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综合提升练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综合提升练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综合提升练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综合提升练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综合提升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综合提升练 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 一 选择题1 与诗句 林花经雨香犹在 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 云雾扫开天地憾b 芳草留人意自闲c 芙蕖落日红正酣d 红叶随风伤别离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 下列各项中 填在横线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走进书房 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 友古今善士 翻阅书卷 书中的人物纷至沓来 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 鞭策自己 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荷笔当锄 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 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 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 a 凝笔墨之香b 聚天地精华c 读中外奇书d 落笔撼五岳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3 下面是一首题为 秦淮晓渡 的绝句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 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 残梦落清淮 a 乌啼月满街b 月辉洒长街c 莺啼花满枝d 草青风低树解析 1 诗歌一 二句对仗 第二句末字应为平声 排除d项 2 两句应结构相似 词性相对 据此可排除b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3 本诗题为 秦淮晓渡 一 二句扣 晓 字 画面宁静 空寂 冷落 莺啼花满枝 写春天富有生机的景象 与整首诗意境特征不符 排除c项 4 a项 乌啼月满街 由河面景象转向岸上景色的描写 残月未隐 清辉满街 街上寂静无人 乌啼更增加街面的冷落气氛 a项 意境和谐 且 对仗工整 正确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4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 日前丢失支票 蒙您及时送回 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 请在家等候 b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 写出了 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 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 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 我们将不吝赐教 d 奉上拙著一本 鄙人才疏识浅 书中谬误甚多 特此敬请斧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a项 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 不得体 b项 责成 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 c项 指点 不吝赐教 是敬辞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5 下列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 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给父母写信 在开头用了 父母大人膝下 敬禀者 b 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 最后的致敬语是 敬祝痊安 c 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 落款是 顿首 d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 此事望你钧裁 解析 钧裁 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6 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 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 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这形象 这精神 必将永世长存 比起文章来 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 他的入世的态度 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 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 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 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 用他的话说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 承接前文谈鲁迅的文章 且 时过境迁 当时就并不正确 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关系 故 应排在前面 据此可排除a b 由鲁迅的文章转入鲁迅的为人和他的精神 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故应紧接 句 承接 句谈鲁迅的精神 句对整个文段进行总结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7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 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 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 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 悲观 执着 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 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 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人生既是零 又是全 是零和全的统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不过 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 激起占有的热望 智慧是在两者之间 确切地说 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用全否定零 以反抗虚无 又用零否定全 以约束贪欲 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由前一句 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 堕入悲观的深渊 下一句相对称的句子应是 句中的 两者 是指前两句的 颓废者 和 执迷者 句中的 智慧 承 句中的 智慧 而来 句中的 零 和 全 承 句意思 句中的 这 指代前两句的内容 句或可放在 句之前 但整个逻辑顺序被打乱 所以答案应为c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8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 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 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 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 取得丰硕成果 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 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 王老师 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 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c 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 李老师 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 拜读之后受益匪浅 感激之情 无以言表 d 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 因近日事务繁忙 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 对此深表歉意 解析b项 家父 用于自称 不能用来称呼别人的父亲 c项 寄奉 谦敬不当 d项 贵校 称呼母校不当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9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 画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日前 光顾贵社网站 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 我决定应聘 本人写作才能 超群绝伦 如能 加盟贵社 定当 鼎力工作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 如有 意向 请与我 洽谈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0 阅读下面一则世界上最短的戏剧 补写出横线处的一句简短台词 最恰当的一项是 流亡者 法 特里斯旦 勃纳德 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里 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火炉边烤火 一阵敲门声 流亡者进屋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流亡者 不管你是谁 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 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 幕落 a 我家很穷 b 悬赏多少 c 就我一个人在家 d 孩子父亲就要回来了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1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今天的讲座 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 茅塞顿开 获益匪浅 b 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 请予接洽为荷 c 迟暮之年 年华已逝 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d 三年同窗 朝夕相处 今毕业在即 特赠小照一张 敬请笑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a项 先贤 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与语境不合 可改为 大师 等 b项正确 其中 荷 常用于书信 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c项 迟暮之年 年华已逝 有感伤情调 不合祝寿语境 此处可改为 春秋不老 古稀重新 d项 笑纳 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此处可改为 敬请惠存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2 下面文段中加点的 叙事之法 是指文学创作中的哪种手法 善圃者投种于地 待时而发 善弈者下一闲着于数十着之前 而其应在数十着之后 文章叙事之法亦犹是也 毛宗岗 读三国志说 a 铺垫b 渲染c 伏笔d 衬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本题易误选为a项 两者有细微区别 铺垫 是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伏笔 则是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 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是一种审美状态 也是一种生活实践 是让读书惠及更多人的现实的趣味 才能显示出读书的真正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因而当代读书人的趣味应当是一种生活的趣味 历史的趣味 通过读书认识生活 认识自己 进而把读书这种话语实践转化为社会实践 改造生活 改造自己 它能将历史与个体联系起来 将审美感与现实感统一起来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这是一个论述性语段 语段的话题是 读书 开头的 它 字将前后密切联系起来 应放在最前面 讲通过读书认识生活 认识自己 讲读书改造生活 改造自己 不难看出 是层进关系 因此 在 前 对 进行总结 置于 后 谈读书的趣味 应该放在一起 中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因而 所以 放在 前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与水相依最美 山因水而光润 而灵秀 而葱茏 假如 那么 而 你听 山中小溪如少女的环佩 叮当错落有致 余韵不绝 一座没有水的山 看遍了也只是山 看山不再仅仅是山 而多了许多清凌凌的诗意与想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山是筋骨 是肌肤 是胴体 一座山被水环抱 则如同一位少女 戴上美丽的项链和头饰 顾盼生姿 楚楚动人 水就是流淌的血液 就是附丽的魂魄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写水能给山增色 因此与 山 水 相对应的语句都应是写 山 的在前面 写 水 的在后面 要体现水对山的作用 那么 没有水的山 也应放在 被水环抱 的山的前面 再结合语段中给出的关联词 就不难排出正确的语序了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5 下列各句中 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夏夜的西湖边 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 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到现在我才知道 原来桂花的风骨 在于他的孤傲 桂花的品格 在于他的清幽 c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 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 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 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a项所引诗句描述的是夏夜的清幽之境 与西湖边的 热闹 不吻合 b项所引诗句描述的是月夜梅花的 疏影横斜 暗香浮动 与桂花的 风骨孤傲 品格清幽 不吻合 d项所引诗句描述的是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与故乡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和守望不吻合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6 观察下面的漫画 最贴合漫画寓意的一项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要静听花开的声音b 鞋子合不合脚 自己穿了才知道c 不要削足适履d 不要在夏天采撷秋天的果实解析漫画展现的是 学前班中的小学化现象 抱着学前班的小孩来到一双又大又重的鞋面前 似乎要踏上起跑线 揭示出教育者或家长不尊重教育规律 急于求成 不能静待孩子自然成长的心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项强调 了解人的想法 走进人的内心世界 b项强调 自身的体验与实践 c项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 或不顾具体条件 生搬硬套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7 根据画面 能够准确揭示漫画主题的一项是 a 阳奉阴违欺世盗名b 口是心非沽名钓誉c 逢场作戏随机应变d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解析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两面三刀 沽名钓誉 欺上瞒下 弄虚作假的行为 选项中 阳奉阴违 指表面上遵从 暗地里违抗 口是心非 指嘴里说的是一套 心里想的又是一套 心口不一致 逢场作戏 指遇到机会 偶然玩玩 凑凑热闹 随机应变 用在所讽刺的对象身上 不妥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8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 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要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 胸怀大志 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 机会是均等的 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 脚踏实地方能成功 空谈只能误事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9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 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b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c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d 俱往已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0 对右面这幅丰子恺漫画蕴含的道理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不能模式化 否则抹杀学生个性 阻碍特长发展 b 教育只有遵循一定的套路 才能保证多出人才 快出人才 c 只有教育能够改变人 把人培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才 d 教师不能眼睛盯着结果 要关注教育的过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 主观题21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 筛选信息 在下列方框内用恰当的短语准确概括相应的内容 每个短语6个字 湄潭翠片 产于贵州湄潭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 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 中 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 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 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 气候温和 雨雾日多 土壤肥沃 结构疏松 含矿物质丰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 翠片采自湄江良种苔茶的嫩梢 清明前后开采 以明前茶品质最佳 特级 一级 二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 三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 茶叶外形扁平光滑 形似葵花子 色泽绿翠 香气清芬悦鼻 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 茶味醇厚爽口 回味甘甜 汤色黄绿明亮 湄潭翠片和其他绿茶一样具有抗辐射 抗氧化 抗肿瘤 清心明目 美容固齿等多种功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自然条件优越 采摘时机讲究 采摘标准精细 形色香味俱佳 具有多重功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2 请筛选 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 给 石墨烯 拟写一条定义 要求 语言简明 不超过45个字 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 无法单独稳定存在 直至2004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 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 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 两人也因 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 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 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只吸收2 3 的光 导热系数高达5300w m k 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 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2 v s 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 而电阻率只约10 6 cm 比铜或银更低 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因其电阻率极低 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 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 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示例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 能单独存在的 高透明度 已知电阻率最小的 最薄 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3 下面是分别根据两位名人的事迹拟写的两副对联中的一联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分别拟写出下联和上联 1 上联 万方多难 杜子美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铸诗史 下联 以鲁迅事迹对 2 上联 达尔文 下联 马克思 绘就社会变革蓝图 四海维艰 周树人弃医从文 嬉笑怒骂开药方 破解物种起源密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4 下表是关于某校某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所有数据均为百分比数据 请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写出一条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