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单元光现象学案[1].doc_第1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单元光现象学案[1].doc_第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单元光现象学案[1].doc_第3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单元光现象学案[1].doc_第4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单元光现象学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学习目标: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传播规律,并能用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知道光在真空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二.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三.难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比较在空气中的光速和声速的大小,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四.导学部分:1. 自学课本我们把能够 叫做光源。例如: , 等属于自然光源;人们研制了蜡烛, 等是人造光源。夜晚手电筒射出的光是 的,汽车头灯射出的光也是 的,举出光的直线传播的一种应用: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光在水中和玻璃中的速度都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于,小于或等于)2.问题探索:设疑: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回答:设疑: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回答:设疑: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那光是怎样传播的呢?回答:3.合作探究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_ 能否举例说明? _ 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各组学生可选用已准备好的小激光、水、玻璃、蜡烛、手电筒、带孔的纸板、等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各组选择的器材可不同)。结论:_ 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怎样才能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呢?回答: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补充):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谁能上来示范画光线?画图:_(补充):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发出的光可看成是平行光线;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也可看成是平行光线。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周围的大气并不均匀,那从大气层外射向地面的阳光还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回答:_探究手影的形成(学生探究后得出结论)光速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回答:_ 这说明了什么? _ 光的速度到底有多大呢? (释疑)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即光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周半;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只需13秒。五.当堂检测:1、光是沿 传播的。2、影子的形成说明 。3、光的传播速度为 m/s。、4、用步枪瞄准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这是 规律的应用。5、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 形成的天文现象。6、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一定不是光源的 ,可能是光源的是_ _。星星、月亮、太阳、钻石、电灯、电视屏幕、无影灯、萤火虫、灯笼鱼、交通路牌 7、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 )A.水中倒影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8、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9、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D.早晨,我们在海边看到日出,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0、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点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条形的11、在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记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记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记时?( )A看到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 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到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D.看到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时间12下列成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人影相随,形影相伴C. 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D.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13、垂直照在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A. B. C. D. 14说法正确的是:A. 光和声音在液体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快B. 光和声音在一切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出去C. 光和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其他物质中要快D.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试一试,挑战一下:1、在阳光下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5.4m,这时一位身高1.6m的学生直立时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2m,那么电线杆的高度是 m.2、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第二章光现象 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二学习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三学习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课堂活动: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答:四自主探究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演示:把一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2,探究活动一: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3,探究活动二: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 归纳:反射角_入射角4,探究活动三:移动入射光线的方向,使之与反射光线重合。归纳: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反射角_,入射角_00 5,探究活动四:入射光线逐步偏离重合位置,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情况。归纳: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_;入射角增大,反射角_。6,探究活动五:寻求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归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_。7,探究活动六:以法线ON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OB面绕法线ON缓慢旋转。归纳: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测”、“相等”)二.课堂检测:1、一束光射到某反射面上时,若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5度,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如果这束光线垂直射到反射面上,则入射角为 度,经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将 (改变或不改变)。2、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也是_的,这种反射叫_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_;这种反射叫_,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_,平静水面的反射属于_3、在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直线”,是利用了 原理4.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 。有弊: 。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_。5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的,平面镜是 的。6、当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时,则反射角等于 度。7一束光线以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 8、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减小20 B、减小40 C、增大20 D、增大4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透明的物体后面没有影子 D、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10、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啃到地面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光走,地上的境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一学习目标:1、经历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3、学习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会比较像和物的大小。4、会用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二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三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四新课导学探究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模型两只,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2)实验步骤:自学课本61页,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操作步骤。 4、学生实验,收集数据: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5、分析与论证:物体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物点和像点的连线与平面镜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6、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的 像。交流展示:展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意见。课堂收获通过本实验,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五当堂测试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盛夏树下的光斑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C、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景物的倒影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大 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小C、人的像大小不变,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我们看不到所成的像D、人的像大小不变,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人的虚像。3、湖水深2m,在湖面上空5m处有一只小鸟,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是( )A、5m B、7m C、10m D、14m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 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 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5.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 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 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6.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定7.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在墙上,当你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的时候,那么你在镜中的像将()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8.一天,小红在座位上通过一块平面镜看见自己教室后面有一个“T”形的字;图1中 “T” 形abc是abc经平面镜所成的象,其中小红看见的现象正确的是()图19.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 B凹镜 C凸镜 D凹透镜10.汽车驾驶室外面都安装有一块镜子,通过它可以用来观察自己车后面的情况,为了达到目的,观后镜常用()A凸镜 B凹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11.平面镜MN前有一个点光源S,图2中已给出从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线SO和SO,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并根据反射光线确定点光源S在平面镜里的像S。图212.小明要到商场买一块穿衣服的镜子,为了使通过镜子可以看见全身,请你根据平面镜的原理求出小明必须要买多高的镜子。 第二章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一学习目标:1. 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2.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并了解折射的初步规律。3.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因光的折射原因所发生的现象二重点: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三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四导学过程:【预习检测】回答下面的问题: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的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角是 与 的夹角。【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实验演示,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测量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实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实验演示,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测量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实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将光具盘的右半部分沿法线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右半部分的光具盘上还有折射光线吗?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3、光路是否可逆 你打算如何验证光路是否可逆?你看到了什么?能得出的结论是: 从以上实验现象中,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特例: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折射角=入射角= 五、课堂小结:回忆一下,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当堂检测: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这是由于光从_射入_时发生的_ 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 _像。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是入射光线,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3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 _度,折射角为_ _度。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 _现象。5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6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7、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8.试着用光路图说明清澈的池水为什么看起来变浅了。 第二章光现象 第五节 光的散射一学习目标:1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 知道光的三原色 3 知道物体颜色的成因二. 重点:光的色散,物体颜色的成因。三. 难点:物体颜色的成因。四导学过程:预习学案1、你见到过雨后彩虹吗?描述彩虹的颜色。并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2、探究与实验:“分解太阳光”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太阳光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墙壁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3、当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 ,一部分光被物体 ,若物体是有色透明的,则还有一部分光会 它。4、一束光射向一玻璃砖表面,根据折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二、合作探究:任务一:光的色散1、实验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彩虹。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2总结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3、物理小故事牛顿(Iss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21日)是英国伟大的数 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66年,欧洲鼠疫流行,为了躲避瘟疫,牛顿被迫离开剑桥大学,回到了他的家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此期间,牛顿得到了三棱镜,他用来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牛顿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在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这样,他就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4、色散现象雨后彩虹,就是光的 现象。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 ,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就发生了 现象。任务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是; 颜料的三基色是 。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是什么颜色的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是什么颜色的颜料?这说明什么?任务三:物体的颜色1、问题生活总是色彩斑斓,窗外的绿树红花,色彩艳丽的服饰,彩色的透明纸,物体为什么能呈现出各种色彩呢?2、实验探究提出问题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实验在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在白屏上将看到什么颜色的光?若用蓝色玻璃呢?在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到白屏上,将看到什么现象?若用绿纸、蓝纸实验呢?分析与论证3、实验与讨论透明的物体红色只让红光透过,吸收其他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蓝色无色不透明的物体红色只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绿色白色黑色五测试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光是最单纯的颜色 B.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规律C.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4、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5、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色的“光”字。6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八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和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软,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较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第二章光现象 第六节 看不见得光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2.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二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 2. 紫外线的作用.三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四导学过程:课前预习(一).知识回顾1.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2.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色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二).探究新知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1.红外线有哪些特性?2红外线有哪些应用?3. 紫外线有何特性?4.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三).自学检测1红外线的主要功能有_、 _等。2紫外线的主要功能有_、_、_等。3_线和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靠近红色光的是_线;靠近紫色光的是_线.4适当的什么光照射,对人吸收维生素有帮助().紫外光.红外光 .绿光.黄光5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6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_。7下面哪种光可以被用来制作夜视装置()A紫外光 B红外光 C绿光 D黄光8夏天烈日高照,有些人会打伞,这样做有什么好处?9请你分别找出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两种应用。课内探究合作探究:1.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B灯管在发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C该灯管发出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D上述说法都不对2.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遥控器是利用了紫外线B验钞机上看到的紫光是紫外线C红外线是有用的,所以越多越好;紫外线是有害的,所以越少越好D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达标测试:1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_。2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出_外线,而_外线只有高温物体发出的光中才有.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有 _, _, _。课后延伸1.紫外线和红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请你想个办法来证明它们的存在。 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课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2.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重点、难点:1、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2、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二、复习导学:(一)光的传播1、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是沿 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的特点 日食、月食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 的黑影落在 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 的黑影落在 上,就形成了月食.3、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1、光的反射规律(1)法线(ON):过入射点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2)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 (3)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光线垂直射入时, 入射角 、反射角 2、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反射光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不平行注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 _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_。4、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像还是虚像),它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 2、折射现象“ 筷子断了”、“水中硬币升高”、 “叉鱼”应该叉向鱼的 位置“水变浅了” 、“海市蜃楼”(四)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 特性: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应用: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红外线遥感 红外线遥控。2、紫外线 特性: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应用:医用消毒 防伪措施 生理作用。三、典型题目(7分钟)例1补画出缺少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例2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知识拓展四、专题训练(8分钟)1、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通过河面看到树木,房屋的倒影;B.光线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情况;D.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鱼 B镜中花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4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这支人参( )A. 实物 B.放大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等大的实像5某人身高1.6m,离平面镜的距离是1.5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m,若将镜子向人移动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m,像高是_m。6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10.如图35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构成了一个镜,鱼在它的 ,从而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 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21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4)我们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但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不能与像重合,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 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s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2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25,则入射角为_,反射角为_。3小兰同学的身高是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乎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4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像(选填“实”或“虚”)。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光在水中的速度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6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7如图1,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为_。图18某同学在雷雨天估测雷电发生处到其所在位置的距离,他用手表记下由看到闪电到 _ 所用的时间,再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根据公式能粗略求出这段距离9湖水深10m,小鸟在距湖面6m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距离该鸟_m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2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图2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2小宝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A. 比他大的实像B. 比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