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本概念1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目前特别是研究地壳的一门科学。(课件)2、地温梯度(低温增热率):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增加的温度,用表示。(10页)3、重力异常:在实际情况中各地测定的重力值并不等于理论值的现象(8页)4、软流圈:构造地质学中称该地震波速降低的低速带称为软流圈。(16页)5、岩石圈:在软流圈上部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16页)6、克拉克值:国际上将某种元素在地壳中分布的重量百分比叫做克拉克值。(16页)7、矿物:矿物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7页)8、解理:矿物晶体受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71页)9、岩石: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矿物有规律的集合体。(94页)10、地质作用:人们把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18页)1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一种机械运动,又常称构造运动。(20页)12、地震:地震就是大地的震动,是地应力突然释放产生的地壳快速颤动。(22页)13、震级:震级的大小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确定和由仪器来测定的。(23页)14、烈度:地表面及其上的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强烈程度称为烈度。(23页)15、岩浆:岩浆是地球深处天然产出的高温、高压、含大量气体发挥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26页)16、岩浆作用:是指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笔记)17、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及变质岩是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过程中,使原来的沉积岩、岩浆岩发生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新的岩石即为变质岩,形成变质岩的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33页)18、变质岩: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过程中,使原来的沉积岩、岩浆岩发生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新的岩石即为变质岩(33页)19、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2、CO2、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或过程)成为风化作用。(38页)20、风化壳: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称为风化壳。(42页)21、地下水:地下水是埋藏于地下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48页)22、喀斯特或岩溶:溶蚀作用为主,再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形成一些特殊地形,这些地形以及作用过程称为喀斯特或岩溶。(51页)23、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成为冰川。(57页)24、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岩石之一,是指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115页)25、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117页)26、成岩作用:这种促使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称为成岩作用。(119页)27、碎屑岩:陆源碎屑沉积物经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126页)28、层理:层理是沿原始沉积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矿物成分、颜色、结构等特征发生变化所构成的一种层状构造。(122页)29、内碎屑:是水盆地内已沉积的弱固结碳酸盐沉积物经流水或波浪冲刷、搅动成碎泥块原地堆积或近距离搬运、沉积而成(145页)30、沉积相: 我们把相理解为沉积环境及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在沉积学中,相就是指沉积相。(161页)31、三角洲:指河流与海洋(或湖泊)汇合处所形成的锥形沉积体。(174页)32、地层:某一地质时代所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称为地层。(196页)33、地层层序律:在没有遭受过剧烈变动的地区,在地层没有发生过倒转或逆掩断层的情况下,地层保持着正常的顺序,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覆盖于其上,这就是地层学最基本的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196页)34、化石层序律:地层中往往含有化石,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不同地区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应属同一时代,这一规律是由生物进化的理论所证实的,称为化石层序律。(196页)3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它们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广、数量很多,保存完好和容易鉴定的特点,称其为标准化石。(198页)36、地质构造:是指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变形产物(240页)37、褶皱构造:指层状岩石受力后所产生的弯曲变形现象,是岩石塑性变形的具体表现。(250页)38、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较老,外侧岩层较新,叫背斜。(250页)39、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新,外侧岩层时代较老,叫向斜。(250页)40、穹隆构造:褶皱长宽比小于3:1的背斜构造,褶皱轴面自脊点向四周呈放射状倾斜。(252页)41、构造盆地:褶皱长宽比小于3:1的向斜构造,褶皱轴面自四周向中心倾斜。(252页)42、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程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259页)43、节理: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叫节理。(259页)44、断层:断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叫断层。(263页)45、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264页)46、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264页)47、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作水平位移。(265页)48、沉积盆地:在一定的地质历史阶段中,以下降为主,持续接受沉积的地区,称为沉积盆地。(272页)49、含油气盆地:若在沉积盆地中已经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则称为含油气盆地。(272页)50、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的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个既不连续又相互“镶嵌”起来的球面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课件)二、基本常识 1、大陆边缘地貌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 P6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004km;平均密度5.52g/cm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6.27m。p3-p43、按地球内部温度变化特征,4、自地表以下将地温依次划分为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恒温层)、内热层(增温层)。P104、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P85、地球内部重力最小的部位是地心,最大的部位是古登堡面;地震波横波在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不能被吸收)的圈层是外核。P146、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中与人类及外动力地质作用关系不可分的次一级圈层是对流层。P12-p137、地球内部的主要圈层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分界面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陆壳和洋壳的分界线是在大陆坡脚处。P15-p168、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P189、地震的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全世界发生次数多的地震类型是构造地震。P2310、岩浆作用类型,按照火山活动的不同方式,主要有裂隙式、中心式、熔透式三中喷出类型;岩浆活动类型:火山作用(喷出作用)、侵入作用。P26-p2811、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内因:母岩的性质。外因:1、温度。温度升高,岩石内部的分子或原子活动性加大,给岩石提供变质的前提。包括岩石结构的变化(重结晶)与新矿物的生成。2、压力:包括静压力和应力。3、化学活动性流体。 变质作用的类型: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可把变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动力变质作用。一种由强烈的构造应力产生的变质作用。 2、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由岩浆散发的热量和挥发组 分的 影响发生的变质作用。分为热接触变质作用与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3、区域变质作用。在地壳活动带,由于高热流和构造运动的强应力所导致的大面积变 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通常分为三带:浅带、中带、深带。 4、混合岩化作用。是区域变质作用的深化,是介于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之间的一种变 质作用。P33-35 5、冲击变质作用(课件上补充的)12、风化作用类型、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风化壳的结构、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形成铝土矿的主要气候条件。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机械风化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岩石的释重作用。正在生长的植物的根的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最主要方式:1、氧化作用;2、溶解作用;3、水解作用;4、水化作用;5、生物化学风化作用。风化壳的结构:1、底部是未经风化的岩石-基岩。2、基岩之上为半风化岩石和残积物组成的残积层。3、最上部为土壤层。形成铝土矿的主要气候条件:湿热气候。P38-4213、河流侵蚀作用类型:1、溶蚀作用;2、冲刷作用;3、磨蚀作用以机械作用为主,按机械侵蚀方向分为:1、下蚀作用;2、侧蚀作用。最终侵蚀基准面为海平面。河流对碎屑颗粒的机械搬运方式:推运、跃运、悬运。P4614、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式:海浪、潮汐、洋流、浊流。P53海蚀凹槽形成于岸壁基部海浪可以达到的地方。P5615、石笋、石钟乳、石林、石柱的形成方式,地下水发生化学沉积的主要原因。形成方式: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沿裂缝渗透至溶洞顶,由于压力降低,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发生沉淀,形成各种各样的溶洞滴石。在洞顶的溶洞滴石主要有石钟乳。地下水滴到洞底沉淀的溶洞滴石主要有石笋;石钟乳断地向下生长,而石笋不断向上生长,当二者相连接成柱子时,则形成石柱。石林:由地下水剥蚀作用产生地下水发生化学沉积作用原因:压力降低使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或水温降低以及蒸发等使溶液达过饱和而发生沉淀。P5216、风的地质作用的特点:特点:既以自身的风力和吹起地表的松散颗粒,形成风沙流对地表进行破坏,又能将破坏产物搬运到其它地方沉积下来。三种方式:悬移、跃移、推移。P5917、冰川剥蚀作用的方式:挖掘作用、磨蚀作用。18、地壳中克拉克值前三位的元素:氧、硅、铝。19、摩氏硬度计将矿物分为10个等级,40、其中硬度等级为3方解石;6正长石;7石英。顺便记一下十个(从1到10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20、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分为:超基性岩类(SiO265%)p96根据岩浆冷却成岩的环境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P95常见的岩浆岩类型: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偏碱性岩类、碱性岩类、脉岩类。P101岩浆岩的特有的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枕状构造(还是不太确定)深成酸性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是花岗岩,中性喷出岩代表性岩石是安山岩。P9921、变质岩的构造:岩石的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分布方式。按成因可分为:1、变余构造2、变成构造:3、混合构造。P108 变质岩的类型:动力变质岩类、接触变质岩类、交代变质岩类、区域变质岩类、混合岩类。P109-p11422、沉积岩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1、母岩破坏阶段:风化作用、剥蚀作用。2、搬运作用阶段。3、沉积作用阶段: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4、成岩作用阶段: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P115-p11823、沉积岩的分类(根据沉寂的原始物质的成分来源):1、主要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2、主要有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3、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P119沉积岩构造:1、层理构造。2、层面构造:波痕、干裂、痕迹化石。3、变形层理构造:包卷层理、揉皱构造。P122-p12324、成岩作用主要方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25、碎屑岩粒度划分见表4-3.p127 粒度分类;砾1mm,1mm砂0.1mm,0.1mm粉砂0.01mm,0.01mm粘土(泥) 砂岩的成分分类:p135.图4-23.表4-5 石英砂岩类、长石砂岩类、岩屑砂岩类、杂砂岩类26、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方解石、白云石。 按主要矿物成分分类:石灰岩、白云岩两个基本类型。P144结构类型:1、粒屑结构。 2、生物骨架结构。 3、晶粒结构。P145-p146 常见的粒屑种类: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团粒碳酸盐特有的构造:叠层构造、鸟眼构造、示底构造(有点不确定)P14627、沉积相的分类: 1、陆相组:残积相和坡积相、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风成相、冰川相、沼泽相。2、海相组:海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3、海陆过渡相组:三角洲相。P16228、河流的亚相及微相类型:1、河床亚相: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心滩沉积。2、堤岸亚相:天然堤、决口扇。3、河漫亚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4、牛轭湖亚相。P167-p17029、确定相对地质时代的主要方法:地层层序律 :老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的顺序。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相互叠置在一起的地层的新老关系。生物化石层序律:地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越低级结构越简单其形成年代越老,反之亦然。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切割律 :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P197-p19930、国际上公认的: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P20031古生代、中生代各包括哪几个纪?写出它们的各自代号。(P202) 古生代: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 中生代: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32岩层的产状要素。(P241)走向、倾向、倾角33地层接触关系类型。(P247)整合、不整合34不整合接触的类型。(P247)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35确定褶皱存在的主要依据、褶曲的类型、背斜和向斜的基本特征。(P250)主要依据:地层对称重复褶曲的类型:向斜、背斜背斜和向斜的基本特征:背斜从中心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呈对称性的重复出现;向斜则刚好相反。36在横剖面上,依据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的关系,褶曲可分为几类? 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转褶皱(P251)37断层的基本类型。(P264)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38岩石圈六大板块名称及边界类型。(P276)岩石圈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边界类型:张裂型板块边界,聚合型板块边界,错动型板块边界(按相对运动方式分的) 还可分为生长型、消亡型两类 39.已知砂岩中石英含量73%,长石含量20%,岩屑含量7%,该砂岩的定名为:岩屑长石质石英砂岩(P135)40已知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29%,白云石含量71%,该岩石定名为:灰质白云岩(P145)41某碎屑岩含细砾石15,中砂55,粗粉砂30,则命名为:含细砾石的粗粉砂质中砂岩(P128)三简答及论述1大陆边缘地貌的划分。(课件)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2 地震的成因分类、全球地震分布规律。(P22-26)根据成因不同可分为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全球地震分布规律: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总的来说分布于板块边缘。3. 什么叫变质作用?简述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变质作用的类型。(P33)变质作用是指地壳内早已存在的岩石,当原有的物化条件改变时,其自身也发生相的改变,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课件)影响因素:内因:母岩的性质外因:(1)温度:温度升高,促使重结晶作用,也促使吸热反应,温度升高还可以发生分解反应。(2)压力: 静压力:使变质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形成体积较小比重较大的矿物。 应力:为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岩石矿物的挤压、褶皱、破裂(3)化学活动性流体:促进组分溶解,加快变质反应,增强重结晶作用,带入或带出母岩。变作用的类型: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4.简述风化作用及其类型。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2、CO2、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或过程)成为风化作用。(38页)风化作用类型:依据风化作用方式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详述时要有意义,方式,产物)(1) 物理风化 指岩石、矿物仅发生机械碎破的风化作用,习惯上又称为机械风化作用。 机械风化作用主要是由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岩石的释重以及正在生长的植物的根的作用。 机械风化的产物仅仅是大大小小的碎屑(二)化学风化 岩石在地表条件下的化学分解,即化学风化作用。方式:1.氧化作用;2.溶解作用;3.水解作用;4.水化作用;5.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的产物:溶液物质;新矿物;惰性矿物。(3) 生物风化 它是指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破坏的风化作用。方式:生物机械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各种风化作用在地表形成的综合产物是土壤。5.详述河流构造阶地的形成过程(P48)河谷阶地是河谷不对称,断续分布的阶梯状地形。(1) 地壳稳定阶段:侧蚀为主,横剖面呈“u”形,谷底曲率逐渐增大(2) 地壳大幅抬升阶段:下蚀为主,原始地面被切割破坏,呈深深的“v”形河床(3) 地壳稳定阶段: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逐渐增强,开始深切出新河谷。6.简述海蚀崖、海蚀槽,波切台地等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P56)在海浪和潮汐不断破坏下,首先在岸壁基部海浪达到的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成为海蚀凹槽。海蚀凹槽继续扩大加深上部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直的陡峭岩壁,成为海蚀崖。海蚀崖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后退,则在海蚀崖前形成有基岩组成的微向海倾斜的平台,成为海蚀平台(或波切台)。7. 风成黄土有何特点?(P60)(1) 定义:由风堆积的粉沙和尘土统称风成黄土(课件) 在风的作用下,一些粉砂和粘土等细轻的碎屑物可以长期悬浮在空中。做远距离搬运到内陆干旱盆地边缘,随风力减弱而沉积下来形成风成黄土。 (2)特点:为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疏松多孔的沉积物;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为粉砂及粘土粒度且组成矿物繁多;分布不受地形局限。易受流水侵蚀形成特有的地貌。8. 肉眼鉴定矿物的一般方法及主要内容一般说来,从矿物的外表形态入手,重点观察矿物的物理性质,必要时再考虑其化学性质。(一) 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单体是指一颗矿物晶体而言。 矿物的集合体是指同种矿物的许多单体组成的矿物整体。1、 矿物单体的形态: 柱状、片状、粒状2、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分显晶集合体和非显晶集合体两类。 显晶集合体形态粒状集合体、片状集合体、柱状集合体等。 非显晶集合体形态分泌体、结核体、鲕状或豆状、肾状集合体等(二) 矿物的物理性质1、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矿物的颜色可分为: 自色、他色、假色矿物的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的光泽矿物晶体表面反射可见光的能力。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 非金属光泽。矿物的透明度矿物晶体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透明 和不透明两级.2、 矿物的力学性质 它是指矿物晶体受外力作用后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硬度、解理、断口、脆性、弹性、延展性、绕性等。矿物的硬度矿物晶体表面抵抗外力刻划、研磨或压入的能力。刻划硬度、研磨硬度和压入硬度. 矿物的解理矿物晶体受外力打击后沿某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现 象,这种光滑面叫解理面。解理的分类: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3、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如比重、磁性、放射性、电学性质等。 (三) 矿物的化学性质 比如方解石与白云石,点稀盐酸,前者起泡,后者不起泡。9简述岩浆岩的简单分类(依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及岩浆岩产出的部位)。(这应该是个表格,没画)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SiO2 小于45% 45-52% 52-65% 大于65% 喷出岩 苦橄岩 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浅成岩 金伯利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花岗斑岩深成岩 橄榄岩 辉长岩 闪长岩 花岗岩10. 说明沉积岩形成过程定义:沉积岩是在地表附近的条件下,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一大类岩石。形成过程:(1)母岩风化剥蚀阶段1 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2、CO2、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或过程)成为风化作用。(38页)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机械风化的产物仅仅是大大小小的碎屑化学风化的产物:溶液物质; 新矿物; 惰性矿物。生物风化作用产物:土壤2 剥蚀作用剥蚀作用定义:各种外界地质营力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作用。剥蚀产物:岩石碎屑、碎屑物质(2)搬运阶段定义: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重力等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主要是河流搬运。物质的搬运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机械搬运: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或重力流中被搬运。化学搬运:一些母岩风化产物溶解形成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被携带搬运。生物搬运:生物作用的生物残骸和分泌物的堆积。(3)沉积阶段 岩石碎屑物被搬运途中,由于搬运力的减弱,比如水流或风力速度降低、冰川熔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松散沉积物。沉积方式也有三种: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沉积分类:大陆沉积(重要湖泊沉积,常见河流沉积),大洋沉积(5)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在上覆地层负荷力作用下,进行的脱水、体积减小、孔隙度和渗水率降低,固结成岩的作用。胶结作用:在松散沉积物孔隙之间,一些矿物(硅、钙、铁、粘土等)沉淀、胶结、固化成坚硬岩石。重结晶作用:沉积物中,非晶质或微小的晶质颗粒,它们在溶解及固体扩散等作用下,非晶质物质沉淀成晶体,原来细小的晶质物质长大的作用方式。11.砂岩的成分分类分类依据:砂岩中的石英长石岩屑和粘土基质四种组分作为分类依据。石英砂岩类包括:石英含量50%,石英砂岩、长石质石英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类:长石大于25%,岩屑小于长石。包括: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类:岩屑大于25%,长石小于岩屑。 包括: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12):简述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在地质实验指导书35页)分类依据:按结构分类石灰岩分为三大类:颗粒-灰泥石灰岩粒屑结构 晶粒石灰岩晶粒结构 礁灰岩生物格架晶粒结构:直接沉淀的晶粒或重结晶的岩石(课件) 分类:粗晶,中晶,细晶,隐晶粒屑结构;内碎屑,生物碎屑,鲕粒,球粒,团粒,生物碎屑结构生物格架结构。 由原地固着生长的群体造礁生物构成。造礁生物必须具有生物骨架、填充物和粘结物等三种结构组分,它是生物岩所具有的结构。(13):简述河流沉积相的一般特征。(p166) 一、岩石组合 河流沉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上游偏粗,下游偏细。底部冲涮面上的泥砾是河流相的重要鉴定标志之一。 二、结构 河流沉积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概率图上常表现明显的两端性,且以跃移总体为特征。 三、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多样,以反单项水流有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为特征,斜层倾角1530度,层系厚度一般为30cm或更薄,一般不超过1m。 四、生物化石 河流相生物化石一般保存不好,通常较难见到动物化石及保存较完整的植物化石,所见者常是破碎的植物枝干叶,在时代较新的河流相地层中可见到脊椎动物化石。 五、横向和垂向变化 在横向上河流相相变较快,砂岩多成透镜状;垂向上常出现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间断性岩性正韵律,每个韵律底部有明显的底冲刷现象。六、相组合在横向上,河流相向上游方向与山麓洪积相衔接,向下游方向上与湖泊、三角洲、海岸相相邻。在垂直方向上,可演变为三角洲相等相类型。(14)简述碎屑湖泊相的沉积特点。(p172) 一、岩石类型 以粘土为主、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砾岩少见,仅分布于滨湖地区。碎屑湖泊中也可出现数量不等的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藻土、石膏、盐岩以及煤、油页岩等。 二、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多样,以水平层理最为发育。从滨岸浅水至停滞的深水,依次出现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另外,可见波痕、泥痕、雨痕和搅动构造等。 三、生物化石 生物化石丰富是碎屑性湖泊沉积相最主要的特征。 四、沉积物分布 理想的碎屑湖泊沉积是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分布。由湖盆边缘向中心一次为滨湖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而断陷式湖盆沉积多呈不对称分布,一般厚度变化与盆地轮廓及构造方向的变化基本一致。(15)默写地质年代表(P202)Phanerozoic显 生 宙 (PH)新生代(Kz)Cenozoic第 四 纪(Q)Quaternary全新世(Q4/Qh)Holocene更新世(Q1Q2Q3/Qp)Pleistocene新近纪(N)上新世(N2)Pliocene中新世(N1)Miocene古近纪(E)渐新世(E3)Oligocene始新世(E2)Eocene古新世(E1)中生代(Mz)Mesozoic白垩纪(K)Cretaceous晚白垩世(K2)早白垩世(K1)侏罗纪(J)Jurassic晚侏罗世(J3)中侏罗世(J2)早侏罗世(J1)三叠纪(T)Triassic晚三叠世(T3)中三叠世(T2)早三叠世(T1)Palaeozoic古 生 代 (Pz)晚古生代(Pz2)二叠纪(P)Permian晚二叠世(P2)早二叠世(P1)石炭纪(C)Carboniferous晚石炭世(C3)中石炭世(C2)早石炭世(C1)泥盆纪(D)Devonian晚泥盆世(D3)中泥盆世(D2)早泥盆世(D1)早古生代(Pz1)志留纪(S)Silurian晚志留世(S3)中志留世(S2)早志留世(S1)奥陶纪(O)Ordovician晚奥陶世(O3)中奥陶世(O2)早奥陶世(O1)寒武纪()Cambrian晚寒武世(3)中寒武世(2)早寒武世(1)(16)试述地层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1、平行不整合: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基本相同的不整合接触叫平行不整合。主要表现为不整合的上下两套的地层产状基本相同,但在两套地层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 形成过程:下伏地层的形成地壳大幅度上升和长时期的风化剥蚀上覆地层的形成。结论:由此造成上覆地层位于下伏地层之上年代缺失,产状一致2、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就叫角度不整合。 这要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产状又不相同。 形成过程:下伏地层的形成 水平挤压下伏地层褶皱上升和长时期的风化剥蚀上覆地层的形成。结论:由此造成上覆地层位于下伏地层之上年代缺失,产状不一致17. 简述背斜和向斜的基本特征。(P250)答案:依据褶皱构造单个弯曲的基本形态,可以将褶曲分为两种:一种是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较老,外侧岩层较新,叫做背斜;另一种是岩层向下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新,外侧岩层时代较老,叫做向斜。 背斜在地表的出露特征:背斜从中心向两侧,岩层有老到新,呈对称性的重复出现; 向斜在地表的出露特征:向斜从中心向两侧,岩层有新到老,呈对称性的重复出现。18. 张节理和剪节理的特征主要有哪些?(P261)答案:节理按其形成时的力学性质,可以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1)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具有以下特征: (a)产状较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沿倾向延伸较深。 (b)节理面平直光滑,常见滑动擦痕,节理两壁之间常是闭合的。 (c)发育在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常切穿砾石和沙砾而不改变方向。 (d)常常成对出现,共同组成共轭“x”型节理系,“x”型剪节理发育良好时可以将岩石切割成棋盘格状或菱形。 (e)主剪裂面常由许多羽状微裂面组成,微裂面走向相同,首尾相接,与主剪裂面成一定的交角,这就是所谓的羽列现象。沿节理走向向前观察,若后一微裂面重叠在前一微裂面的左侧,则称之为左旋,反之为右旋。利用剪节理的这种羽列现象,可判断破裂面两侧的岩块的相对运动方向。(2)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其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a)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节理面短而弯曲。 (b)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c)在砾岩和砂岩中的张节理,常绕过砾石和沙砾,即使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 (d)节理面两壁多张开,常被矿脉充填,矿脉宽度比较大,脉壁不平直。 (e)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状,有时也可以构成一定的几何形态,如追踪“X”型剪节理而形成的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等。19. 说明断层的基本类型及特征。(P264)答案:断层的分类:断裂两侧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断层。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关系可以划分为:(默认分类方式)A.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B.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C.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做水平位移。D. 枢纽断层:断层两盘不是做直线位移,而是具有明显的旋转性。 20. 简述同沉积褶皱(或同沉积背斜)的特征。(P253)答案:在岩层形成的过程中,即在产生沉积的同时逐渐变形而形成的褶皱就是同沉积褶皱。同沉积褶皱具有以下特点:A. 多为开阔褶皱,上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运输调度员派遣服务合同书
- 股权代持与员工股权退出及回购合同
- 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责任认定与处理合同
- 企业实习生实习协议及职业素养培训服务合同
- 食品加工厂卫生标准补充协议
- 临时监护权转让与责任承担合同
- 古建筑结构安全监测租赁服务及数据共享协议
- 城市公共自行车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委托合同
- DB42-T 1987-2023 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课件 任务13 节温器的认识与拆装
- 中医眼干燥症试题及答案
- 租电动车电子合同协议
- 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韧性及其空间演变研究
- 2025-2030中国公路沥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血小板分离机》课件
- 国开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终考任务答案
- 中药学电子版教材
- 高层建筑无地下室倾覆及滑移计算
- 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职位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