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doc_第1页
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doc_第2页
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doc_第3页
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doc_第4页
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小区弱电专业分包工程技术方案目 录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总说明1一、项目概述1二、弱电系统技术标准及规范1三、弱电系统总体架构说明2第二部分 各弱电系统详细方案说明6第 1 章综合布线系统61.1系统概述61.2设计依据71.3设计原则71.4系统特点81.5系统配置81.6主要设备详细参数111.6.1家庭多媒体配线箱111.6.2家庭多媒体配线箱111.6.3语音模块121.6.4交换机模块121.6.5超五类RJ45插座模块131.7系统设备清单13第 2 章有线电视系统172.1技术标准及规范172.2系统配置172.3系统点表172.4系统设计方案192.5主要设备参数192.5.1分配器192.5.2传输线缆202.6系统设备清单20第 3 章安防监控系统223.1概述223.2系统设计描述223.3设计原则及依据223.3.1设计原则223.3.2设计依据243.4系统设计方案263.4.1系统组成263.4.2系统设备点表283.4.3系统功能283.4.4系统拓扑图293.4.5系统可满足的指标293.4.6系统施工界面303.4.7系统设备选型303.4.7.1视频矩阵切换主机303.4.7.232路并行报警模块333.4.7.3网络控制键盘353.4.7.4网络数字视音频录像机353.4.7.5视频分配器393.4.7.64路纯视频光端机403.4.7.7智能变速球型摄像机423.4.7.8电梯飞碟型摄像机433.4.7.9彩色枪式摄像机443.4.7.10彩色半球型摄像机453.4.7.11室外红外一体化摄像机463.4.7.1221寸监视器473.5系统设备清单48第 4 章安防周界系统504.1概述504.2系统设计描述504.3设计依据504.4系统设计方案514.4.1系统组成514.4.2系统设备点表514.4.3系统功能514.4.4系统拓扑图534.4.5系统施工界面534.4.6系统设备选型534.4.6.1报警控主机534.4.6.2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544.4.6.3总线驱动器554.4.6.4单防区总线模块564.4.6.5LCD液晶键盘564.4.6.6报警联动箱574.4.6.7感应电缆探测器574.5系统设备清单58第 5 章停车场管理系统595.1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595.2功能特点625.3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645.3.1出入口控制箱645.3.2智能挡车器655.3.3环路感应器665.3.4远距离读卡器和微波卡665.4软件模块675.5系统设备清单68第 6 章巡更系统706.1系统概述706.1.1设计依据706.1.2设计原则706.2系统构成716.3系统特点736.3.1性能特点746.4实施方案756.5设备选型756.6系统设备清单77第 7 章一卡通系统787.1概述787.1.1设计规范及标准787.1.2系统设计原则797.1.3感应IC卡技术选择807.1.4设计目标807.1.5系统整体设计817.1.6系统设计思路827.1.7系统整体结构图837.1.8软件系统平台867.1.9软件功能结构867.1.10一卡通系统总体设计逻辑图877.1.10.1总体架构设计877.1.10.2一卡通集成软件平台897.2门禁控制子系统907.2.1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907.3电梯控制系统927.3.1概述927.3.2系统结构927.3.3功能说明967.3.4管制方式977.3.5产品选型综述987.4系统设备清单99第 8 章可视对讲及家居安防系统1018.1概述1018.2系统设计描述1018.3设计思想1018.4设计原则1028.5系统设计方案1038.5.1系统组成1038.5.2系统设备点位表1048.5.3系统功能1048.5.3.1可视对讲主机功能1048.5.3.2可视对讲分机功能1068.5.3.3桌面管理主机1098.5.3.4服务器软件1108.5.4系统拓扑图1118.5.5系统施工界面1128.5.6系统设备选型1128.5.6.1可视对讲主机1128.5.6.2可视对讲分机1138.5.6.3桌面管理主机1148.5.6.416口交换机1158.5.6.524口交换机1168.5.6.6紧急报警按钮1178.5.6.7门磁窗磁1188.5.6.8燃气泄露报警器1188.6系统设备清单119第 9 章楼宇自控系统1259.1前言1259.2项目需求分析1259.2.1系统监控范围1269.3设计总则1289.3.1系统设计构成原则1289.4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设计1299.4.1控制器及扩展模块1299.4.2传感器、阀门及执行器1319.4.3中央管理控制图形化系统软件1349.5系统监控设备1369.6系统监控功能设计说明1379.6.1送排风系统监控1379.6.2空调系统监控1389.6.3空调系统监控1409.6.4冷站系统监控1439.6.5热交换系统监控1459.6.6给排水系统监控1469.6.7生活水系统监控1479.7系统点表1479.8DDC配置表1679.9系统设备清单168第 10 章信息发布系统17110.1系统概述17110.2用户需求分析17110.3系统的应用优势17210.4系统的重点和难点17210.5应用方案17510.6系统设备清单177第 11 章节能管理系统179第 12 章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18012.1系统概述18012.2系统依据18012.3设计原则18012.4设计要求18212.5系统设计功能18212.6系统组成18312.7系统集成联动功能18412.7.1与楼控系统的联结18512.7.2与消防系统的联结18612.7.3与保安监控系统的联结18712.7.4与一卡通系统的联结18812.7.5集成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18912.7.6与各子系统间的统一管理191 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总说明一、项目概述XXXXX项目位于,总建筑面积42.33万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00000平米。二、弱电系统技术标准及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 XXXXX社区总平面图 XXXXX弱电功能表太原项公司提供20100805提供 关于增嵎一号规范设计指引书的请示(50条)0910016三、弱电系统总体架构说明本小区为弱电智能化安装工程,主要包括以下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2、有线电视系统3、安防监控系统4、安防周界系统5、停车场管理系统6、电子巡更管理系统7、一卡通系统8、可视对讲及家居安防系统9、楼宇自控系统10、信息发布系统11、节能管理系统12、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各系统说明:l 综合布线系统1)每个户型的家居箱都不相同,所以原清单项中的房内家居布线箱不整体报价,本次家居箱补充在系统后面按户型单独报价。2) 弱电机柜AP、浪涌保护器、光纤转换装置LIU都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所以不报价。2)房内家居布线箱含有集线器HUB、配线架BD/FD的功能,所以不报价。3)从图纸上数出1#、2#、3#楼的语音数据点均为949个,而清单中1#楼点数为950需要减1个点,3#楼点数为951需要减2个点。l 有线电视系统1)分配放大器箱 VH、分配放大器箱 VP1、VP2、终端电阻、浪涌保护器、都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所以不报价。2)房内家居布线箱能满足二分支器箱、三分支器箱的功能,所以不报价。3)TV电视插座图纸没有,所以不报价。l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1)图纸和清单没有本系统,但是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我们配置了本次系统。l 安防监控系统 地下车库1)将19寸液晶显示器数量由10台减少为1台,并配置视频切换器1台。根据CAD图纸机房布置图中设计,增加21寸监视器12台。2)视频放大隔离器,此次系统方案不使用。3)控制码分配器不使用,此次系统方案中矩阵设备已包含此功能。4)光端机接收端,清单中增加2台设备,增加设备用在住宅楼内。5)单增加报警管理软件一套,用于报警系统的管理以及实现电子地图显示报警位置。6)清单增加摄像机电源36台,为前端报警探测器、摄像机供电。7)清单增加电视墙1套。8)清单增加19寸标准机柜4台,用于安装放置机房内各种监控报警设备。 室外工程1)监控系统增加红外一体彩色/黑白摄像机20台,球型彩色云台摄像机1台。根据CAD图纸太原一期园区弱电总平面中设计,室外工程共有46台摄像机,其中,周界监控摄像机23台,小区内监控23台(含3台球型彩色云台摄像机)。2)清单增加摄像机高杆支架及基础18套,用于小区园区内室外监控使用。l 安防周界系统1)周界系统减少壁装弱电箱1个。根据CAD图纸太原一期园区弱电总平面中设计,壁装弱电箱为25个。2)周界系统清单增加感应电缆探测器1套。根据CAD图纸太原一期园区弱电总平面中设计,感应电缆探测器共2套。3)周界系统清单光端机发射端1台,根据CAD图纸监控周界报警系统图中设计,系统图设计使用5台光端机。l 可视对讲及家居安防系统1#楼、2#楼、3#楼1)根据CAD图纸,1#可视对讲系统门口主机增加3台,共使用6台对讲主机。2#可视对讲系统门口主机增加3台,共使用5台对讲主机。3#楼可视对讲系统门口主机增加4台,共使用6台对讲主机,。2)1#、2#、3#楼增加电梯控制模器1台和扩展器2台。满足招标文件中,可视对讲系统与电梯的联动功能。3)1#、2#、3#楼增加网络交换机9台以及6800米超五类网线,清单项为传输网络组网使用。4)1#、2#、3#楼增加电梯专用缆480米,为4台电梯摄像机做传输使用。5)根据CAD图纸,1#、2#的4路视频视频光端机增加2台,3#的4路视频视频光端机增加3台。6)1#、2#、3#楼增加弱电机房设备箱10台,为放置网络交换机和对讲系统变压器使用。7)1#、2#楼增加4芯光纤550米,3#楼增加4芯光纤400米,为光端机和光收发器传输使用。5#楼、6#楼、7#楼1)根据CAD图纸,5#楼门口主机增加8台,共使用10台对讲主机。6#楼门口主机增加7台,共使用9台对讲主机。3#楼门口主机增加8台,共使用10台对讲主机。2)1#楼增加电梯控制模器1台和扩展器2台,2#楼增加电梯控制模器1台和扩展器2台,3#楼增加电梯控制模器1台和扩展器2台,满足招标文件中,可视对讲系统与电梯的联动功能。3)1#楼增加网络交换机12台,2#楼增加网络交换机12台,3#楼增加网络交换机12台,清单项为传输网络组网使用。4)1#楼增加电梯专用缆480米,为4台电梯摄像机做传输使用。2#、3#楼分别增加电梯专用缆720米,为4台电梯摄像机做传输使用。5)根据CAD图纸、1#、2#、3#楼的4路视频视频光端机分别增加2台,使用2台4路视频光端机传输电梯摄像机和大厅摄像机的视频信号。6)1#楼增加弱电机房设备箱10台,2#、3#楼分别增加弱电机房设备箱14台,为放置网络交换机和对讲系统变压器使用。7)由于5#楼距弱电机房距离较近,不考虑使用光缆传输,因此光收发器和4芯单模光纤不做报价。l 停车场管理系统1)在停车场系统中,清单里少配一个RS485卡,型号为485SI+/C,因为中控室里面的设备可以实现管理计算机到发卡器的连接。l 信息发布系统1)信息发布系统(发送卡)属于信息发布的信息输出部分,已在信息发布中心中包含,仅在前端LED显示屏后设置信息发布系统(接受卡)即可。l 门禁系统1)本次投标选用的可视对讲主机已经包含内嵌了门禁系统,具备门禁系统的包括卡片识别、权限控制、门锁信号输出等全部应用功能,故门禁系统不再单独需要设备。l 楼宇自控系统1)因图纸没有标明受控电箱及受控设备的位置,无法确定DDC的位置及DDC到强电箱和受控设备的距离,因此本次投标的楼控系统不含管线。2)按照答疑要求,对空调系统的监控内容增加住宅区域检测空调机组回风处C02浓度,地下车库区域监测空调机组回风出风的CO浓度。l 11、节能管理系统1)节能管理系统的功能还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第二部分 各弱电系统详细方案说明第 1 章 综合布线系统1.1 系统概述随着智能住宅的兴起,使智能住宅所依赖的网络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关键了。智能住宅综合布线是整个住宅智能系统的基础部分,也是伴随着住宅小区土建的同时建设的。由于它是最底层的物理基础,其他智能系统都建立在这一系统之上,布线系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住宅中所有智能系统的运行,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智能住宅布线系统非常重要。智能住宅的高科技应用的基础都是宽带通讯网,并且随着应用系统的发展及新应用的出现,对通讯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布线将无法满足这些应用的需要。而日后新增或改造这些线路除了消耗人力物力外,还会影响家庭美观及家庭的正常生活。这就需要专门针对智能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建设其特有的综合布线系统-智能住宅布线系统。该智能家居布线系统是一套具有将电话、电视、家庭网络功能综合于一体的家用智能家居布线系统,该布线系统能充分解决当宽带到户后,“最后10米”家居内部集中、规范布线的问题。该智能家居布线系统,能和宽带网络线、有线电视线、影音线和网络信息面板、有线电视面板等灵活配置,真正解决“宽带到房间”、“宽带到桌面”的问题。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1.2 设计依据u CECS 9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u CECS 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u YD/T926 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u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u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u 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u (YD/T2008-93)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u 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u 招标图纸1.3 设计原则本设计方案遵循以下七项原则,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实际布局来设计该布线系统方案。实用性:实施后的网络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和图象通信。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敷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扩充性: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系统中。先进性:布线系统适应日益广泛的数据通信的应用,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从而保护用户在线缆及网络系统上的投资以及运行在其上的应用。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标准化严格按照EIA/TIA 568B及ISO/IEC 11801标准设计系统,并能连接众多满足国际网络标准(如IEEE802.3, IEEE802.5, IEEE802.12)的网络设备。1.4 系统特点针对传统布线方式所存在弊端,智能家居布线系统在这些方面均进行了优化。改进后的布线系统采取综合的分配方式,可稳定信号,以保证电视、电话等的使用效果。此外,还有一点优势也很明显:采用智能家居布线系统后,所有的线缆端口都接在布线箱的标准接口上,不仅方便了弱电系统的维修,还使住户能够全面管理家中的各种弱电设施。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使用多台电脑只需付一条宽带网络的月租费,相当于在家庭内部组建一个小局域网。由于已预埋了足够的线缆和网络信息接口,所以当新的管线线缆入户时,不必花大量的资金开槽铺线或拉明线;同时语音和数据的互换可直接在家庭内部的配线箱上跳接,而不用像有些布线方式,还需在楼层配线间或主配线间进行跳线。1.5 系统配置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信息点数量、信息模块类型、面板类型、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连线接头类型四部分:室内布线示意图如下:(仅为参考)信息点数量确定信息点数量以甲方设计需求里的图纸点位为依据设计。1#、2#、3#楼配置相同, 5#、6#、7#楼配置相同。系统点位表如下:5#、6#、7#:信息模块类型户内语音数据模块选择超5类信息模块,语音数据点主要分布在户内的主卧、次卧、书房、客厅、厨房。面板类型信息插座面板类型为国标86面板防尘,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双孔形式,并带有图形、文字标识:语音点采用电话标识,数据点采用电脑标识。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连线接头类型数据点采用RJ45头,语音点采用RJ11头。标准信息座均为墙面暗装底边距地30厘米。其示意图:1.6 主要设备详细参数1.6.1 家庭多媒体配线箱家庭多媒体配线箱FA/FAII型可安装4个基本单元模块,FB/FBII型可安装6个基本单元模块。推荐选配一分三或一分四有线电视分配器,可兼容安装一分六或一分八有线电视分配器。功能模块翻转设计,操作灵活,界面简洁,富有现代感,模块设计小巧实用,功能丰富,组合更为多样。为您提供更多选择。易管理、高密度、业内领先。1.6.2 家庭多媒体配线箱C型可安装8个基本单元模块,留有电源区域。D型可安装10个基本单元模块并留有外设安装区域。可选配一分六或一分八有线电视分配器。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备注CP GCD01/CCP GCD01-C家庭多媒体配线箱埋墙尺寸:280410120(mm)外形尺寸:316446130(mm)CP GCD01/DCP GCD01-D家庭多媒体配线箱埋墙尺寸:560410120(mm)外形尺寸:596446130(mm)1.6.3 语音模块语音模块提供四路电话进线七路出线,七路出线间可自由组合拼接,出口为RJ45。RJ11语音模块提供2组一进四出,出口为RJ11口。1.6.4 交换机模块提供10/100兆以太网交换机,兼容10Base-T和100Base-TX两种网络环境,具有交换功能,适用于中小型办公和家庭网络。1.6.5 超五类RJ45插座模块超五类RJ45插座模块是依据国际标准ISO/IEC11801、TIA/EIA 568设计制造的性能优异的UTP电缆用8线式插座模块,100MHz时其最差线对近端串音衰减高达44dB。专利设计的全金属化簧片结构,无印制板,确保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模块化设计,免接线工具,使用灵活方便。技术说明:IDC:簧片接触针部位镀金50(inch),可连接线径0.5mm,卡接可重复次数200次 接触电阻(不包括体电阻):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接触电阻2.5m绝缘电阻:正常大气压条件下绝缘电阻10000M抗电强度:DC 1000V(AV 700V)1分钟无击穿和飞弧现象寿命:插头插座可重复插拔次数750次颜色:白色技术质量标准:ISO/IEC11801材料:PC1.7 系统设备清单177 第 2 章 有线电视系统CATV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它丰富的频谱资源在全球信息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提高,有线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信息量丰富、可实时传输声、像信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现代化的综合性建筑中,成为智能化建筑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同时,这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有线电视和通信、计算机网络将会融为一体。2.1 技术标准及规范u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u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u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u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2005u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u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 13836-1992u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u 行业标准 GY/T121-95CATVu 招标文件的要求u 招标图纸2.2 系统配置本系统在客房、餐厅、卧室均有有线电视插座,并且每个点都配一个IPTV点,采用双口面板。IPTV传输线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有线电视终端面板到户内智能布线箱间的传输线缆采用SYWV75-5线。本次招标范围:户内智能布线箱以外包括智能布线箱各楼层弱电机房园区主机房的设计不再本次招标范围内,智能布线箱包括箱内所需模块设备到户内前端点位的设备及管线为本次招标范围(地面暗埋管不在招标范围内)。2.3 系统点表1#、2#、3#楼配置相同, 5#、6#、7#楼配置相同。系统点位表如下:1#、2#、3#楼:楼层TV/IPTV(电视、IP电视)-10114219319419519619719819919101911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1929193019311932193319小计6225#、6#、7#:楼层TV/IPTV(电视、IP电视)-10116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63017301830193020302130223023302430253026302730283029303030313032303330小计9762.4 系统设计方案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也在不断进步。智能化体现多功能、多媒体、高速度、宽频带,为全方位地集当代国内外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智能系统工程。而且要使有线电视网络具有智能、宽带、多媒体信息三个特点。本系统按国家有线电视技术规范设计、施工和安装调试。2.5 主要设备参数2.5.1 分配器分配器是将一路电视信号均等地分成几路输出的无源器件,用于放大器的输出端或把一条主干线分成若干条支干线,通过它将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用于CATV系统。亦可以反向作为信号混合用。全部产品抗电磁辐射干扰。锌合金压铸外壳,表面镀锡处理采用全锡封方式,屏蔽度大于100dB可消除回传强信号对正向信号的干扰带宽1000MHZ,具有双向功能2.5.2 传输线缆用途: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系统和HFC光纤-同轴电缆网传输数据、语音和图像信号。产品特点:衰减小、结构均匀性好、抗干扰性能优、防潮能力强、温度系数小。参考标准:GY/T135-1998,SJ/11138-1997标准结构尺寸2.6 系统设备清单第 3 章 安防监控系统3.1 概述从公共保安监控体系的角度来说,技防、人防和物防是公共保安监控体系缺一不可的条件。采用高科技的手段,预防入侵、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和重大事故,就是技防保安监控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保安监控子系统是整个弱电系统中的子系统,是确保建筑物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保安监控子系统的设计将实现对建筑物内的各种保安防范措施和功能的集成监控管理和联动控制。确保楼宇管理者可靠地实施建筑物管理,也可大大的提高楼宇的自身价值,提高使用者和用户的办公效率。本工程项目名称为XXXXXXXXXX项目一期弱电专业分包工程,地处山西太原,一期项目为6栋高层高档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为224950平方米。为使XXXXXXXXXX项目成为智能化高档社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本工程建设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程。本系统遵照设计目标和标书要求进行了方案设计。3.2 系统设计描述由于万国城住宅区人员流动性大,所以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是万国城项目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此次设计主要考虑园区内及周界的监控配置,监控中心设在会所。在小区出入口、小区内道路交叉口、地下停车场、住宅电梯及小区住宅楼一层公共区域安装摄像机,各摄像机采集的监控信号通过同轴视频电缆或视频光端机传送至监控中心,并通过矩阵切换控制器,将视频监控画面显示到监控电视墙上,保安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视墙显示的实时画面,及时准确的了解小区的情况。同时,系统后端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对小区内所有监控进行24小时30天的不间断录像,保证小区内所有监控摄像机录像的30天有效查询。此次,数字硬盘录像机图像录制画质均为D1画质。监控系统可以以最好的录制效果,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小区内监控信息的。3.3 设计原则及依据3.3.1 设计原则 可靠性安防系统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在安防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调试安装等环节都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及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贯彻质量条例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易操作性及维护性采用多媒体监控系统,全中文友好界面,方便准确地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和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易学易用。系统的操作简单,快捷,环节少以保证不同文化层次的操作者及有关领导熟练使用操作系统.系统具有高度友好的界面和可使用性。系统有非常强的容错操作能力,使得在各种可能发生的误操作下,不引起系统的混乱。系统应支持热插拔,具有良好的维护性。 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不断翻新,因此,对系统安全的考虑,应当足够重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系统的安全将会受到损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破坏。数字硬盘监控系统是现在的主流监控系统之一,具有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的特点。随着实践应用中的不断改进,在安全性能方面显示出越来越显著的优势。众所周知,原有的模拟录像无法对有效图像和无效图像进行甄别,如果全实时录像在管理和使用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尤其数据积累得多时,在大量的录像带中查阅和保存有效的资料不但繁琐,而且容易出现意外情况。而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监控技术结合产生的数字录像监控技术则弥补了这种缺陷。数字硬盘录像可以在监控画面发生变动或发生报警时(在进行系统联动的情况下),对事发前后用户设定时间段的图像作为事件记录,也可以对经常有人出入或经过等重点部位进行全实时的监控,可以在多路复用(同时监控16路图像即16路复用)数字硬盘录像机中,分别对其中的部分图像进行报警监控而对其他图像进行全实时监控,大大增强了系统设置的灵活性,其先进的检索技术使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需要的资料成为可能,在尽量同时监控所有监控点的前提下,成倍地减少了设备数量,并且避免了原有模拟系统的多路同时监控时因为分时监控产生画面跳跃而可能遗漏数据的情况,这种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应用性设计本系统,应首先考虑能满足万国城小区监控功能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要。本系统的设计要在充分理解小区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工程部门和安全部门的意见,达到选择角度和定位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尽量直观。 联动性安防系统能与其它系统联动,如消防系统,灯光照明系统,保证自身能获得更好,更准确的信息,并为其它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确保安防系统不会影响到其它系统的功能。 开放性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同时考虑到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本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并结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执行。选择的产品应开放了各自产品的通信协议等技术标准,可对兼容其他品牌的产品进行支持,使多种系统的有机结合和联动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满足小区将来进行二次系统集成的需求。 可扩充性本系统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具有在系统产品系列、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扩充与换代的可能,这种扩充不仅充分保护了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我们所建议采用的产品不仅在其他方面有其优秀的品质,并且可以在不改变或少量改变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扩充达到管理更多的视频、报警等信息的输入、控制、输出、记录和同其他系统的联动等更广泛的应用扩展,更可以通过局域网络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达到快速便捷的远程管理和通信,进行比如110报警联动等动作,使系统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规范性由于本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建设初期应着手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特别是有关部门关于小区的规范管理规定中相关安防监控系统的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工作。3.3.2 设计依据本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为: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BJ16-8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3-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30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74-2000)视频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业主提供图纸和设计要求3.4 系统设计方案3.4.1 系统组成万国城小区监控系统从系统结构可分三部分,即后端监控中心控制系统,前端视频监控设备以及信号传输系统三个部分。l 监控中心控制系统监控中心控制系统主要以视频切换矩阵和网络视频录像机为核心,两套设备分别完成监控系统的视频切换上墙功能以及完成对视频图像以D1画质录像功能。前端信号通过同轴视频线缆进入监控中心(或通过光纤经由视频光端机还原为视频信号)。视频信号接入视频分配器将所有的监控图像一分为二,一路信号提供给视频切换矩阵,作为电视墙视频切换源信号;一路信号提供给网络视频录像机,作为视频图像录制源信号。监控系统的视频切换矩阵设计使用160路入16出视频主机。通过视频切换矩阵,监控系统可将系统内任意一路视频信号切换至视频监控电视墙上。视频信号经矩阵可迭加上时间,日期,地址等字符,通过设置矩阵可为每一路视频信号设置中文地址名称,并做编号设置,经矩阵的控制键盘可任意切换至电视墙中任意一路监视器上。视频切换矩阵可通过监控系统配备的报警模块实现与周界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当发生非正常事件报警时,系统能自动识别报警来源,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切换报警区域的视频图像到指定的监视器,完成监控系统报警实时监控任务。视频切换矩阵主机为板卡设计,在系统扩容时,可根据具体需要直接添加相应数量的视频输入板卡即可完成扩容(单机最大扩容量为256路入64路出),为今后系统扩容提供方便。监控系统的网络视频录像机使用16路全实时音视频录像机。网络视频录像机可完成对小区所有视频监控录像以D1画质进行24小时不间断30天的录像。网络视频录像机为数字化录制技术,视频监控系统可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对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设置,大大方便视频监控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监控管理中心位于地下一层弱电监控室内,是整个系统的心脏。监控中心控制系统主要有配有以下设备: 16路视频分配器10台; 电视墙一套,含12台21寸监视器和4台42寸等离子显示器; 160路视频输入/16路视频输出,视频矩阵切换主机1套,含控制切换主机1台、控制键盘1台、32路报警模块1块; 16路网络硬盘录像机10台; 视频管理服务器1台; 4路光端机接收机16台; 服务器操作台10联; 系统设备机柜4台;l 信号传输系统传输系统是监控系统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路。系统设计时考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确保图像不产生明显的噪声、失真(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均不产生明显失真),保证原始图像信号(从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清晰度和灰度等级没有明显下降。由于万国城小区范围较大,部分监控摄像机位置距离监控中心较远。为确保图像质量,信号传输系统设计使用普通信号电缆传输与光纤传输并用的方案。在小区1#、2#、3#、6#、7#均设计铺设光纤。监控系统中,使用光纤传输的主要为住宅楼内的电梯摄像机(5#楼紧邻监控中心,使用同轴电缆传输)、以及周界较远位置的摄像机。此次共设计使用16台4路纯视频光端机。系统在选用光纤时,考虑到今后的系统扩展,针对在楼内铺设的光缆选用8芯单模光纤;针对在小区周界铺设的光缆选用4芯单模光纤。系统其它监控摄像机均为同轴电缆传输。同轴电缆采用128编的高屏蔽性的SYV-75-5视频线进行传输。监控机房内视频跳线为SYV-75-3视频线l 前端视频监控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共设计使用147台视频监控摄像机。系统根据摄像机的安装场所以及摄像机所监控的监控目标的不同,在选用摄像机时,对摄像机进行了调整。室外小区内共设置23个视频监控摄像机。其中,室外球型带云台摄像机位3台,室外红外一体摄像机20台;小区周界共设23台室外红外一体摄像机。地下停车场内设计使用36台室内彩色枪式摄像机。住宅楼电梯内各设置一台飞碟型电梯专用摄像机,共30台。在一层大厅及地下室出入口处设置彩色半球型摄像机,共计35台。(本次方案针对住宅楼特性,并根据摄像机安装位置以及楼内的美观性,将招标文件CAD图中设计使用的彩色枪机更改为彩色半球型摄像机。)3.4.2 系统设备点表3.4.3 系统功能系统采用模拟视频监控技术、模拟视频切换技术、数字视频录制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控制技术。系统的设计实施的满足万国城小区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满足小区监控的具体需求。其监控系统功能如下:l 监控系统具有全矩阵切换功能:一体化视频矩阵主机,良好的操作界面,图形化界面可对云台、镜头等进行控制。l 系统是数字控制系统,通过矩阵式切换控制视频来实现对多摄像机系统的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编制或对系统的控制指令均能在控制键盘上进行。l 所有摄像机均能连接至控制中心内集中监视。提供21寸彩色监视器,并设计电视墙用于安放。l (当摄像机视频信号传到监视器上的同时其位置编码也同时显示在监视器荧幕上,以辨认摄像机的位置。l 监控系统接受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触发矩阵进行报警画面弹出,实时监控并记录报警图像。l 对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等需要防护部位及防护场所等再现画面,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l 监控系统的画面显示能任意编程、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有摄像机的编号、摄像机的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等;l 监控系统能够对所有的视频信号进行录像,录制时间为30天;l 监控系统够与综合管理系统联网,系统能够对监控系统集中管理和控制;通过标准接口,接入楼宇自控系统实现二次监测。3.4.4 系统拓扑图3.4.5 系统可满足的指标l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PAL制式,满足系统招标文件要求。l 视频监控系统在低照度情况下,系统信噪比大于等于25dB。l 视频监控摄像机所提供视频图像水平分辨率不低于480线。l 视频监控系统中所有视频监控图像均可进行D1画质的录像。系统实时录像储存时间不小于30天。3.4.6 系统施工界面视频监控系统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