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019年7月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 “立嫡以长不以贤”D.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体现的科举制,符合设问,A项正确。B项属于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项属于嫡长子继承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属于察举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2.“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史约三百年”。文中“封建”指的是A. 君主专制B. 王位世袭C. 分封诸侯D. 设置郡县【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封建转帝制”,可知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建邦的意思,正确;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实行,错误;王位世袭不符合材料中分封建邦的含义,错误;设置郡县是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制度,错误。3.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个人实际上不受到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这说明在雅典A. 享有公民权人数有限B.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 城邦要求少数服从多数D. 直接民主滋生出多数暴政【答案】D【解析】【详解】“个人实际上不受到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这句话是在说在古代雅典民主制下,公民的个人利益不如集体利益重要,集体的决策可以决定一个公民的命运,结合所学可知,陶片放逐法就是个很好的说明,所以题干是想强调民主制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选D;材料不是说明公民权范围的狭窄,错误;雅典的公民权不是受到限制,错误;少数服从多数不是亚里士多德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错误。4.“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A. 习惯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帝国的发展”,可知,因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新矛盾,因此,万民法诞生,C正确。习惯法、公民法与题干中的“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不符,AB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在自然法下人人平等,与材料不符,D错误。5.“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院,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落实麦迪孙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A. 三权分立制度B. 联邦参议院C. 联邦最高法院D. 两党制竞选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文信息可以看出美国为了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即实现与众议院的议员们相互制衡,必须再设置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就是联邦参议院,故项正确;三权分立制度是指美国中央政权的分配原则,错误;最高法院主要是负责司法,错误;两党制竞选制度是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错误。6.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皮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榄已经破烂的房子。”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A. 法律至上B. 分权制衡C. 责任内阁D. 君主无权【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受法律的限制,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A正确;分权制衡是指权力之间的制约关系,B错误;责任内阁是指政府权力运作的特点,C错误;君主无权不是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D错误。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对于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断正确的是A. 都表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 都具备反帝反封建的特征C. 都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D. 都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放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所以三者的革命性质相同,三者任务都是反帝反封,故B正确;辛亥革命没有体现出统一战线和统一的民主政权的性质,A和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领导阶层为资产阶级,故D错误;8.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 强迫清政府支付巨额赔款B. 从中国掠走大量珍贵文物C. 继续支持维护慈禧的统治D. 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中“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是指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尤其其中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是指客观上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以及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文化等,由此分析可知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体现出了材料的内涵,故选D。强迫清政府支付巨额赔款、从中国掠走大量珍贵文物以及继续支持维护慈禧的统治都体现不出“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的建设作用,A、和排除。9.1929年,中共中央发出致红四军的指示信,指出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要求红军官兵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明确毛泽东为前委书记。这表明A. 井冈山的经验得到中央肯定B. 毛泽东军事上领导地位确立C. “左”倾错误占据领导地位D. 中国革命摆脱了苏俄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符合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想,体现出井冈山的经验得到中央肯定,正确;毛泽东军事上领导地位确立是遵义会议上,错误;材料中的思想是对毛泽东井冈山经验的肯定,并不是“左”倾错误占据领导地位,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中国革命摆脱了苏俄的影响,错误。【点睛】依据材料中“指出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要求红军官兵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中的关键词“维护”等可知中央当时的态度,从而得出问题答案。10.1990年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次年又提出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上述措施表明台湾当局A. 推动两岸“三通”B. 认同“一国两制”方案C. 坚持一个中国D. 积极响应“九二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国家统一委员会”“国家统一纲领”可知当时台湾坚持“一个中国”,C选项符合题意。推动两岸“三通”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认同“一国两制”方案,B选项排除。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提出的,D选项排除。11.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实际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A. 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 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 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 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美国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等,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表述,题干材料内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ABC。D项“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即体现题干材料“美国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12.1949年6月,毛泽东明确提出“联合苏联,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和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光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 “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B.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 “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光大人民”体现出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思想,符合新中国初期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思想,正确;“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是针对国民党之前签订的条约不予承认,错误;“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外交政策,错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符合材料中“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主旨,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一个从时间1949年,一个从材料中“联合苏联,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和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光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可知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3.农业社会中土地就是财富,但历史上却多词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兼并严重B. 商品经济发展C. 赋税负担沉重D. 豪强势力膨胀【答案】C【解析】【详解】封建国家为维持庞大的行政开支,不断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导致农民苦不堪言,为逃避赋税,农民往往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以规避沉重的赋税,正确;土地兼并严重不是导致材料中土地“投献”的原因,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与豪强势力膨胀都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和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对于材料中“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的信息进行解读。14.下图是某一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中“玉米、番薯被引进”可知是明清时期,D正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宋元时期玉米和番薯尚未引进中国,A、B和C错误。15.有人对宋朝这样评价:“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做出这样的评价所依据的主要史实是A. 出现独立经营商人B. 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答案】C【解析】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故答案为C项。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排除A项;B、D项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均排除。点睛: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16.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年代商办外国人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第一时期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第二时期189519134639081041A. 史料整理B. 史料收集C. 问题形成D. 历史解释【答案】A【解析】【详解】该表格把两个时期的商办、外国人办的厂数、资本、资本所占比重进行列表比较,属于史料整理,A正确。史料搜集是以形成的问题为导向,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为进一步的整理做准备,往往是杂乱无章的,B错误;问题形成是在历史研究中产生了相关的问题需要研究,不符合表格内涵,C错误;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并得出历史结论,D错误。17.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颁布的76项主要经济法规中,有54项颁布于袁世凯当政时期,超过总数的70%,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A.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B. 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C.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D. 表示袁世凯赢得了广泛政治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经济法规的制定主要目的是规范经济运作以及经济秩序,材料“经济法规中,有54项颁布于袁世凯当政时期,超过总数的70%”“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明法规条例的颁布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B正确;经济法规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市场,但并能说明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A错误;材料中的经济法规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不是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C错误;材料中属于经济措施,并不能说明袁世凯赢得了广泛政治认同,D错误。18.在细心的观察家看来,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更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是因为A. 它推动产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B. 它开启世界向着整体性发展的序幕C. 它促使了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转型D. 它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材料中论述的是工业革命不仅是经济、技术以及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显然这里是强调工业革命促使了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转型,C正确;产业结构、世界整体性发展以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符合材料中“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的主旨,A、B和D项错误。19.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A. 传单B. 信件C. 报纸D. 电报【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世纪70年代初”此时处于中国近代大众传媒更新的时代,又从“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说明信息的载体是报纸。20.下图是某班级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图片。根据这些图片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A.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 中国的经济近代化C.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D.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图片涉及的是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这两种企业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B正确;材料中没有自然经济解体的图片,不能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A错误;C中的发展历程不符合材料图片的主旨,C错误;汉阳铁厂和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企业,D错误。21.二战后,法国社会住房在20年间获得高速发展;70年代后期,政府住房改革的目标之一调整为鼓励住房自有化,部分质量好的社会住房被购买而成为私产。其主要目的是A. 减轻政府负担B. 改善国民住房条件C. 发展社会福利D. 增加政府调控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社会住房属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一项措施,由于社会福利的支出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大,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改革社会福利的方案,材料中的举措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导致,A正确;材料中的举措不是改善国民的住房条件,主要是减轻政府负担,B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是减少社会福利,C错误;增加政府调控能力不是材料中举措的主要目的,D错误。2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B.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美国通过法案支持反法西斯的国家D. 苏联工业化建设迅速开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以及材料中“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到10万人之多”的信息说明失业人数比较多,应该是大危机时期,而此时的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建设,D正确;新经济政策1928年被废止,A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错误;美国通过法案支持反法西斯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C错误。23.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5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 国家经济政策B. 国家财政状况C. 苏联大力帮助D. 国际形势严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531957一五计划期间,受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影响,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较高,19581962年间,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进一步上升,19631965年间,受八字方针的影响,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下降,流入农业的资金比重上升,因此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国家财政状况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B错误;中苏关系开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恶化,C错误;国际形势严峻不是导致材料表格信息的主要原因,D错误。24.下图反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纪关税和贸易发展总体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B. 世纪贸易总额持续增长C. 世界各国关税壁垒森严D. 经济半球化转向全球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水平逐渐下降,贸易总额逐渐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A正确;世界贸易总额增长属于现象,不是制度保障,故B排除;关税壁垒森严并不会导致关税水平逐渐下降,故C排除;经济全球化也不属于“制度保障”,故D排除。25.下表为20世纪末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分布表,这反映出这时的世界经济国家/集团总部数量国家/集团总部数量美国179瑞士11欧盟148中国10日本107澳大利亚7加拿大12巴西3韩国12其他11A. 区域集团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B. 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素增多D.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分布表”可知,跨国公司总部地点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仅有少量跨国公司存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化中的重要力量,而大部分跨国公司都由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控,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故B正确;跨国公司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不是区域集团化,排除A;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素增多”,排除C;表格信息无法体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排除D。第部分(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持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材料二 1793年玛嘎尔尼作为第一个英国使节访问中国时,在他列出的一长串考察清单中就包含有中国的科举制。随后不久,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很多的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西传,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世界的贡献。材料三 2006年在韩国首尔举行了庄重的仪式,在夕日黄公的勤政殿前,几百人身着超限民族服装,再现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今天的韩国人正是通过这种纪念活动,来表达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尊重和反思。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科举制创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三中外国人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重视尊重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答案】(1)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科举制度是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科举制外传,影响了世界的文官制度,是古代中国在文化领域对世界的贡献。【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科举制创立主要原因是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依据材料二“作为一项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陆续引入”以及材料三“再现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的信息和所学可知科举制度是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3)依据材料一从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以及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回答认识;依据材料二和从三从科举制外传,影响了世界的文官制度,是古代中国在文化领域对世界的贡献回答其他的认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剪力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实现了对通知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材料三 “卓越的政治家必须立足脚下的土地,清楚自己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团需要什么,别的利益集团需要什么;但同时还得有前瞻性,能够从长远着想而牺牲本集团一些眼前利益,以求与社会各集团利益和谐相处。除此之外,还得要有相当的政治智慧与技巧,即精通政治博弈术。”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2)据材料二并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总统如何被“驯服”的。(3)美国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又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均衡。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谋求社会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均衡点”,美国1787年宪法达成了哪些均衡?【答案】(1)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2)总统须对宪法负责;总统受到国会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每届任期为4年(3)在参议员与众议员名额分配上均衡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在对待黑奴人口问题上均衡了北方诸州与南方诸州的利益;在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上均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可知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的王权受到限制主要是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导致王权被彻底剥夺。(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总统须对宪法负责;总统受到国会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每届任期为4年(3)依据材料二“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以及所学1787年宪法内容从参议员与众议员名额分配、对待黑奴人口问题以及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上制衡问题回答。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61年以后,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核的各国商船增多。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材料二 招商局创造的中国“第一”1872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中国上传第一次行驶南洋航线1876年中国第一家船舶保险公司仁和保险公司1878年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煤矿企业开平矿务局1879年中国第一条专用电话线1881年中国第一条专线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1890年中国近代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1897年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材料三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2月26日与英姿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1912年民国元年2月1日招商局临时股东大会议决,同意将局产押借给孙中山临时政府作结款用;1937年招商局以“新铭”等7轮在江阴、上海、南京等地多次沉船抵御日寇沿江进犯招商局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根据材料一,指出轮船招商局成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指出招商局发展进程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打破外国对中国航运的垄断;为军亊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李鸿章等官员的推动。(2)具有开创性;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多样化。(3)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民主革命发展,抵御日本的侵略。【解析】(1)依据材料一“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从经营范围和投资领域等角度思考回答。 (3)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润滑油储罐租赁与设备升级改造服务协议
- 行政管理者在团队建设中的实际运用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5年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中的云计算与区块链安全融合报告
- 老年人阅读适应性方案探索
- 行政管理自考高效策略试题及答案
- 创业支持新政助力就业困难人群突破困境
- 行政管理自考课堂互动试题及答案总结
- 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评估与提升策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报告
- 行政管理的环境政策与社会责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的整合发展题及答案
- 2025四年级美术国测知识竞赛题库(104题附答案)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公司档案及文件管理制度
- 2025年四川筠连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遵义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低压电工证(复审)考试笔试试题(300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 文言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 入团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中班早期阅读《跑跑镇》课件
- 2024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春专任教师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