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总则: 为了加强公司电气安全的管理工作,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高压运行管理: 2.1、凡公司从事高压运行值班和高压维护安装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国家发证机关考试合格,取得电气安全操作证(高压)方可上岗作业。 2.2、凡公司内从事高压运行值班和高压维护安装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3、各种高压防护用品,高压绝缘鞋、绝缘手套其绝缘性能必须安全可靠,并由能动部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4、高压配电装置和各项净距应符合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和GBT147-90高压电器施工及施工规范。 2.5、高压运行值班和高压维护安装工作人员,间断岗位操作半年以上者要求本单位安全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新调该工作岗位要经过安技保卫部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6、能动部电气试验组负责公司各接地电阻的测试工作,并将测试记录上报安技保卫部存档。 3、电气技工安全管理: 3.1、电气学徒工进入公司,由单位为其选派师傅,并签定师徒合同,实行包教、包学、师徒合同中应包括以下安全技术内容: 3.1.1、天津市工厂企业电气安全技术暂行规定; 3.1.2、本公司各项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3.1.3、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1.4、触电急救知识和人工呼吸法。 3.2、电气徒工学习满一年后,参加国家发证机关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3、其它工种改为电工工种,必须经劳人部审批,并参照3.2条规定执行。 3.4、凡符合“天津市工厂企业电气技工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参加考试人员经市发证机关考试,不合格和未参加考试者,不发新操作证,收回原合格操作证,另行安排非电工工作。 3.5、因固离开岗位操作半年以上者,要经过现场考试和安全教育后方可恢复工作。 3.6、持证电工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天津市工厂企业电气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和本公司各项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凡因电工违章操作而造成责任事故,应视其责任予以批评,吊销操作证等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凡吊销操作证者,公司劳人部予以改变电工工种,另行安排工作。 3.7、凡患有国家规定的禁忌疾病,不适合从事电工工作的,应改变其工种,另行安排其它工作。 3.8、各单位的电工必须严格遵守厂内各种电气安全规程,严禁各级领导违章指挥和工人违章操作,凡是由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依法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管理制度: 4.1、检修设备电气或电气线路必须执行电气检修工作制度,由指定签发人签发工作票后经有关部门许可方可作业。 4.2、电气人员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前,认真进行危险性分析,落实防止误操作和防止工伤事故发生的措施。作业时持证上岗,按规定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电气工具,如果安全措施不落实操作者有权拒绝作业。 4.3、检修电气设备,供电线路必须停电,经过两次启动复核无误并在电源开关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使用安全卡锁后方可开始作业,工作结束后由作业人员或作业现场指挥员决定去牌合闸送电。 4.4、必须带电检修时,应经主管部门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批准,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中必须设监护人,确保安全。 4.5、在停电线路或设备上装设接地线前,必须作放电、验电确认无误后在行作业。 4.6、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的电气产品,防爆电气设备维修应严格按GB38311-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4.7、架设临时线应执行临时线审批制度生产车间内不准安装移动风扇。 4.8、严格按规定选用熔丝,不可用其它金属线代替。 4.9、变、配电室应有安全操作技术管理规定,要配备安全用具,防护器具的消防器材等定期进行安全检测。 4.10、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接地装置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检测,不合格及时修复并记录备查。 4.11、五级以上风力 时严禁在杆、塔多回路线中进行部分线路的停电检修作业。4.12、电工操作时严禁单人作业,否则发生事故,追究其责任。5、 电气运行安全规定5.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检查身体,并证实确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疾病,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级部门颁发的电工作业操作证,才能担任电气作业和电气作业监护人工作。5.2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5.3 一切电气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触电急救方法。5.4 在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必须按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5.5 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5.6 当电气工作人员正在工作,尤其是在危险区域进行工作时,监护人员应随时提醒,注意安全,禁止大声怪叫,以免引起错觉而引发事故。5.7 做好经常性的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消除5.8 现场要备有安全用具,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等,并定期检查。5.9 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每年应定期检测。5.10 当气候条件恶劣时,应停止户外电气作业,不得已而紧急抢修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雷雨天气需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装置。5.11 变电所必须制订现场运行规程,值班人员的职责应在其中明确规定。5.12 高压设备无论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超过遮栏进行工作,若必须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的距离。5.13 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证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5.14 在高压设备和大容量低压总盘上倒闸操作及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担任监护。5.15 凡电气设备和线路无电应作有电看,严禁以手随便触摸。5.16 未经试验合格的一切电气安全用具禁止使用。5.17 在坠落高度2米以上工作时,须办好登高作业证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5.18 在带电设备附近动火,火焰距带电部位10KV及以下为15米、10KV以上为3米。6、 接地装置的规定:6.1接地电流大的接地装置(500A以上)为5欧姆;接地电流小的接地装置(500A以下)为10欧姆。6.2变电室露天部分的单位独立避雷针为10欧姆。6.3装有避雷线线路上的金属及水泥电杆为10欧姆。6.4装在架空线路引至变电所进线上管型避雷器为10欧姆。6.5保护配电线路变压器用的避雷器为4欧姆。6.6易爆场所、库房及车间避雷针为4欧姆。6.7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6.8静电接地:6.8.1静电接地的接地电阻,每处不宜超过10欧姆。6.8.2露天放设的管道(液体、气体等)每隔20-25米应设感应雷接地,每处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6.8.3贮罐的四周应设闭合环型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罐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接地点间距不于大30米。6.9 防雷接地:6.9.1为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应针对雷电的危害,分别对直击雷、感应雷和架空线引进高电压等采取防雷措施。6.9.2避雷装置一般可采用避雷针、避雷器或架空避雷线。6.9.3为防止感应雷,应把屋内一切导体、金属管道等可靠接地,减小电阻使感应电荷迅速流入地中。6.9.4避雷针应由三部分组成: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6.9.5避雷针接地极的多少,应视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每极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应保持3米,接地极应为带状接地。6.9.6为避免跨步电压对人体的危害,接地极应埋在人员很少通过的地方,且距被保护物应大于3米。6.9.7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禁止与防雷接地合用。6.9.8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来决定安装避雷针的高度和数目。6.9.9独立避雷针,避雷线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7、 架设临时电气线路规定:7.1各部门需要架设临时电气线路,必须先填写“临时线申请单”。7.2“临时线申请单”由部门安全员负责填写,安装人和使用保管人一定要本人亲自签字。7.3 “临时线申请单”由安全部门批准,使用期限为一星期,超过一星期的,要办理延期手续。7.4使用期限超过两个月的固定临时线,要经过安全部门批准。7.5使用临时线路一定要在“临时线申请单”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不得超时。7.6经审批同意架设的临时电气线路,应执行本厂“电器安全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7.7临时电气线路应由持证电工架设安装,电工凭“临时线申请单”施工,否则有权拒绝架设。7.8临时电气线路安装完后,要经使用保管人验收合格才能使用,在使用期限内,由使用保管人负责保管,使用保管人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请电工解决,他人不得乱动。安装电工在使用期内每星期至少检查一次。7.9电焊机、砂轮机等产生明火的电具接线,应具有相应等级的动火证后,电工方可接线。7.10经审批同意架设的临时线路不应架设在可燃、易燃物的上方,与水管、蒸汽管、门窗等应有0.3米以上水平垂直距离,与道路交叉处离地高度不低于6米。架设在户内离地高度不低于2.5米,户外不低于3.5米。7.11临时电气线路到期后,由原安装人拆除,严禁使用保管人私自拆除。8、移动电具安全管理规定:8.1移动电具包括:电风扇、排风扇、手电钻、手提砂轮机、移动水泵、震捣器、电焊机等,以及其它类似的单相、三相流动使用的电器用具。8.2移动电具要求专人负责保管、维修及检查,检查内容有:电具本身有无损伤,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电源引线有无破损、老化、绝缘不良现象,导线规格是否合适,插头、插座是否齐全,有无破损,相线和保护接地的接法是否统一,金属外壳或金属支架接地是否可靠。8.3移动电具的引线及插头都必须完整无损。220V和380V电压的移动电具引线分别使用三芯或四芯绝缘良好的橡套或塑套铜芯软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要保证电具金属外壳接地。8.4使用220V或380V电压的手电钻等手提式电动工具,必须配用11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开关。8.5工作行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36V,在特别潮湿的地方和金属容器内部等危险场所使用的行灯,应用12V电压,其电源由双圈变压器供给,并将变压器金属外壳、铁芯及二次线圈一端可靠接地。220V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米,禁止使用自耦变压器代替行灯变压器。8.6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的移动电具必须采用防爆型。8.7移动电具电源线必须架设在牢固的物件上,其线穿过道路时高度不低于6米。8.8搬运移动电具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8.9手持电动工具:8.9.1、严禁使用I类电动工具。 8.9.2、在一般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及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狭窄场所应使用III类工具。 8.9.3、使用II类电动工具时,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8.9.4、对漏电保护器由使用单位电气技术人员进行检查保证安全性能灵敏可靠方可使用。 8.9.5、在狭窄场所使用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及控制箱如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同时有人在外监护。 8.9.6、手持电动工具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绝缘电阻的测量,以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8.9.7、电源线必须使用详见绝缘电缆,长度不得超过6m无接头及破损,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PE线。 8.9.8、电动工具的开关应灵敏可靠,插头无破损,规范与符合匹配。 8.9.9、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8.9.10、对手砂轮、割草机、震捣器等必须配备相应型号的漏电保护器。9、电气检修安全9.1 电气检修必须按照电气检修工作票制度,工作票由指定签发人签发,经工作许可人许可,并办理许可手续后方可作业。9.2 一般情况不准带电作业(无论高压与低压),停电后应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后,拆下熔断器,并挂标示牌。工作未结束或未得到许可,不准任何人随意拿掉标示牌或送电。9.3 必须带电检修时,(限500V以下设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9.3.1 必须经电力科负责人批准。9.3.2利用绝缘物可靠地将邻近各相分离开,并穿戴好绝缘鞋、手套、帽子,不准穿汗背心及卷起袖子工作。9.3.3 在主管领导或电气技术人员直接监护下进行工作。9.3.4工作点附近各相与地相连的金属物必须隔开,以免触到。9.3.5 应由一定经验的电工担任,并遵守有关安全规程,监护人认真监护,但监护与操作人要有一定的距离,最近不得小于2-3米。9.4 在停电设备和线路上装设地线前,必须放电、验电、确认无电后,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设备和线路工作地段的分支线,也要挂接地线。9.5 停电、测电、验电的检修作业,必须由负责人指派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否则不准进行作业。9.6 对有两个以上供电电源的线路检修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防止误送电。9.7 对地下直埋电缆检修时,应切实避免伤及临近电缆。五级以上大风时,严禁在杆、塔等多回路线中进行部分线路停电检修作业。9.8 变电室运行及检修现场规定:9.8.1 凡参加变电检修的一切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9.8.2 当接受检修任务时,检修人员应对工作内容、安全措施、施工要求了解清楚。9.8.3 在检修工作进行前,应作好充分准备,查看现场,了解设备情况。9.8.4 检修中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适当安排好检修人员,掌握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9.8.5 检修后应认真做好记录,负责向运行人员办理交付验收工作。9.8.6 工作结束后,参加检修人员应清查工具及清理施工现场。9.8.7 检修负责人应对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施工安全负全面的责任。9.8.8 检修人员应对所做工作直接负责。9.8.9 凡检修后的设备,不允许带缺陷情况投入运行。9.8.10 变电设备的检修为三种类别:1、大修。2、小修。3、事故检修。9.9动力及照明检修作业规程:9.9.1 在检修500V以下线路的各种电动机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拉开开关与断路器将电动机从线路电网中断开。2、待电动机完全停止后,在配电盘对应的开关操作柄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3、经测验确证无电后,摘除辅助线路上的保险丝。9.9.2在靠近6KV及以上设备作业时,须注意下列各项规定:9.9.2.1带电体只允许在工作人员的任何一面,如两面都有带电体,禁止作业。9.9.2.2带电体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无论伸手或挥动工具都不可小于0.7米。9.9.3在转动的设备旁工作时,应注意下列规定:9.9.3.1 转动设备与工作人员距离无论伸手及挥动工具都有不可小于0.7米。4.2.9.3.2禁止任何人触摸正在转动的各类设备。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