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化学 发展史第一讲 绪论课件.ppt_第1页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化学 发展史第一讲 绪论课件.ppt_第2页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化学 发展史第一讲 绪论课件.ppt_第3页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化学 发展史第一讲 绪论课件.ppt_第4页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化学 发展史第一讲 绪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 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 1 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基础 2 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起牵头作用 一 化学的地位与作用 二 化学发展特点1 方向总是不断变化 每个时代各不相同 化学发展四个时期 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 现代化学发展时期 古代的化学知识 一 火的使用 100多万年前 人类开始使用火云南元谋县非洲肯尼亚的切苏瓦尼亚 人类用火遗迹 二 陶器的制造 2 陶制容器可以贮水 人工灌溉 利于农业发展 3 用陶坯和砖瓦造的房子牢固 利于人类生活的安定 4 陶器为金属冶炼和铸造准备了技术条件 5 标志着人类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开始 陶器的发明 意义 1 用陶制容器煮食 利于人体吸收 提高人的体质和智能 早期陶器的发展阶段1 红陶粘土在氧化焰中焙烧后 fe2o3呈现红色 2 彩陶红陶器上进行彩绘装饰 成为彩陶 红褐色条纹 赤铁矿粉着色 黑褐色条纹 铁锰矿粉着色 白色条纹 硅酸铝矿粉 白土 着色 3 黑陶或灰陶原料 粘土 色泽黑灰或乌黑 如在坯体中掺进去细石英砂 称为 灰陶 黑陶器内外通体黑灰另一个重要原因 陶坯中的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生成fe3o4所造成的 4 白陶原料 白色粘土 主要成份 硅酸铝 al2o3含量高 达30 40 fe2o3低 白陶质地坚硬 壁薄 而且常有印纹装饰 较红陶的彩绘更美观 5 硬陶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质陶器细腻 坚硬 其中sio2较红陶要高 cao mgo较低 因此烧成温度较高 以至有深度的烧结现象 所以质硬不裂 6 釉陶胎骨原料与硬陶相近 但在挂陶衣的粘土浆中掺加了一些石灰石 方解石 草木灰等碱性物质 这层陶衣的熔点很降低 在1000 焙烧的过程中陶器表面形成了 层玻璃状物质 这就是最早的石灰釉 称为原始釉陶 青釉 铅釉以黄丹 pbo 铅粉 2pbco3 pb oh 2 作为基本的助熔剂 约700 左右开始熔化 它一直是我国传统的低温釉 着色剂 铜和铁 两汉时期 陶釉若在氧化气氛中烧成 cu ii 使釉呈深绿色 fe iii 使釉呈深黄色或棕红色 铜绿釉 美如翡翠 清澈透明 平整光滑 是我国陶瓷史上开放出的一枝瑰丽花朵 唐三彩一种施以多种釉色的陶器制品 白色粘土为胎 釉彩有黄 深绿 浅绿 翠绿 褐 赭黑 蓝 白 紫等多色 白 绿 黄三色为基色 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 三彩 唐三彩唐三彩使用低温铅釉 约在800 的温度下烧成 绿釉 用氧化铜类矿石 孔雀石 蓝铜矿 着色 黄釉和褐色釉 赭石 主要成分是fe2o3 着色 蓝色釉 钴土 含钴软锰矿 着色的 黑色釉 铁锰矿粉 fe2o3与mno 着色的 白色釉 无色透明釉覆盖在化妆白土上所造成的效果 唐三彩采用二次烧成工艺 即先烧好白色素胎 再施铅釉 古埃及 公元前4000 5000年制造了陶器 红陶 灰陶 用石墨磨擦表面 粘土坯中掺加了大量赤铁矿粉 烧成后呈现瑰丽红色 质地相当坚硬 公元前4000年时 制陶业是两河流域及地中海西岸的主要手工业 生产的黄 红及褐色的陶器 大多数有单柄或双柄 公元前3000年前 生产出带釉的陶轮 且使用了原始机械 这种陶轮大概后来传入了埃及 希腊 印度 7 瓷器中国原始瓷器与釉陶的区别 胎体的原料成分接近于瓷土 fe 3 故胎色灰白 质地细腻坚硬 烧成温度达1100 以上 胎体基本烧结 断面微闪贝壳光泽 吸水性较弱 东汉 原始瓷器 真正瓷器 唐 白瓷 中国瓷器的传播 7世纪 盛唐 海上 丝绸之路 公元九世纪 十五世纪后半叶 三 玻璃的发明说法一 叙利亚与黎巴嫩沿海一带水手发明说法二 埃及人和陶工发明公元1370年左右 埃及已经大规模制造玻璃 公元五世纪 印度人有发达玻璃制造业 可能是从罗马人那里学来的 中国古玻璃自成独立发展体系 1954 1974年 河南 陕西 山东先后都从西周或先周的墓葬中发现了数量不等的玻璃管珠 至唐代 开始用硼砂制作玻璃 10世纪时 西藏硼砂输入阿拉伯世界 在那里生产出优质坡璃 四 古代的金属冶炼1 铜与青铜的冶炼世界冶炼金属的历史上 铜先于铁 原因 在自然界有天然铜 几乎无天然铁 铜矿石比铁矿石容易察觉和识别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 炼铜比炼铁容易 公元前3000年 西亚和东南欧的广大地区 普遍掌握了炼铜技术 红铜红铜质软 不适合造工具 也不适合制作兵器 青铜铜与锡或铅的合金或它们的三元合金 中国青铜器商代前期的大型青铜器很粗陋 外壁厚 形制多模仿陶器 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 青铜器制造在殷商及西周初期达到了鼎盛时代 这时期 青铜除了铸造礼器 明器 青铜农具外 主要制造兵器 西方青铜时代 早期 公元前3000年前 青铜中含锡仅在1 3 锡大概来自铜矿石中夹杂的锡矿石 同时往往还有砷 中期 公元前3000年后 青铜器中的含锡在7 10 左右 但不含其它金属成分 晚期二氧化锡掺入铜矿石中制造青铜 青铜器中还出现了铅的成分 锡的含量稳定在10 左右 2 铁与钢的冶炼 西方铁器时代最早是在安钠脱利亚地区开始的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 那里人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器了 据冶金史家的分析 在冶炼铜矿石时已使用氧化铁为助熔剂 可能在炉的底部还原一些铁来 从而在炉底出现的许多熔渣和可锻的铁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冶铁业普遍发展起来 人类完全过渡到铁器时代 古波斯人炼铁图 块炼铁 或叫固态铁 约1200 铁矿石用木碳还原 生成的铁与渣和未烧完的木炭屑搅混在一起 呈团块状 然后不断趁热锤打 挤出其中的夹杂物 把小铁块锻接起来 锻打成型 制造器物 主要作匕首的刀体 生铁 铸铁 铁中炭 硫和磷量较高 熔点低 只有1150 但质硬性脆 经不起锤打 不宜做兵器 两河流域国家到了公元前八世纪时治铁业达到了兴旺时代 中国中国的冶铁技术开始于春秋战国中后期 比欧洲早1000多年 白口铁白口铁发展最早 铁中的碳以碳化铁形态存在 质硬而脆 断口呈亮白色 故称 白口 优点 耐磨 适合于铸造犁之类的农具 中国古代炼铁 灰口铁含硅较高 硅能促使铁中的碳石墨化 生成小块石墨片 而基体变成含碳低的铁 这就使它的脆性大为降低 优点 铸造性能较好 凝固收缩小 适于铸造各种器物 由于灰口铁中夹杂有石墨片 具有润滑作用 适合作轴承材料 麻口铁性能介于白口铁和灰口铁之间 韧性铸铁韧性铸铁是将白口铁加热 保温 缓慢冷却使炭以团絮状石墨析出 而基体则相当于低炭钢或中炭钢 这种过程即 退火 战国中晚期以及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 韧性铸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它们主要用于农具方面 它对农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钢中国在春秋晚期初步学会制钢 到战国时期炼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兵器和工具 中国最早的钢是以块炼铁为原料 在炭火中加热渗炭而成 炒钢发明于西汉后期生铁加热熔化后 在熔池中加以搅拌 借助空气把生铁中所含的炭部分氧化掉 在古代尚缺乏检验方法的条件下 炒钢中的炭往往是 一炒到底 把生铁炒成了熟铁 然后再经百炼渗炭而成优质钢 历代名剑 宝刀多是用这类百炼钢锻成的 团钢生铁与熟铁配合在一起加热 生铁先熔化渗入熟铁中 使熟铁中碳分升高 3 银与铅的冶炼自然银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 辉银矿 与铅矿共生 在冶炼时 银与铅一起被还原出来 成为合金 所以银往往是炼铅业中的一项副产品 金和银最初只是用来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