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网络购物侵权的法律规治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论我国网络购物侵权的法律规治 学生姓名 陆文元 专业班级 法学2012级01班 学 号 541209010129 院 (系) 政 法 学 院 指导老师(职称) 王 阁(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6年05月20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论我国网络购物侵权的法律规治 专业 政法学院 学号 541209010129 姓名 陆文元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将研究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如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预计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阐述网络购物侵权与传统购物侵权的区别及其危害;第二个部分主要是分析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第三个部分主要是分析网络购物侵权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个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途径。基本要求:1至少查阅相关主题期刊文章30篇以上,引用文献不少于10篇。至少查阅相关主题学位论文5篇以上,引用文献不少于3篇。2安排一定量的计算机应用,掌握现代研究手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3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篇幅1.5万字左右。主要参考资料:1林海玉.浅析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5,12:47-48.2郭蒙蒙.试论网购维权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创业月刊,2012,09:147-149.3姜恺,张赛赛.试论网络购物维权困境与法律解决途径J.法制博览,2015,32:235-236.4潘颖.网购假货维权的请求权基础及平台偿付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5,31:81 -82.5程凤.网购消费者维权诉讼程序研究D.安徽大学,2015.完 成 期 限: 2016年05月20 日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5年12月25日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前 言11 网络购物侵权概述31.1 网络购物侵权的概念31.2 网络购物侵权的特点31.3 网络购物侵权的主要类型42 我国网络购物侵权法律规治的现状72.1 立法层面72.2 司法层面93 我国网络购物侵权法律规治的不足123.1 立法方面的不足123.2 法律适用方面的不足123.3 证据及鉴定规则133.4 行业征信体系与监管职责的缺失143.5 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维权意识的淡薄154 我国网络购物侵权法律规治的完善164.1 立法方面的完善164.2 建立“网络维权”法庭,降低维权成本174.3 强化网络购物方面的监管184.4 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19结 语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论我国网络购物侵权的法律规治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原先的购物方式只能是到实体店当面交易,而现在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敲敲键盘,快捷、省心的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了消费方式中的主流。但是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物为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网络购物自身特点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的随之出现,如卖家欺诈买家、提供虚假信息、不按时发货、退货退款困难等。对于这些网络购物中所发生的纠纷,如何才能有效的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维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如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一个部分主要是阐述网络购物侵权相对于传统购物侵权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网络购物侵权的危害;第二个部分主要是分析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第三个部分主要是分析网络购物侵权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个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途径。关键词 网络购物/维权/完善建议CONCERNING THE LEGAL REGULATING OF THE INFRINGEMENT OF ONLINE SHOPPING IN 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to our way of life has brought with each passing day. People the original shopping way is only to the entity shop face to face transactions, and now, with the change of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knock on the keyboard, fast, worry that online shopp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consumption patterns. But consumers in the shopp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to bring their own convenience, because online shopping features brought about some problems also inevitably arise, such as seller buyer fraud, providing false information, not on time delivery, refunds difficult etc. For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se online shopping, how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network market,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explore how consumers in the online shopping to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escribes the network shopping infring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hopping, and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network shopping harmful infringement;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analysis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for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network shopping;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to analysis the root cause of tort of online shopping; the fourth part is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KEY WORDS online shopping, rights, perfecting suggestions24前 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的蔓延,人们的消费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足不出户且省心便捷的网络购物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各大购物网站的建立和各种支付平台的开通,更加速了网络购物的流行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4年6月,我国网络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3.32亿,相比2013年年底,增加了2962万人,仅仅半年增长率就将近10%,我国网民中的网络购物比例也从原先的48.9%提升至52.5%。介晓宇.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6:112-113.然而新兴事物的出现也必将带来新的问题。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来看,绝大部分购物网站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伪劣假冒商品。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样本数量较小(3个)的聚美优品均为正品,正品率达到了100%;另ZOL商城(中关村电子商城)购买了1件非正品,正品率为0%;三大知名B2C平台中,京东的正品率为90%,略高于天猫的85.71%和1号店的80%,同时京东和1号店的非正品均来源于非自营的商家。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EB/OL. /zwgk/zyfb/qt/xxzx/201501/t20150123_151599.html,2015-01-23/2016-03-02.同时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的数据中有关投诉的数据可知,2014 年网络购物投诉占全部投诉 47.55%。“数据显示,网络售假、信息泄露、发货迟缓、网络诈骗、退换货难、退款难、订单取消、货不对板、价格欺诈、服务态度是 2015 年上半年“网络零售十大热点被投诉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EB/OL. /zt/upload_data/bgk/20150826.pdf,2015-08-26/2016-03-02.由此可见,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侵权问题是十分突出的。由于网络购物自身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使得经营者和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是明显不对称的。消费者只能根据经营者在购物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来判断商品的相关信息,这就给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等侵权留了生存的空间。然而当面对网络购物中的侵权行为时,消费者即使想维权,但是维权途径又十分困难,诸如不清楚商家信息、证据保存困难、诉讼成本高等。本文就是通过目前我国网络购物中存在一些侵权现象及维权难点,分析现行法律中对于网络购物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以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明确交易双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从而保护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 网络购物侵权概述1.1 网络购物侵权的概念网络购物侵权,不同于现实中的当面交易的传统侵权方式,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一种购物过程中的侵权形式,是指在出卖人通过购物网站发出要约并交付标的物,标的物通过快递等物流方式送达买受人,买受人就出卖人要约作出承诺并支付对价的一种交易方式中所发生的侵权行为。姜恺,张赛赛.试论网络购物维权困境与法律解决途径J.法制博览,2015,32:235-236.1.2 网络购物侵权的特点1.2.1 网络购物侵权具有数字虚拟性首先相对于传统购物方式的面对面形式,网络购物的交易场所是虚拟的。在传统购物方式中,经营者会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消费者能够接触到商品实物,能够感知商品的质量、品质等性质。而在网络购物程中,消费者只能根据经营者在其商品宣传页面上的描述来感知商品的具体特性。其次,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易,网络购物中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都是不得而知的,双方交易主体都可能是虚拟主体。因此,在网络购物侵权中,经营者都是通过虚拟网络完成,仅仅靠数字性的虚拟网络即可,而不是像传统购物侵权具有现实性,这就给网络购物维权带来了极大的取证困难。又因为网络的数字性使得网络信息易于更改,这就更加造成后续的维权取证的困难。1.2.2 网络购物侵权具有即时性传统购物侵权中,经营者必须要有一系列的侵权行为,然后最终商品或服务到达消费者,侵权结果才最终完成。在此期间,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构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侵权结果具有滞后性。而网络购物依靠的是数字网络,其传播信息的特点也导致了其侵权行为的即时性。网络购物经营者在更改相应的交易数据,或是在实施相应的侵权行为后,侵权结果就立即显现,无需等待,这就使得网络购物侵权相比传统购物侵权更加泛滥。1.2.3 网络购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困难网络购物由于不存在实际的交易场所,不存在实际的经营者,只是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通过一定的手续而进行的买方与卖方的交易,所以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后,经营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应的信息篡改或其他操作来掩盖真实信息,这就给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认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身因为网络购物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交易信息不平等导致消费者很难获取经营者的真实信息,再加上信息可以篡改,这就使得消费者在查清经营者相应的信息后,经营者早就没了踪影或是已经变更。而在传统购物中,一切的交易行都是真实的,消费者能够掌握经营者的真实信息,就能及时有效地维权。这在网络购物侵权中很难做到。1.2.4 网购购物侵权取证困难首先,网络购物的流程完全依靠于网络购物平台也就是网络服务商的数字化系统,信息的传递、接受、保存等都要依靠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器才能完成。而服务器的运行方式就是通过数字体现的,所以在传播信息的介质上,也以数学信号取代了传统交易中的纸质信号。然而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没有对于这类电子证据进行具体化,这一点给网络购物侵权的取证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其次,网络购物的交易信息的易更改性导致相关的信息不稳定,极易得到经营者的篡改,从而无法得到有效证据。1.3 网络购物侵权的主要类型1.3.1 欺诈消费者2015年12月1日,笔者在浏览淘宝网时收到一个弹窗,上面显示Adidas正品男士休闲板鞋只需189元,笔者觉得很便宜就点击进入链接,看到商家宣传页面上显示其所有Adidas商品均属于专柜正品,并可接受专柜验货检验。笔者就下了订单买一一双黑色经典款男士休闲板鞋,但收到货物拆开快递包装才发现该鞋的包装鞋盒属于不知名品牌鞋的包装,并不是Adidas的专用鞋盒。而且该鞋子上没有吊牌。笔者根据网络上有关鉴定真假Adidas鞋的方法进行了初步鉴定,得出该鞋属于中等仿冒品,不属于专柜正品。于是就跟该店客服反映,该客服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只是说他们所售商品百分之百属于专柜正品,可以接受验货。但是如果不喜欢是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的。之后笔者又向天猫网的客服进行电话反映,但天猫网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说已经帮笔者记录,会稍后处理。之后笔者致电Adidas中国区统一客服,客服说中国区门店不接受非门店商品的鉴定。之后为避免损失,笔者选择了退货退款。商家的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其性质已经构成了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55条之规定,应该“退一赔三”。但是根据淘宝及天猫的相关规则,最有利于消费者的一种维权方式也只不过是不退货退款,这与法律规定的“退一赔三”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淘宝网属于典型的C2C消费模式平台,在此消费模式中,淘宝网仅仅充当的是一个中介,其并不参与到双方的交易中来,这就导致了一些不法经营者也趁虚而入。一些不法经营者会打着著名品牌的旗号而销售一些高仿品或是其他类型的非正品,并在其淘宝网的店铺宣传页面上大肆宣传其商品的正规来源导致部分消费者上当受骗,本来想以低价来购买正品,但是却用很高的价格买来了非正品,这是网络购物中典型的欺诈行为。这种侵权行为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也扰乱了网络购物市场秩序,侵害了社会诚信。1.3.2 无理由取消订单,侵犯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2015年11月11日,笔者在天猫网商家苎萝旗舰店“双十一”优惠活动中以平常价格的一半购买了一件“苎萝”牌外套,但在等了一周之后却接到商家电话告知笔者说因为库存不足无法发货需要取消订单,让笔者选择退款。但是当我在选择退款后才发现,该外套的网页链接上显示的是有货,且库存量超过1000件,但是价格已经修改为平常价格。笔者在向淘宝客服投诉后,客服要求举证,但因为接听商家电话时没有录音,而后又自己取消的订单,所以无法举证证明是依商家要求而被迫取消订单。按照买卖合同相关规定,“下单并付款”即合同成立,商家在购物网站上的宣传在法律上属于要约,用户浏览信息后下单并将款项支付给第三方购物平台,该合同就成立了。但是很多时候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商家在进行低价优惠活动时,以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浏览,然而当消费者下单付款后,商家则会通知消费者该货物已售空,不能发货,需要消费者取消订单,此类侵权现象尤其是存在于“秒杀”活动中。既然该买卖合同在消费者下单并付款时就已经达成,那么后面商家要求取消订单的行为就属于违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淘宝规则以及线性相关法律还未对此种情况作出规定。这就导致此种违约情况的广泛蔓延,从而损害了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3.3 提前填写快递单号,延迟发货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淘宝网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中,有些商家根本就库存不足或是发货能力有限,但为了利润还是大量接受订单,并且在其宣传页上宣传在某个时间保证发货,但事实上是肯定不能在该时间段内发货的。有些商家为了避免延期发货,就将提前准备好的快递物流编号输入淘宝网的发货系统,然后淘宝网就显示已经发货,之后再等商家自己慢慢地将货物发出,这直接显示为物流很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商家发货到快递员取件隔了一周。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属于实质上的违约。此种行为让网络购物消费者在长时间等待后才收到货物,无疑侵害了消费者的时间利益,也降低了整个网络购物环境的诚信度。2 我国网络购物侵权法律规治的现状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任何专门针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关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多援引消法、民法、合同法、广告法等。尤其是2014年3月15日颁布实施的新消法弥补了我国法律中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空白,增强了对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新消法增加了对网络购物中有关消费者“后悔权”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网络购物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加强了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强化了经营者“三包”的法律义务;格式条款无法律效力的加深;引入了公益诉讼制度;引入了特殊产品举证倒置的制度;加大了惩罚性赔偿的力度。从总体上看,新消法确实引入了许多新的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相比旧法提高了许多,但是在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却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还是有很多空白点和不足之处。2.1 立法层面2.1.1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对网络侵权的规治的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民诉法解释”)第二十条规定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通过其他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在本解释未出台前,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并未规定有关网络交易的合同履行地。这就存在两种情况使得网络购物消费者是无法进行维权的。第一种是在网络交易中,网络交易平台在消费者注册该网站账号时会以电子格式合同的方式和网络购物消费者约定诉讼管辖的法院,而约定的法院肯定是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的法院;另一种是民诉法法中有关于侵权案件管辖的规定“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就是如果要起诉经营者的话必须要到经营者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前文已经表明网络购物纠纷的标的额较小,而消费者只能到网络交易平台或是经营者所在地起诉,路途遥远,维权成本高,大多数消费者是不可能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而新颁布的民诉法法解释就规定了,网络购物中合同的合同履行地是买受人住所地或收货地,这就使得网络购物消费者在被侵权后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经营者,极大地降低了维权成本,从而加强了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2.1.2 新消法对网络购物侵权的法律规治 赋予网络购物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权”消法第25条第1 款、第2款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朱芳芳,罗孝先,游争艳.新消法环境下网购中消费者维权问题探析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5,11:279.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这是新消法中关于网络购物的最大亮点,一方面,它规定了网络购物消费者因为无法接触实物而需要的七天之内的“反悔权”,另一方面也对该“反悔权”的范围作了特殊限制,也保护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利于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网络交易氛围。 明确了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消法第44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杨立新.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为消费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法理基础J.法学,2016,01:3-11.这一点为网络购物消费者获取经营者的真实信息方面提供了另一道有力保障。 加大了对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消法第29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张显龙,李刚.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李飞副主任J.中国信息安全,2013,02:28-33.在网络购物中,因为需要使用物流信息,所以一般情况下,网络购物消费者所提供的收货信息都是真实的,而且其中包含了有姓名、地址还有联系方式,都属于很隐私的信息,如果一旦有经营者将其所掌握的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出卖给他人,那么被出卖信息的消费者则会饱受各种骚扰信息的烦恼。该条明确了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经营者不得擅自泄露、出卖;严格了经营者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条件,也明确了经营者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义务。同时还规定了商业信息的推送条件,从几个方面保护了消费者个人信息严格受法律保护。 引入了特殊产品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消法第23条第3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张志勇.经营者举证的责任期限,应该更长一些J.中国经济周刊,2013,17:21.对于消费者举证难的问题,新消法在家电等耐用商品和装饰装修服务这几类纠纷中第一次引入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和经营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问题。很多交易中,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性能等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在网络购这种虚拟环境下的交易,使信息完全由经营者提供,消费者能掌握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很难举证来证明商品存在缺陷或瑕疵。这条规定虽然只限于家电等耐用商品和装修装饰服务,但是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2.2 司法层面2.2.1 王广晨诉北京好药师大药房网络购物侵权案(2015)穗中法民二终字第1836号 ,王广晨与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的二审胜诉可以说是网购维权的一个经典案例。2015年3月25日,王广晨通过好药师公司经营管理的“好药师”网站(网址http:/)购买了“澳洲直邮Healthycarepropolis蜂胶胶囊”2瓶(每瓶1000mg,200粒,单价268元),王广晨于当日实际付款536元。 2015年4月16日,王广晨又购买了上述蜂胶胶囊8瓶,王广晨实际支付货款2044元(优惠100元)。根据王广晨购买上述商品物流信息,涉案商品是国内发货,物流信息为:订单编号:1504161,快递公司为“汇通快运”,运单号:21077,发货时间2015年4月17日,从“宁波发货”。这与该公司在销售页面上所宣传的“澳洲直邮”是不符的。王广晨认为被告涉嫌欺诈消费者,并于2015年6月29日,向原审法院起诉,诉请原审法院判灵被告支付原货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经原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并非欺诈并驳回王广晨的诉讼请求,王广晨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认为,被上诉人涉嫌欺诈,并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原判决,并支持了王广晨的上诉请求,判令被上诉人赔偿原价款十倍的费用。此案例就是有关网络购物欺诈的典型案例,在发生网络购物欺诈后,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这一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网络购物维权的积极发展,给网购维权带来了示范效应,有助于推动我国司法对于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2.2.2 王辛诉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于2014年4月8日以“米粉节”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活动广告:在“米粉节”当天,10400mAh的移动电源,特价只要49元。王辛在4月8日当天看到优惠活动后,在该网站上购买了两个移动电源,一个10400mAh银色金属移动电源,价格为69元;另一个是5200mAh银色移动电源,价格为39元。王辛成功提交订单并支付了货款。12日,王辛收到了两个移动电源。之后,王辛以小米公司实施价格欺诈损害其利益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网络购物合同,要求小米公司“退一赔三”,并支付其因诉讼所支出的快递费、交通费及复印费等合计108元。 张芳琳. 21种欺诈行为可要求退一赔三J.中国消费者,2015(9):38.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王辛与小米公司间的网络购物合同有效,王辛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小米公司的行为不属于欺诈,故判决驳回王辛的诉讼请求。王辛上诉,二审法院认为,该网购合同有效,消费者拥有商品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因小米公司网络抢购的销售方式具有特殊性,且该广告和商品的抢购页面直接绑定,消费者能够轻易作出购买的意思表示。王辛由于认可小米公司的广告价格49元,所以在“米粉节”当天以真实意思表示的价格49元下了订单,但是从订单详情显示,该10400mAh的移动电源价格为69元而不是宣传页面的49元。小米公司现认可活动页面显示存在错误,导致广告价格与实际结算不同。因小米公司就其后台出现错误问题事后并没有在网络上向消费者作出任何声明,而且小米公司没有证据证明“米粉节”当天系统后台出现相关故障,所以二审法院认定小米公司具有欺诈消费者的故意,王辛的请求合理。二审法院最终判决王辛退还小米公司上述两个移动电源,小米公司赔偿给王辛500元,退还货款108元,驳回了王辛其他诉讼请求。此案也属于网络购物侵权范围的典型案例。3 我国网络购物侵权法律规治的不足3.1 立法方面的不足3.1.1 立法分散,相互矛盾一方面,目前我国现行立法中并未针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专门性法律,有关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仅仅依靠援引消法、民法、合同法、广告法等相关法条。这就导致了在出现网络购物侵权时无法可用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虽然相关法律中已经规定了有关网络购物纠纷的调整,但存在不少问题。首要表现就是规定分散。有关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文零零散散,缺乏内在统一的标准,不能将各个法律中的各个条文进行有效衔接,操作性较弱。甚至有些法律中有关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是相互抵触矛盾的。最后就是针对性不强,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把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各项权利进行细化,只是笼统的在消法中规定了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受法律保护,并没有特别关注。3.1.2 立法滞后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其发展速度,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却非常滞后。互联网经济的高频发展带来了众多日新月异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与法律追求的稳定性产生的极大的冲突,立法中都是采取的亡羊补牢的措施,这无疑就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的绊脚石。同样作为互联网经济中重要部分的网络购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羁绊。3.2 法律适用方面的不足3.2.1 法律适用不统一司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法律适用的混乱。目前因为没有一部调整网络购物的专门性法律,所以作为一般民事行为的网络购物只能参考适用消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但在适用法律时在不同级别法院同级别的不同法院就出现了不同态度,从而出现了不同的判决结果,从而引发法律适用的混乱,不利于对于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司法实践中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公益诉讼的不足。例如上海消费者协会起诉三星、欧珀公司有关手机预装软件的公益诉讼,虽然是全国首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公益诉讼,但是其最终结果也只是在消费者协会与被告人进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双方都做出让步,然后消协撤诉。虽然此案给全国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作了示范,但是其力度仍不足,仍然达不到其预先期待的效果。我国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公益诉讼机制还有待提高。3.2.2 七日无理由退货执行难新消法虽然明确规定了“七日无理由退货”的适用范围,但是在法条中并未制定更为具体细致的标准,且没有相关的其他配套解释来细化,这就导致网络经营者在网购消费者行使“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时设置了障碍,最典型的就是“不影响二次销售”。司法实践中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标准在消法中是找不到明确法条依据的,它只是网络购物消费者在行使“七日无理由退货权”的权利时所暗含的一个前提条件:“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该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高婧文.论网络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D.安徽大学,2014.但是什么样的情况才是不影响二次销售呢?拿服装作为例子,是剪掉吊牌或是试穿过后还是第一次洗涤后就不能退货?这个标准很难以认定,而且仅仅服装一个类别又得区分是普通服装还是贴身的内衣等。在强势的经营者面前,消费者就只能言听计从了,是没有话语权的,商家说能退就能退,商家说不能退那就不能退。有很多时候商家会把不能退货的理由纠结于一个其实实际上不影响二次销售的点上,但是消费者是没有办法的。这无疑就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3 证据及鉴定规则3.3.1 举证责任倒置范围较窄虽然新消法在家电等耐用商品和装饰装修服务这几类纠纷中引入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在发生纠纷时,由经营者对商品不存在瑕疵举证,免除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但此制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上述几类商品,而这对于网络购物平台上纷繁复杂的商品类别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绝大部分的网络购物交易中是不存在“举证倒置”,消费者仍然要对侵权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购物流程中涉及的实物证据很少,消费者只能依靠仅有的电子证据,但是又因为电子证据的特性极易被修改,所以仍然导致网络购物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而此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也未得到有效解决。3.3.2 鉴定制度有待完善前文中已经提到过,网络购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遭遇经营者欺诈,收到假货后维权需要提供鉴定结论,但是一般情况下,被仿冒品牌门店是不会接受非本门店消费者的质检鉴定请求,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又不能接受品牌鉴定,这就导致了网络购物消费者维权无门。新消法在制定过程中并未对此作出任何规定,网络购物消费者在遭遇高仿假货后,仍然不能提供有效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3.4 行业征信体系与监管职责的缺失3.4.1 行业诚信度不高根据工商总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消费投诉59.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创新高,达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和21.4。其中,受理的网络购物投诉增速迅猛,同比增长1.4倍,达6.1万件。南方日报.上半年工商部门受理网购投诉6万件N.南方日报,2015-7-16(2).从投诉问题看,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这足以体现在网络交易行业中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网络购物经营者利用网络购物具有数字化和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交易中大量销售伪劣、质量低下的产品,导致整体行业诚信度逐步下降。还有一点导致行业诚信度下降就是仅存在网购中的现象刷评价。据调查,网络购物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有70%以上的消费者会把其他消费者对经营者给出的评价作为参考依据。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不法经营者会在网上雇佣专门从事刷评价的“水军”进行虚假交易,然后将经营者的评价等级及信用度提高以吸引消费者光顾,但实际上其经营的商品与其评价反映的并不一致。这就直接侵害了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从而也不利于网购行业的整体诚信度。3.4.2 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职责有待强网络刷单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兼职类型,十分泛滥。这就直接反映了现在网络购物交易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十分严重。而掌握信息极其少的网购消费者是很难分别经营者店铺中的众多消费者所给的评价的真实性,从而无法判断经营者的信誉情况,从而无法避开“黑心”网络经营者。本次新修订的消法不仅未对网络交易中的经营者征信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而且对于经营者刷评价的行为,也没有要求相关的网络交易平台对其平台中的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司法实践中也未作出任何相关规定,对此类“刷单”行为的性质进行界定。3.5 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维权意识的淡薄现实生活中,虽然法律的普及率日益提高,但是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了解度及维权的相关途径仍不是十分明晰,所以在网络购物遭遇侵权后,出于对金钱时间成本、还有维权途径繁琐等各方面原因的考虑,有很多网络购物消费者不会真的去与经营者协商或是到法院起诉,反而选择忍气吞声、不了了之。网络购物消费者这种态度无疑助长了网络经营者侵权的态势,这也是网络购物侵权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4 我国网络购物侵权法律规治的完善4.1 立法方面的完善4.1.1 完善网络交易方面的司法解释虽然新消法通过设置许多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加经营者的义务的新制度来保护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但是从网络购物方面看,其中涉及的制度并不多,且其中有许多制度仅仅停留在条文层面,并未规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出现了有条文但是不能运用的华而不实的现象。今后在立法中可以考虑单独制定一部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司法解释,尤其是要增添与我国现行网络交易中中出现的典型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制度,用来具体和细化消法条文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纠纷,以达到实际意义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4.1.2 加快立法进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但电子商务在现阶段体现出的问题也是十分庞杂的。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的我国经济的整体走向。而现阶段因为立法的滞后性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充分的解决。所以笔者建议现阶段在立法中一定要加快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进程,首先要解决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立法者要能预见网络交易中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相关规定,要使得立法步伐与社会需要相贴切,从而让积累的问题通过法律手段得以解决,做到通过法律能过让网络购物交易主体能事先预知他人的行为和合理安排自身的行为,而不总是亡羊补牢,等出现问题了再一个一个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互联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4.1.3 在立法中增设相关制度 建立网络交易经营者征信平台,建立统一的准入机制之所以网络纠纷日益增多,很大原因就是各大网络交易平台的商家鱼龙混杂,进入门槛低,且其征信情况不受限制。笔者建议应该从立法层面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交易经营者的征信及准入平台,负责审查网络经营者的征信情况。只有当网络经营的申请者提供相应的征信报告后才能通过申请,才能在各大平台注册成为网络经营者,从事相关的网络经营行为。这不仅可以提高网络交易市场的准入门槛,提高网络交易市场的诚信氛围,创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而且也为掌握经营者的真实信息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建立统一的鉴定平台网络购物维权难点之一就是鉴定难的问题。笔者建议从立法层面设置一个专门的网络购物纠纷服务的网络鉴定平台,属于公共服务组织。该机构专门受理有关网络购物纠纷中需要的鉴定问题,该机构无需自身设置鉴定部门,其只需在互联网上受理网络购物消费者的鉴定申请,然后在经过相关审核程序后,在网上出具一份协助鉴定的报告,然后由维权消费者凭此报告到相应门店或是工商、质检部门申请检验,并直接支付店、相应检验费用,该质检报告真实性由该部门负责,并具有法律上的证据效力。这就能及时解决网络购物纠纷中消费者鉴定无门的难题。 增加经营者无理由取消订单的违约责任前文中已经提到网络购典型物侵权行为之一就是网络经营者无理由“吹单”。该行为看似属于网络交易过程中的正常行为,但实则属于合同法意义上的违约。既然买受人下单的行为属于承诺行为,那么合同就此成立,那么出卖人就必须依照其宣传页面上所表示的内容履行义务,否则就构成违约。但是在目前消法规定中并未对该违约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理,导致很多经营者为获取知名度而进行低价的虚假宣传,从而博取眼球,但是当消费者真正下单后,其会找各种理由示意消费者取消订单,而消费者无奈只好接受。所以笔者建议在后期的相关立法中应该增加对该违约行为的惩罚制度,使网络交易中的经营者在交易中必须进行真实宣传,不得随意取消订单,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4.2 建立“网络维权”法庭,降低维权成本网络购物维权一个难点就在于网络购物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价值远低于其维权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为降低网络购物消费者实际的维权成本,保护其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可以在基层法院设置“网络维权”法庭。该法庭专门受理有关的网络购物纠纷案件,对于一定标的额度内的案件,其可以实行“周审”模式,并且实行一审终审。即一旦立案后,由主审法官直接调取双方在网络交易平台上上传的证据,一周之内做出相应判决,无需双方当事人到场。这样既可以保证诉讼的效率节约当事人的时间成本,也可以节约当事人的金钱成本,而且也能快速的对案件作出裁决,节约司法资源。4.3 强化网络购物方面的监管4.3.1 建立行业自律制度所谓行业自律,是指格式合同条款的提供方或网上经营者组成团体,制定业内的一些交易规则,自觉平衡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网络购物领域是以告诉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对网络购物中相关问题的调整以及对网络购无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完成。这就要网络交易平台和网络经营者,能采取切实行动,从消费者的权益出发,制定交易规则。事实上,通过网络购物行业自律组织对网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往往能达到比政府法令更为显著的效果,因为前者是自发行为,它们比政府更为了解这个行业的特征和消费者的需要。相对现实交易而言,网购更具有难以用行政手段规制的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培养人们网购的信心,而且有利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该行业的最大利益追求。倪纬.网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 提高行业整体诚信度网购平台和消费者协会以及行业组织要利用自身的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对行业中的经营者进行诚信宣传与教育,建立行业征信体制,制定相关退出机制作为违反诚信的惩罚机制,以提高网购行业的整体诚信度;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诚信度较好的经营者予以适当的奖励,来鼓励网络经营者诚信经营,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市场交易氛围,提高行业整体诚信。4.3.3 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职责对于网络购物中的侵权现象日益增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不力,其对于自身平台上的经营者未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更有甚者对网络消费者的举报行为不闻不问。所以笔者建议应该在网络交易的实际管理中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职责,一旦自身发现或是接到消费者的举报,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程序对经营者进行调查,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处理结果,并告知消费者,从而达到对自身平台上经营者的监管,使经营者诚信经营,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3.4 加强国家工商行政的监管目前网络购物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政府介入不够。对于网络商家的资格审查没有专门的机关,也没有全面实用的办法和意见。介晓宇.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6:112-113.所以本文建议,应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交易的介入程度,工商行政等部门应该加强对经营性网站的监督,对其平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团队销售业绩分析工具实时数据追踪与评估
- 合规经营区域扩大承诺书3篇
- 哔哩哔哩外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 大师语录考试题及答案
- 童话中的勇敢冒险故事14篇范文
- 童话小屋的故事作文15篇
- 企业合同审查与签订指南手册
- 生产流程监控与效率分析工具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特种作业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瑞达利欧原则课件
-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含部分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语文试卷
- 中医护理拔罐技术应用
- 地铁光电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矿山支护工培训课件
- 2025东莞市公安局长安分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课件
- DBJ50-T-200-2024 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
- 内分泌健康宣教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