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杨修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杨修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杨修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杨修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杨修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修之 死 节选自第72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时间 公元219年夏 地点 阳平关外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掌握字词 初通文意 梳理情节 三国演义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 蜀 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 军事斗争 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 塑造了刘备 诸葛亮 曹操 周瑜 关羽 张飞等众多人物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思想 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 社会安定的愿望 作者罗贯中 名本 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 学习目标 1 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2 辩读课文 探究杨修的死因 3 品读课文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曹操 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字孟德 小名阿瞒 沛国谯县人 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 进位为丞相 率军南下 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 追尊为武帝 精兵法 著有 孙子略解 兵书接要 等书 善诗歌 龟虽寿 观沧海 等篇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 著作有 曹操集 杨修 字德祖 弘农华阴人 汉太尉杨震五世孙 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廉 任郎中 后为汉相曹操主薄 因才华过人 又是袁术外甥 曹操虑为后患 遂遭杀害 曹操在当时独霸北方 表面上官居丞相 实以挟天子而令诸侯 曹操为了一统天下亲自率军在汉中攻蜀 作为谋士的杨修随军前往 结果曹军久攻不克 进退两难 曹丕与曹植争夺接班斗争已久 曹操一度有意于立曹植为世子 但此时曹丕已得势 背景 曹操 杨修 关于课文背景 本文选自 三国演义 的第72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杨修之死 即是后半回的内容 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 反映三国交战情况 曹操派兵攻打蜀国 兵败 蜀兵渡汉水 曹操退守阳平关 再败 又退至斜谷 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 课文由此开始 节选部分着力写了杨修被杀的前因后果 预习大展示 给下列生字注音 佯惊问曹丕大簏伺察谮害邺城 叱退麾军高阜拈弓搭箭弃弓绰刀 y ngp l s z ny ch hu f ni nch o 庖官 主簿 恃才放旷 谮害 p o厨师 b 文书之类的官 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行为不加约束 z n诬陷 中伤 重点词义 自我检测 适庖官进鸡汤 数犯曹操之忌 人皆不晓其意 丕如其言 植然其言 但操有问 植即依条答之 正逢 屡次 禁忌 明白 依照 认为对 只要 就 初读课文 补充注释 马超 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 夏侯谆 曹操手下很受信任的一员大将 夏侯 复姓 朝歌长吴质 朝歌 汉代所置的县份 故地在今河南境内 长 县的行政长官 汉代制度 万户以上的大县 长官为令 万户以下的小县长官称 长 吴质 曹丕的亲信 世子 王侯爵位的继承人 答教 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事前拟好的答案 魏延 刘备手下的大将 庞德 曹操手下的大将 小说三要素 1 人物 2 情节 3 环境 杨修 要求 1 找出小说三要素 2 理清行文思路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小说三要素 1 人物 曹操 杨修 2 情节 曹操杀杨修 3 环境 战场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 3 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 4 9 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插叙部分 第三部分 10 12 曹操兵败班师 看看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对每一次犯忌 曹操各有怎样的心理反应 述 鸡肋事件 鸡肋者 食之无肉 弃之有味 撤军 1 大惊2 大怒 汝怎敢造言 乱我军心 斩 园门阔事件 1 对园门 不置褒贬2 改后 大喜3操虽称美 心甚忌之 门 内添 活 字 乃 阔 字也 丞相嫌园门廓耳 門 活 一盒酥事件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操虽喜笑 而心恶之 梦中杀人事件 1 跃起拔剑斩之2 佯惊问3 操痛哭 命厚葬之 惟修知其意 丞相非在梦中 君乃在梦中尔 藏吴质事件 曹丕 径来告操 密请吴质 疑谮害曹丕愈恶之 试才干事件 曹丕 曹植 竟斩之可也 立斩之 操大怒亦不喜植 做答教事件 作答教十余条 大怒 匹夫安敢欺我也 已有杀修之心 兵败厚葬杨修 兵出斜谷口 将修尸收回厚葬 操带伤归寨 鸡肋事件 园门阔事件 一盒酥事件 梦中杀人事件 告发曹丕事件 教植斩吏事件 代作答教事件 虽称美 甚忌之 虽喜笑 心恶之 愈恶之 愈恶之 大怒 大怒 有杀修之心 操杀修 失利葬修 杨修数犯曹操之忌 逐渐加深 生活小事 政治斗争 课堂总结 1 插叙的作用 与顺叙相结合 层层深入 揭示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 是曹操 杨修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极具吸引力 2 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 三国 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 知道了一些杨修的死因 获得了一些启示 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何阅读小说 一 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二 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三 抓住人物的肖像 行动 心理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作业布置 1 2任选其一 1 以 从杨修之死想到的 为题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谈谈自己的认识 2 以 我眼中的曹操 为题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写出你心目中的曹操形象 3 名师测控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分析人物形象2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阴险狠毒 虚伪奸诈 嫉贤妒能 老谋深算 恃才放旷 聪明过人 才思敏捷 狂妄轻率 归纳性格特点 关于杨修的死因 如果深入探究 有人说归之于杨修 有人推之于曹操 有人说另有他因 你持何观点 讨论探究 因为杨修恃才放旷 狂妄轻率 置军纪于不顾 一闻 鸡肋 就自动收拾行装 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 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其一 杨修之死 过在自己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 皆足以杀其身也 明 李贽评 三国演义 其二 杨修之死 罪在曹操 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 曹操忌妒他的才能 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 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忌才 恃才 其三 杨修之死 缘于政治斗争 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 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 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三国志 魏书 曹植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 以杨修颇有才策 而又袁氏之甥 于是以罪诛修 杨修到底为什么会被曹操杀掉呢 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 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 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 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杨修恃才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