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逾地遵循 华国锋 一 背景 1976 1978徘徊时期 1 继续坚持 左倾 错误 两个凡是 的实质 2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奠定思想基础 1978年5月10日 光明日报 上刊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文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3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 内容 拨乱反正 决定拨乱反正 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等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确立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 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错误方针 作出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经济路线 3 意义 1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 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从此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开始形成的 4 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第三次 毛泽东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 第二次 孙中山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 第一次 产生的历史巨人 结果 巨变 二 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涵义 思考 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一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根本原因 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多 农村生产力水平低 农民的生活贫困 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 现实原因 体制 人民公社的弊端 经营管理上 高度集中统一 分配上 过于平均 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历史原因 1 原因 一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2 措施 先是在安徽 四川试行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向全国推广 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行 推广 深化 撤社建乡 撤队建村 含义 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 包干到户 包产到户 由集体经营变成分户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用农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实质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集体生产 分户经营 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冬 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 实施了 大包干 这一 按 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 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小结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即内容 1 经营管理 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2 分配方式 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 3 基层组织 由人民公社 生产大队到乡 镇 村 4 经济管理 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 5 产业结构 由单一型到多样型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980年产粮5 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 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 15亿公斤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说凤阳 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6年产粮0 77亿公斤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3 意义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 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探究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农民所有 自主经营 土地公有使用经营归农民 土地公有经营使用归集体 土地公有 经营使用归集体 1953 1956 1958 1978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 使用权 的变化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切含义是 a 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 自主经营b 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农民分散自主经营c 农民个体经营和乡村联合经营相结合d 在乡镇企业中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2 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形势和社会面貌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余下的全是自己的 难点释疑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经营管理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分配 过于平均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借鉴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开始 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发展 分配制 按劳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国有 集体 混合 个体 私营 中外合资 外商独资等 增强了企业活力激活了企业的竞争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了经济 提高了效益 内容 意义 三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1 调动了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 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3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国民经济 国际地位 生活水平 想一想 什么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有人说计划经济好 也有人说市场经济好 你认为呢 计划经济好呀 不 市场经济好多啦 学生讨论 辩论 得出结论 市场经济 产品 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所引导与调节 计划经济 又称指令性经济 是在生产 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 由政府进行计划 经济体制 economicsystem 通常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 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 一五计划 末期 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 高度集中统一 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积极作用 在共和国早期 对集中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 促进 一五计划 超额完成 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 发挥过重要作用 消极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 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 基本特征 通过价格 供求 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分配 积极作用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 市场不是万能的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自发性 滞后性 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 背景 2 过程 1 理论提出 1992年初 邓小平 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南方谈话 解决论题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1992年 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的本质姓 资 姓 社 的标准 指明方向 解除了思想束缚 打破了传统观念 澄清了模糊观念 十四大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 2 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十四届三中全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年 十五大 提出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997年 3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1世纪初 归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四大 21世纪初 十六大 确立目标 进入新阶段 初步建立 进一步完善 南方谈话 理论提出 3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巨大意义 1 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 2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4 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 探究 新中国经济体制经历的三次重大变化 1 第一次 1949 1956年 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 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 第二次 1978 1992年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3 第三次 1992年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课堂小结 计划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折 决策 目标 市场经济 巩固练习 1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是指 a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2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条件有 粉碎了四人帮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讲话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 左 倾思想得到了彻底清算 a b c d d b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 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结束了 左 倾错误c 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d 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4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 扶大厦之将倾 安邦柱国 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 兴工扶农 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a 1949年b 1956年c 1966年d 1978年 c d 5 下列关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 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 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 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b 有利于解放生产力c 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d 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b b 7 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 生死状 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 开创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下面对这一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b 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 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 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 商品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典当行股权债权转换与转让专项合同
- 水电站建设监理合同规范文本
- 智能制造企业股权合作分红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合同
- 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建设及设备租赁合同
- 智能交通枢纽土地使用权转让与交通管理合作代理合同
- 人类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电竞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学校机构工作总结
- 新媒体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 心病科副护士长工作汇报
- 2021年康平县工会系统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一生一特长·一师一专长实施方案
- 游标卡尺的使用flash动画演示教学课件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训工作页
- 矿山救援队伍训练大纲及考核要求
- 石油钻井用钻具培训讲义课件
- 管理层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整理词根词缀法初中英语学习
- 立式储罐重量表
- (高清版)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_T 441-2019
- 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