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滑道在长河坝水电站高边坡锚索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1页
滚筒式滑道在长河坝水电站高边坡锚索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2页
滚筒式滑道在长河坝水电站高边坡锚索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3页
滚筒式滑道在长河坝水电站高边坡锚索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4卷第3期 2 0 1 5年 6月 四川水力发电 si c h ua n w a t e r po we r vo 1 3 4 no 3 j u n 2 0 1 5 滚筒式滑道在 长河坝水 电站高边坡锚索 施工 中的运用 李 彪 刘 烈 志 梁 恒 华 李 斌 中国水利水 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 司 长河坝施工局 四川 康定6 2 6 0 0 1 摘要 在长河坝水 电站左岸开关站高边坡锚 索施工过程 中 由于地 势陡峭而无法 布置交通通道 导致 材料运输难 度加大 而材料 的供应又直接影响整个施工作业面 的施 工进度 施工 过程 中 因地 制宜 采用 斜坡滑 道 成功解决 了材料运 输的难 题 保证了施工进度 介绍了滑道设计施工方案 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 词 长河坝水 电站 高边坡支护施工 运输 滑道 中图分类号 l t v 7 t v 5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2 1 8 4 2 0 1 5 0 3 0 0 5 8 0 4 1 概述 长河坝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梯级开发中的第 1 0级电站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 自治州康定县境 内 开关站位 于左 坝肩下游 顺河谷全长 约 1 4 0 m 自然斜坡总体坡度 为 4 5 一5 0 地形 略有起 伏 纵 向上 与河谷垂直 处于上部 陡坡与下部缓 坡之间 上部陡坡平均坡度 约 6 0 下部缓坡坡度 约 4 0 开关站开挖底面高程为 1 6 8 5 m 开挖坡 高约 5 o 1 2 0 m 后缘边坡开挖坡角 6 3 坡体基 岩裸露 岩性 为澄江 一晋 宁期 中粗 粒花 岗岩 4 2 据地 表地质调查 开关站部位地质构造 以次级小断层 节理裂隙发育为特征 次级 断层 发育有 f 1 8 123 1 123 2 t 2 4 其 中 124断层对 开关站边坡的稳定性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电站开关站边坡最大开挖高程约为 1 8 2 0 m 边坡最大开挖高度 约 1 3 5 m 计算 至高程 1 6 8 5 m 共设 6级 马道 每隔 2 0 m设一级马道 马道 宽 2 m 由于 1 7 4 5 1 1 1 高程马道有车辆通行 故将 其加宽至 4 5 m 1 6 8 5 1 7 0 5 m高程开挖坡 比 为 1 0 3 1 7 0 5 m以上高程开挖坡 比为 1 0 5 承担开关站高程 1 8 0 5 m 以上边坡施工材料 运输任务的主要施工项 目有 c 2 0混凝土初期挂 网喷护 5 m 7 m锚杆及 1 5 0 0 k n 2 0 0 0 k n锚索 施工 设计工程量见表 1 2 材料 运输 方案 的选 择 1 金康道路是唯一通往左岸开关站的施工道 路 但是 1 金康道路只能到达开关站 1 7 4 5 i n高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5 05 圈s ic h u a n w a t e r p o w p r 表 1 设计工程量表 工程项 目 工程量 砂运输 水泥运输 石 子运输 挂钢筋网 p 6 5 1 5 1 5 c m 锚杆钢筋运输 钢绞线运输 框格粱钢筋运输 钢架管运输 钻机运输 锚墩钢筋运输 合计 约 2 1 0 9 8 程 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 从开关站下游冲沟侧 修筑了一条施工便道到达 1 8 2 0 m高程马道进行 上部施工 该便道坡陡 急弯多 只能通行履带式 施工设备 常规运输 车辆无法通行 考虑到锚索 施工面支护及其它材料运输量大 运输难度和强 度高 运输投入大 为了解决高程 1 8 2 0 1t i 以上锚 索 喷浆及锚杆等支护工程材料和设备运输问题 采用一套滑道车进行部分材料和钻机等小型设备 的运输 该山体 自然坡角约 4 0 滑道长度为 7 0 m 垂直高度约 5 5 m 材料通过 5 t 卡车可运至高 程 1 7 4 5 i n金康 施工道路滑道 车旁 材料转 运至 料斗后 通过滑道车运达高程 1 8 0 0 it i 滑道车卸 料平台 再通过人工搬运到锚索施工面 双轨滑道车设计每次提升运输材料可控制在 3 t 以内 而且提升时间平均约为 5 mi n一趟 在 咖 伽 伽 李彪等 滚筒式滑道在长河坝水电站高边坡锚索施工中的运用 2 0 1 5年第 3期 没有安装滑道车 施工条件艰苦时只能靠人工从 l 7 4 5 m高程一袋一袋往 1 8 2 0 m高程搬运 甚至 一 台钻机需要 4个工人搬运 由于弯多坡 陡 工 人体力透支 一天一个工人才可搬 运水 泥 1 t 而 且搬运工价相当高 从而造成施工进度缓慢 成本 高的结果 3 滑道的设计 3 1结 构 设 计 滑车运输系统布置在开关站下游 1 7 4 5 m高 程冲沟处 山体 自然坡角 约 4 0 垂直高 度约 5 5 r n 设计滑道长约 7 0 m 主要 由架管铺设而成 滑 道车采用 3 m m厚钢板焊接制作而成 底座用 7 0 mm 7 0 mm角铁焊接 滚筒用 p 9 0钻杆制成 轴 径 p 4 0 图 1 滑道车侧视图 滑道车正视 图 图 1 滑 道车结构示意图 单位 m 卷 扬 机 布 置 于开 关 站 下 游侧 冲沟 处 高 程 f 滑车 自重和斗 内荷载 g 其中 g分解成垂直于 1 8 0 0 r n平台 需 开挖平整 在高程 1 8 0 0 m平 滑道 的作用力 砣 和平行于滑道的力 f 1 以及与 台靠山侧 的基岩垂直边坡上打锚杆以固定导向滑 滑车运行方向相反 的摩擦力 厂 界定滑道车负重上 轮 钢丝绳通过导 向滑轮提升材料 提升材料立 行 时为危险状态进行受力计算用以验证钢绳的牵 面示意见 图 2 引力 由于卷扬机额定荷载是确定 的 对 比钢绳 图 2 提升材料立面示 意图 3 2 系统受 力分 析与 计算 3 2 1 滑道车受力分析 滑道车在滑道上运行 其 受力 钢绳 的牵 引力 的极限荷载 取二者小值 在考虑安全系数后即可 算得滑车运行 的安全荷载 滑道车受力分析情况 见 图 3 图 3 滑道车受力分析 图 3 2 2 设计工况及荷载标准 界定滑道车负重上行时为危险状态进行受力 计算 s ic h u a n w a te r p o w e r i 1 第 3 4卷总第 1 7 4期 四川水力发电 2 0 1 5年 6月 滑道设计荷载 1 0 k n 滑道车 自重 g 1 k n 卷扬机额定提升力 3 0 k n p 1 5 5钢绳 截面积 8 9 4 9 m m 极 限抗 拔力 1 2 2 k n 五金实用手册 2 0 0 2年版 摩擦力厂 由于滑道车在滑道上运行时为 滚动摩擦 摩擦力小 考虑下滑力为 f x k 安全 系 数 取 1 5 3 2 3 设计验算 f 1 g c o s 3 5 f l g 1 c o s 3 5 1 1 0 8 5 9 3 5 k n f 2 gx s i n 3 5 1 1 0 5 2 5 7 2 k n f f 1 1 5 9 3 5 1 4 0 3 k n f 1 4 03 k n 3 0 k n 满足设计要求 安全系数 f e f 3 0 1 4 0 3 2 1 4 计算时 由于 p 1 5 5钢绳极限抗拔力f j 1 2 2 k n 大于卷扬机额定提升力 3 0 k n 因此 采用 大于卷扬机额定提升力 进行验算 满足要求 4 滑道施工 在左岸开关站高程 1 8 2 0 m以上锚索施工面 下游侧高程约 1 8 0 0 m与金康 电 站 便 道 高 程 1 7 4 5 m之间制作 安装 了一套滑道车 上料平台 高程 1 7 4 5 m 位于金康 电站施工道路边 滑道 沿山边堆积体延伸至高程 1 8 0 0 m平台 采用 3 t 卷扬机 布置于开挖边线以外高程 1 8 0 0 m平 台 通过导 向滑轮实现材料 1 0 0 0 k g 的提升 导 向滑轮固定于山坡基岩上 与 2根 p 2 5锚杆焊接 牢 固 锚杆入 岩深度大于 4 m 施工时 先用砂 浆满 注锚杆孔后再插 入锚 杆 以保 证锚 杆 的抗 拔 力 施工供风布置 锚杆施工时 采用左岸开关站 锚索高程的供风系统 就近选择供风主管分支阀 门 接 p 5 o橡胶管至工作面 施工供水布置 使用左岸开关站锚 索工程供 水系统 p 3 2橡胶管接至工作面 人工拌 制砂浆 用水时加强管理 防止水漫流 施工供电布置 使用左 岸开关站锚索工程供 电系统 从锚索施工作业面主配电柜用 p 1 o电缆 分出至滑道作业 面设置分配电柜 配电柜 内漏 电 保护装置齐备并完好 然后分接到用电部位和用 电设备 一机一闸配置 4 1 滑道基 础 的施 工方 法 皿s i c h u a n w a t e r p o w e r 滑道基础为条形浆砌石基础 断面宽 高尺 寸为 1 0 0 c m x 1 0 0 c m 采用 m1 0砂浆砌筑 并在 1 7 4 5 i l l 高程滑道起始部位砌筑一防撞 墩 施工 程序 测量放线 确定滑道布置位置及高程 将在滑道范 围内的山边堆积体坡脚较大 的石块进行人工解体 块石间填充浆砌石 使其稳 定 高程符合要求 对于山坡坡脚堆积体 中部及上部位置 轨 道范围内采用人工清除坡表松渣 用浆砌石砌筑 滑道基座 堆积体下部由于地势较低和不平 主要 用浆砌石砌筑体找平 滑道基座 砌筑体最高部位 超过 1 5 m 浆砌石施工需控制好砂 浆标号 和砌筑体 砂浆饱满度 滑道基座上每 隔 1 5 i l l 水平方 向埋设外 径 4 8 m m 壁厚 3 5 m m架管 每根架 管 长 度 为 1 2 m 用砂浆嵌注在滑道基座上 采用 自下而上进行施 工的方法 浆砌块石料 就近选取 在坡脚金康电站施工便道边布置施工 场地由人工拌制水 泥砂浆 然后人工搬运至各工 作面 块石料砌筑之前 应将块石上的砂土去除 湿润后再进行砌筑施工 滑道基座见图 4 4 2滑道 的施 工 方法 待基础施工完成一段 约为 1 5 i n长 后滑道 便可进行施工 其施工程序 在滑道 基 座 上纵 向等 间距 铺 设外 径 4 8 mm 壁厚 3 5 mm架管 8根 架管选用顺 直新架 管 形成宽 1 i l l 的滑道 用施工线定位每根钢管 确保每根钢管平 行 定位好每根钢管后 将每根钢管 与嵌埋在 滑道基座上的水平横杆接触处用焊机焊牢 固 焊 条选用丁 4 2 2焊条 p 3 2 每根钢管对接采用焊接法 相邻焊缝错 开 1 it i 焊缝应 圆润饱满 焊缝 两侧各 帮焊一根 p 1 2 螺纹钢筋 钢筋长度为 1 5 c m 检查滑道与基础面接触情况 并保持滑道 平直 不弯曲 滑道两侧设 置 4 0 c m高的护栏 护栏 由高 度问隔 2 0 c m的两根外径 4 8 i t l m 壁厚 3 5 m m平 行滑道的钢管构成 第 3 4卷总第 1 7 4期 四川水 力发 电 2 0 1 5年 6月 要的是大大降低了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有效地防 止了尘肺病的产生 在锦屏二级水 电站超长引水隧洞开挖 中 由 于采用了 自动化程度较高 的 t b m 减少了因高地 应力产生 的岩爆 坍塌导致 的人员伤亡 这些高科 技设备的投入 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 对职业病的 发生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目前 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 各个企业也都 积极响应这一号召 一旦将最新 的科技成果应用 到一些高危工作场所和行业 不仅能够提高生产 力 而且能够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大势所 趋 5 结语 工作场所是组 织内每个员工工作 的园地 组 织和员工都有责任关注工作场所 对于组织能控 制 的工作场所 组织应保证工作场所满足相关法 律法规的要求 对于组织不能控制的工作场所 员 工应当加强关注意识和相关知识 的掌握 防止事 故的发生 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 防止人身伤害 健康损害或死亡是组织和员工的共同责任 作者简介 徐鸣 1 9 5 6 一 男 江苏 常熟人 高 级工程师 高级经 济师 从事 工程监理工作 责任编辑 李燕辉 上接第 6 1页 4 5滑道 车的制 作 滑道车采用 3 m m厚钢板焊接制作而成 底 座用 7 0 mm x 7 0 m m角铁焊接而成 滚筒用 t p 9 0 钻杆制成 轴径为 4 0 4 6 卷 扬机 的安 装 方法 卷扬机布置于高程 1 8 0 0 m平台前面靠河侧 的平台上 需开挖平 整 卷扬 机机座下浇 筑 1 5 e m厚混凝土 采用地锚 固定 48架管搭设 2 m 2 m的卷扬机房 顶棚绑扎竹夹板 在其上面盖彩 钢瓦防雨水 四周绑扎竹夹板 以防开挖区爆破 飞 石损坏 在高程 1 8 0 0 m平台靠山侧 的基岩垂直 边坡上打锚杆 锚杆孔 内采用灌注砂浆锚固 锚杆 人岩深度为4 5 m 锚筋为 p 2 5 以固定导向滑轮 钢丝绳通过导 向滑轮提升材料 在运行过程 中 定期派专人对钢丝绳进行检查更换 以保证 运输 车的运行安全 上接第 9 1页 于管道声学条件较好 管径较小且所处环境电磁 干扰较小 的输水管道 5 插入式超声流量传感器很好地解决了外 夹式传感器存在的固有缺 陷 该传感器需要 在监 测管道的适当部位钻孑 l 将两个换能器插入与水 直接形成声耦合 从 而大大提高了超声波 的传输 效率 适用于大管径 和管壁透声 性不 良的输水管 道 由于其采用 了特殊的安装工艺 因此亦可以 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