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 背景 1 辛亥革命后 自由 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 一战期间 中国 有了进 步发展 3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 牢笼 实行 4 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 的逆流 答案 1 民主平等 2 资本主义 3 封建思想民主制度 4 尊孔复古 2 兴起 1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在创刊号上发表 一文 2 代表人物 李大钊 鲁迅等 3 主要阵地 4 主要活动基地 实行 思想自由 办学方针的 答案 1 青年杂志敬告青年 2 蔡元培胡适 3 新青年 4 兼容并包北京大学 3 前期的主要内容 1 提倡 与 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2 提倡 反对旧道德 有人甚至提出 的口号 答案 1 民主科学 2 新道德打倒孔家店 3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胡适发表 提出写文章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发表 主张建设新鲜 平易 通俗的新文学 鲁迅写出 孔乙己 等小说 把 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答案 3 文学改良刍议须言之有物文学革命论狂人日记反封建 4 意义 1 猛烈地冲击了 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 与科学的洗礼 3 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1 封建思想 1 民主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 开始传入 1 背景 国内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国际 俄国 的爆发 2 概况 1918年 李大钊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率先举起 旗帜 答案 1 十月革命 2 庶民的胜利社会主义 2 广泛传播 1 背景 1919年 爆发 2 概况 李大钊发表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 劳动者 和 劳动音 答案 1 五四运动 2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劳动界 3 影响 1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2 1921年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诞生 答案 2 中国共产党 方法点拨 精讲阐释 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要明确其起止时间为1915 1921年 要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纳入其中 而影响分析主要立足思想解放和民主革命思考 1 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就是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和后期宣传的马克思主义 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新道德主要指平等 自由 博爱 民主和科学是旗帜 新道德是手段 新文学是载体 2 影响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启发了民众的思想 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后期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分子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 不利于近代思想文化建设 应用示例 1917年 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 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 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 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 批判封建皇权b 反对尊孔复古c 捍卫 临时约法 d 倡导科学精神解析 从材料中的 以专制护符之孔子 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 可以看出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 答案 b 方法点拨 精讲阐释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特点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什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特点要从传播史实概括 意义侧重指导革命和理论创新 1 原因 国际因素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内因素 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 2 特点 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3 意义 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指明了方向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应用示例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 提出 到民间去 的号召 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 是在 a 戊戌维新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d 国民革命时期解析 五四运动后 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因此本题答案c 答案 c 基础达标1 1915年 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 称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 新青年 b 少年中国 c 青年杂志 d 每周评论 解析 此文出自陈独秀为 青年杂志 所写的发刊词 敬告青年 从1916年9月起 青年杂志 改名为 新青年 青年杂志 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敬告青年 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答案 c 5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 传统文化与新文化 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 请把与 修身 齐家 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修身 齐家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供养 赡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 2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中后期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 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岳麓版必修 文化发展历程 3 试概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4 在探究过程中 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 应以传播文化为基础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 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 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解析 本题属于研究性学习课题 以 传统文化与新文化 为主题 考查古今中外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 答案 1 修身 齐家 2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3 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4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考题回放1 所谓立宪政体 所谓国民政治 果能实现与否 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促进国民思想解放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应该是d 答案 d 2 2013 江苏卷 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 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 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 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 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 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 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 a b c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 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 故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 b 1 2013 安庆一模 陈独秀在 青年杂志 创刊号上宣称 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 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 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 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 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宣称 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 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实质 答案 b 2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 赛先生 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 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 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 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 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 解析 解题关键是掌握 赛先生 指 科学 即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包括进化论 无神论 唯物论等 故c项符合题意 a b项属于 德先生 的主张 d项与 赛先生 的主张相反 答案 c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与宪法 渺不相涉也 吾今于此标题 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 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现 怪诞之事实者也何也 则宪法草案中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这事是也 李大钊 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引起保守势力的极端仇视与恐惧 反动军阀诬蔑新文化运动是 异端邪说 洪水猛兽 守旧派文人攻击新文化运动 功利倡而廉耻丧 科学尊而礼仪亡 以放荡为自由 以攘夺为责任 甚至谩骂提倡新思想 直与猩红热 梅毒等之输入无异 1 材料一 怪诞之事实 发生在哪一时期 这种 怪诞之事实 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领域推行什么政策 2 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 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分析材料三中反动军阀 守旧文人为什么攻击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较全面地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内容和影响 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和课本基础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 1 时期 袁世凯统治时期 政策 尊孔复古 2 民主和科学 3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对中国人民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9 2013 徐州一模 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 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断道德之标准 就目前之情势观之 应规定者约有三事 一 注重人道主义 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 二 发达个人之制己心 三 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 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 相形见绌 举国所知矣 其次为政治 年来政象所证明 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令以往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 则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彻底之觉悟 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 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 真是不幸极了 社会的种种组织 风俗 制度 都是过渡时代 青黄不接 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 旧道德已宣告破产 使得国内的军政 民政 以及工商百业 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 比之欧洲黑暗时代 也差不多 左立夫 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1 据材料一 作者所说的 旧道德观念 指的是什么 作者所提出的 新道德标准 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 据材料二 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 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说明 道德伦理革命 出现的原因 3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 1 问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内涵回答 第 2 问从材料中对国人觉悟的认识入手 可知国人觉悟经历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