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共计,8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D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 B C D4、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打算将孟子斥出“四书”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曾子等都是配享孔庙的)。请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5、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6、 “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 春之答也; 秋之答也; 夏之答也; 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天之副在 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A天人合一 B制天命而用之 C君权神授 D三纲五常7、 明史载:“丁末,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材料反映了崇祯皇帝的政治观是A民贵君轻 B君权至上 C天人感应 D天下为公8、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10、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1、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2、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来华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的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D、考据学13、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天道自然的思想 B、“仁政”思想 C、“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1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 “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16、(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 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 B. “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 “兼容并包” 17、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观点属于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立宪派18、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A. 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19、“天演”、“物竞”、 “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20、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潮流,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B民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五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21、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 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2、下列报刊杂志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A、时务报 B、青年杂志 C、新青年 D、民报23、有学者记载,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海天、肖玮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C专制思想深入人心 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24、有学者记载,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下列史实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5、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A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26、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主张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A.解放人性 B.政治上的平等 C.社会民主 D.家庭生活上的平等27、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28、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这些思想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 C.救亡图存 D.反对专制统治29、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提倡男女平等 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性别歧视消失A. B. C. D.30、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B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沉沦史C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探索史 D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抗争史31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32“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宫廷贵族的消遣33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 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34。“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35鲁迅书评:“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此书应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36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37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A李白B柳永C李清照D辛弃疾38清代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记载,“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下列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A小说被社会更多阶层所接受B小说的影响力十分广泛C儒学不再居于统治地位D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39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40.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下列中华民族对近代西方文明影响最为深刻的是A四大发明 B天文历法 C唐诗宋词 D中医非选择题(20分)41.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C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B、C分别是谁?(6分)(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4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2分)(2)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2分)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2分)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小题共计90分)12345678910DDAACACCDC1112131415161718192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