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课件2 沪教版.ppt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课件2 沪教版.ppt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课件2 沪教版.ppt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课件2 沪教版.ppt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课件2 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熟读精思 出自 朱子家训 精 专一 深入 形容反复地阅读 仔细地思考 理解题目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 专一深入地思考 作者简介 朱熹 1130 9 15 1200 4 23 字元晦 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 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诗人 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儒学集大成者 世尊称为朱子 主要作品有 四书章句集注 太极图说解 通书解说 等 其中 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凡读书 须整顿几案 令洁净端正 将书册齐整顿放 正身体 对书册 详缓看字 仔细分明读之 但凡是看书 需要整理书桌 让桌子干净 将书本整齐地竖放 让身体坐正 面对书本 缓慢安祥地阅读字句 仔细从容分条明细地阅读 读书前的准备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要念得字字响亮 不要读错一个字 不要少读一个字 不要多读一个字 不要把字词颠倒 不要勉强硬记 只是要多诵读几次 自然而然的就上口了 隔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古人云 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 古人说 读书的遍数多了 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书读的熟悉了 不用看解释说明 自已就明白书的大意了 熟读的要求和意义 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 眼到 口到 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 我曾经说 读书有三到 便是心到 眼到 口到 如果没用心 眼就看不仔细 心眼不专心 只是在随随便便背诵朗读 那么一定不能记住 就算能暂时记下 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三到之中 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 眼 口难道会不到吗 精思的要求和意义 课后第四题 1 好学近乎智 礼记 喜欢研究学问的 就接近智能了 2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 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