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1页
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2页
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3页
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4页
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怦怦(png) 攲斜(j) 疲倦不堪 自做主张 B卜问(b) 应和(yng) 得意洋洋 混为一谈 C着落(zhu) 归泊(b) 自相矛盾 蛛丝马迹 D祷告(do) 屏息(png)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恻,否则收效甚微。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避免中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了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D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有我与地坛、欧游杂记等。 B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二、阅读春选段,回答5-7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5下列对选文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写春花,主要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作者写出了春花的多、艳、甜。 C作者写春花时,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行文的。 D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春花图。6下列诗句中哪项与第段文字的主要描写对象不同 A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B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对选文第段你认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多、细、密、亮,可见作者观察仔细。 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此句与前文黄晕的灯光、慢行的人共同构成了雨中乡下安静和平的氛围。 C“密密地斜织着”说明春雨密而轻盈。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说明作者赏雨之时恰有轻雾,雾中微雨,春天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三、阅读十二章,完成8-10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8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 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C思而不学则殆(有害)D传不习乎(传授)9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人不堪其忧,回也小改其乐。10下列语句中,谈论学习态度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共9分)11读第卷文言文十一章,翻译句子。 (4分)(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补充诗句。(5分) 天净沙秋思点题之句是 _。曹操在观沧海中,展开想象对沧海的胸怀之广大进行赞美的诗句是 _。 次北固山下写出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能表现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的句子是 , 。 正是江南好风景,_ 。 写出你积累的咏雪的诗句连续两句:_,_。五、13综合性学习。(4分)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12年l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l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探究发现: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温馨提示:_六、 (共27分)(一)阅读下面的次北固山下,完成l4-15题(共4分)次北固山下于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6-19题(共9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3分) 诸儿竞走取之 走: 取之,信然 信然: 人问之,答曰 之: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18故事中的王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分)_19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2分)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4分)梦里开满泡桐花 春天来了。 窗外斑鸠的声声啼呜,唤醒了我对儿时故乡的回忆。 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悠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高高低低五彩缤纷的鲜花: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苦楝花、金黄的枣花、火红的杨树花、碧绿的榆钱其中开得最盛、最惹眼的还要数家乡的泡桐花。 泡桐的生命力极强,用指头粗细的一段根随便往土中一插,春雨一淋,春日一晒,春风一吹,它便顶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破土而出。头年的泡桐树像竹竿一样笔直地向上生长,且是中空的,因此长得特别快,一年就可以长十来米高。泡桐树的叶子为了吸收到阳光,头一年也特别多、特别大,从根部一直长到顶端,大的像荷叶一样,小时候在河堤上放羊,我们常用泡桐叶当伞去遮风挡雨。泡桐树身直质轻,且有韧性,过去家乡盖房的梁檩最佳的选择便是泡桐。 春节刚过,泡桐的细枝顶端便生出一串串带有黄绿斑纹的卵形花蕾,一串挨一串地向上举着,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但这还不算真正的开屏,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那卵形的花蕾便从顶端裂开,这时浅紫色的花朵便像出了壳的小鸡一样从里面顶了出来,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向上伸展,颜色越来越浅,最后变成了粉色的小喇叭。微紫的泡桐花在金色阳光和黄色的土地相互调和的色调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没有绿叶的映衬,远远地望去一棵棵泡桐便是一只只五色缤纷的花孔雀在春光中尽情地开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又像一群美丽的少女穿着紫色的彩裙微笑着在那里翩翩起舞,是那么的新鲜动人惹人喜爱。 每当我看到热情绽放的泡桐花,嗅着略带苦味的淡淡的清香,依稀之间,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像泡桐花一样美丽的儿时伙伴桐花。桐花是邻家的大女儿,聪明而美丽。童年美好的记忆几乎都有桐花的影子,我们一起快乐地放羊,一起蹦跳着上学,曾共撑过一柄桐树叶,她也曾送给我用泡桐花蕾串成的项链,我也送给她用泡桐花编成的花环。 桐花家盖了小洋楼,但院子里已经没有了泡桐。我们村的泡桐也越来越少,不知什么时候村子里已经再也找不到一棵泡桐树了。不仅是泡桐树,还有洋槐树、苦楝树、桑树、皂荚树等都是越来越少,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杨树,年轻人说杨树长得快而且板材厂收购的价值也高。不仅村里村外的杂树被换成杨树,连种庄稼的地里也被杨树成片成片地占领,其实不是杨树惹的祸,它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树,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我时常在梦中回到泡桐花开的季节,楼房的四周又栽满了树,泡桐尤其最多,所有的枝头都开满了泡桐花,怒放的泡桐花热情地散发着芬芳,夹着儿时伙伴桐花铜铃般的笑声,伴着醉人的花香向我袭来20以“梦里开满泡桐花”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_21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泡桐和泡桐花?(3分)_22请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_23“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_24试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_七、作文(共50分)25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选择题:1C 2D 3D 4A 5C 6B 7D 8D 9C 10B非选择题:四、11(1)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联系当前的事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12断肠人在天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 落花时节又逢君 示例:忽如一夜出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五、l3【活动一】一些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中国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活动二】示例:我欣喜地看到,绿灯引领,有序通行。六、(一)14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15“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二)16走:跑 信然:确实如此 之:代词,指王戎17树长在路边还剩下这么多果子,这李子必定是苦的。18善于思考,分析问题。19遇事多分析,不盲从。(三)20暗含文章内容;表达作者对儿时故乡的怀念;题目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拨:在记叙文或散文中,标题在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或暗示文章的写作对象、主要内容;揭示或暗示主旨;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设置悬念、新颖有趣等。本文题目暗示了写作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