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蒲公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蒲公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蒲公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蒲公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蒲公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蒲公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蒲公英是河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热爱今天的和平活。蒲公英是一篇童话小说(文章体裁),蒲公英以含蓄的手法控诉战争的罪恶,表达了祈望幸福的心愿。同时也鼓励像蒲公英一样的受欺压的弱小者要坚强的生活。写法上语言简炼、层次清晰、以物喻人。二、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 1.自学生字词语。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望和平幸福的思想感情,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三、学习重、难点:1.体会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望和平幸福的思想感情,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2.学习作者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四、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极少乐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有的甚至思维处于休眠”状态,因此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我没从小说入手,只是把看作叙事文来处理。五、教学方法: 1.教法:本文采用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2.学法:通过朗读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方式理解主旨,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同学们能够看出这是什么植物?对,就是蒲公英,看到蒲公英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老师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吹蒲公英的场面。那时是多么快乐啊,无忧无虑的,真是令人怀念啊。那时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蒲公英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事情。(设计意图:农村的孩子对蒲公英比较熟悉,这样导入亲切容易进入情境并且了解把握蒲公英的特点,对学习本文有很大的帮助)(二)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壶井荣(19001967):日本女小说家、儿童文学家。生于香川县小豆岛,父亲是箍桶匠。小学毕业后,在村邮电局、村公所工作。在哥哥影响下,开始喜爱文学。1925年到东京,同作家壶井繁治结婚,开始接触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1930年起,先后在文学刊物战旗、日本无产阶级文化联盟刊物文化联盟和劳动妇女杂志等编辑部工作。1938年发表取材于她的故乡小豆岛生活的短篇小说萝卜缨。1940年发表中篇自传体小说日历,获得好评。小说写一个劳动者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明治、大正、昭和年间经历的重重苦难。战后发表的小说妻子的地位(1949)暴露残留在家庭生活中的封建意识。长篇小说二十四只眼睛(1951)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小学教师教过的12个学生在战争中遭遇的不幸,控诉了侵略战争,表现了对人民的热爱,获得好评,并被改编为电影。1952年发表小说坡道、没有母亲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母亲,分别获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她的作品富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格调朴素、轻快,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二十四只眼睛等已有中译本。2.创作背景:众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他们本国人民也深受其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孩子成为孤儿,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所以她的作品常常以控诉战争为主题。(三)初读课文 预习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通过初读,学生掌握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在读给大家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茸毛( ) 弥漫( ) 蹂躏( )寻觅( ) 鸡虱( ) 篱笆( )噗哧( ) 聘请( ) 如法炮制( )2.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蹂躏:争先恐后:如法炮制:3.文中围绕蒲公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 1-2个字。提示:(1-5) 蒲公英 (6-8) 蒲公英 (9-16) 蒲公英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这样做,既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四)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在写吹蒲公英的段落中找出描摹蒲公英种子飞舞的句子。并说出吹蒲公英时的情景给作者怎样的感受。2.文章中还写了吃蒲公英,为什么吃蒲公英,当时作者是怎样的感受?3.“战争留给我家的两个礼物”中“两个礼物”分别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孙子一般的小儿子”称为“蒲公英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默读10-15自然段,从中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4.“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讨论一下各有什么作用?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句?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设计意图: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每段课文的关键词语,梳理文章脉络。请学生先默读再小组讨论,之后班级交流。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做出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质疑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五)巩固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蹂躏 弥漫 迁移 如法炮制A. ru m qin po B. ru n qin poC. ru m xin po D. ru n xin p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篱笆 童谣 嫩叶 如法炮制 B. 蹂躏 践踏 沮丧 春光弥漫C. 繁殖 箱笼 迁移 坚强朴实 D. 忍耐 悲渗 欣赏 毛茸茸3.写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1)蒲公英的茸毛像蚂蚁国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在使劲吹的一阵人工暴风里,悬空飘舞一阵子,就四下里飞散开,不见了。( ) (2)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地里寻觅野菜来吗? ( ) 4.赏析加点的字。(1)我们乱切一些现在连名儿都记不起来的野菜,掺在一起煮成难吃得碗都懒得端的稀糊来。(2) 据新闻杂志的报道,把蒲公英在开水里烫过,去了苦味就好吃了。(六)布置作业:根据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作为对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不少于300字)七、板书设计 叙事文 控诉战争 以物喻人 赞蒲公英 珍爱和平 赞一种精神 珍视生命八、教学反思由于所处的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