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木兰诗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木兰诗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木兰诗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木兰诗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木兰诗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府诗集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 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 木兰 或 郭茂倩 或 乐府诗集 的名言 诗句和故事 示例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宋代 郭茂倩 乐府诗集 长歌行 作品简介 木兰诗 又叫 木兰辞 选自宋代郭茂倩 qi n 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北朝民歌以 乐府诗集 所载 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 这是当时北方民族的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 因为乐器有鼓有角 所以也叫 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 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它以诚挚的感情和铺叙 对照 渲染的表现手法 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女子 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千百年来 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 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关链接 关于乐府诗 乐府 本是我国古代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 秦时已设乐府令 到汉武帝时乐府已具有较大规模 收集歌辞是它的任务之一 后来 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 乐府 或 乐府诗 乐府歌辞 乐府便由原来的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郭编的 乐府诗集 收集的歌辞是很完备的 时代背景 木兰诗 产生的时代 当在西魏 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局面 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 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 在初期 五胡十六国 的130多年中 战争尤为频繁 五六世纪间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 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 木兰诗 的历史背影 二 认定目标 1 体会文中对偶 互文 排比 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明朗刚健的民歌情味 2 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 并学习这种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3 理解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夯实基础 初读 预习 课文 扫清障碍 给加色字注音 唧唧 当户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马 鞍鞯 辔头 溅溅 燕山 胡骑 啾啾 朔气 金柝 十二转 百千强 阿姊 红妆 霍霍 著 云鬓 帖花黄 傍地走 j d ng zh ti k h n n ji n p i ji n y n j ji shu tu zhu n qi ng z zhu ng hu zhu b n ti b ng 四 整体感知 1 熟读全文 1 朗读指导 点拨节奏和语气 2 播放录音 听名家泛读 感受语言之美 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视频和音频任选其一 2 疏通文意 看注释讲解大意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 全班交流 分段进行 3 词句小测 1 解词 加线 唧唧 当户织 机杼声 杼 惟 何所思 忆 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军书 十二 十年 十二年 爷 阿爷 愿为市鞍马 为 市 鞍马 鞯 旦 溅溅 胡骑 胡 啾啾 万里赴戎机 戎机 关山度若飞 度 朔气传金柝 朔 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十二转 策勋 赏赐百千强 强 问所欲 不用 愿驰千里足 郭 扶将 红妆 霍霍 著 云鬓 帖 花黄 火伴 扑朔 迷离 傍地走 参考答案 唧唧 织布机的声音 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 机杼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 织布梭子 惟 只 何所思 想什么 忆 思念 军帖 军中的文告 可汗大点兵 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军书十二卷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 征兵的名册 十二 十年 十二年 表示多数 不是确指 爷 阿爷 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 为此 市 买 鞍马 泛指马和马具 鞯 马鞍下的垫子 旦 早晨 溅溅 水流声 胡骑 胡人的战马 胡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 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 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 戎机 战争 关山度若飞 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 过 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 北方 金柝 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铁衣 铠甲 古代军人的护身服装 明堂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策勋十二转 记很大的功 策勋 记功 赏赐百千强 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 有余 问所欲 问 木兰 想要什么 不用 不愿做 愿驰千里足 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 外城 扶将 扶持 红妆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霍 模拟磨刀的声音 著 穿 云鬓 像云那样的鬓发 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 通 贴 花黄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 同伍的士兵 扑朔 动弹 迷离 眯着眼 傍地走 并排跑 2 释句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 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军 壮士 有的 身经百战死于沙场 有的 许多年后才回到故乡 记功木兰最高一等 赏赐了其很多的财物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 送我回故乡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 雄兔的两只脚是跳跃的样子 雌兔的两只眼是眯着的 所以容易辨别 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时 怎么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 哪个是雌兔呢 4 再读课文 理出课文结构 标注在课本上 第一段 写木兰停织叹息 第二段 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 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第四段 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第五段 写木兰还朝辞官 第六段 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第七段 用比喻作结 第2课时 一 研读文本 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诗歌赏析 1 文章开头 唧唧复唧唧 是什么声音 1 织机声 诗歌一开始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然后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着门而织 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 但织着织着 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见了 传来的却是一阵阵长吁短叹 由此展开故事的起因 2 叹息声 木兰当户而织 本应听到她的织布声 但听到的却是 唧唧复唧唧 的叹息声 一个 唧唧 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 有重之以 唧唧 作者还觉得意犹未尽 最后又 惟闻女叹息 这样反复强调 说明木兰忧思之深 通过绘声 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 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姑娘形象 3 虫鸣声 如果将 唧唧 理解为虫声 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夜深人静 只有虫子在鸣唱 接着再写木兰姑娘停机叹息 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交相应和 渲染出一个女孩子将要做出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2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的问话者是谁 1 父母在问 或父问 或母问 2 叙事人在问 因为 木兰诗 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 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 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3 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与以前学过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体会民歌的叙事手法 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 特别是人物的语言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 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 其中也有个别书面语句 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 润色的结果 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 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 复沓 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 叠句不换字 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 又称 联珠 修辞体味 1 学习互文 示例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请说明此句特点 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 将军 和 壮士 百战死 和 十年归 在这里互相渗透 互相说明 意义上是合指的 兼顾的 作者为了求得诗句的统一 音调的和谐才分开来写 这种修辞手法叫 互文 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 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 补充 又如 1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2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3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2 学习复沓 示例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请说明此句特点 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 这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 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 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又如 1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2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 学习顶真 示例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请说明此句特点 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 这两句是顶真句 顶真 又称 联珠 第一句句末的词与第二个句子的第一个词相同 意思相连 又如 1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2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4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两个排比句各渲染了什么气氛 有何表达效果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一句渲染了家中的欢乐气氛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一句渲染了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排比的表达效果 既渲染了气氛 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 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 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5 学习对偶 对偶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分为 严式对偶 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结构相同 平仄相反 不重复用字 宽式对偶 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 你能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严式对偶 1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2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3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宽式对偶 1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2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3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4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5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6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句 请赏析 前两句写兔子在静卧时的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 很容易辨别出雄雌 而后两句表现了当兔子在一起奔跑时 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 诗歌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 而在战场厮杀时 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 恰是民歌语言的特点 以双兔在一起奔跑 难辨雄雌的隐喻 对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 妙趣横生 令人回味 详略探究 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 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 所以 对残酷的战争 一笔带过 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 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请说说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 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军缘由 详写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关山飞度 征战沙场 略写凯旋辞官 详写家人迎接 详写木兰改装 详写概括 详写儿女情态 略写英雄气概 好处 1 在内容上 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 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 在结构上 详略得当 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人物形象 一千多年来 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原因是什么 结合具体诗句 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 可爱之处 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一句表明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 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两句表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她挺身而出 驰骋沙场 立下汗马功劳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一句却表明得胜归来之后 她又谢绝高官 返回家园 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 她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 善良 机智 勇敢 刚毅 淳朴的优秀品质 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博大的英雄和爱国情怀 写法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此诗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