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 栏目链接 1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3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1 民族危机加深 政治基础 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 被迫签订 加深了中国 的程度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 2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3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一 甲午的震撼 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 救亡图存 栏目链接 温馨提示 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马关条约 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赔款 使清政府一筹莫展 万般无奈 不得不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目的是增加税收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使资产阶级较早地成为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的带头人 通过 公车上书 走上了政治舞台 栏目链接 1 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 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兴办学校 建立 的政治制度 但是这些思想很零散 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2 维新思想的发展 19世纪90年代 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明确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制度 影响最大的是康有为的思想 其著作是 和 宣扬托古改制 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二 维新思想的兴起 思想基础 近代思想 君主立宪 政治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栏目链接 3 梁启超和谭嗣同是宣扬维新思想的另外两个思想健将 梁启超的思想核心是 谭嗣同大声疾呼 冲决网罗 4 严复 翻译 天演论 宣扬 适者生存 的社会进化论观点 康有为称严复是 精通西学第一人 温馨提示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倡民权 物竞天择 栏目链接 1 公车上书 1895年春 康有为 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维新运动开始从 走向 实践 2 变法宣传 康有为等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尤其是北京的 和上海的 影响较大 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3 施政纲领 1898年初 康有为呈递 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三 维新过程和内容 理论宣传 政治 强学会 时务报 应诏统筹全局折 栏目链接 4 组织机构 1898年成立保国会 以 保国 保种 保教 为宗旨 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5 百日维新 1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 诏书 宣布变法 2 内容 涉及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等方面 明定国是 栏目链接 上书言事 农工商业 栏目链接 大学堂 科举制度 栏目链接 温馨提示 百日维新从内容上看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科教文化传播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具有进步意义 但其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退步了 局限在社会上层 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对于封建土地制度问题没有丝毫触动 栏目链接 1 新政实施后各派的反应与斗争 1 民族资产阶级 开明绅士 支持 2 读书求官之人 反对 3 慈禧太后 做好随时镇压的准备 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 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 事件使矛盾冲突趋向白热化 4 维新派 求助于在华列强 尽力争取袁世凯 四 无力回天 结果 王照上书 栏目链接 2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 制造 事件 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 其余全部被废除 戊戌六君子 栏目链接 1 性质 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也是一次 运动 2 影响 1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2 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3 出版印刷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们的认识空间空前扩大 五 维新时期的遗产 思想解放 栏目链接 4 摒除陈规陋俗 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领时代新风 5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 和思想观念 这是它贡献给时代 也是它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 3 结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 运动行不通 社会舆论 改良 栏目链接 温馨提示 短期内夭折的戊戌变法 不可能在经济 政治等方面效果显著 因此 整个运动的主要影响在于思想的启蒙 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一 康有为变法理论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1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 原因 1 康有为出身于世代封建官僚家庭 从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 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 2 康有为游历了香港 上海 阅读了一些介绍西学的书稿 目睹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 栏目链接 3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广大人民心目中影响深厚 如果完全背离传统 必将造成巨大阻力 4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中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不敢同旧思想完全决裂 栏目链接 二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 主观上 维新派缺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在推行新政过程中的策略发生了一系列失误 内容上贪多求全 重点不突出 不能循序渐进 政治上不够成熟 急于求成 脱离群众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袁世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栏目链接 3 客观上 封建势力强大 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新政无法落实 封建势力联合抵制破坏 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例1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 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 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 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 1898年11月25日 命题视角一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栏目链接 1 材料中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 打破鸡蛋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为了 打破鸡蛋 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栏目链接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通过比较发现中日改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政治方面 也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 除旧布新 理解材料的含义 第二小问考查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应从内因方面加以考虑 即自身的软弱性 第 2 考查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 答案 1 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 改革才能成功 或 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或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 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 建立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 实现四民平等 栏目链接 点评 本题体现了高考 现实问题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的命题原则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有着相似的背景和不同的结局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中国的变法失败了 对其原因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在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 对两国变法结局的比较有助于理解今天中日两国发展水平的差异 栏目链接 例2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他说 到处在谣传 我要给农民自由 这是不公正的 但是 遗憾的是 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 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 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 俄国通史简编 命题视角二比较不同国家不同的改革措施 栏目链接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 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 大展经论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 务必人心不倦 破历来之陋习 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 大力振兴皇基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 五条誓文 人教版 历史选修1 栏目链接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 上谕说 数年以来 中外臣工讲求时务 多主变法自强 惟是风气尚未大开 论说莫衷一是 或托于老成忧国 以为旧章必应墨守 新法必当摈除 从喙哓哓 空言无补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 发愤为雄 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 以教空疏迂谬之弊 以皇帝名义 诏定国是 其目的是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 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 著为国是 以定众向 然后变法之事乃决 人心乃二 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栏目链接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 或者侧重点 有何不同 2 材料所反映的三次改革在核心主张 局限性 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 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俄日崛起 中国改革失败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栏目链接 解析 该题考查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的欧亚三国进行的改革 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是要理解资本主义发展与政治改革的关系 二是要注意比较三国改革前的不同背景 俄国是独立主权国家 日本和中国尽管主权不独立 但日本改革要比中国早 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的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水处理要求
- 职场说话技巧课件
- 课件模板整套感动
- 儿童道具创意课件
- 消费信用经济课件
- 幼儿运动课程培训
- 输液室学习课件
- 提高记忆方法课件
- 工伤安全培训课件
- 中医肾病护理培训
- 材料作文点拨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无线wifi安装协议书
- 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平权时代智驾商业落地的破局之路
-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新闻考点+答题方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版)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5
-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注册登记培训课件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1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课标(水平一)体育与健康《非移动性技能》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