啊,这事你好意思雇别人干?说出去你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啊?不妥不妥绝对不妥。”父亲坚决反对,头摇得似拨浪鼓。儿子觉得父亲太过迂腐守旧了,呵呵地笑道:“哎呀老爸,这有什么呀,这在我们城里早就时兴让人代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哦。”“钱钱钱,你小子早晚掉进钱眼儿里去。”一提到钱,父亲特别激动,过于敏感了。儿子觉得好笑,心想:父亲许是一生清贫惯了,以至当儿子的每次送钱,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好像儿子的钱沾了什么毒似的。父亲总说:“有口粗茶淡饭,有件布衣遮体就行了,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想着父亲的话,儿子摇摇头。儿子让司机把车停下,雇了个人,一起往家赶。 他们来到一座“豪华”的坟茔前,周围杂草丛生。去年他们送的花圈、纸品虽然遗落了,但是那些骨架还傲然地竖在那儿呢。四个人齐动手,满头大汗。之后,父亲让儿子把祭品摆上,父亲说:“清明节不是有国家规定的假日吗?人人都忙着回家祭拜祖先,你倒好,满嘴借口。我问问你,你能有什么事比这事还急?” 儿子呵呵一笑。其实儿子就想跟城里人学,掏钱请人代劳。路途迢迢又难走,实在是懒得回来。父亲问:“臭小子,你不会忘了你爷爷生前是干什么的了吧?”儿子说:“怎么可能忘?不过呀,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我爷爷当年是公社书记呢。这不,每个清明节都有别人送的花圈。”父亲说:“是啊,你爷爷生前也是赫赫有名的,你看乡亲们为你爷爷造的坟就是不一样。告诉你,生前再怎样奢侈,终归是一撮黄土为伴,倒是名气源远流长,你看看,你爷爷的墓前,哪年少了别人的花圈?” 儿子默默无语。“好名气是我们为官的根本啊,我们就求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当年我刚升县长时,你爷爷就是这样告诫我的。”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传承”是小说叙述的中心:爷爷把良好的家风传给父亲,父亲将其传给儿子,希望儿子很好地传承下去。B开头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后文的“清明节”相呼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背景。C儿子每次给父亲钱的时候,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有点不放心,他唯恐这钱来路不正。D对于父亲无数遍地讲爷爷的事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曲解文意。5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5分)答:_答案:正直坦荡。他每次接儿子给的钱,总要盘问清楚来历;教育儿子为官要坦荡。深爱家人。担心儿子走上歧途,多次给儿子讲自己父亲为官清廉的事情,教育儿子传承优良家风;见儿媳妇、孙子没有回来祭祖,满是失落。脾气急躁。从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或多或少带点火药味儿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有点急躁。(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要抓住文中对人物语言、行为的相关描写,从相关描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从父亲说“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和“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可以看出,父亲正直坦荡;从父亲的话“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和儿子的话“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可以看出,父亲深爱儿子,经常给儿子讲为官之道;从儿子说没有时间回家,父亲“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急躁。6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6分)答:_答案:照应小说开头,揭示了父亲坚决要求儿子回家的真正原因,同时照应小说标题“传承”,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点明文章主题,表明要“传承”的是清廉、坦荡的家风。引出后文儿子态度的转变,前文儿子想要雇人帮忙祭祖,后文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儿子的这一转变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谨。(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提起爷爷的事情,交代了父亲要求儿子回家祭祖的真正目的,即传承清廉、坦荡的家风,防止儿子走上邪路,这自然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以及标题“传承”,同时也引出了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的结尾,儿子对祭祖这一态度的转变表明家风确乎已经传给了儿子,使文章情节完整。(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忠诚超导终成贤记赵忠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常客”。赵忠贤在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1月9日,76岁的赵忠贤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里的首位“40后”。生于辽宁新民的赵忠贤,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性格里透着东北人的直爽和幽默。“我就是个普通人,只要大家说这个老头还不错,我就挺高兴。”接受采访时,他饶有兴趣地讲起40余年持续研究超导的往事。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从核磁共振成像仪到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正在或即将为人类创造可观效益。无数科学家试图回答“超导体为何会超导”的问题,并寻找临界温度更高、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乍看之下,赵忠贤是个幸运者,他也总说自己“运气比较好”。偶然的一份招生简章,让他迈入科技大门;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成,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人类发现超导百余年来,高温超导总共出现了两次重大突破,他都抓住机遇且取得重要成果。但是倘若没有常年坚守,运气不过是昙花一现。赵忠贤及其团队取得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1987年,那时距离他提出“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导致高临界温度”的观点已有10年。面对质疑,他们终于突破被奉为圭臬的40K(约零下233摄氏度)麦克米兰极限,获得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传统理论崩塌,“北京的赵”崭露头角。这份执着在取得第二次重大突破上更为突出。高温超导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遇到瓶颈,赵忠贤的团队由此坐了近20年的“冷板凳”,精打细算从淘汰物品里刨设备。“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坚持。”他说。最终,团队在2008年合成绝大多数50K以上铁基超导体,又创造出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世界纪录,掀起高温超导新“热潮”。“你问我遇到困难时怎么想,就像有人打麻将,即使坐得久了挺难受,也还是想打。我就是在享受科研过程。”赵忠贤风趣地说,“我每天能够看到新的事情,很多人享受不到这种乐趣。再说我们也是经常和牌的。”如今,赵忠贤依然带着团队成员包括他名下的4名学生活跃在实验室。“我已经干不动了,最近一两年就出了点主意,他们做得挺来劲儿。”他解释说,自己眼也花、手也抖,要说还在科研一线工作已不现实。但在研判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前景上,恐怕没有谁比他更有发言权。赵忠贤认为一方面是科学,即弄清“铁基超导体为什么会超导”的微观机制,继续领跑世界前沿。另一方面是应用,“配电站、滤波器、超导磁体、陀螺仪”,他列出一串关键词。对超导事业布局,他呼吁国家给予更多重视;对超导事业后继者,他希冀年轻人集中发力,潜心十年必有所成。“忠诚超导数十载,后学尽忙挠耳腮。哲贤升温铜雀台,人皆仰止齐喝彩。”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八组成员在赵忠贤七十大寿时所作的祝辞,巧妙嵌有“忠”“贤”二字。赵忠贤对“忠”的理解,与他大学时的老师严济慈、张宗燧等中国物理先贤一脉相承。他说,科技实力花钱买不来,白送更别想,只能靠自己咬牙攻关,知识报国,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科学家的志向不止于此。“我们做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滴水,汇集到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古代中国曾为人类文明做出很多贡献,今日的中国人依然有这个志气和能力。”他说。(有删改)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赵忠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常客”,他多次获得国家重大奖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B赵忠贤所研究的超导目前已经被运用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领域,超导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可观的效益。C赵忠贤在超导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他和团队获得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合成绝大多数50K以上铁基超导体等。D赵忠贤认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一方面要弄清“铁基超导体为什么会超导”的微观机制,另一方面是高温超导在配电站、滤波器、超导磁体等领域的应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超导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可观的效益”错误,原文说的是“超导正在或即将为人类创造可观效益”。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中引用“打麻将”的事例,在说明赵忠贤幽默风趣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兴趣爱好广泛,能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出人生道理。B赵忠贤迈入科技大门、进入超导领域工作可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赵忠贤和他的团队能够在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离不开他们对超导研究的常年坚守。C文中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八组成员在赵忠贤七十大寿时所作的祝辞,充分体现了赵忠贤对超导研究的贡献及其优秀的品质。D文中大量引用赵忠贤本人的话,突出了他谦逊、幽默、直爽和乐于奉献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E本文叙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详细介绍了赵忠贤在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过程,略写了赵忠贤及其团队坐“冷板凳”的过程。答案:AE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表现了他兴趣爱好广泛”无中生有,文中只是借打麻将的事情说明道理,并没有说打麻将是赵忠贤的兴趣爱好;E项,“详细介绍了赵忠贤在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过程”错误,文中详细介绍的是赵忠贤的成就,不是其研究过程。9文章的标题为“忠诚超导终成贤”,请结合全文探究其妙处。(5分)答:_答案:标题中巧妙纳入传主名字中的“忠”“贤”二字;(2分)直接点出了传主的主要研究内容超导;(1分)标题高度概括了传主的品质和成就,表达了作者的敬仰、赞赏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文章的传主、传主的研究领域、传主的成就等来分析。此文的传主是赵忠贤,而标题中有“忠”“贤”二字,作者很巧妙地将传主的名字嵌入了标题中;“超导”点明了传主的研究领域;文章中传主是一个忠诚于国家、忠诚于研究的人,所以“忠诚”概括了传主的品质;“终成贤”中的“贤”体现了传主的成就;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和写作目的来看,标题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赞赏之情。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袝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王制: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选自宋史朱震传,有删改)【注】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祔:把新死者的神主附于宗庙先祖旁祭祀。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禘:一种盛大祭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中,“良将”和“部曲”为上下级关系,“领”作动词,意为“带领”,后面需有宾语搭配,故排除A、B。“寇来则御”“寇去则耕”在结构上构成对应关系,意为“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走了就耕作”,句意完整,排除C,选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副宰相。 B河南,宋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知识拓展:“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都是注释春秋的史书。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编订的,经文言简意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春秋三传”又被称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编年体史书。其中,左传是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但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于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错误,根据文章可知,是让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替代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5分)译文:_(2)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5分)译文:_答案:(1)这时郭千里(被)授任将作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得分点:“除”“按治”“寝”各1分,大意2分)(2)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得分点:“居”“易”“除服”各1分,大意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参考译文】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政和年间进士及第,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就非常器重,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廷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臣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召见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春秋的意旨来考问他,朱震全都用自己的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襄之间,汉水沿岸有肥沃的田地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击,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侍经筵。这时郭千里(被)授任将作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的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居丧期间不能参加庙祭之礼。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典礼。朱震于是上书说:“王制上说居丧时三年之内不举行祭祀,只有祭祀天地和社稷可以在服丧期参加行祭。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个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随即任礼部贡举,不久生病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曹邺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此处借指出世隐居。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拉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碧云晚而叹息,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情,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实则暗指京城科举考试每年都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情意深长,实写送别时雪过蓝关寒气减弱的环境,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的情景。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不应该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D项,诗歌颈联都是虚写,是诗人在想象朋友此行所经之地。15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颔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怨艾之情当会萌生。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流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每点2分,答出三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易错点在于学生对情感要点归纳不全,容易忽略颔联所表达的对朋友的鼓励劝勉之情。颔联表面上是写劝朋友不要感伤错失了京城的风景,但隐含的是劝朋友不要纠结于一次科考的失利。想答出这点,必须联系诗歌题目中“进士下第”这一关键词,既然这首诗是写给科考落榜的朋友的,那委婉地对其鼓励劝勉也就很自然了,因此应考虑颔联的比喻义,京城之美景不在芳草,而在功名。诗歌鉴赏:首联红霞漫天,诗人拉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友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挚而明朗。颔联中的“行人莫叹碧云晚”借江淹“日暮碧云”之语,一是表示惜别,一是劝勉友人不必因为下第而感伤叹息。语气委婉舒缓,使失意的朋友感到友谊的温情。“上国每年春草芳”承接前一句,进一步鼓励朋友。“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举行考试,中举的机会是很多的,不必为一次失意而消沉。颈联中诗人转而想象友人此行之前途。“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长。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蓝关、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必经之地。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怨艾之情当会萌生。这里既关怀友人漫长途程,又以体察入微的态度理解友人心情,给人如获知音的亲切感。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此处借指出世隐居。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流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写曹操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地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接,“_,_,_”,发出“固一世之雄也”的慨叹。(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了塞外的严寒。答案:(1)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酾、槊;(2)掣。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A中国女排无可争议的第一主攻朱婷对采访总是敬谢不敏,她说,媒体太过热情会让她迷失方向,前路漫漫,不能因眼前的赞誉而忘乎所以。B虽然流行文化也有精致的作品诞生,但是其精致的同时也易碎,只有避免了这一点,流行文化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C四川大学研究生曹礼勇赴凉山支教,一年建成三座助学桥,彝族老乡津津乐道他的故事,甚至还给他取了个彝文名字的日木牛。D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航展承担起了新的使命,成为我国展示国防和装备实力的重要窗口,更高水平的蓝天盛会呼之欲出。E近日,美国民谣艺术家、诗人鲍勃迪伦敲开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他用手中的吉他向时代发出强音,表现他独树一帜的人生观。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不合语境。B项,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艺达到很高水平。符合句意。C项,津津乐道:饶有兴趣地谈论。作谓语后面不能接宾语。D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此处用第种意思,符合句意。E项,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符合句意。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日前,我国的国家基因库将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全球建成的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库,在未来将开放数据共享平台。B相对于有分辨能力的成人而言,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做好示范,更为至关重要。C太钢集团耗时五年,终于生产出圆珠笔笔头专用钢材,而在此之前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笔头的球座体,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掌握在日本等国手中。D4月12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其注册的微博账号上,发出了第一条中英双语长微博,在短短1小时之内他的粉丝数就突破30万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不合逻辑,“日前”指几天前,它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而“将”则表示事情将要发生,前后矛盾。应把“将正式投入运行”改为“已正式投入运行”。B项,成分赘余,应删去“至关”或“更为”。D项,搭配不当,粉丝数应该是一个数字,应删去“30万人”的“人”。1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3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_。_。答案: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解析:做题时,要重点关注文段中表述绝对化的词句。文段中“一旦,势必”“已经就可以避免”“只要,就能”形成三个推断,示例已纠正第一个绝对化推断,仿照这一示例的句式特点,纠正另外两个推断不合理之处即可。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_。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_,最后一项“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下降,_。首先,雾霾中的PM2.5威胁新生儿健康;其次,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答案:其实雾与霾有很大区别前两者危害不大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处前面讲“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后面主要讲“雾”与“霾”的区别,所以处可填“其实雾与霾有很大区别”。根据“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及“最后一项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可以推知,处可填“前两者危害不大”。处,根据“首先”和“其次”的内容可以推知,处可填“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21下面是教育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概括这幅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答:_答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共6分;点出“核心”2分,写出“三个方面”2分,写出“六大素养”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从图中可知,“全面发展的人”是核心,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共包含有六大素养。作答时,要把这些信息包含全面,同时要注意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注意衔接与连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探索: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青岛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学校适当惩戒学生的新规定,第二部分叙述了新规定引起的三种看法。这三种观点分别是: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当惩戒,但应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这三种观点,每一方的观点都可以成为立意的依据。但是在审题立意时,不应只是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服装运输司机合同范本
- 驾校解除挂靠合同范本
- 施工签三方合同范本
- 水库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6-2031荞麦面行业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6-2031年中国无人船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
- 2025年25中级《会计》分章节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年鼓楼医院护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疫苗管理冷链课件
- 办公室信息安全课件
- 2025年福建司炉证考试题库
- 管理层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
- 医院感染进修总结汇报
- 口腔病历汇报展示
- 2025至2031年中国冷冻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决定论视域下道德责任相容论的深度剖析与辩护
- 工贸作业票管理办法
- 幼儿园儿童行为观察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