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一)专题15 物质的密度(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浙教版.ppt_第1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一)专题15 物质的密度(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浙教版.ppt_第2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一)专题15 物质的密度(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浙教版.ppt_第3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一)专题15 物质的密度(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浙教版.ppt_第4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一)专题15 物质的密度(含13年中考典例)课件 浙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物质的密度 例1 2013 绍兴 同一密封袋装食品 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 表现出不同的外形 如图甲和乙所示 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 质量b 气压c 密度d 体积 解析 本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因食品袋密封 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变 读甲 乙两图 乙图鼓起 体积变大推知气压变小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不变 体积变大 密度变小 答案 a 近年来 流感病毒越来越猖獗 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 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 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 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 温度b 体积c 质量d 密度答案 c 你在使用中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 中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质量b 密度c 重力d 体积答案 b 例3 2013 福州 在 测酸奶密度 的实验中 在交流讨论中 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 其原因是 2 小雨的实验方案 巧妙地利用天平 小玻璃瓶 有盖 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 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 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 20g b 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如图甲所示 c 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 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 如图乙所示 则 1 牛奶样品的质量m g 2 牛奶样品的体积v cm3 3 牛奶的密度 g cm3 4 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 选填 大 或 小 答案 1 33 0 2 30 3 1 1 4 大 例4 2013 山西 小强观察到学校在硬化路面时 工人师傅用振动器在混凝土上来回振动 他想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增大混凝土的密度 于是他用天平 量筒 细沙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 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的顺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 量筒中细沙质量是 g 体积是 cm3 细沙的密度是 kg m3 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 测量原理是 2 图a b c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 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专题训练1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33分 1 2013 湘西 夏天来了 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 他们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 完全结冰后 其质量 a 仍是80gb 大于80gc 小于80gd 不能确定答案 a 2 2013 河北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 往右盘增加砝码b 从右盘减少砝码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答案 a 3 2013 云南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 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质量不变 密度增加b 质量不变 密度减小c 质量增加 密度不变d 质量减小 密度不变答案 b 4 关于密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 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答案 c 5 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组成三个实心体 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a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c物质的密度最大c b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 m3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答案 a 6 2013 岳阳 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 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 则 a 用天平测质量时 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b 此固体的密度为7 9g cm3c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密度减小d 只改变此固体形状 它的质量减少 8 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 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 不同的物质 密度一定不同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 其密度不同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 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解析 冰的密度 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故a错 煤油 酒精的密度相同 故b错 由m 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 由于铜的密度小于铅的密度 所以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大 故d错 答案 c 9 2013 日照 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 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 将橙汁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解析 在测橙汁的密度时 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再将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 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 计算出倒出橙汁的质量 从而可以计算出橙汁的密度 由此可知a选项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故选a 答案 a 10 2013 苏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 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c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d 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答案 a 11 2013 庆阳 如图所示的是a 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 a b两种物质的密度 a b和水的密度 水之间的关系是 a b 水 ab b a 水c a 水 bd 水 a b 二 简答题 每空3分 共24分 12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04分 全国中小学生同时观看了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讲授的 太空第一课 在失重状态下 王亚平手中的陀螺 选填 有 或 无 质量 答案 有 13 如图所示 一个矿泉水瓶里有不多的水 乌鸦喝不到水 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 水面上升了 乌鸦喝到了水 若矿泉水瓶的容积为450ml 内有0 2kg的水 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石块质量是 石块密度为2 6 103kg m3 14 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 调节天平平衡时 将游码调到0刻度后 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 如图甲所示 要使天平平衡 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天平平衡后 在左盘放橡皮 右盘添加砝码 向右移动游码后 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 所加砝码数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橡皮的质量是 g 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 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 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 答案 右33 2大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7分 16 12分 2013 遂宁 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 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滑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 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接下来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选填 左 或 右 才能使天平平衡 2 在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测出这些水的体积 根据密度的公式 求出矿石的密度 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 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以上实验步骤顺序合理且误差较小的是 3 由图乙 丙可知 矿石的质量为 g 矿石的密度为 g cm3 17 15分 2013 荆门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 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 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a 组装好天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 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a b c d 2 实验过程 a 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 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 读出砝码 游码的读数之和为m1 b 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 如图所示 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 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 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读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d 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和密度 根据实验过程 完成下表实验数据的填写 四 分析计算题 16分 18 2013 嘉兴 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的时间长短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1 行人在交通路口过马路时 应注意观察绿灯的剩余时间 否则有可能被 困 在路中央 若绿灯倒计时还剩5秒 此时行人要沿斑马线穿过宽为20米的马路 则速度至少多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