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中对 陈寿 学习目标 积累 三国志 相关的文学常识 积累文言词汇 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 文学常识 一 三国志 三国志 六十五卷 包括 魏书 三十卷 蜀书 十五卷 吴书 二十卷 主要记载魏 蜀 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三国志 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南朝宋裴松之作 三国志注 为其作注 二 陈寿陈寿 233 297 字承祚 西晋史学家 巴西安汉人 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 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 他在蜀汉做过官 三十岁时 蜀汉政权灭亡 入晋后做过晋平令 著作郎 整理过 诸葛亮集 陈寿是晋臣 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 所以 三国志 便尊魏为正统 在 魏书 中为曹操写了本纪 而 蜀书 和 吴书 则只有传 没有纪 记刘备则为 先主传 记孙权则称 吴主传 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 也是 三国志 的一个特点 三国志 成书之后 由于叙事过于简要 到了南朝宋文帝时 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 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三国志最早以 魏志 蜀志 吴志 三书单独流传 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 改称 三国志 二十四史 01 史记 汉 司马迁 02 汉书 汉 班固 03 后汉书 范晔 司马彪 04 三国志 晋 陈 05 晋书 唐 房玄龄等 06 宋书 南朝梁 沈 07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 08 梁书 唐 姚思廉 09 陈书 唐 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 北齐书 唐 李百药 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等 13 隋书 唐 魏徵等 14 南史 唐 李延寿 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17 新唐书 宋 欧阳修 宋祁 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20 宋史 元 脱脱等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23 元史 明 宋濂等 24 明史 清 张廷玉等 题解 对 回答 是诸葛亮对刘备为 信大义于天下 而问计所作的回答 对 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 军事 经济方面的策略叫 对策 隆中 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因而后人称它为隆中对 背景介绍 刘备问计于诸葛亮是在公元207年 当时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 孙权经过父兄及自己三代的经营 也比较牢固地占有江东 刘备兵少 而且又没有地盘 他虽有才略 然而志不得伸 开始投靠公孙瓒 后又相继受制于陶谦和曹操 建安四年 起兵攻打曹操 失败后又去依附袁绍 第二年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 他又逃到荆州去领队刘表 受刘表集团中外戚势力排挤 被送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屯兵 二十余年间一直过着流亡生活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 经徐庶推荐 他三顾茅庐 请求诸葛亮帮助他 刘备画像 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 介绍诸葛亮的身份 才干和抱负 第二部分 第2段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 第3 4 5段 写刘备三顾草庐问计 诸葛亮隆中对策 文章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 第6段 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1 第一段中为何介绍诸葛亮的身份才干和抱负 2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作用是什么 3 三顾茅庐 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4 第六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称赞作用是什么 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 符合传记的写法 为下文 凡三往 乃见 和隆中对答作铺垫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写一写 说明诸葛亮对刘备的重要性 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诸葛亮的形势分析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 隆中对 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 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完成下列表格 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 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完成下列表格 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根据是什么 根据 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根据是什么 根据 这个策略是诸葛亮根据哪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 第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 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 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 益二州 作为建立 霸业 的根基 夺取荆益二州作为根基 第三 夺取荆 益之后 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 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 另一方面联合孙权 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 使它两面受敌 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修明内政 联吴抗曹 诸葛亮的这番对策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 是完全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 他在对形势前景的分析中 特别强调了 人谋 的作用 例如谈到曹操集团的 以弱为强 就着重指出 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又指出孙权集团地位的巩固 也跟 贤能为之用 有关 最后又向刘备提出 总揽英雄 的建议 这就表明 尽管刘备目前处境艰难 但只要 人谋 得当 成霸业 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 并概括归纳 做好批注 1 诸葛亮人物形象特点2 作者是怎样描绘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隆中对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躬耕陇亩 好为 梁父吟 自比管仲 乐毅 胸怀大志 有自信有抱负 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避世待时而飞 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矜持自重 清高不俗 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 求见如此不易 可见其人不俗 诸葛亮不是追名逐利之人 隆中对策 高瞻远瞩 具有远见卓识和杰出才能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见解高明 令人折服 关张不悦 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治国之栋梁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一段写诸葛亮的远大抱负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隆中对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形象 充分表现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第六段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语再次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照应 使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总结 文章核心部分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 诸葛亮对刘备为 信大义于天下 而问 计 所作的回答 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 所以后人称它为 隆中对 对策的主要内容是 劝说刘备先夺取荆 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并外结孙权 内修政理 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 待到时机成熟 再从荆 益二州出兵 北定中原 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 人们常说的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本文结构 隆中对 一 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 二 徐庶推荐诸葛亮 三 刘备问计 诸葛亮对策 抱负 作铺垫 侧面烘托 四 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侧面烘托 1 不具备向北或向东 2 夺取荆 益二州 3 修明内政 联吴抗曹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发展的可能性 作为根基 隆中对 文中出现的成语 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挟天子以令诸侯 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天府之国 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箪食壶浆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鼎足之势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三顾茅庐 顾 拜访 茅庐 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 一再邀请 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思贤如渴 也作 求贤如渴 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 度德量力 度 估量 德 德行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 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不可胜数 胜 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 一词多义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 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已历三世 认为 对 说 停止 通 以 以来 已经 词语归纳 隆中对 谓 已 谓为信然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谓为信然 然志犹未已 遂用猖蹶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确实 诚信 通 伸 伸张 这样 然而 但是 因此 任用 使用 运用 隆中对 信 然 用 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 君谓计将安出 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 自比于管仲 乐毅 欲信大义于天下 出于秦川 将军 率领 统领 应该 于是 就 凭借 依靠 和 向 从 隆中对 将 因 于 好为 梁父吟 谓为信然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欲信大义于天下 从民欲也 唱 是 成为 被 想 心愿 隆中对 为 欲 2 古今词义 拜访 照顾 凡三往 古义 今义 平常的 隆中对 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义 今义 遂用猖獗 古义 今义 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因此 总共 使用 而且 压抑 或者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 今义 危险 隆中对 孤不度德量力 古义 今义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 今义 一天天地 大概 太阳 我 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立 词类活用 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