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建设单位: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编制单位: 山东博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9年8月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建设项目名称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单位情况建设单位(签章)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李卫胜主管人员及联系电话李涛、编制单位情况主持编制单位名称(签章)山东博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社会信用代码91370100771006830R法定代表人(签字)陈波三、编制人员情况编制主持人及联系电话罗洪国 0531-886828751.编制主持人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签字罗洪国00115002.主要编制人员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编号主要编写内容签字罗洪国0011500概况/工程分析/污染源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环境风险分析/环境管理/结论与建议李璐201805035370000027审核四、参与编制单位和人员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法人代表李卫胜联系人李涛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火炬路28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72000建设地点站址:济宁市微山县留庄镇镇政府南约800米、省道104西侧约200米。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R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4420占地面积(m2)变电站围墙内占地4265.7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201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1 工程规模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主要在原变电站内进行主变增容,不涉及110kV线路工程。本工程建设规模见表1。表1 工程建设内容表项目规模留庄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规划131.5MVA+150MVA现有1号主变31.5 MVA +2号主变20MVA本期将现有2号主变更换为50MVA总体布置主变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户外敞开式布置110kV进线间隔规划2回,现有2回,本期不新建本次环评规模:变电站按照规划容量131.5MVA+150MVA评价。留庄变电站110kV进线现有2回,一回来自110kV杜欢留线,一回来自110kV欢留线。本工程电网接线简图见图1。110kV留庄变电站于1994年建成投运,由于建成时间较早,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本次环评对现有工程一并进行评估。110kV杜欢留线以及110kV欢留线也于1994年建成投运,均未履行环保手续,建设单位拟另行开展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此不列入本次评价范围。图1 本工程电网接线简图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留庄110kV变电站位于微山县留庄镇境内,目前主要以煤矿、渔业养殖和居民生活用电为主,是渔牧农工多业并举的湖区镇,担负着新源矿、新安矿及周边企业的供电任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变电站负荷增长迅速。预计2019年、2022年留庄变最高负荷为56.56MW、68.51MW,留庄变现有主变已不能满足下一步当地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变压器急需增容以提高供电能力,满足区域负荷增长需要。留庄变电站现有主变2台,1号主变容量为31.5MVA,2号主变容量为20MVA,2018年最高负荷43.94MW,变电站负载率为85.32%,在特殊运行方式下,2号主变出现重载象,负荷接入能力严重不足,不满可靠性要求。综上所述,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是满足区域负荷增长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3 变电站概况3.1 站址概况本工程站址位于济宁市微山县留庄镇镇政府南约800米、省道104西侧约200米(站址中心坐标:N34.996、E116.933),站址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站址东侧、南侧均为农田,西侧为乡间公路和农田,北侧为乡间公路和新耀公司。站址卫星关系图见附图2,变电站周围环境及站内现状见附图3。3.2 工程建设方案(1)主变容量及台数:规划131.5MVA+150MVA变压器,电压等级为110/35/10kV;现有1号主变31.5MVA+2号主变20MVA;本期将现有2号主变更换为50MVA变压器。根据设备退役技术鉴定报告,本期工程拆除的2号主变压器报废处理。废旧物资回收商须具有废旧变压器油回收资格和相关的道路运输许可证。(2)电气接线:110kV规划进线2回,现有2回,本期不新建,单母线分段接线;35kV规划出线8回,现有7回,本期8回,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规划出线20回,现有3回,本期20回,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由东侧架空进线,35kV向西架空出线,10kV向北电缆出线。(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变压器选用低损耗、检修周期较长的三相三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单列布置;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单列布置;10kV电容器组采用户内框架式电容器布置。(4)无功补偿:规划2(3.6+4.8)Mvar,现有14.8Mvar,本期2(3.6+4.8)Mvar。(5)总平面布置:本站总平面布置按照最终规模设计,已按规划规模征地。站址围墙内占地面积4265.7m2,东西长72.3m,南北宽59m。根据变电站各级电压的进出线方向,变电站自东向西依次为东围墙、道路、110kV配电装置区、道路、主变区、35/10kV配电装置区、道路、西围墙。配电装置楼位于站区内东北侧。站内设有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吊装、检修及运行巡视。大门向北。每台主变下设有一个贮油坑,有效容积约为6m3;总事故贮油池位于站区内西北侧,有效容积约为30m3。变电站内1号主变贮油坑、化粪池等环保设施依托现有工程,本期新建2号主变贮油坑及总事故贮油池。变电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6)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1名门卫)模式设计,采用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图例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点位 无线电干扰监测点位新建线路已运行的开断线路4 评价等级、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等有关内容和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如下:4.1 评价等级(1)电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工程变电站为交流110kV户外式变电站,变电站的电磁环境为二级评价。(2)声环境本工程建设地点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声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增量小于3dB(A)且受影响的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2.3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因此本工程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3)生态环境本工程为位于原厂界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4.2.1款的相关规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生态影响分析。(4)地表水本工程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1名门卫和临时运检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小,经站内卫生间、化粪池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集中堆肥处置,为间接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本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以分析说明为主。4.2 评价因子本工程为主变增容,施工期评价因子为噪声、废水、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行期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生活污水、固体废物。4.3 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30m范围内区域。(2)噪声变电站:厂界噪声围墙外1m,环境噪声围墙外30m范围。(3)生态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区域。4.4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为运行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工程附近评价范围内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和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关于“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一)和(三)的规定,经现场踏勘,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环境保护目标,也无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本工程位置不在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中规定的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评价范围内无生态保护目标,与济宁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关系见附图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需重点关注对象的规定,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对噪声敏感目标的规定,噪声敏感目标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自然保护区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经现场踏勘,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无噪声敏感目标。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现状照片见附图3。表2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电磁类)环境保护目标方位与站址围墙的最近水平距离(m)环境特征新耀公司站界北侧25评价范围内,建筑物为一层/二层尖顶房、砖房、建筑面积约500m2,工作人员5人6 编制依据6.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28号,自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年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订),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修订),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1991年6月29日起施行;(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自2011年1月8日起施行;(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14)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8号,自1997年3月25日起施行;(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根据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修正,自2018年4月28日起施行;(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自2012年7月3日起施行;(18)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2010年11月25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19)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修订版),2018年11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5日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21)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鲁环发2016176号,自2016年9月18日起施行。6.2 评价技术标准、导则及规范(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XG1-2013)(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XG1-2013)(7)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8)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9)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10)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3 相关文件及参考资料(1)济宁微山留庄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委托书7 产业政策符合性本工程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四、电力 10.电网改造与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根据济宁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本工程为济宁电网规划中项目,符合电网规划要求。8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工程在原站址内进行增容扩建,无需新征用地,原站址土地使用证的申请已取得当地政府的批复(见附件)。站址尽量避开了村庄等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机场等,无重要无线通讯设施。因此,本工程选址合理。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变电站增容工程,现有留庄110kV变电站运行时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经现状监测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济宁市微山县境内。微山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面积1780平方公里,人口68万。辖区内的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与孟子故里邹城接壤,西南与古城徐州相连,东与煤城枣庄为邻。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紧靠东部而过,京杭大运河、104国道纵贯南北。北距济南机场200公里,南离徐州机场70公里。1 地形地貌及地质全境东依邹滕丘陵,西临苏北平原,四面为陆,中间为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湖,统称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泊,面积1266平方公里。1960年在中间最窄处(湖腰)建成拦湖大坝,将湖一分为二,北称上级湖(最高允许水位36.50米,死水位33.00米),南称下级湖(最高允许水位35.00米,死水位31.50米)。全湖最大的容量47.31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汛期最深3米。全境东、北高,西、南低,东西相向倾斜,南北狭长,东南西北走向。湖东陆地为泰沂山区余脉,有两城、独山、郗山、马山、微山等山头突出,全县制高点为北部两城老磨台山,海拔325米,最低为南端微山湖底,海拔仅30米,湖西为黄泛冲积平原末端。全县平原面积373平方公里,山地丘陵95平方公里。工程所处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与湖积平原交互带。地面高程在34.536.0米之间,地面坡降为1/10000左右。地层属第四系河湖相冲击层,主要由粘土、粉质粘土和粉土组成。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本工程抗震设防按7度考虑。2 气象气候微山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是支配湖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湖内年平均气温14.2、陆地13.7。年平均无霜期208天。年平均降水量684毫米,1971年最大为1049.6毫米。年平均风速2.8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71%。3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变电站站址周围为空地,区域主要功能为村民居住或耕作。常见的野生鸟类有麻雀、燕子等,其他野生动物有田鼠、野兔、蚱蜢、蝈蝈等。周围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等,野生植物主要有部分野生灌木及草本类植物。工程所在地生态系统较简单。社会环境简况微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辖15处乡镇(街),68万人,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六大淡水湖泊之一。微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邮电发达。南靠江苏徐州市,北接孔孟圣地邹城、曲阜,西通生态之城牡丹之乡菏泽,东连煤城枣庄、峄城“万亩石榴园”。城区内有“微园” 游乐小区、山东省水上运动集训场、湖滨公园、体育中心、微山湖宾馆、医疗康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 集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为一体,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县内水陆交通方便,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104国道(京福公路)均从境内穿过,县城与周边各县市、县乡镇均公路相连;现有沿湖港口80多处,可直达长江各口岸。微山县煤炭已探明储量127亿吨,是中国重点煤炭基地之一,且埋藏浅、煤层厚,大多为优质气煤、精致的城区肥煤。稀土已探明储量1275万吨,具有含磷、铁等杂质少、品位高、冶炼工艺简单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典型氟碳铈澜矿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石灰岩、煤矸石、黄沙等资源。- 11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工程变电站站址周围的环境现状,本次委托山东鲁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本工程变电站站址周围的电磁环境、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1 监测仪器及内容1.1 监测仪器主要监测仪器及相关性能指标见下表。表3 监测仪器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测量范围检定证书编号有效期1PMM8053B场强分析仪及EHP-50C电磁场探头频率5Hz100kHz电场10mV/m100kV/m磁场1nT10mTXDdj2018-36732019年09月03日2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频率20Hz20kHz量程28130dB(A)F11-201833742019年09月05日3AWA6221A声校准器F11-201835882019年09月16日1.2 监测方法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的监测方法见下表。表4 监测方法项目监 测 方 法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3 监测点布设、监测时间与条件本工程现状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具体情况见表5,监测时变电站的运行工况见表6,监测布点示意图见附图6。表5 本工程监测情况表监测项目名称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 站址四周:监测点选择在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距离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小于20m)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处布置,每侧布置1个。设1个断面监测,断面监测路径以变电站围墙周围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监测最大值处为起点,在垂直于围墙的方向上布置,监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距离围墙50m处为止。(2)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设1个监测点位。在建筑物外监测,选择在靠近变电站的一侧且距建筑物1m处布点。2019年7月16日(昼间:晴 温度:2930 相对湿度:5155% 风速:3.03.4m/s;夜间:晴 温度:2627 相对湿度:3841% 风速:2.52.9m/s)。噪声站址四周:在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且受声源影响最大处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表6 本工程变电站监测时典型运行工况序号变压器名称电压(kV)电流(A)有功功率(MW)无功功率(Mvar)运行时间1#1变压器11437.026.82.58:00-12:002#2变压器114.564.3512.093.993#1变压器11199.6217.467.6122:00-23:504#2变压器110.362.9511.254.471.4 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由具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检测资质的山东鲁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监测,其计量认证证书号为2015150509U,监测点位的选取具有代表性,所用检测设备均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或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合格,监测时检测仪器均处于检定有效期内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现场由两名经过专业培训且取得岗位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共同进行监测,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清楚、详细、准确的记录。检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制度。2 工程建设区的电磁环境、噪声环境现状2.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本工程的电磁环境现状值见下表。表7 本工程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编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V/m)(T)A1北侧围墙外5m 11.240.106A2西侧围墙外5m 24.460.145A3南侧围墙外5m 14.520.126A4-1东侧围墙外5m 43.940.238A4-2距离东侧围墙外10m29.640.116A4-315m17.340.069A4-420m11.740.053A4-525m8.4500.047A4-630m5.5420.043A4-735m4.1420.029A4-840m3.3410.025A4-945m2.6380.021A4-1050m1.8450.018表8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编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V/m)(T)C1站址北侧25m的新耀公司厂房外1m2.8400.039由现状监测结果可见:(1)站址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分别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100T。(2)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分别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100T。2.2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本工程变电站的声环境现状值见下表。表9 本工程变电站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编号测点位置检测结果Leq dB(A)昼间(8:00-12:00)夜间(22:00-23:50)a1站址东厂界外1m处5046a2站址南厂界外1m处4945a3站址西厂界外1m处5047a4站址北厂界外1m处5247由现状监测结果可见:本工程站址处四周声环境现状值昼间为4952dB(A)、夜间为4547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同时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频率50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为4kV/m,磁感应强度为100T。噪声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总量控制指标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装置,是联系电厂和电能用户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力网联系起来。110kV的电能通过线路到达变电站的110kV配电装置,再经过主变压器降压为35kV和10kV,最后通过35kV和10kV配电装置将电能往外输送。主要工艺流程简图如下。110kV线路 110kV配电装置 35/10kV配电装置 35/10kV线路 110kV变电站主变图2 110kV变电站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及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的主要污染工序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阶段。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工序包括废水、噪声、固废,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工序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废水、固废等。主要污染工序见图3。废水、噪声、固废施工期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35/10kV线路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废水、固体废物图3 变电站主要污染工序图1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仅在站内原主变位置处进行主变更换及相关设备安装等,施工量较小,且全部在现有站址内进行,在更换下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和主变中剩余变压器废油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的情况下,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2 运行期2.1 污染因素分析2.1.1 电磁环境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电磁环境影响。在电能输送或电压转换过程中,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主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设备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输变电设备还有很强的电流通过,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场。变电站内高压配电设备的上层有互相交叉的带电导线,下层有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以及连接导线,电极形状复杂、数量多,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高交变工频电磁场,对周围产生静电感应。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附近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1.2 噪声变电站的变压器是噪声主要污染源强。变压器的本体噪声在通常情况下主要取决于铁芯的振动,变压器本体的振动通过绝缘油、管接头及装配零件等传递给冷却装置,使冷却装置的振动加剧,增大噪声的辐射。变电站运行期间噪声以中低频为主。2.1.3 废水本工程变电站内设有1名门卫人员,日常值班、生活过程中会产生生活污水。此外,设备运行维护和临时检修过程中运检人员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水。2.1.4 固体废物变电站在运行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门卫和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变电站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蓄电池退运时产生废旧蓄电池。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流出的事故油。2.2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2.2.1 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原变电站选址时,已充分考虑了当地规划和环境要求,变电站已避开居民区。(2)在变电站布置形式上,通过合理布置主变压器位置,可有效利用距离衰减,减小对站区围墙外的电磁环境影响。2.2.2 噪声防治措施(1)在设备招标时,对主变等高噪声设备有噪声级的要求,主变噪声不大于60dB(A)。(2)站区内合理布置,利用距离衰减达到一定的降噪效果。2.2.3 废水防治措施门卫和运检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卫生间、化粪池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集中堆肥处置。2.2.4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废旧铅酸蓄电池、事故状态下废变压器油。(1)生活垃圾防治措施:变电站内设垃圾收集箱,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废旧铅酸蓄电池防治措施:废旧铅酸蓄电池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经核实,本工程铅酸蓄电池更换频率为810年,即810年产生1批(104块电池)废旧铅酸蓄电池。替换下的废旧铅酸蓄电池暂存于蓄电池室,拟按照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做好电网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相关要求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规范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废变压器油防治措施:贮油坑和总事故贮油池均设计防渗处理,防渗系数达到110-10cm/s,可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XG1-2013)的要求。贮油坑和总事故贮油池的防渗措施如下:采用C30抗渗混凝土现场浇制,抗渗等级P6,施工时候混凝土内掺入高效抗裂防水剂,以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縮裂缝出现。为提高油池现浇混凝士的抗渗性能,油池底部垫层先抹水泥砂浆防水层后,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油池内壁再加抹1:2.5水泥砂浆防水层。同时池壁加双层双向钢筋网以加强混凝土抗裂作用。地基夯实,要求地基土压实系数大于0.97,以保证结构沉降为柔性均匀沉降,不致因不均匀沉降产生剪切裂缝。变压器在发生事故时,壳体内的油排入贮油坑、总事故贮油池临时贮存,最终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废油不外排,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环保投资本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见下表。表10 本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措施费用(万元)1贮油坑及总事故贮油池92场地复原1合计10本期工程估算投资201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占总投资的0.49%。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门卫、运检人员生活污水少量0电 磁变电站设备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固体废物门卫、运检人员生活垃圾少量0变压器废变压器油1号主变17.5t、2号主变25t0照明设备废旧铅酸蓄电池104块/(810年)0噪 声变电站运行噪声源主要来自于主变压器等设备,源强不大于60dB(A),采取措施后,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另附页)本工程在原围墙内改造,不需新征地,涉及土建施工量相对较少,因此本工程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工程仅在站内原2号主变位置处进行主变更换及相关设备安装等,施工量小且在站址围墙内进行,因此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其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为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作业产生的机械噪声,在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护保养情况下,可有效降低机械噪声。由于施工噪声影响持续时间较短,施工结束噪声即消失,且施工均在场区内,距离居民区较远。只要施工单位做到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高噪声施工机械避免夜间施工,工程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2 废水影响分析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利用站内卫生间,生活污水经站内卫生间、化粪池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集中堆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放置,定期清运;施工时产生的一般建筑垃圾和弃土首先考虑回用,不能回用的应运至指定弃渣处置点妥善处理;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的要求交由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本工程拆除的现有2号主变压器及相关设备由建设单位进行报废退役处理,废旧物资回收商须具有废旧变压器油回收资格和相关的道路运输许可证。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和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步消失。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 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将会发生交错和叠加,难以用计算方法来描述其周围环境的电磁场分布,因此本次评价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预测变电站运行对其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1.1 类比对象类比监测对象选用枣庄110kV郭里集变电站(类比检测报告编号:中威辐检(WT)字2015第708号),郭里集变电站和留庄变电站的类比分析情况见表11。表11 变电站类比分析一览表项目110kV郭里集变电站(类比对象)110kV留庄变电站(增容)电压等级110kV110kV主变容量250MVA131.5MVA+150MVA主变布置户外户外110kV配电装置户外敞开式户外敞开式110kV进线架空,2回架空,2回围墙内面积3600m24265.7m2从上表可以看出,郭里集变电站和留庄变电站电压等级相同,主变均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均为户外敞开式布置,110kV进线方式和回数相同,郭里集站的主变规模大于留庄站且占地面积小于留庄站,因此类比结果较保守。1.2类比变电站监测条件及运行工况类比监测时间为2015年4月29日;监测时气象条件:环境温度15.622.8;天气阴;湿度36%48%;风速1.62.2m/s。类比变电站监测时运行工况见表12。表12 类比变电站运行工况一览表序号变压器名称电压(kV)电流(A)有功功率(MW)无功功率(Mvar)1#1变压器114.92123.7523.18.82#2变压器114.9250.9810.11.51.3 类比监测仪器类比监测单位为济南中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工频电场及磁感应强度监测仪器采用NBM-550场强分析仪,设备编号为JC03-02-2012,仪器测量范围电场强度为5mV/m100kV/m、磁感应强度为0.3nT10mT,在年检有效期内。1.4 类比变电站测量结果及分析(1)变电站类比监测结果110kV郭里集变电站类比测量结果见表13,类比监测布点图见图4。表13 110kV郭里集变电站工频电场、磁场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场强度(T)1站址东侧围墙外5m处12.380.3682站址南侧围墙外5m处10.610.2013站址北侧围墙外5m处31.790.1524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5m处117.60.2395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10m处60.050.1966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15m处29.670.1777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20m处24.760.1528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25m处19.880.1019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30m处19.240.08010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35m处17.530.05111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40m处9.7510.04212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45m处5.9960.03913垂直站址西侧围墙外50m处4.6670.038图例 工频电磁场110kV配电装置综合楼110 kV进线农田农田农田公 路N大门#2变#1变农田 50m 5m根据类比监测结果,110kV郭里集变电站正常运行时,变电站围墙外产生的电场强度最大为117.6V/m,小于4kV/m;磁感应强度最大为0.368T,小于100T。图4 郭里集变电站类比监测布点示意图(2)留庄站环境预测评价根据类比预测结果并综合考虑现状检测结果,110kV留庄站运行后,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117.6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为0.368T,分别小于4kV/m、100T。(3)站址周围环保目标处的电磁环境预测分析由于站址周围工频电磁场经类比后远低于评价标准限值,且工频电磁场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由此预测,本工程运行后站址周围环保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评价标准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评价标准限值100T。2 变电站声环境影响分析2.1 预测模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声源声功率级或靠近声源某一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距离声源较远处的预测点的声级LP(r),在已知距离无指向性点声源参考点r0处的倍频带升压级LP(r0)和计算出参考点(r0)和预测点(r)处之间的户外声传播衰减后,计算预测点声压级。变电站噪声预测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在噪声预测计算中,考虑了几何距离引起的衰减,同时考虑了声屏障(Abar)等引起的衰减。2.2 预测结果本工程主要噪声源是新增的1台主变压器,放置在户外,噪声以中低频为主,连续排放。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模式,主变按点声源进行预测,现状噪声值里扣除原有2号主变的噪声影响,然后叠加本工程增容的2号主变的噪声影响。根据站址平面布置图,2号主变压器与各厂界的距离见表14。表14 主变与各厂界距离 单位:m变压器名称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2号主变471825.341本次噪声预测考虑了距离衰减,通过噪声预测模式计算,预测结果见表15。 表15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表 单位:dB(A)预测点位时段源强主变台数现状值(1)背景值(扣除原2号主变)(2)贡献值(新增2号主变)(3)预测值(4)=(2)+(3)标准东厂界昼间6015049.926.55060夜间4645.94650南厂界昼间6014948.835.04960夜间4544.54550西厂界昼间6015049.931.95060夜间4746.94750北厂界昼间6015251.927.75260夜间4746.94750从噪声预测结果可以看出,110kV留庄站运行后,厂界噪声预测值昼间为4952dB(A)、夜间为4547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3 水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在运行期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经站内卫生间、化粪池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集中堆肥处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无影响。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废旧铅酸蓄电池、事故状态下废变压器油。(1)生活垃圾变电站在运行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很少,站内设垃圾收集箱,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废旧铅酸蓄电池变电站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本工程铅酸蓄电池更换频率为810年,即810年产生1批(104块电池)废旧铅酸蓄电池。废旧铅酸蓄电池退运后,拟暂存于蓄电池室,最终按照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做好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