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docx_第1页
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docx_第2页
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docx_第3页
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docx_第4页
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项目名称:油茶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X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X (董事长)主管单位:XXX县人民政府技术依托单位:XXX农业大学1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适应新时期油茶产业化发 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建设 具有本地特色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油茶林基地和油茶综合开发,着力推 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扩大城乡 就业,增加林农收入,加快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城乡社会 和谐发展。建设目标:按照XXX省油茶产业统一规划,结合XXX县油茶产业 现状,通过“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建设,带动XXX县油茶产 业的规模开发,以实现油茶产业化经营,油茶籽资源综合利用。建设任务:计划用6年,建立生态油茶示范基地6000hm2 (人工造 林4000hm低产林改造2000hm2),带动农户达1万户(其中贫困 农户3200户),种植面积20000 hm2o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2Ohm2等。建设一座年产10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其中:一期工程计划用2年,建立生态油茶示范基地2500hm2,带 动农户5000户,种植面积10000 hm2;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20hm 建设一座年产5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13项目建设规模.范围和建设期建设内容与规模:1生态油茶示范基地建设。人工造林1500hm2,低产林改造lOOOhm2,种苗繁育基地20hm2.油茶加工基地建设。建设一座年产5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建设地点:1、生态油茶生产基地:汤池镇、三七镇等2个乡镇。2、油茶加工基地:XXX县杭埠工业园区。建设期:2年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回良玉在2008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2)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 号);(3)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林业局,2008年);(4 ) XXX省“十一五”油茶发展规划(XXX省林业厅,2006年);(5) 国家有关部门规范、规定;(6) XXX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T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呈%备注1项目建没总面积hnr6686. 67100. 001.1汕茶新辽林hm24666. 6770. 001.2油茶低产林改造hm22000. 0030. 001.3种苗基地hm2202项目涉及范围2. 1乡(俱)数个22.2项目村数个293资金总投入万元13927.77100. 003.1建设投资万元12081.3486. 71100. 003. 1. 1工程费用万元10860.6177. 9889. 90营造林工程万元10760.0177.2689. 06配套设施工程万元83. 600.600. 69培训与推广工程万元17. 000. 120. 143. 1.2其他费用万元868. 856.217. 193. 1.3基本预备费万元351.882.532.913.2建设期利息万元978. 457.033.3流动资金万元867. 986.234效益分析指标4. 1产品产量茶籽吨278112. 14平均每年18540.81苗木万株480. 00平均每年24. 004.2产品产值万元167587. 28平均毎年8379. 36茶籽万元166867. 28平均每年8343. 36苗木万元720. 00平均毎年36. 004.3销售税费(育林基金)万元8379. 36平均每年418.974.4增殖税万元21786.35平均每年1089. 324.5城建附加和教冇附加万元2178. 63平均每年108.934.6生产成本万元42638.40平均每年2131.924.7利润总额万元64250. 11平均毎年3212.514.8所得税万元0. 00平均每年0. 004.9纯利润万元64250.11平均每年3212.514. 10产投比34. 11提高项目乡镇森林覆盖率%0. 965财务分析指标5. 1净现值5.1.1税询净现值万元11936.475. 1.2税后净现值万元11936.475.2内部收益率5.2. 1税前内部收益率19. 13%5.2.2税前内部收益率19. 13%5.3投资冋收期5.3. 1税前投资回收期年8.375.3.2税后投资回收期年10. 14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设总面积2520hm2, 一座年产5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按20年计算期计算,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1-5综合评价与结论项目资金总投入13927. 7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信贷资金9665. 07 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本金4262.70万元。项目建成后,按经营期20年计算,可累计生产茶籽278112. 14吨, 苗木480万株,累计创收167587. 28万元(平均每年产值8379. 36万 元),扣除成本和税金后,可得纯收入64250.11万元(平均每年得纯收 入3212.51万元)。经财务分析,按照基准收益率10%的税后净现值为 11936.47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13%,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37 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14年。项目建设通过对荒山荒地的开发造林,提高项目乡镇森林覆盖率0.96个百分点,可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其生态效益良好。项目建设还有利于项目区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使项目区产业结 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为项目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创造条件,并带动周 边群众发展油茶致富,其社会效益也是显著的。总之,无论从经济、社会、生态那个方面分析,项目建设都是可 行的。1.6建议本项目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油茶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具 很强的示范性、带动性,产品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区基础条 件良好,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高,建议尽快立项实施。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与由来2.1.1立项背景回良玉副总理在2008年全国油茶发展现场会上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面临着继 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面临着全面谋划粮油等重要农产品长 远发展思路和举措的新机遇。在这个背景下,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粮 油产业、深入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我们要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 产业。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长 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 列强农惠农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粮油生产能力,实现了用占世界 9%的耕地资源养活世界21%人口的奇迹,为人类发展和全球粮食安全 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目前,进口植物油已占国内市场的大部 分,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 到2007年底已降为18.26亿亩。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 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木本粮油是优质食物源,应当充分发挥木本粮油在保障食物安全中的 重要作用。我们要站在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的高度,谋划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 产业。如何有效利用国土资源,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 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在耕地上做 文章,对耕地精耕细作的程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今后,耕地的 潜力还要继续挖,但我们必须将视野从有限的耕地资源,拓展到更为 广阔的国土资源。要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全方位开辟粮油来源。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有近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木本 粮油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木本粮油具有不与粮争地的显著特点,不仅 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 大缓解耕地的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相关政策的支持, 通过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以提高单产和扩大种植面积,经过10年左右 的努力,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木本食用油,将大大增加我们解决粮油 问题的回旋余地。我们要站在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推动发展油茶等木本 粮油产业。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承担 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又承担着提供林产品的重要任务。促进 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眼于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发展油茶等木 本粮油产业,有利于林业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从食物功能看,木本 粮油是优质食用粮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特别是茶油, 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长期食用茶 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已 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从原料功能看,油茶全 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枯饼、茶皂素、茶籽壳及生 产茶油的剩余物,可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印染、造纸、化学纤维、纺 织、农药等领域。从增收功能看,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次种 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铁杆 庄稼”。从生态功能看,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花大而 美观,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油茶,能 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还要看到, 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对于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具 有重要作用。对广大农民来讲,获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只是第 一步,更重要的是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把包括木本粮油 在内的林业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有经营山林的积极性,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的成果才能长久巩固。212项目由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山区综合开发和发展油茶产业十分重 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 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尽快把油茶产业发展起来。其主要原因是油茶产 业发展对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促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施XXX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对 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XXX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荣久公司”)通过大量调研,反复论证,经董 事会研究决定:“计划用6年,建立生态油茶示范基地6000hm2 (人工 造林4000hm2,低产林改造2000hm2),带动农户达1万户(其中贫困农 户3200户),种植面积20000 hm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2Ohm2等。 建设一座年产10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其中:一期工程计划用2年,建立生态油茶示范基地2500hm2,带 动农户5000户,种植面积10000 hm2;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2Ohm2 等。同时,建设一座年产5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实现油茶产业化 发展,经六年建设,使油茶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居全国前列。”2.2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2.2.1国家产业政策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 “突 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等新兴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 点”。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发展油茶生产事关国家粮 食安全,这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再强调的,国家关于加快油茶产业 发展的政策措施即将出台。2、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政策 扶持,创造推动油茶产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1)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投资渠道。“十一五”期间,油茶产区各 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促成各级政府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渠道扶持油 茶产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局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对油茶高产 示范基地进行扶持。有条件的省(区),要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山区 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安排丰产示范林建设。以示范样板的作用,激 发广大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油茶资源的不断增加和 扩大。要充分发挥林业贷款资金的作用,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 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精深加工、带动辐射和市场开 拓方面引领油茶加工业的发展。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重大农产品新品 种推广专项经费,加快油茶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油茶产区各级林业 主管部门要积极为油茶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项目立项做好协调工作,争 取更多渠道投入油茶发展。(2 )完善林权林地流转机制。要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 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 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资源发展。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 等多种途径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油茶经营效益。2.2.2行业发展规划发展油茶生产,培育优势产业是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和经济林发展 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12月,国家林业局就出台了国家林业局 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2007年进一步加大了油茶发展的力度, 为加快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生产而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业 “菜篮子”工程的通知。同时,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也 已基本完成。XXX省政府制定了XXX省“十一五”油茶发展规划, 提出“十一五”全省油茶面积发展到7.5万hn?的奋斗目标。六安市政 府也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分解落实了 省政府油茶发展规划。XXX县是XXX省油茶发展重点县,县委、县政 府早在2004年初就依据自身林业发展优势,率先作出了实施油茶产业 开发的战略决策并取得良好成效。制订XXX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力 争到2015年,全县生态油茶生产基地的总面积达到2万hi】2,年产优 质油茶籽4万吨。新建油茶精品油加工厂1家,年加工能力10000吨 的发展目标。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做大 做强油茶产业。“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油茶产业政策及本地区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本地区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产品 销售有保障;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优化;项目辐射面广,能够促进城乡就业,带动农民显著增收。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XXX县地处皖中江淮丘陵,是油茶栽植的北缘。现有油茶种植面 积逾8700hm2,主要分布在XXX县西南的中山、浅山和深丘区。境内交 通发达(有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105国道、206国道,317、318、 319省道,乡乡通油路),通信便利,劳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促进全县农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县委、县政府决定做活山文章, 充分发挥山场、土地、劳力、科技优势,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对 林业工作高度重视的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全面调整 林业结构,改造低产低效林,大力发展高效高产优质的经济林,使全 县经济林发展尽快走进持续高效产业化发展轨道,使林业真正成为XXX 县支柱产业之一。“XXX县油茶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是利用XXX县广 大丘陵山区丰富的林地资源以及技术和劳力资源,选择和引进市场前 景良好的优良品种,加强集约经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生态油茶示 范基地。它对培植项目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 益的全面提高,意义十分重大。油茶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入世后,具有极好的 发展前景。因此大力开发现有油茶资源,实现油茶产业化经营意义重大。2.3.1油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XXX县三分之二面积为山丘区,是我省油茶适宜发展区。其自然 条件适宜油茶的生长。全县现有油茶面积达8700hm栽培面积居全省 之首,也是全省油茶产业开发较好的地区之一,具有明显的生产发展 优势。全县广大产区林农具有传统的油茶栽培经验。但目前油茶产业 存在着油茶林分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密度多数不合理、管理粗放或 几乎不管理、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为有效开发XXX县现有油茶资源,必需提高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 提高现有油茶资源的规模和效益,建立高效油茶原料基地,实现油茶 产业化经营。23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丰产油茶林3年开始挂果,6年进入盛果期,每公顷产值髙达15000 元左右。对于经济落后的山区或农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引导地方 群众经营油茶产业,深化油茶加工,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对促进农村 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意义。233提高油茶丰产栽培质量、实现产业化发展预期目标的需 要全国油茶种研协作组从1974年开始通过多年来的试验和摸索,共 选鉴出优良无性系130多个。通过全国区域性的多点、基层、省和全 国性的选择鉴定,历时16年,最后从区域中选育出19个高产新品种。 XXX县德昌良种苗木有限公司(XXX县经济林果良种繁育研究所)通过 多年初选、复选和决选,历时8年,筛选出“大别山1号”、“大别山 2号”、“大别山3号”和“大别山4号”等优良品种。这些新品种在 中试林和扩大推广中表现为适应性强、结果好,经济性状优良。使用 优良品种和优良无性系栽培比普通品种不仅产量大幅增加,而且产品 质量更好。因此,推广和使用优良品种和优良无性系是实现油茶产品 优质高效目标的必然选择。第三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3.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荣久公司”)是由XXX等11个股东 共同投资500万元于2006年3月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XXX为公司法 人代表,公司是集农副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 合性企业,是XXX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公司坐落在杭埠工业园区,占地面积4.66 hm2, 一、二期工程建 设已完成并已投产。现有厂房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 吸纳农村劳动力400多人。2006年,公司通过了 HACCP和IS09001: 2000 认证,2007年通过了 GAP (良好农业规范)和JAS (有机食品)认证。 2007年公司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2008年1 -9月份创造产值达7300万元,创汇480万美元。公司三期调味品生 产线建设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工程结束投产后, 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今年,公司被XXX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省 级龙头企业,被六安市政府命名为林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XXX有限公司自创建之初就非常重视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确保 原料的安全和稳定供给,从食品原料的源头抓起,挑选一批专业能力 强、业务精湛的人员成立了专门机构一一基地事业部,并积极开展工 作,在XXX县汤池镇大岭村租赁283 hm2山场,发展薇菜种植;在査湾、 五显、万佛湖等山区,组织农户合同种植山20 hm2;在杭埠镇合同 种植莲藕13. 33 hm2;在岳西县租赁1826. 67 hn?山场,种植薇菜;在 金寨县马鬃岭林场租赁土地1000 hm2,种植薇菜;在涡阳县合同种植 7 186. 67 hm2苔菜;公司累计完成生产原料基地种植3336. 33 hm2,带 动农户1.5万户,创造效益46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这些 原料基地的建设,对公司出口产品的生产原料稳定供给,提供了有力 的保证。XXX有限公司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和营销体系,有一流的科技队 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多人,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近年来,依托 XXX农业大学和XXX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合作与支持,多项成果获国 家,省科技成果奖。2007年9月被认定为“XXX省民营科技企业”。为了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市场的前提下,经过多方论证, 结合国家、省、市及XXX县的农村产业政策,公司决定大力发展油茶 种植。并于2008年元月,在XXX县汤池镇买下276 hm2 ib场,启动了 茶油产业化工程建设序幕。公司油茶发展基本思路是:1、以龙头企业建立基地,以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 提高油茶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公司计划投入8000万元建立 3500hm2的油茶种植基地,带动农户达1万户(其中贫困农户3200户), 种植面积2万hi,力争全县达3万hnf,居全国前列。2、以科学为根本,提升XXX油茶发展档次。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 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XXX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优良高产新品种 的推广应用和新技术的组装配套,为广大林农和生产基地提供样板。 增强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油茶生产一线开展技 术服务,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油茶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 艺的研究创新,搞好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投资4000万元建设一座年产10000吨的大型油茶综合加工厂。整个项 目建成后,全县油茶产业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 7G o3、以品牌建设为效应,大力建设XXX油茶产业,塑造XXX油茶品 牌。公司将建设从油茶园到餐桌的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创建中国 的油茶品牌,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3.2建设单位资产负债情况XXX有限公司2006 2008年资产负债表表3-1序号项目报表时间2006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2008年7月31日123生产负荷资产总计18068192.0126569281.9330939768.831流动资产合计6208591.2515017303.8517039545.171.1货币资金617.17922277.10504470.621.2应收帐款2782337.006636930.007468488.181.3存货2832776.086807678.219066586.371.4累计盈余资金592861.00650418.542在建工程266600(). ()01566595.441517197.203固定资产净值3593600.764385382.646132607.924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600000.00560(X)(X).(X)6250418.54二负债总计5459781.2012215685.8012602729.381长期借款2流动负债5459781.2012215685.8012602729.382. 1流动资金2.2其它应付款5459781.2012215685.8012602729.38三所有者权益12608410.8114353596.0017337039.451资本金5000000.005000000.005000000.002累计未分配利润8410.811753596.004737039.453累计盈余公积金7600000.007600000.007600000.00计算指标资产负债率30%46%41%流动比率123%135%速动比率67%63%从整理后的资产负债表(表3-1)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存货等构成的流动资产第1、2、3年分别为620.86万元、1501.73万元和1703.95万元,流动资产 比往年逐年提高,说明公司的支付能力与变现能力增强。资产负债率 第1、2、3年分别为30%、46%和41%,表明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良好, 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表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能力也较 强。综上所述,建设单位一一XXX有限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状况良好。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1项目区概况XXX县位于XXX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西 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峻,林木葱茏,最高峰万佛山峰海拔1539米。 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中部是丘陵岗区,东 部属冲积平原。“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项目区为2个乡镇,即汤池镇和 三七镇。4.1.1自然条件气候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受到海洋性湿润季风 影响,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山区小气候十分 显著,年平均气温12.915.JC,活动积温4972C,极端最高气温 405C,极端最低气温-17C;年降水量1033. 5 1596. 5mm;全年无 霜期平均224天;年日照平均时数1969小时,大于10C的日照1359 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112. 6千卡/cm2,年平均蒸发量1397. 8mm.是 油茶适宜栽培区之一。项目区大地形为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龙河口水库上游及两侧, 海拔200-500米之间,局部有高于500米的孤立山峰,峰圆坡缓,波 状起伏,盆地开阔,河床大多呈“U”型,两岸有堆积台地。土壤以黄棕壤、中山麻石土、麻石棕壤土、低山偏石土、丘陵紫 色土为主,河谷地区多为近代冲积物。PH值一般在4. 5-6. 5之间,适 宜众多植物生长。XXX县植被主要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全县山区、丘陵 区植被多以栋类、胡枝子、五节芒、阙类等为主。主要人工造林树种 有杉木、马尾松、山槐、枫香、毛竹、水竹以及油茶、茶叶等。4.1.2社会经济条件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山场面积9. 84万hml现辖21个乡 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392个行政村,总人口 99. 2万人,其中农业人 口 82. 7万人,农村劳动力52. 7万个。全县现有耕地4. 1万hm2o其中 水田3.57万hnh旱地1266.67 hm人均耕地面积062亩。主要农 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板栗、油茶、茶叶等,是一个以种植业为 主的农业县。2007年,全县实现GDP60. 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 兀“新荣久油茶产业化工程”项目区包括2个乡镇,48个行政村, 总人口 & 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8.22万人,农村劳力4. 78万人。200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7元。4.1.3油茶产业XXX县是一个集山区、丘陵、平原为一体的半山区县。全县山丘 区乡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6.1%。林地9.83万hn?,占土地总面积 的46.8%。森林覆盖率43. 8%,活立木总蓄积210万立方米。全县林业 建设形成用材林以杉、松、毛竹为主,经济林以板栗、油茶为主的地 方特色和生产格局,特别是经济林生产,近年来有了飞速发展,现有 各类经济林面积3.62万hm2oXXX县是油茶生产的老区,油茶资源位居全省之首。是油茶自然 分布的北缘,素有栽培油茶的历史,据县志记载,1950年,全县产油茶籽430吨,70年代初,县革委会号召山区人民建设“打不烂的油库”, 大力发展油茶生产基地,并远去湖南等地参观学习,油茶面积得达到 迅速发展,到979年,全县油茶籽产量达到11670吨,创历史最高记 录,80年代,油茶生产没有引起重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不少油 茶林被松杂挤占,成为松杂林下的次生小乔木。目前全县大部分油茶 园呈荒芜或半荒芜状态,混交于松杂之中,藤蔓盖顶,杂灌丛生,加 之品种混杂,树体老化,管理粗放,产量很低。据统计,全县现有油 茶林0.87万hn?,产油茶籽2610吨,亩产茶油5公斤左右,2007年 全县油茶籽价格每公斤6元。全县油茶主要分布在山丘区的晓天镇、山七镇、高峰乡、庐镇乡、河棚镇、汤池镇、春秋乡,亩港镇、万佛湖镇、五显镇等10乡镇,总面积0.87万hm2,其中晓天镇、河棚镇、庐镇乡、山七镇为主要产区,拥有油茶资源面积077万hn 油茶面积为:晓天镇2600 hm2, 显镇11 hm2,万佛湖镇23 hm2,占全县油茶面积的85%。各乡镇现有 山七镇800 hm2,高峰乡107 hm2,五 庐镇乡2117 hm2,河棚镇2202 hm2,汤池镇733 hm2,南港镇73 hm2,春秋乡20 hm2,舒茶镇13 hm2,目前,全县有油茶加工企业3个(不含小油厂),年加工能力约0. 3万吨,从业人数约200人。其中XXX华银茶油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达0.2万吨。产品主要有“舒花”、“野岭”牌精制茶油,其中华银公司 生产的”野岭”牌精制茶油获第五届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主要 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台湾等地,深受欢迎,十分畅销,已 形成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XXX县是全省最早实施油茶开发的县,建有全省最大的油茶良种 苗木繁育基地,基地现有面积44hnh其中育苗面积2Ohm2,主要繁肓 大别山1一4号油茶良种苗木,年培育苗木300-400万株。基地从业 人数58人。XXX具有专门的油茶科研机构从事油茶开发的技术研究和试验示 范,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研发的油茶胚轴嫁接与培育技术研究、 油茶高截换冠技术研究均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两项技术均填 补了省内空白。选育的大别山14号系列油茶优良品种,2006年12 月25日通过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认定,并在大别山及沿江地区推广。4.1.4交通条件XXX县境内交通便捷,206、105国道,合九铁路、沪溶高速,317、 318、319省道,六舒三路、舒桐路、山河路、舒张路等主要公路干线 贯穿东西南北,全县乡村公路交织成网,实现村村通公路。4.1.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的原则1、生态油茶示范基地有一定的宜林地,坡耕地及低产林地,其立地条件应能满足 项目造林树种栽培要求,同时满足项目应用推广需要;有足够的劳力资源,以满足项目施工的劳力保证;交通便利,利于生产物资的运输和基地产品的外运,同时起 到示范推动作用;油茶经济林发展有一定基础,有一定的油茶林经营管理水平, 群众有广泛的油茶栽培经验。2. 油料加工基地节约用地;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原料、产品进出顺畅;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二)项目建设地点的确定生态油茶示范基地:拟选择汤池镇和山七镇等2个乡镇作为本次 规划的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地点。油料加工基地:拟选址于XXX县杭埠工业园区,XXX有限公司农 产品加工基地。茶粕生物有机肥选地在种苗繁殖基地。42有利条件4. 2. 1政策环境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符合林业 建设发展方向。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省、 市政府相继作出油茶产业开发的决定,制定了发展规划,列入“十一 五”林业重点发展项目。XXX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坚持实施油茶 开发不动摇。基地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林业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具 有良好的政策环境。4.2.2资源优势XXX县具有雄厚的油茶资源优势,全县现有油茶资源0. 87万hm2, 位于全省之首。拥有省级油茶优良品种4个。通过对现有资源实施低 改培育和适度良种新造林,即可加快生态油茶基地建设步伐,壮大资 源优势。通过增加科技与资金投入,实现产量的大幅增加和产值的提 高。4.2.3市场优势XXX是农业大省,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XXX生产的“野岭”、“舒花”牌精制茶油主要销往江苏、浙江、 上海、福建、台湾等地,深受欢迎,十分畅销,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 销售市场。4.2.4科技开发能力XXX县是全省最早实施油茶开发的县,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一 是有专门的油茶科研机构从事油茶开发的技术研究和试验示范,取得 了多项科研成果,成功选育出了大别山1-4号系列油茶优良品种,其 良种繁育基地是XXX省最大的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二是经过多年 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油茶低改的综合技术措 施。三是有成熟的油茶胚芽嫁接技术和高截换优技术,有一支熟练的 技术操作队伍,有利于技术培训和推广。四是有健全的林业科技服务 队伍,项目区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健全,县林业工作站及项目区乡镇林 业站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全县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近百 人,全部具有高、中、初级技术职称,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实践工作 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力量保证。4. 2. 5基础条件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壤质 地良好,适宜油茶及众多林木生长。交通通讯发达,距省会合肥仅54 公里,境内国道、省道、县乡干道交织成网,村村通公路,手机处处 可联络。公司农产品加工基地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三期即将破 土动工。基地内有近2hn?备用土地,且供电、供水、蒸汽锅炉和污水 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全,完全满足油料加工建设之需。4.3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 油茶林多呈自然生长状态,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产量不 高,低改进程缓慢。(2) 优良品种率低,虽有优良品种,但推广和更新品种尚在起步 阶段。(3) 林农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实现油茶基地的规模化经营。(4 )茶油加工能力还薄弱,缺少知名品牌茶油的拉动。解决方案:针对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在实施油茶基地建设中按 照“基地园艺化、品种优良化、加工深度化、生产集团化、市场网络 化”的思路和标准,采用良种壮苗造林与改造现有低产林相结合的方 法,扎实推进油茶基地建设。一是清园除杂,“解放”油茶林;二是整 形修剪,“打扮”油茶林;三是垦复施肥,“强壮”油茶林;四是技术 改造,“优化”油茶林;五是机制创新,“活化”油茶产业;六是茶油 加工综合化,精细化,品牌化,壮大油茶专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 会作用。第五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5.1市场需求预测5.1.1市场需求量预测目前世界上人均食用植物油年消耗量为9.4kg,发达国家为25kg, 我国只有6kg,差距明显。近年来,我国油料产量、生产规模和食用 植物油供应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消费快于产量增长, 导致产需缺口逐渐拉大,食用植物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仍比较 突出,每年200多万吨食用植物油缺口需要依靠进口解决。因此,开 辟新的食用植物油油源,是缓解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不足矛盾的有效 途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食用消费观念已从渴望温 饱转变到注重饮食的营养和保健功能。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精制茶油 顺应了人们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茶油的 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木本食用油以其固有的内在品质,正日益 引起人们的重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木本食用油资 源,“以木代草”是大势所趋。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 国,大力发展油橄榄,已经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西班牙橄榄油产量 已占全国油料的90%;希腊橄榄油产量已占全国油料的93%,人均28kg。 我国是世界上木本食用油料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茶油不仅是高级食 用油,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极具开发潜力。大力开发茶油符合 和顺应了世界食用油的发展趋势。5.1.2生产能力估计XXX县国土面积21万hm2,林地9. 83万hm2e截至2008年,XXX 县已发展油茶8700hm2,年产油茶籽260万kg,年产值1950万元全 县有油茶加工企业3个(不含小油厂),年加工能力约0. 3万吨。按照XXX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生态油茶基地的 总面积达到2万hm2,年产油茶籽4万吨。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产品市 场需求量的提高,对油茶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规划新建油茶精品油 加工厂1家,年加工能力10000吨。5.1.3供求关系分析(一)供求现状分析目前,XXX县油茶栽培面积为8700hm生产茶籽260万kg。除少 量外销,大多是在本县自行加工。每年需从外地购买茶籽达150万kg。(二)供需预测根据对XXX县油茶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到2015年,油茶栽培面积 将达到2万hm2,茶籽产量为4万吨,通过加工可产茶油1万吨。届时 全省茶油产量将超8万吨,我省人均茶油供应量达到1.2kg.由于茶 油不饱和脂肋酸含量在85%以上,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维生素A 和E含量高,耐贮藏,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 疾病,是食用植物油中的佼佼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 茶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外销和出口均有广阔的市场,只要搞好市场 营销,仍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5-2市场前景分析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全世界的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 流域及以南区。除此之外,只有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 等国有少量分布。所以,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望成为 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茶油是绿色保健食用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 %以上,不 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维生素a和e含量高,耐贮藏,易被人体吸收, 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是食用植物油中的佼佼者。并且, 油茶生长于低丘岗地,没有环境污染,极少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无 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在日本,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 倍。油茶综合利用附加值高。在工业上,茶油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 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制成硬脂酸和甘油。在医药上,茶油可用 于制作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民间还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 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在化妆业上,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 对人体最有害的的短波紫外线,通过精炼制作成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 列化妆品。茶籽榨油后的枯饼,可提取残油、茶皂素,发酵后可作高 蛋白饲料,还能通过粉碎来作生物杀虫剂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茶壳也 能提取糠醛、楮胶和木糖醇等,加工处理后可作活性炭和食用菌的培 养基材料。53产品销售方案与营销策略5.3.1市场定位根据油茶现有市场调查资料,结合项目产品的特点和项目区的自 然地理区位,确定项目产品的主要市场为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市(六 安市)及其周边省市(如浙江、江苏等省),随着产品宣传和产品贮藏 运输技术的改进,以近邻的亚洲各国作为出口首选市场。作为长远的市场开拓战略,应注意开发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 的海外市场。5.3.2市场营销策略借鉴国内果品市场开发的经验,项目产品拟采取如下营销对策:(1) 主攻供销、外贸销售渠道供销和外贸销售渠道是项目产品市场的大宗,在互惠互利的前提 下,对现已有合作关系的供销和外贸单位,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做 到发展一个,成熟一个,稳定一个。此外,在经营上要注重信誉,并 制定有关优先、优惠的措施,不断发展和吸引供销和外贸销售单位参 与项目产品的销售。(2) 发展农贸批发市场由政府出面,大力发展农贸批发市场,并通过宣传媒体广泛宣传 项目产品及农贸市场,努力促进农贸批发市场的发育成长,为项目产 品的畅销服务。(3) 开展项目产品零售业务选拔业务熟悉、善于辞令、形象条件较好的人员组成专业零售队 伍,在超市或人口集中的大中小城市进行项目产品的零售活动。54销售队伍与销售网络项目建设单位不仅要搞好项目基地的建设和经营,还要搞好产品 销售,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单位在产品销售方面首先要搞好产品宣传,通过广告和 宣传媒体宣传项目产品的商品特点,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品。在此基础 上公司要建立覆盖面广、素质良好的产品销售队伍。应向本地及外地 的供销商、外贸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发出招募邀请书,从中招募合格 的中间商和代理商,由这些中间商和代理商组成项目产品销售队伍, 从事项目产品的分销工作。项目公司还应安排专人从事项目产品的销售管理工作,销售管理 人员一方面要建立产品信息网站,负责了解市场信息,发布产品销售 信息;另一方面与各中间商和代理商保持信息联系,随时掌握产品销 售情况,以便调整产品销售策略。第六章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实施进度6.1建设规模1、生态油茶示范基地2500hm2 (其中新造林1500hm2,低产林改 造1 OOOhm2),种苗繁育基地20 hm2、年产5000吨的油茶综合加工厂一座。62产品方案1、精制茶油GB11765-20035000 吨2、茶皂素Q/HSYCYOO4-21500 吨3、茶粕生物有机肥Q/HSYCYOO2-250000 吨6.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6.3.1原料基地建设工程1、营造林工程规划建设高标准生态油茶丰产林2500hm2,主要建设内容人工造 林1500hn?,低产林改造1000hm通过高度集约化经营,推广和应用 油茶栽培与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管理水平和示 范功能,带动农户5000户,种植面积1万hm2,真正使该项目成为当 地经济发展的民心工程、致富工程和科技示范工程。2、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建立油茶种苗繁育基地1处,面积2Ohm2,地点在汤池镇。 建设内容包括繁育基地圃地建设、温室工程、道路工程、排灌系统、 生产设备及信息系统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