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行业五大伤害事故:结合公司工艺流程,坍塌事故发生可能性很小,坍塌事故 烫伤事故1. 高空坠落:(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物体打击常见的物体打击事故1.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 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3.起重吊装物品掉落伤人; 4.设备带病运转伤人; 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 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原因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 2.没有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活动; 3.工作过程中的一般常用工具没有放在工具袋内,随手乱放; 4.作业人员从高处往下抛掷材料、杂物、垃圾或向上递工具; 5.物料堆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6.周围未设警示标志, 7.起重吊运物料时,没有专人进行指挥; 8.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 9.平网、密目网防护不严,不能很好地去封住坠落物体; 10.压力容器缺乏检查与维护。 应急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机械伤害:(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1、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的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2、误入危区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区; 4)单调、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误入危区; 7)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区; 8)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区; 9)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动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下列部位: 1、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鄂破机等、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相对接触而旋转的滚筒有使人被卷入的危险。 2、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位存在着撞伤和挤伤的危险。冲压、剪切、锻压等机械的模具、锤头、刀口等部位存在着撞压、剪切的危险。 3、机械的摇摆部位又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4、机械的控制点、操纵点、检查点、取样点、送料过程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因素。触电: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违反操作规程。如工作人员在检修用电设备时,违反规程,不办理工作票、操作票,擅自拉合隔离开关;在没有确认现场情况下,用电话通知或约时停、送电;在工作现场和配电室不验电、不装设接地线、不挂标示牌等。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灵,强行送电;绝缘导线破损露芯;电动机受潮,绝缘降低、致使外壳带电;电杆严重龟裂,导线老化、松弛等都是导致触电事故的诱因。3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多数存在装置性违章现象。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对电气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带病运行。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一、 脱离电源: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1.低压设备上的触电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如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2.高压设备上触电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二、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确保其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5、烫伤:炉头冷却循环水系统及食堂,生活区开水烫伤,扒炉过程中保温料,石墨粉及硅筒粉末及固体烫伤,其他情况下的烫伤。1, 设备及管线经久失修,耐压不符合要求爆裂。2, 操作时,人机配合不当。3, 违反操作规程操作。4, 防护不当。急救措施:1、开水接触皮肤烫伤,最为简单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大约20分钟左右。在冲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流水冲洗的力量不应过大,要尽量保存烫伤后水疱皮的完整性。创面不要自行涂用各种消毒药水,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层度和深度的判断,然后立刻到专科医院就诊。4、保温料,石墨粉及硅筒烫伤,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解除和沾有保温料,石墨粉的衣裤、鞋袜等。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烧伤的同时,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在现场也应及时处理。烫伤病人应及时送医院。清餐食堂员工娜某某脚被蒸箱水烫伤一车间二线努某某,被石墨烫伤左脚后跟一车间二线李某某,被石墨烫伤右脚后跟有限空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中中学202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许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Unit 2 What a day!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淄博咨询殡葬方案电话
- 高管激励与人力资本增值-洞察及研究
- 学生暑假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弱相互作用精测-洞察及研究
- 中医针刺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学报社校对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行政法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戏水溪流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审计数据采集规定
- 检验科危急值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动量守恒定律模型归纳(11大题型)(解析版)-2025学年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招商银行ai面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业务学习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