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可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课堂学习与人的“生活世界”隔裂开来,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书本世界”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生活语文”其内涵应包括:一要注意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二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三要重视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完善人格相互渗透,使二者互相促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达到叶老所说的:“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叶圣陶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 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一)课文阅读“生活化”课文阅读不应当只停留在课堂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洗耳恭听的层面上,而应当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实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能积累生活经验。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秋天”的文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选择一个地点(田野、菜地、荒野、山坡、学校植物园等),开动五官(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仔细观察秋天的景色。上课时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与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何异同。课后让学生画一画,画一幅秋景图;贴一贴,用采来的实物(落叶、小草、水稻、花生、大豆等)贴一幅秋景画;演一演,演一个关于秋天的节目;读一读,读一篇描写秋天的课外文章等。这样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等秋天的景物,了解了秋天的特征,积累了秋天的知识,亲身实地体验了秋天丰收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课文,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终身难忘的“生活世界”中的宝贵知识。(二)语言训练“生活化”语言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语言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语言训练题,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接受语言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更是生活的需要,是为了完善生活,享受生活。如:修改病句的训练,许多老师是将病句归类,再一类一类地讲解如何找病因,如何修改,然后出一些相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这样训练显得机械呆板,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切入口,从学生的日记、作文或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中找出有语病的句子作为例子,再结合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这些例子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把自己的文章写得语句通顺,把自己的话儿说得准确流利是他们的迫切心理需要。这样他们就能学得积极主动。把语言训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准确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培养学生从小语言表达就能做到真情实感,养成朴实的文风。(三)思想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任务。但这种教育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又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两者应该是水乳交融,而不应该是油水分离。一位教师结合当天班里一位女同学漂亮的圆珠笔不翼而飞了这件事,满怀深情地对学生们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常遇到道德难题,如撞倒小同学是否要起来说声对不起;损坏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是否主动把它补好;考试时遇到难题是否弄虚作假”最后提到了丢圆珠笔的事,“老师无法查出是谁拿了那支圆珠笔,但老师可以断定这位同学已经遇到了道德难题,老师也为这位同学着急,希望这位同学解答好道德难题。”第二天那支圆珠笔竟“飞”回来了!对那位女生来说,课文中的“父亲”帮她找回了心爱的圆珠笔;对那位犯了错误的学生来说,“父亲”帮他解答了道德难题;对全班同学来说,“父亲”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这样将语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并进入他们的心灵,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二、学生生活“语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语文化”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一)学校活动“语文化”教育家魏书生有一整套语文训练及语文教学管理的好办法,他把看似抽象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成了学生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班委选举,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讲演;每堂课安排一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讲演”评论校园新人新事;班干部在黑板上写个通知,让全班同学看看有无错别字、病句;学生犯了错误,写说明书学校活动“语文化”可谓一举多得,教师既是在语文训练,又是在班级教育;学生既是语文实践,又是在班级建设。广大语文教师为何不可采用魏公的做法,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中解脱出来,过上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化生活。(二)课余生活“语文化”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而随着“减负”工作的落实,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课余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多的自主时间。因此,每位语文教师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到课外广阔的天地中去学语文,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课外自觉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着重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读好三种教材。一是文字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课外自读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10篇(段)。课内与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双翼,只有展开双翼,学生才能获取丰富的知识。二是声像教材,随着电视的普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从影视或网络上获取各种有益心身健康成长的文化知识。三是生活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了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面貌,然后通过办报,演讲、故事会等形式反映出来,“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当一位学生能养成从课余生活中获取知识的习惯,把课外的学生生活当作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能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三)社会实践“语文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为此广大语文教师要能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尽微薄之力。一是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如:北京申奥成功,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写写自己的体会。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如:街头交通、城市环保、治安状况等,请学生用语文学科所学的知识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氛围。如:街头小巷的错别字、生编滥造的广告语、语病百出的盗版书等,引导学生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思考与分析的语文试题及答案展示
- 基层护理工作经验试题及答案累计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社会责任竞争试题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培训资源的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
- 2025执业医师考试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中医内科学-咳嗽课件
- 药师考试护理问题解决技巧试题及答案
- 中药复方的机理与应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动车机械师综合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毛竹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郑州住宅小区调研
- 基础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 鞋厂制革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资料(2022-2023新标准)
- 消防应急预案流程图
- 2022年最新小升初英语试卷(含答案)
- 二环庚二烯(2,5-降冰片二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对标工作整改方案
- 模具试模通知单
-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主要内容教学
- 苏州纳米所综合考试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