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前 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 仅从 南京条约 到 辛丑条约 的8次主要赔款 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 500 19 16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 为了遏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 过程 1905年 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 清政府下诏 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 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立宪派 1911年 裁撤军机处 设立责任内阁 影响 本质的落后性 预备立宪是个骗局 使得立宪派分化 统治集团分裂 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客观上看具有进步性 促进中国近代化 新政 内容 派遣留学生 编练新军 奖励实业 结果 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失败 目的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 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 为什么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 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一 历史背景 1 原因 1 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使两大矛盾汇流 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根本 2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 直接 2 条件 1 甲午战争后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经济 阶级基础 一 武昌起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官僚 地主 商人 上海 广东 天津等沿海地区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诞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甲午中日战争后 帝国主义国家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 包括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 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再加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百日维新 清末新政以及20世纪初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传播 人物 中心 基本主张 指导思想形成 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政治纲领 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阐发为三民主义 3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建立 革命政党的建立 发动新军官兵加入革命队伍 章炳麟 章炳麟的手札 陈天华 邹容 内容 1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 2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3 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革命派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立宪派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 起因 铁路国有 侵吞股银 出卖主权 四川保路运动 组织口号方式结果 保路同志会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由和平请愿到武装斗争 为武昌首义创造了条件 实质 卖国政策 清政府的工具 原因 1 成都血案 2 同盟会的领导 吴永珊荣县革命政府 龙鸣剑保路同志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它提出要推翻清皇朝专制统治 建立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共和国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中国同盟会 1905 日本东京 孙中山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民报 4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实践 1906年刘道一等领导的萍浏醴起义 秋瑾 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孙中山 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 1911年4月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 3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新军起义 武汉三镇光复 全国各地响应 同盟会领导 概况 结果 影响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 武昌 人物 熊秉坤 金兆龙 成立湖北军政府 定国号为 中华民国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政体为 五族共和 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响应武昌革命运动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 黄花岗72烈士墓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危强权 勇于为国捐躯的武装起义 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龄29岁 大都是留洋学生 后来 烈士的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岗 史称 黄花岗72烈士 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武昌首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1 20世纪初武汉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出现知识分子群 成为革命党的骨干 2 武汉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较深 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 为武昌起义准备了群众基础 3 革命党人在武汉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 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的宣传 组织工作 4 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最主要 1912年元旦南京孙中山 1 中华民国成立 内容 主权在民 民族平等 民享公权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3 二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临时大总统 国旗 时间 副总统 国都 纪年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黎元洪 南京 五色旗 公历纪年 民国纪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主要成员情况表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汉 满 蒙 回 藏 例题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民国四年资本额增为一百万元 随后又于1918年增加资本为五百万元 一时变成了中国卷烟业的巨子 回答 民国四年 为公历哪一年 1918年 为民国哪一年 1915年 民国七年 民国与公历换算 y 民国某年 x 公历某年 公式 y x 1912 1x y 1912 1 临时参议院具有立法权 是立法机构 议员有43人 其中同盟会成员占33人 表明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 1 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 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 第三 四 五 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第一章 总纲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人民得享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通信 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 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规定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 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 规定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规定 法官独立审判 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912年3月11日 时间 孙中山 人物 在南京 地点 颁布了参议院 机构 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 1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 居住 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4 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 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其进步意义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这些规定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这些表明确立的政体是议会制 或内阁制 的民主共和制 可限制总统独揽大权 颁布的目的 用 临时约法 来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和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 过程 南北议和 举荐袁世凯 清帝退位 让位袁世凯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2 原因1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妥协性 内因 2 帝国主义的公开支持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3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4 袁世凯大耍两面派手段 三 辛亥革命的失败 1 纲领问题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农民问题 没有发动农民群众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 政党问题 缺乏一个组织严密 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 军队问题 资产阶级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 3 表现 1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3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1919年2至5月 南北和平会议在上海召开 宣统帝和摄政王 这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 旁立者 中坐者是溥仪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 载沣怀中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甲日满退 乙日拥公 东南诸方 一切通过 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中山陵 1 性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中国 功绩 辛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师范生化妆课件
- 2026届江苏省七校联盟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露天矿山)考试题库含答案
- 校园环保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的联谊会策划方案
- 父亲节活动的策划方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解析及答案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十周 火焰蓝的守护者-消防日
- 电子商务建设活动方案
- 四川省三台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15D500-15D505 防雷与接地图集(合订本)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MBA培训进修协议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LY/T 2501-201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 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