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PPT课件.pptx_第1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PPT课件.pptx_第2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PPT课件.pptx_第3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PPT课件.pptx_第4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内效贴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关书籍 用一件共振器 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特士拉 前言 神奇的贴扎治疗 加瀬建造D C BirgitKumbrink 颞颌关节炎 急性腰痛 方法选择 肌内效贴失效的原因 错误的贴法 错误的考虑肌肉走向 贴错肌肉 韧带或需改善的功能 目的不明确 一个正式的科学模型 最重要的方面不在于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 相反 一个模型或概念的主要价值 在于它能够为实验开创思路 Stephen Sscott 2008 本讲座从解剖生物力学角度阐述软组织贴扎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贴扎结构及力学原理 贴扎生理效应 技术运用 点击添加文本 肌内效贴历史 简介 一 软组织贴扎历史 1988日本国家代表队在韩国首尔奥运上大量使用得到关注 1987运动贴布由王百川先生在台湾引进外国讲师进行推广 4 1 2 3 1882年德国的BirgitKumbrink发展运动贴布 1973 1979年间加濑建造研究出肌能系贴扎贴布 5 1998肌能系贴布在台湾由骆明瑶教授 郑悦承的团队推广 6 肌内效贴的发展 二 贴扎结构及力学原理 三层 一层是棉织布二层是亚克力胶三层是保护胶水的背亲纸 水波纹 每平方米的弹力棉布上涂40 70g的胶水 且胶面呈水波纹状 水波纹的宽度为0 15cm 间隙为0 35cm 波长6cm 振幅1 6cm 贴扎结构 贴扎力学原理 治疗原理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筋膜无处不在 筋膜无处不在 深层筋膜有胶原纤维构成 结构致密强韧 隔不同的肌肉 神经 脏器 具有稳定以及保护的能力 筋膜中的微血管附近存在许多肌纤维母细胞 具有能提供稳定性的收缩能力 而是因张力的传导 一氧化氮 组织胺 催产素的影响而有长期但低能量的收缩 环境中的酸碱值降低 会增加肌纤维母细胞的收缩性 从而使筋膜变得僵硬 浅筋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构成 位在皮肤与肌肉层之间 内有交织网状的微血管 淋巴组织 神经 组织液 与胶状基质 浅层筋膜理论上要够柔软 以利于白血球 肥大细胞等在其中穿梭 除了做为防御系统产生发炎反应外 扮演养分供给以及代谢物与体热排除的区域 深筋膜 请 微液泡系统 Muitimicrovacuolarcollagendynamicabsorbingsystem 由胶原蛋白等组成 中空有弹性且允许液体流动于其中之纤维 像支架般会框住微液泡 微细的微血管及淋巴管则在筋膜中穿梭 若筋膜阻滞 变性 僵化 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将受到影响 允许液体自由流动 外压增加 液体流动受阻 空 动 冷 贴扎原理 1 2 贴布本身力学分析 贴布与皮肤之间的力学分析 贴扎力学分析 贴布本身力学分析 弹力 张力 黏附力 1 贴布与皮肤之间的力学分析 一旦拉力达到75 以上 就只剩下朝下的剪力 降低空间提升效果 2 点拉法 点拉法 平行拉法 平行拉法 拉力 自然拉力促进淋巴循环及引流0 10 促进肌肉放松或收缩7 10 初学者开始应用时 一般采用自然拉力 中度拉力指对贴布施加10 30 的拉力 改变筋膜分布的位置或固定局部软组织10 20 保护软组织20 30 避免疤痕增生30 极大拉力固定及矫正关节位置或关节活动范围 大于30 不同的拉力所造成的效应 三 贴布的生理效应 借由散状型贴布产生的池穴效应 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间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 从而减轻水肿 当贴布于皮肤密合时会自然产生皱褶 这些皱褶具有方向性 可改变筋膜及组织液的流向趋势 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根据闸门控制理论 由于触觉传入神经 A 纤维 的直径大于痛觉传入神经 A 和C纤维 在传导速度上也较快 因此增加触觉传入神经的感觉输入 能够抑制痛觉输入 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缓解疼痛 1 改善循环 减轻水肿 支持软组织 2 3 4 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同向时 也就是说贴布的锚位于肌肉的起点 其余贴布朝肌肉走向贴至肌肉终点位置 此时贴布协助肌肉收缩 贴布的生理效应 调整主要控制姿势动作的肌群的张力 促进肌肉协调能力 或进一步利用加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将关节固定在对线良好的位置 提供局部关节本体感觉输入 能有效矫正不当的姿势 借由贴扎对于局部皮肤的触觉感觉输入 如同专业治疗或训练人员的手部接触引导 能长时间给予该处软组织一个诱发动作的信息 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 达到肌肉再教育的目的 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相反时 也就是说贴布的锚位于肌肉的止点 其余贴布朝肌肉走向贴至肌肉起点位置 此时贴布能减缓肌肉紧绷或痉挛 适度放松被贴扎的肌肉与局部筋膜 放松软组织 5 训练软组织 矫正姿势 增强关节稳定性 6 7 8 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异常 能调整筋膜 使肌肉机能正常化 并增加关节活动度 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T4 5 脊神经节 周围突 中枢突 传入神经 后根 躯干四肢 上肢 躯干上部 下肢 躯干下部 肌 腱 关节 薄束 楔束 薄束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中线旁下橄榄核之间 贯穿斜方体 红核背外侧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2 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 指贴扎起端 为最先贴扎端 固定端 指锚固定后 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 指贴布 尾 向 锚 弹性回缩的方向 锚 尾 指固定端贴妥后 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 或称尾端 延展方向 回缩方向 四 贴扎技术运用 专用术语 四 贴扎技术运用 常用贴布 I形 X形 Y形 散状形 灯笼形 O形 不同形状肌内效贴的锚点位置 力作用方向和贴扎要求一览表 不同形状肌内效贴的作用功效和适用范围一览表 按正常摆位 自然拉力 一般贴于最外层 随螺旋密集度的大小来影响力量 螺旋的的间隔越密集 力量越大 由起点位置与顺 逆时针来达成内外旋的效果 主要目的在强化肢体某方向的旋转力道 并配合加强运动技巧 为Y形贴法的变形 在下锚点确认后 使用较长的两分支 做出类似山羊角的形状 适合用在长形且大块的肌肉 比如股四头肌 属于筋膜调整的贴法 山羊角式贴法 Ram shead 螺旋式贴法 Spiral 四 贴扎技术运用 进阶贴布 水母式贴法 Jellyfish 利用四个各两 三格长度的贴布 每块剪裁四分支 中间剪个小圆以散热 以上 下 左 右分布 中间固定端则叠在一起 顺贴不带拉力做出一个十六分支的同心圆 最后边边再以一四分之一格宽度的长I型贴布圈起 此法引流效果强大 有点类似拔罐 山羊角式贴法 Ram shead 水母式贴法 Jellyfish 螺旋式贴法 Spiral 四 贴扎技术运用 贴扎顺序 痛点提高 X形或固定端在中点的I形贴布 提供旋转力矩的螺旋形贴布或强力矫正关节的I形贴布 6 四 贴扎技术运用 贴扎操作要点 操作流程a 评估 解决问题 选好扎贴技巧 熟练手法b 告知目的 解释作用 提示注意事项c 医疗上需配合其它康复技术 如理疗 手法和运动d 体育上需配合其他绷带 手法和冷疗等 e 颜色 色彩心理 桃红色 促进循环 粉领族最爱 代表兴奋 海蓝色 镇静消炎 小朋友最爱 嫩肤色 不受注意 上班族最爱 酷黑色 运动时尚 阳光男最爱 吸光 增加黏附性 f 肌内效贴扎的核心理论是贴扎与人体之间的力学互动 贴扎的方向和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是贴扎技术的关键 如何使用贴扎技术达到放松 促进之目的 拉力约15 25 大部分用在急性期症状 则造成反方向的拉力 而达到预防肌肉挛缩 缓解绷紧 达到放松伸展之效果 拉力约15 35 大部分用在慢性期 作用在皮肤的拉力 自然回缩方向和肌肉的方向相同 可产生促进肌肉收缩 强化表现的效果 自肌肉的起始端向终止端贴扎时 由肌肉的终止端向起始端贴扎时 简单的记忆准则是 以脊柱为基准 由近端肢体到达远端肢体的贴法属于促进效果 由远端肢体到达近端肢体的贴法属于放松效果 在中轴骨准则不一 一般以头顶为远端 颈椎为近端 包括到骶椎时 以骶椎时为近端 相对下腰椎以及臀部为远端 肌力不够 过度使用 四 贴扎技术运用 实践操作 上交叉综合症 大家来说一下以上图片都有哪些问题 驼背园肩颈椎曲度过大含胸高低肩耸肩 图1图2 正确的上半身体姿应该无论在坐姿还是站姿 都为直立的 头应该在肩膀之上 肩部放松 图 而不良的上半身姿势则会出现头部前倾 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 圆肩 中背部 胸椎部位 后曲增加 肩胛骨耸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交叉综合症 图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由肌肉力量的不平衡 比如胸大肌 胸小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 斜方肌上束 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等较强 而菱形肌 斜方肌中下束 前锯肌等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 深层颈屈肌较弱 强弱肌肉形成了一个交叉 所以称作上交叉综合症 过弱weak 过弱weak 绷紧tense 绷紧tense 上交叉综合症急性期贴扎 急性期痛点贴法 颈后伸肌群放松贴法 上交叉综合症水母式贴法 上交叉综合症急性期贴扎 斜方肌放松贴法 胸锁乳突肌放松贴法 上交叉综合症恢复期贴扎 颈后伸肌群强化贴法 上斜方肌强化贴法 上交叉综合症恢复期贴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