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政治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政治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政治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政治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政治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情调查情境导入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1 汉字 1 文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2 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 史书典籍 1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特点 其规模之大 存留之丰 为世界所仅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孙子 庄子 独特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无为而治 仁 兼爱 非攻 民为贵 君为轻 诡辩 特点1 特点2 一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瓷器 china 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 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 水浒传 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 三国演义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西游记 思考 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叫 月下独酌 里面是这样写的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面对明月与影子 似乎在幻觉中 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 月与影也紧随他的情感的起伏而起伏 仿佛在分享着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心情 思考文学艺术的作用 地位 特点 既有当时李白情绪上的孤独 又有着怀才不遇的心境 1 中国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c特点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a作用 b地位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有独特的作用 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曾高度称赞我国四大发明 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 效能和结果 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了 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 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 你知道我国古代领先的科学技术有哪些 思考 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 2 就科学技术本身来说为什么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意义 2 科学技术成就独领风骚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 科学技术的地位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地位 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长达两千多年 贡献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意义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吴越文化 滇黔文化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精致淡雅 流动性和开放性强 水性使人通 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差异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热情奔放 内敛性强 山性使人塞 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思考 1 为什么会出现区域文化差异 2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 成因 2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 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长期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1 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三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1 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优秀的民族文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除汉族外其他55个少数民族 有26个民族曾经或现在拥有自己的文字 用自己的文字 创造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学 三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1 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优秀的民族文学 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多民族文化的意义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 借鉴 吸收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思考 材料一 佛教源于印度 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 至隋唐时期 与儒家道家思想完成三教合一的奇特景观 材料二 赵武灵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 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 胡服骑射 的军事改革 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 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儒 墨 道 法相互反驳诘难 又最终相互借鉴吸收 终于完成儒家的至尊地位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作用 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 中华文化强大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激励战胜艰险 内忧外患 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第六课知识结构 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辉煌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