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活动方案阿热吾斯塘乡喀尔墩小学2015.3.10 开学典礼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利用开学典礼这一良好教育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增强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全校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营造和谐、浓厚的工作氛围,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活动时间:2015年3月10日下午 1:30开始 三:活动地点:操场四:活动流程:1、升旗仪式 (负责:李梦菲 指挥:阿米娜)2、校长致辞3、教师代表讲话(古丽巴哈. 李梦菲4、表彰上学期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进步生、 校长、教务主任颁发奖状 学生领奖 (负责:李梦菲)5、校长总结五:人员分工:1、拍照: 李秀兰、广播室齐凤霞2、主持:李梦菲 六:注意事项:1、颁奖次序:三好学生一组 吾校长颁奖 (11名学生)优秀班干部一组 教务主任阿米娜颁奖 (11名学生)进步生一组 教务主任阿米娜老师颁奖 (11名学生)2雷锋小标兵、雷锋班级颁奖3教师、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学生穿校服,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4学生按班级依次入场,遵守会场纪律。班主任在本班队伍前面。阿热吾斯塘乡喀尔墩小学 2015.3.10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活动总结阿热吾斯塘乡喀尔墩小学2015.3.10开学典礼活动总结2015年3月10日下午,我校举行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的开学典礼。本次开学典礼的主题是“立德树人,争做文明学生”。活泼的主题带给学生愉悦而又亲切的心情。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鲜艳的红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肃目下冉冉升起。老师们和同学们显得格外庄重,升旗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在开学典礼仪式上,吾甫尔校长进行了新学期致辞,对去年的工作作出了小结,并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同时对全体师生提出了新的希望与要求:第一、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刻苦;第二、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第三、创设一个环境:文明有序。吾校长的讲话在全体学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学生代表侯佳怡同学发言庆祝新学期的开始,也分别提出了新学期自己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向。辅导员李梦菲老师发出立德树人,争做文明学生的发言,激励自己前行。校长的发言让学生感受到了大会的郑重性和庄严性;教师的发言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和性,不仅让学生了解新学期努力的方向,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代表的发言更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同龄人的榜样作用也更具说服力,相信同学们会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发展得更加出色。此次活动虽没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但其教育意义却是非凡的。春意盎然,老师和同学们听得都非常认真。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有了新的动力,会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行器能源效率改进研究
- 钢水罐准备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广西咨询方案公司电话
- 教育咨询公司收购方案
- 药械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清洁服务法规适应性分析
- 工程咨询公司策划方案
- 咨询化疗方案
- 便利店鲜食营销方案模板
- 弧形门槽安装施工方案
- 室内装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4周涵养文明习惯点亮成长底色-养成教育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DB13-T 6095-2025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程
- GB/T 20841-2007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霜降-二十四节气》 课件
- 新浙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分解
- 技术研发项目成本核算表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投入使用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 稻茬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