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按摩知识_第1页
康复按摩知识_第2页
康复按摩知识_第3页
康复按摩知识_第4页
康复按摩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基本知识 推拿作用的原理 一 基本原理 1 力学效应 1 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理筋整复 治疗骨错缝 筋出槽 除去机械压迫 牵拉 2 促进体液循环 降低血液粘滞度 活血祛瘀 消除瘀血状态 促进组织修复 消除肿胀 3 松解粘连 牵张缓痉 舒筋通络 2 生物学效应 分析影响疲劳的主要环节 1 改善肌肉能量储备 降低后 即使神经冲动 肌肉无力作功推拿 改善循环代谢 储备提高 2 改变神经肌肉接头处酸中毒 运动神经电兴奋 接头处释放递质 后续反应推拿纠正酸中毒 增加递质储备 提高终板敏感度 3 调节情绪 紧张 沮丧等 降低神经组织协调性 产生疲劳推拿调节情绪 提高神经组织协调性 消除疲劳 3 经络效应 1 经络实质研究概况 2 有诸内 必行诸外 3 经筋的作用 中医对筋膜 肌腱 韧带 关节囊等软组织产总称 分布有丰富的应力感受器和较粗的神经纤维 是针灸 推拿产生效应的关键 4 皮部的作用 含丰富痛觉 温觉 触觉感受器 后两种传导纤维均是粗纤维 是针推产生疗效的重要基础 5 如何取穴 A以痛为俞B邻近取穴C宁失穴 勿失经D重视特定穴 生命全息理论的运用 简介 二 传统认识 1 调整经络系统 2 调整阴阳平衡 3 调整脏腑功能4 促进气血运行5 理筋整骨复位 参考 关于植物 内脏 神经在推拿中的作用 1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比较支配神经元神经纤维意志支配躯干骨骼肌单个粗 有髓受内平滑肌节前 节后细 节后 无髓多不受 呼吸 脏心 腺 2 交感神经 多动强 与副交感神经 多静强 对立统一 3 内脏感觉神经特点A 痛阈高 对引起皮肤痛的原因不敏感 如切烧挤 但对牵张敏感 如胀饿 痉挛 化学痛 B 传入途径分散 4 骨脏牵涉痛与脊髓节段的关系 内脏感觉节段内脏感觉节段膈 膈N C4膀胱S2 4 副 T11 L2心C8 T5睾丸卵巢T10胃T6 T9子宫体T10 L1小肠T7 T10子宫颈S1 4 副交感 肝胆T7 T10 C3 C4直肠S1 4 副交感 肾输尿管T11 L1节段 颈C2 肩C4 乳胸T4 脐T10 腹股沟L1 膝L3 阴部S3 4 跟S1 小腿后S2 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 推拿禁忌证 一 重要性 推拿具有广泛的临床适用范围 但也存在严格的禁忌症 如果把握不当 也可能旧疾未去 新疾又生 因此正确掌握运用适应症与禁忌症有 极为重要 二 要点 1 不忘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之训 2 避免错误理解辩证施治 模糊数学 黑箱理论 树立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三 禁忌症 1 全身条件不适者 不能承受手法剌激者 如某些严重内脏疾患者 如 肾功衰 脑溢血极度衰弱 疲劳 饥饿状态 例 麻醉意外精神 神志障碍者 包括醉酒 休克 癔病暗示 妇女三期 特别是妊娠期 传染病 交叉感染 二次感染 医院感染 2 局部条件不适者 局部皮肤条件不适者 如创口 皮肤病 缠法与疮疡 局部皮肤正在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 例血友病 胃出血手法可使病灶扩散 骨质破坏者 如骨TB 骨髓炎 骨质疏松 骨折 髌骨例 肿瘤 手法可能引起或加重病性者 如1 肌腱 韧带完全断裂者2 诊断不明确的脊髓损伤或伴脊髓症状者另 小儿哭闹 把握问题 4 有关禁忌症问题讨论 剧烈运动后能否推拿 如何对待禁区与开拓的矛盾 如何把握禁忌边缘问题 二 推拿适应症 一 擅长伤科 伤筋 脱位 骨折后遗症神经科 痛症 瘫症 周围神经损伤儿科 发热 腹泻 麻诊 惊风 疳积 肌性斜颈 百日咳 夏季热等 二 较好心血管 高血压 冠心病 阵发性心动过速 雷诺氏病呼吸 哮喘 咳嗽 上感消化 胃炎 溃疡 慢性腹泻 便秘 胆囊炎 胃痉挛痛 泌尿生殖 遗尿 阳萎 痛 闭经 月经不调 前列腺炎 尿潴留 五官 近视 斜视 鼻炎 咽喉炎 失音 梅核气 三 发展 糖尿病 不孕症等保健与康复足疗 手部按摩 耳穴按摩 四 配合 蛔虫性肠梗阻 肠 肾 胆绞痛等 推拿介质与热敷推拿的补泻作用 一 推拿介质与热敷 一 介质 1 概念 涂搽在治疗局部并配合手法操作的润滑剂或药物制剂称推拿介质 2 作用 1 利于手法 增强效应 如擦法手冬青油膏 2 辅助药物 发挥药效 如各种药膏 3 增强润滑 防止擦伤 如滑石粉 3 种类 1 药膏 如冬青油膏 按摩乳 2 药散 如摩头散 摩腰散 摩项散 3 药丸 如摩腹丸 4 药酒 如舒筋活络药水 薄荷水 正骨药水 5 药油 如红花油 松节油 Vit E按摩油 麻油 6 药汁 如 葱 姜汁 薄荷汁 7 滑石粉 8 水 如清水 二 热敷 1 概念 把药汁加温 趁热敷于体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称作热敷 2 作用 透热 加强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 散寒止痛的功效 分类 干敷 用盐 沙 土 药等炒热放于袋中敷于患处湿热敷 手法后常用 膏敷 药膏 腊敷 方法 湿热敷 常用于擦法之后 增加透热效果敷巾用法 拧干 铺平 覆盖保温 辅助方法 可辅以轻拍法 增加透热效果 善后方法 热敷后涂少量药油 保持效果 注意事项 注意室温 最后使用 暂不再手法 可辅以轻拍 慎防烫伤与晕厥 尤其是感觉迟钝者 拧干 铺平 控温 一 推拿的补泻作用 一 补泻基本原则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二 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 手法方向的影响 1 经络循行方向 顺经为补 逆经为泻 2 血流运行方向 向心为补 离心为泻 3 手法旋转方向 顺转为补 逆转为泻 4 手法运动方向 推上为补 推下为泻 5 摩腹问题 6 向心 正中线 向前 顺呼吸 左转为补 反之为泻 手法性质的影响 浅深 1 手法运行方式 左转为补 直推为泻 2 手法频率快慢 急摩为泻 缓摩为补 3 手法剌激强度 轻揉为补 重揉为泻 4 手法操作时间 长者为补 短者为泻 辨证 三 补泻作用的相对性 1 推拿补泻是不同手法方向和手法性质的综合 有些互相矛盾 2 推拿补泻必须建立在正确辨证施治的基础之上 如病情 病位 体质等 附 参考 手法剌激量 性质对软组织与内脏的不同影响 1 对软组织 时间短 浅轻剌激 触 兴奋 补 兴奋效应神经分布浅层 时间长 深重剌激 压 抑制 泻 抑制效应神经分布深层 说明 浅剌激 轻剌激 如拍法 深剌激 重剌激 如指压 2 对内脏 时间长 轻剌激 兴奋脏器功能 补 如摩腹 时间短 重剌激 抑制脏器功能 泻 如点按胆囊穴 说明 对脏腑的补泻还与剌激部位与体质有关 推拿操作的基本要求 1 持久 手法按规定持续运用足够时间不走样 避免断断续续 2 有力 手法必须根据治疗需要保持一定剌激量 避免虚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