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防避练习(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防避练习(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防避练习(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一、选择题1在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预防为主灾难救助为主协调人地关系安置和重建A B C D解析:在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灾前采取的预防措施。本题四种措施中,属于灾前措施,属于灾后措施。故选C。答案:C2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行动较为合理的是()A在室外时,可以躲在过街桥、立交桥下B在家里时,应立即从窗户或门跑出,到开阔地带C在室内时,应就近躲在床下或桌子下,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D在室内时,应站在面积最大的房间的中间以避免受到伤害答案:C读某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34题。3据图可知,该年69月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多,流量大 B降水强度大,流量大C河床淤积,容水量减少 D植被增加,阻碍水流4从图上信息看,下列治理长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兴建水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 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解析:第3题,从示意图可知,某年69月份出现洪水灾害是因其水位接近或部分超出历史最高水位,但其流量和历史最大流量相比,差距较大。据此可判定,水位高并非因流量大,应是河床淤积导致的小流量、大水位问题。第4题,图示反映出长江水患的原因是河床淤积抬高,治理此现象(河床淤积抬高)的直接措施是减少河流携带的过多泥沙,减少泥沙的根源是中上游的水土保持。答案:3.C4.A5下列应对洪水灾害的办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地避水时,可将家中物品放在楼上并贮备一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C洪水冲刷了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和病原体,洪水过后可放心饮用地下水 D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鲜艳的衣服发出求救信号 解析:洪水袭来时,由于厕所粪便、垃圾等被水冲散,再加上动物尸体在高温下腐烂和其本身携带的病菌极易污染水源,引发流行病。因而要注意保护水源地,地下水抽取后要严格消毒,并一定要烧开。答案:C读图,完成68题。6图中所示的人工建筑工程,主要是用来()A实施小流域开发B蓄水灌溉防洪等C拦沙泄水防治泥石流D固坡护山防治山体滑坡7图示区域可能分布在我国的()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 D东南沿海8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A改变地表环境B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C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D以上都不符合解析:第6题,图示为格栅坝,主要用来防治泥石流。第7题,我国西南地区是泥石流灾害多发区。第8题,格栅坝可以使水流下泻,但能够阻隔泥石流中的大块物质冲击村庄、交通线等。答案:6.C7.C8.B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材料二常见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1)材料二所示的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_(填名称),属于气象灾害的是_(填名称)。(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原因分别是什么?(3)下列关于洪水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室内进水前,要及时切断电源B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动C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等发出求救信号D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要沿山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