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散文 1 晨读识记板块 第9课荷塘月色 语篇全解板块 领悟发现板块 落实应用板块 读美文 滋养心灵 读人物 知人知情 背语基 厚积薄发 写法领悟借鉴 素材发现应用 领读课文 精读课文 深读课文 没有秋虫的地方叶绍钧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 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 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 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 秋天来了 记忆就轻轻提示道 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可是一 点影响也没有 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 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 无论你靠着枕头听 凭着窗沿听 甚至贴着墙角听 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 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 以至听不出来 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 啊 不容留秋虫的地方 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 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 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 一切人物或动或静 都有自得之趣 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埸上 到夜呢 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 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 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 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 踌躇满志 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 众妙毕集 各抒灵趣 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 秋士的伤怀 独客的微喟 思妇的低泣 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 绝好的自然诗篇 不独是旁人最喜欢吟味的 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 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祈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 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 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 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 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 若是酸苦的 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 这种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 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 唯有这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 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 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 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 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 甜汤是罪恶的 狂笑是魔道的 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是终于足系恋念的东西 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 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 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 谁不能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 绝对没有 井底似的庭院 铅色的水门汀地 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 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 不能飞又不能跳 还是死守在这里 想到 井底 与 铅色 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1928年8月 一 人物档案朱自清 1898 1948 中国散文家 诗人 古典文学研究家 原名自华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 原籍浙江绍兴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23年发表的长诗 毁灭 震动诗坛 1928年出版散文集 背影 1929年出版诗集 踪迹 在诗坛很有影响 1931年至1932年曾留学英国 1948年8月病逝于 北京 毛泽东称他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 格调清新 以独特的风格享誉文坛 著有诗集 雪朝 与人合作 诗文集 踪迹 散文集 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 伦敦杂记 文艺论著 诗言志辨 论雅俗共赏 等 有 朱自清全集 行世 二 人物轶事朱自清亲证 月夜鸣蝉 1930年的一天 读者陈少白写信给朱自清 说 月下荷塘 的描写严重失真 树上的蝉在夜里是从来不叫的 朱自清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无果后 又询问了很多朋友 大家都赞成那位读者的看法 他又写信请教昆虫学教授刘崇乐 刘崇乐抄了一本书上的话拿给朱自清 只说了一句话 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一段儿 该书的作者说 蝉一般夜里不叫 但也有叫的时候 朱自清准备给陈少白回信时 忽然想到 刘教授治学非常严谨 他虽然拿来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记录 自己其实并没有表态 如此看来 书上那一段记录也许是个例外 于是 朱自清在给陈少白回信时说 自己请教了昆虫学专家 专家和你的看法一致 并表示如果以后 荷塘月色 再版时 要删掉月夜蝉声那句子 朱自清寄信后没有得到陈少白的回音 直到抗战爆发的第二年 才看到陈少白发表的一篇专文 文中不但引用了朱自清的回信 还引用了北宋诗人王安石 葛溪驿 中的诗句 鸣蝉更乱行人耳 更正了此前对朱自清描写夜晚蝉叫的质疑 为此 朱自清于l948年专门写了题为 关于 月夜蝉声 的短文 感慨道 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例如 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 推论到所有的夜晚蝉子不叫 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 其实是成见 这种成见 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 或加以歪曲的解释 我自己在这里是个有趣的例子 w n xi m mi o zhu ni o xi qi n du sh b nb p b b b o m m i ch n zh n q q 裾 倨 棹 淖 绰 采 彩 泻 泄 斜 三 熟语积累 一 熟语释义1 蓊蓊郁郁 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2 没精打采 形容不高兴 不振作 二 熟语运用根据上面释义及语境填写恰当的熟语 1 训练中巴洛特利 哈欠连天 2 从纽约到华盛顿的高速公路两边 树木 密不透风 没精打采 蓊蓊郁郁 四 词语辨析1 辩别鉴别 辩别 鉴别 2 安置安顿 安置 安顿 一 相关知识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 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是与诗歌 小说 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样式之一 散文的特点是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 是指取材自由广泛 形式灵活多样 神不散 是指立意明确而集中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 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说理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 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 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 在写景状物中融入创作主体的情感 实现情景交融 说理散文则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 抒写感悟 散文以抒情为主 也使用记叙 议论等手法 常常是将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综合起来运用 不拘一格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 联想 衬托 对比等 二 背景链接1927年7月 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 中国社会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 住在清华西院 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 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 他自己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 暂时逃避的一法 那里走 然而 朱自清毕竟是个民主主义者 面对黑暗的现实 又不能安心于这种 超然 作者 这几天 似乎有些异常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边的森林里 心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见朱自清 给s君的一封信 荷塘月色 正是作者自己想 超然 而又想 挣扎 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三 主旨领悟这篇散文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 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 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荷塘月色 联想到六朝旧事 江南采莲的情趣 反映了作者不满于现实 希求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行文脉络 阅读课文第1段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怎样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提示 这句是 文眼 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起首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是 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 的 片言 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 点出 荷塘 与 月色 因为 心里颇不宁静 才想起荷塘 继而夜游荷塘 这个 文眼 安在篇首 一锤定音 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阅读课文第3段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2 作者说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 另一世界 是怎样的世界 此时的 我 与平常的 我 有何不同 提示 另一世界 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平常的 我 是指被哀愁困扰的 我 此时的 我 是指借眼前幽静淡雅景色的欣赏暂时摆脱了哀愁而变得淡淡的喜悦的 我 阅读课文第4段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3 作者在文中把荷花的 缕缕清香 比作什么 有何表达效果 提示 把 缕缕清香 比作 渺茫的歌声 运用通感修辞手法 把嗅觉转化为听觉 因为两者有着相似之处 如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清淡缥缈 沁人心脾等 其间感觉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事物 把 清香 比作 歌声 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和宁静 散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解读 高考中散文阅读简答题 命题者很喜欢设计一些修辞手法的题型 而且往往是直接提问说 某某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考试说明 中规定的主要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 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 拟人表达亲切 有情趣 对偶整齐 有节奏感 排比一气呵成 突出强调 反复紧凑 有气势 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表达鲜明 起强化作用 设问可以突出强调 指津 1 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这类语句作用题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在答题时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 明确答题方向 明确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3 确认修辞手法 明确答题方向后 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应用 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 解答后面 落实应用板块 中第6题 阅读课文第5段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4 在本段中 作者写道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几句话中哪几个动词用得生动 请分析其妙处 试完善下面的表格 化无形为有形 化静态为动态 准确写出月光 如流水一般地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美 浮 写出雾的轻 薄 透的特点 正符合 轻纱 的比喻 阅读课文第6段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5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 试分析这句话的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提示 这个句子中 没精打采的 是 路灯光 的后置定语 突出强调灯光的朦胧 昏暗 6 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这句话写蝉声与蛙声 与全段意境吻合吗 为什么 提示 吻合 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 作者以动衬静 突出荷塘四周环境的寂静 阅读课文第7段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7 本文着重写荷塘月色 为什么引用梁元帝的 采莲赋 提示 引用梁元帝的 采莲赋 在于表现采莲的热闹 风流 充满快乐 无忧无虑 当前却 已无福消受 反衬作者内心的伤感 阅读课文第10段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8 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过人头 了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 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提示 触景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 无所适从 欲超然又挣扎 借思乡排遣忧愁 简要分析本文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写法 探究思路 探究结论 通观全文 作者一路写景 也一路抒情 随着景物描写的展开 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 忧愁与喜悦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 流淌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 正是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 作者缘情写景 以景衬情 不仅使文章具有绘画美 而且富有情趣美 写法归纳1 构思精巧 结构自然天成文章由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入题写夜游荷塘的缘起 接着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写尽荷塘月色 进而又联想到两千多年前江南采莲的风俗 且以 今晚若有采莲人 转回现实 引出一缕怀古思乡的幽情 于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便又袭上心来 赏月不能排解心中的苦闷 于是只好推门回家 这样便形成了为排解 不宁静 的情绪 带上门出去 夜游荷塘 而又带着哀愁 推门 回家的和谐完整的整体艺术结构 2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在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不免夹杂着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 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 作者缘情写景 以景衬情 不仅使文章具有绘画美 而且富有情趣美 3 用词精当 富有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 鲜明 生动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 煞费苦心 如 点缀 挨 浮 泻 等用得极其贴切 二是叠字 叠词的匠心运用 富有文采 如 重重 峭楞楞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等 同时也使行文舒徐流畅 富有节奏感 4 巧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使得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 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意 例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一句 把 光与影 这依靠视觉才能感觉到的意象 借助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听觉意象表现出来 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幻境 激活了读者的想象与联想 写法精讲如何妙用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 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使用比喻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喻体要常见 易懂 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事物 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2 比喻要贴切 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分析概括 如果忽视了这个共同点信手拈来 就容易在比喻的运用中喻而失当 3 比喻要注意思想感情 感情色彩不得体 语言表达就失去了光彩 针对练笔仿照下面这句话 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 参考示例 悠悠的白云中 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 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 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 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 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 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素材发现 运用范例是屈子纵身而下时衣袂掀起的风湿润了我的眼睛么 是杜甫 感时花溅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跌倒预防
- 老年人电脑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中层管理培训
- 老年人护理知识培训教程课件
- 老年人微信培训课件
- 全国一等奖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登泰山记》 公开课课件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专项练习(解析版)
- CN120209402A 一种用于热固性阻燃聚酯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 水工仪器观测工(技师)考试题库
- 老年人安全护理知识培训课件
- 生产副总经理岗位职责标准版本(五篇)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第四讲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