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简史 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成就 在世界美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 中国人民在美术领域里发挥了聪明才智 产生了众多的美术家 创作了难以计数的优秀美术作品 美术理论方面也有极为丰富的著述 许多伟大的美术遗迹保留到现在 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2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 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一 史前时期美术 舞蹈纹彩陶盆 3 在原始社会解体之后 中国建立了夏王朝 进入奴隶制社会 美术较原始社会有着重大发展和进步 在美术创作中 幻想性的神异形象占有较大比重 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的作品开始以新的姿态出现 二 夏商周时期美术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4 绘画在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 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 三 秦汉时期美术 武氏祠画像石荆轲刺秦王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会功用的基础上 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女史箴图 部分 顾恺之 6 唐代国势强盛 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五 隋唐时期美术 步辇图 部分 阎立本 7 五 隋唐时期美术 步辇图 部分 阎立本 8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主要有如下特点 六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1 美术创作中心转移 南移杭州2 职业画家活跃 出现卖画行业3 宫廷绘画繁荣 画院产生4 文人士大夫绘画潮流涌起 抒情之作5 题材和风格多样化 专门化6 画史和绘画著录新成就 宣和画谱 7 书法艺术开一代新风 行草书8 雕塑艺术进一步世俗化 生活气息强 9 六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步辇图 部分 阎立本 10 唐代国势强盛 给绘画发展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 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八 明清时期美术 步辇图 部分 阎立本 11 1 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 关山月合作 12 这样巨大幅面的山水画高5米半 宽9米 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在一幅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我国幅员辽阔 气势雄伟的壮丽山河 也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 我们看到画面上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普照着大地 山峦起伏 连绵不绝 浩浩瀚瀚 郁郁苍苍 其下飘然的烟云 回绕着整个大地 古老的长城 奔腾的黄河 婉蜒的长江 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 都形象地跃然于画上 近景是一片青绿的丛山 其间点画了华茂的树木 在画中似乎描绘了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但仔细看 又不完全象五岳 这是作者巧妙的立意 请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回味吧 总之 这幅画充分展现了祖国江山的雄壮 辽阔 富有时代新意 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江山如此多娇 气魄之大 意境之新 布局之美 真是令人称绝 两位画家将中国传统山水画避世的清高转变为紧密结合现实的歌咏 成为中国山水画改造的典范 13 江山如此多娇 作者简介 傅抱石 公元1904一1965年 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 美术教育家 江西新余人 早年就酷爱绘画 书法 篆刻 历任江苏国画院院长 江苏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一 江山如此多娇 作者 傅抱石 14 傅抱石 1904 1965 江西省新余县人 傅抱石是中国画坛一代宗师 他创造的 抱石皴 对中国画发展影响极大 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 江山如此多娇 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傅抱石运用古诗有二种不同方式 一 是以己意去凑古人的诗 二 是根据古人的诗立意 或从中汲取灵感 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 无须题诗而诗意盎然 潇潇暮雨傅抱石 15 傅抱石 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 丽人行 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之一 亦是其代表力作 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 丽人行 16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 父亲 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中学时也见到过 那么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吧 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 罗中立这幅 父亲 的原型是一位守粪农民 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手法描绘的 父亲 脸上的皱纹当时震撼了全国人民 的确 多少人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思绪万千 热泪滚滚 产生出深深的遗憾 惭愧与负疚之感 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 它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 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中立 父亲 17 父亲 作者简介 罗中立 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 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 1998年开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偌大的中国 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动 在当代美术史上 除了文革时期有几件表现领袖丰功伟绩的作品外 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 父亲 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 就这点而言 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 父亲 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 18 二 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美的首要特征 是具有吸引人 感染人 鼓舞人的魅力 从这一特征出发 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 总是令人过目不忘的 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 美是和谐的 美从对立的统一中求得和谐 因此 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 应该尽情地去享受它为我们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一 19 黄铁山水彩画 20 陈逸飞作品 长笛手 21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一 画家成功地运用了水印木刻的技巧 塑形颇具刀味 而套色却浓淡有致 背景留白 宛似国画 人物 道具 款印不等边三角形的布局 都体现出他的中国画学养和他探索民族风神的用心 吴凡 蒲公英 22 蒲公英 是版画家吴凡的著名水印套色木刻作品 吴凡的版画创作多取材于平凡的生活 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的真谛 传达出普通人的情愫 给观众以亲切感 此图作于1958年 1959年在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版画比赛中和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中获金质奖章 23 三 被称为 新中国美术史册第一篇章 的著名油画 开国大典 董希文 布面油画 230 400 5厘米 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博大的中国气派 创造了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油画新风貌 堪称 当代美术史具有代表性的杰作 24 齐白石 1863 1957 湖南湘潭人 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北京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曾被授予 中国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 年度国际和平金奖 年诞辰 周年之际被公推为 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91岁时 应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之求并以 蛙声十里出山泉 为命题所作的一张水墨画 25 徐悲鸿 1895 1953 江苏宜兴屺亭桥人 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擅长素描 油画 中国画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 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26 林风眠 1900 1991 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家庭 以擅长国画传统笔墨而闻名 他广泛吸取民间艺术的滋养 同时运用了西洋画的光感 质感 色彩 结构等各方面的表现 使中西艺术之间得以取长补短 合而为一 创造出植根於传统 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徵 色彩丰富协调又墨韵生动的艺术风格 林风眠 夜枭 27 林风眠的水墨山水 运用了西洋画的光感 质感 色彩 结构等各方面的表现 使中西艺术取长补短 合而为一 创造出植根於传统 又有时代气息 色彩丰富协调又墨韵生动的艺术风格 此作多用浓墨 色彩浓丽 突显出视觉上的新鲜感和质感 摆脱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公式 28 林风眠 秋艳 林风眠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主义色彩 从中透出特有的一种孤寂 空漠的情调 一种平和而含蓄的美 29 张大千 1899 1983 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四川内江人 从名师曾农髯 李梅阉学诗文 书法和绘画 张大千的杰出成就是泼彩山水 那是他在65岁以后的事业 张大千的画风 先后曾经数度改变 晚年时历经探索 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 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 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 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 徐悲鸿称张大千是 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早年即画荷花 画法多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 中年时是半工半写者多 到了晚年最擅长的泼彩半抽象手法来画荷花 张大千 泼彩荷花 30 李可染的山水艺术 1 意境美2 结构美3 笔墨美4 意念和逆光美5 墨韵美李可染 清漓图 31 32 山村飞瀑 万山红遍 33 吴冠中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 兼作油画与水墨画 走出了一条油画中国化 中国画现代化的新路 并被国内外誉为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杰出代表 吴冠中是中国文化部为健在的艺术家首次举行大型个人作品展的画家 1992年 他首次打破英国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惯例 成为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举行个人作品展的中国当代画家 吴冠中被誉为 艺术诺贝尔奖 中国第一人 吴冠中 1919 34 吴冠中山城立轴 35 吴冠中 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吴冠中的作品基本源于写生 表现手法从写实 写意 变形 半抽象偶然涉足抽象 又返回半抽象 写意 写实 吴冠中 都市 36 吴冠中现代水墨画 37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