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proprioceptiveneuro muscularfacilitation pnf 概述 定义 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是指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改善和促进肌肉功能的一种方法 螺旋 对角线型的运动模式是pnf技术的基本特征 理论基础 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 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 促进瘫痪肌肉收缩 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 缓解肌痉挛 1 pnf强调提高能力 重在利用现有正常的能力来带动 易化较弱的功能部位 提高其能力水平 这一思想也是pnf技术中利用患者较强的运动模式去加强较弱运动的疗法的基础 2 正常的运动发育遵循从头到尾 有近端到远端的规律 这种规律也是采用pnf技术进行治疗时所依据的原则 即首先进行头及颈部的运动 其次为躯干 最后是四肢的运动 3 运动行为的发育具有周期性循环的倾向 如坐位姿势的发育一屈 伸肌优势交替发育为特征4 有目的的活动包含逆向运动 逆向运动有助于重建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与相互作用 5 运动能力通过学习而获得 运动学习涉及从条件反射到复杂的随意运动控制 本体感受性反馈在条件反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6 pnf易化技术与有目的的活动相结合 可促进步行及自理活动等整体模式和精细动作的学习 pnf技术的治疗原则 充分调动人体运动发育内在潜能 遵循运动功能发育顺序 利用反射调整各种活动 早期和成熟期 人类各种功能性运动都是由屈 伸肌相互作用完成的 先由屈曲性动作逐渐发展到伸展性动作 如由坐爬发展到站立行走 完成每个功能活动都有目标性 而目标的完成常由一些方向相反的动作组成 如进食动作 坐站动作 均由组合运动群来实现目标 组合运动群即是多关节 多轴位的综合活动 pnf技术的治疗原则 正常的运动和姿势都是依靠肌群间的相互平衡与协调收缩完成 运动行为的发育表现为运动和姿势总体模式的规律性程序 包含在综合性活动中 总体活动模式的发展包括 对称 不对称 反转 单侧 对侧 斜线反转 正常运动具有规律性的程序 如由坐到站 但各步之间可以相互交叉重叠 在本体感觉刺激的同时可增加其它感觉的刺激 如视 听 触觉刺激 强调多次 反复的学习和练习 巩固治疗效果 把组合活动模式贯穿在日常生活训练中进行 pnf治疗技术 包括徒手接触 口令 肌牵张 牵引 加压 抗最大阻力 正常运动顺序及强化 视觉刺激等 徒手接触 manualcontacts 目的 促进软弱肌肉收缩 促进稳定和姿势控制具体操作方法 治疗师手与患者皮肤接触刺激患者皮肤 肌肉 肌腱等本体感受器诱导患者所需方向运动可同时施加基本以及特殊的pnf治疗手法 口令交流 commandsandcommunication 治疗师在适当时候发出口令 可刺激患者的自主运动 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具体操作方法 预备口令 必须清楚明白 动作中的口令要短 准确 时间正确活动口令 告诉患者开始活动纠正口令 及时 准确 达到目的 肌牵张 strenth 快速牵拉肌腱 促进软弱肌肉收缩 1 3级 启动因肌无力引起活动困难 缓慢牵拉肌腱 抑制肌肉痉挛伸展紧张软组织 从而增加肌肉的活动度 具体操作方法 所参与运动的主要肌肉群被伸展到最长位 治疗师施加牵拉刺激 可引起被牵拉肌肉群及相关的协同肌肉收缩而后给予阻力 与口令的实施密不可分 牵引与加压 tractionandcompression 牵引对关节进行牵拉为牵引 可增大关节间的间隙 使关节面分离 激活关节感受器 刺激关节周围的屈肌肌肉收缩加压对关节进行挤压 使关节间隙变窄 可激活关节周围伸肌利于关节伸展 促进关节稳定性 负重和抗重力肌的收缩 直立反应1 快速挤压关节 以引发反射性的反应2 慢速挤压关节 根据患者对诱发动作的反应及耐受力 缓慢地施加 最大阻力 maximalresistance 定义 在不影响活动的过程中适当的等长或等张 向心或离心 抗阻促进兴奋扩散 使更多肌肉收缩 促使肌收缩强度增加 活动范围加大用于3级肌力具体操作方法 1 治疗师所给予患者的阻力 能使患者自身产生运动且使关节能顺利通过整个运动范围2 最大阻力可刺激肌肉产生自主运动 增强肌肉力量3 矫正拮抗肌之间的不平衡状态4 肌肉在最大阻力之后 可获得完全的松弛 强调正常的时间顺序 normaltiming 应用强壮肌等长收缩进行顺序加强前两幅图是应用屈曲 内收 外旋模式与强壮的肩和腕肌的稳定收缩锻炼肘屈曲后两幅图示应用伸展 内收 内旋模式与强壮肩肌的稳定收缩锻炼指屈曲 强化 reinforcemengt 刺激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引起又目的性的协调运动称之为强化具体操作方法 对一肢体用抗阻法进行一定形式的活动时 常可强化其他肢体或颈躯干肌的收缩 固定肌 强肌 运动的对象 弱肌 操作点 调节运动的部位 视觉刺激 opticalstimulation 具体操作反方法 在进行头颈躯干上部动作模式时 视觉可将正确的运动方向 令患者的眼球追随运动方向 可以使动作更容易完成 也有利于动作的发动与协调 特殊技术 节律启动等张组合拮抗肌逆转重复牵张收缩放松保持放松 节律启动 特征 在预期的范围那 通过被动运动先开始活动 逐渐过渡到主动抗阻运动 从而改善启动运动的能力 目的帮助运动的启动改善协调能力和运动的感觉适应症 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特殊手法 9种 节律性发动 rhythmicinitiation 沿运动方向被动地 反复地给患者运动感觉地输入辅助地诱导患者进行该运动方向地运动最后主动地由节律地完成相同地动作次数 等张组合 主动肌群的向心性 离心性及稳定性收缩组合而无放松 治疗师在整个关节活动度内主动抗阻患者运动在关节活动度末端 治疗师让患者停留在这一位置当达到稳定后 治疗师让患者缓慢地向起始位运动 保持放松 hold relax 使肢体至运动范围的极限端点要病者做主动肌的等长抗阻收缩6 10 逐渐放松 不要改变方向 3 5 再进行主动肌的收缩收缩放松 constract relax 先做拮抗肌的等张收缩然后由治疗师进行主动肌的被动运动反复多次后再做主动肌的等张性收缩获得肌肉放松在无痛范围内可增加rom牵拉僵硬的肌肉和肌腱适用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的患者 重复收缩 repeatalcontraction 理论 在cns传导通路上进行反复刺激 可使神经冲动传导变得容易 反复牵拉主动肌 增加其等张收缩的能力 以达到提高主动肌肌力的目的 是强化主动肌肌力的一种技术另请注意 肌力达5级 不可说其肌力功能正常 因为肌力功能包括外形 耐力 爆发力 协调收缩性 收缩的技巧以及速度等 全范围的反复牵拉1 肌肉被拉长的张力引出牵张反射2 拉长的肌肉张力 牵拉刺激3 拉长的肌肉张力 拍打 牵拉反射注意1 牵拉反射与患者主动用力相结合2 等待引起的肌肉收缩 然后施加阻力 等张组合 肌群的向心性 离心性及稳定性收缩组合而无放松 治疗时 从患者肌力或协调最好的地方开始 反复收缩 repeatedcontraction 等张收缩组合 一组肌肉 主动肌 持续向心 离心 稳定收缩 其目的是控制和协调主动运动 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增加肌力 以及控制离心性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 方法 患者在关节活动范围中作向心性抗阻力收缩 由治疗者施加阻力 在运动的终末端患者保持该位置 稳定性收缩 稳定后 治疗者加大阻力 使患者缓慢地回到开始收缩的位置 离心性抗阻力收缩 拮抗肌逆转 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 动态反转 主动运动从一个方向转变到其想法的方向 部伴有停顿或放松 在正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类型的肌肉活动 扔一个球 蹬自行车 步行等 拮抗肌逆向运动 reversalofantagonists 慢逆转 slowreversal 对抗的两组肌群缓慢地交替作等张收缩屈曲和伸展方向连续进行诱导训练完成最大关节活动范围 慢逆转 挺住 slowreversal hold 与sr诱导训练方法相似在所需rom内进行2 3 肌肉地等长收缩 稳定性反转 施加足够的阻力对抗交替等张收缩以防止活动 指令时动态的命令 推我得手 不要让我推你 治疗师只允许很小的运动出现 节律性稳定 交替的登场收缩对抗阻力 不存在有意识的运动 节律性稳定 rhythmicstabilization 可在关节活动范围的任何一点进行主动肌与拮抗肌相互交替收缩的一种训练方法肌肉收缩形式是等长收缩可在不改变关节活动范围的情况下 增加双侧肌群的肌力 提高关节的稳定增加关节及周围的血液循环运动后获得放松 反复牵拉 起始范围的反复牵拉全范围的反复牵拉 起始范围的反复牵拉 肌肉被拉长的张力引出牵张反射 全范围的反复牵拉 从肌肉收缩紧张状态引出牵张反射 重复收缩 repeatalcontraction 理论 在cns传导通路上进行反复刺激 可使神经冲动传导变得容易 反复牵拉主动肌 增加其等张收缩的能力 以达到提高主动肌肌力的目的 是强化主动肌肌力的一种技术另请注意 肌力达5级 不可说其肌力功能正常 因为肌力功能包括外形 耐力 爆发力 协调收缩性 收缩的技巧以及速度等 全范围的反复牵拉1 肌肉被拉长的张力引出牵张反射2 拉长的肌肉张力 牵拉刺激3 拉长的肌肉张力 拍打 牵拉反射注意1 牵拉反射与患者主动用力相结合2 等待引起的肌肉收缩 然后施加阻力 收缩 放松 对制约肌 拮抗肌 等张收缩施加阻力 随后放松并运动到增加的活动范围 保持 放松 拮抗肌 短缩肌肉 放松后进行抗阻登场收缩 放松技术 relaxation 保持放松 hold relax 使肢体至运动范围的极限端点要病者做主动肌的等长抗阻收缩6 10 逐渐放松 不要改变方向 3 5 再进行主动肌的收缩收缩放松 constract relax 先做拮抗肌的等张收缩然后由治疗师进行主动肌的被动运动反复多次后再做主动肌的等张性收缩获得肌肉放松在无痛范围内可增加rom牵拉僵硬的肌肉和肌腱适用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的患者 重复 一种促进功能活动的运动学习的技术 教患者一个运动或活动的结果对功能性工作 例如体育运动 和自理活动的重要 pnf技术及其目的 起始运动 节律性启动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 学习一个运动 节律性启动等张组合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全范围的反复牵拉重复 改变运动速率 节律性启动动态反转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全范围的反复牵拉 增强肌力 等张组合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全范围的反复牵拉 增加稳定性 等张组合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 增加协调和控制 等张组合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 增强耐力 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全范围的反复牵拉 增加关节活动度 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在活动范围开端的反复牵拉收缩 放松保持 放松 放松 节律性起始节律性稳定保持 放松 减轻疼痛 节律性稳定保持 放松 治疗患者 评估治疗目标治疗计划治疗设计评价 治疗范例 被动关节活动度减少 程序 强调顺序牵引适当的抗阻 技术 收缩 放松或保持 放松拮抗肌的稳定反转节律性稳定 组合 收缩 放松之后在新的活动度那等张组合收缩 放松后缓慢反转 以运动到新的活动度开始节律性稳定或稳定反转继以拮抗肌动态反转 pnf评价要点与步骤 1 一般情况包括检查生命体征 呼吸 吞咽 发音 面部肌群及舌肌的运动情况 2 运动反应通过视觉 听觉和触觉 本体感觉刺激 诱发运动反应 判断何种感觉刺激对于易化运动功能最为有效 3 头颈部的控制模式头颈部的控制是控制上部躯干运动的关键 重点观察以下几点 肌张力优势 屈肌或伸肌 对线关系 中线或不对称 稳定性与活动性 达到平衡状态或一方 两方面均存在障碍 4 肢体的对角线运动模式包括 双侧对称性 双侧不对称性 双侧交互性模式 从以下几点评价 头颈部及躯干姿势对于完成对角线模式的影响 关节活动范围 运动质量 肌肉收缩的时间顺序 5 整体模式评价这些整体模式旨在判断各肌群在某种模式中功能状况 是否在相互协调的工作6 功能活动通过功能评价 了解和确定患者完成局部和整体模式的能力与adl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或差异 pnf运动模式 对角线模式整体模式 一 对角线运动模式 资料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对角线模式符合正常功能性运动的特征 肌纤维排列和附着部位的解剖特点支持这种运动 脑整合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意运动不是单块肌肉收缩的结果 而是有各种运动模式的构成 对角线运动是屈和伸 内旋和外旋以及内收和外展三对拮抗肌相结合的运动 在正常的运动方向的发育过程中最后出现 因此 是运动发育的最高级形式 一切对角线运动模式均跨越中线 因此 可以促进身体两侧的协调运动 对角线模式始终包含着旋转的运动成分 对角线模式的类型双侧对称性运动模式 指一对上肢或一对下肢同时进行相同的运动 是最早发育因而也是最容易掌握的运动 双侧非对称性运动 发生在一对上肢或一对下肢同时朝向一侧的运动 双侧交互运动模式 指双上肢或双下肢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 单侧模式 与双侧对称性模式相同 易化对角线模式的方法举例头与颈部伴有向右旋转的屈曲躯干上部伴有向右旋转的伸展上肢伸展 内收 内旋下肢屈曲 内收 外旋 二 整体模式 俯卧位 肘支撑俯卧位仰卧位 侧卧位侧卧位 侧坐位仰卧位 长坐位俯卧位 膝手位 日常活动中常用的组合活动模式 上肢 肘可以屈和伸 上肢 肘可以屈和伸 屈 肩关节屈 内收 外旋 前臂旋后 腕桡侧屈曲和手指屈曲 例子 吃东西 仰卧位翻身成侧卧位 伸 肩关节伸 外展 内旋 前臂旋前 腕尺侧伸展和手指伸展 例子 开车门 反手打网球口令 握拳 向上拉过身体 张开手 向下推 离开身体 屈 肩关节屈 外展 外旋 前臂旋后 腕和手指伸展 例子 在同一侧梳头 伸 肩关节伸 内收 内旋 前臂旋前 腕尺侧屈曲和手指屈曲 例子 超过头抛球口令 手伸开 向上拉 离开身体 握拳 向下拉过身体 下肢 膝关节屈或伸 屈 髋关节屈曲 内收 外旋 踝内翻 背伸 例子 踢球 仰卧位翻身成俯卧位 伸 髋关节伸展 外展 内旋 踝外翻 跖屈 口令 脚趾向上 向上拉过身体 脚趾向下 向下推 离开身体 例子 俯卧位翻身成仰卧位 屈 髋关节屈曲 外展 内旋 踝外翻 背伸 例子 功夫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572-2025智能计算术语
- 2025年辽源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芜湖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阳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玉树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菏泽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甘孜藏族自治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莱芜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滨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湖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汽车美容安全管理制度
- 园林单位车辆管理制度
- 2025见证取样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课件
- (高清版)DB13∕T 5726-2023 科技成果分类评价规范
- (高清版)DB62∕T 4867-2023 公路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技术规范
- 高二日语会考试卷及答案
- HIVAIDS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劳务派遣法规》课件
- 头盔合同签订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