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梳理 一 认识荒漠化 干旱 半干旱地区 沙漠化 草地 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 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荒漠 温带草原 减少 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 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流水 风沙 气候异常 三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口激增对生 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读图 回答问题 草方格沙障 1 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 不仅影响当地 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 经济 生存环境 生产力 3 防治原则 1 坚持维护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 坚持治山 治水 治碱 盐碱 治沙相结合 4 防治措施 1 合理利用 2 利用 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问题 5 控制 生态平衡 水资源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人口增长 能源 盲区扫描 1 荒漠化不等同于沙漠化 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 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次生盐渍化也是一种表现 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的 2 荒漠化不只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 半干旱地区 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 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 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3 次生盐渍化并非只在西北地区有分布 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主要发生在蒸发旺盛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在我国西北 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4 荒漠化的防治并不是以 治 为主 在现有的经济 技术条件下 荒漠化的治理还有一定的难度 应该以 防 为主 对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重点治理 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1 荒漠化的成因 1 自然因素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 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 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 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 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 气温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 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 人为因素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 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具体如下表所示 2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考题研析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 年平均大风 8级 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 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 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 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 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 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维导引 第 1 题 沙源形成条件 第 2 题 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第 3 题 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主要从对路基和轨道 车辆和通讯设备 运行车辆安全等方面回答 第 4 题 防治措施主要从阻沙 固沙方面考虑 尝试作答 1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 泥沙沉积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 河滩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低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 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 冬春季气候干燥 降水少 地表缺乏植被 草 的保护 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沙源东部为河谷 风力强劲 3 铁路路基较高 风沙堆积 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 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 信号设备等 加大钢轨 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 阻沙措施 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 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 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 设置石 草 方格沙障 题组精练 2015 贵阳模拟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过度放牧 环境污染加剧 地处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 过度农垦a b c d 2 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 荒漠化正向东 向北推进c 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 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解析 1选d 2选c 第1题 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第2题 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 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 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 完成3 4题 3 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 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 人口密度大b 石漠化程度最严重 治理难度大c 坡地比重最高 水土流失严重d 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 治理时间短 4 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以生态恢复为主 如退耕还林 草 封山育林 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 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 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 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减小人口压力d 实施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雨等措施 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解析 3选d 4选a 第3题 由表格可知 鸭池气候温凉 蒸发少 降水较多 属于湿润区 a错 鸭池可发展粮食种植 石漠化程度不是最严重的 b错 鸭池坡地比重较高 但低于花江 不是最高 c错 鸭池发展种植业 发展模式不合理 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 故效果最差 d正确 第4题 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 a正确 对石漠化的治理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 b错 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 但不切实际 会增加其他问题 c错 该地降水较多 实施调水 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 d错 加固训练 某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 库布齐模式 获得了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 大奖 阅读下列地图 回答问题 1 据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 试从科技 产业 生态 效益等方面 简述 库布齐模式 的特点 3 该集团生产过程中积极利用当地的 和 等绿色能源 4 如果你是该集团董事长 欲将 库布齐模式 推广到海外 选择你要去的地方 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解析 第 1 题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要从海陆位置 气候 地形 植被等方面分析 第 2 题 该模式第一 二产业相结合 产业链延长 立足环境保护 科技创新 因而取得了经济 社会 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 第 3 题 该地气候干旱 降水少 太阳能资源丰富 靠近冬季风源地 风力大 风能资源丰富 第 4 题 该模式是在干旱的荒漠区域进行发展的模式 因而主要投资到一些经济落后尚未开发的干旱区域 答案 1 深处内陆 降水少 气候干燥 干旱地区 风力作用强 干旱地区 植被稀少 沙源丰富 2 科技引领 创新生态治理方法 创新产业发展 第一 第二产业相结合 建立企业的原料基地 立足生态治理 促进产业发展 两者有机结合 产业链长 附加值高 促进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3 太阳能风能 4 非洲 大洋洲 中亚等干旱地区 这里沙漠广大 有相似的环境条件 经济落后 尚未开发 缺乏资金和技术 环境治理需要国际交流合作 共同参与 其他答案合理 具有区域针对性也可 考点二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1 成因 1 自然因素 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 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2 人为因素 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露天开矿 毁林开荒 乱砍滥伐等 2 危害 从表面上看 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 生物 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3 措施 1 工程措施 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 固定 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 生物措施 采取种树种草 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 农业技术措施 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 如土壤培肥 品种改良 塬面改造 间作轮作 套种耕种 提高复种指数等 拓展提升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考题研析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 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 亚热带 北起长江沿岸 南到海南 东到台湾 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 占全国总面积的22 7 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 33 是我国重要的粮 油 果 林 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 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 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 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 结合试验数据 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 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 思维导引 第 1 题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第 2 题 坡度不同 采取的措施不同 缓坡发展梯田农业 较陡坡发展林牧业 陡坡则封山育林育草 尝试作答 1 水土流失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形起伏大 或一定的坡度 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 或多暴雨 人类活动集中 植被破坏 流水侵蚀严重 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 坡度在18 以下 或坡度较小 的地区 修建梯田 作为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 或答18 到24 或坡度较大 的地区 退耕还林 还牧 作为林木业用地 或答坡度在24 以上的地区 禁止人类活动 以防崩塌和滑坡 题组精练 2015 开封模拟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回答1 2题 1 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臭氧层破坏b 水土流失c 土地荒漠化d 水污染2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 封山育林 禁止采伐 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 秸秆等生物能 进行炉灶革新 提高能源利用率a b c d 解析 1选b 2选c 第1题 由图可知 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要能源 植被破坏严重 加上地形坡度较大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 多暴雨 故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 该区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 故保护植被是关键 要保护植被 封山育林 禁止采伐太绝对 必须解决好该地能源紧张的状况 2013 江苏地理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 4题 图1图2 3 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 水平梯田b 坡式梯田c 隔坡梯田d 反坡梯田4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 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 修筑难度小c 利于机械化耕作d 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 3选c 4选a 第3题 由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 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 各占一定的空间 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 陡坡可以植树种草 有利于水土保持 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 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 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区适合修建隔坡梯田 第4题 黄土高原地区显著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修建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 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 加固训练 1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 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 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 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 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 拦截泥沙以淤地a b c d 解析 选a 图中为我国北方某区域 地貌景观呈现沟壑纵横的特点 甲处地形较为平坦 水土流失较弱 可建设成为本地主要的基本农田 乙处地质结构不稳定 应植树种草加强坡面保护 丙处地形崎岖 地形较陡 水土流失严重 不可修筑梯田 丁处于沟谷之中 是泥沙向下游输送的主要通道 修建淤地坝可以拦截泥沙 2015 江西联考 徐霞客把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 石山 而把非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 土山 读下图 回答2 4题 2 等高线图中虚线的东西两侧为不同地貌 分析正确的是 a 东部是 土山 b 西部是孤峰残丘落水洞c 东部农田地块小d 西部是典型的塬 梁 峁3 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土流失程度不同b 岩石岩层性质不同c 绝对高度不同d 生产建设强度不同 4 我国南北方都有 梯田 山西省大寨曾以修建 梯田 成为农业典型 梯田 适宜建设在 a 坡度较大的 土山 上b 坡度较大的 石山 上c 坡度较小的 石山 上d 坡度较小的 土山 上 解析 2选c 3选b 4选d 第2题 由图可知 虚线以东地区地形崎岖 为喀斯特地貌 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间的小盆地 面积较小 c正确 西部为土山地貌 第3题 图中等高线呈现的是不同形态 农田和山脉 其成因是岩石岩层性质不同 故b正确 第4题 梯田适宜建设在坡度小于25 的 土山 上 可减缓水土流失 故d正确 5 2015 临沂模拟 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 m 地形图 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 据道光 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 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 柳竹成荫 河深水清 舟楫畅行 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 一片 红色荒漠 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 分析图1甲处形成 红色荒漠 景观的原因 2 图1甲处形成的 红色荒漠 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 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 红色荒漠 解析 第 1 题 红色荒漠 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 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 自然原因从地形 坡度大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植被 覆盖率低 等方面分析 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等方面分析 第 2 题 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主要考虑对当地的农业 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对河流下游地区洪涝 航运的影响 第 3 题 图示区域的资源主要有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在开发利用该区域的资源时 要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 增加植被覆盖率 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 1 红色荒漠 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 其形成原因如下 自然原因 以山地丘陵为主 起伏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且降水集中多暴雨 河流众多 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人为原因 开发历史悠久 人多地少 毁林开荒 能源短缺 乱砍滥伐 2 低山丘陵地区 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降低 使粮食减产 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影响交通等 山麓地带水冲沙压 旱涝严重 平原地区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 河湖调洪能力降低 使旱 涝灾害加剧 同时还影响航运 3 发展立体农业 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建设水电站 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 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进行技术革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6048-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AI learning-based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1: Core coding system
- 社区教育机构管理办法
- 工会财会知识竞赛试题标准答案
- 醇醚燃料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媒体数据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咨询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平板心理健康辅导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眼镜健康监测仪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城市排水工程扬尘治理措施
- 部编版三年级习作:《这儿真美》校园范文
- 铁路专项病害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10s管理内容和标准
-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 组织学技术特殊染色
- 德勤美团-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2021.01正式版
-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功能磁共振
-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 我最喜爱的玩具
- 202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绣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