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想一想 引起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口与环境 人口迁移 第三节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第三节 人口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因素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 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与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有何不同 不影响全球人口的增长不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阅读课文p16第二自然段有关内容思考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同一个概念吗 为什么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必须改变定居地 住所改变 时间较长 一般1年以上 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行政区变化 没有改变定居地 短期流动 空间上发生位移 例如 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 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外出度假 旅游 上街购物 探亲访友 张成同学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英国某口语老师来我校执教 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王艳随全家从甲县搬到乙县并转入当地中学读书 学以致用 p17活动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 分类 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省际迁移 县际迁移 根据人口迁移的方向来划分 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因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请对照课本16页图 说出近现代 二战前 世界人口主要的迁出地和迁入地有哪些地方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请对照课本16页图 说出近现代 二战前 世界人口主要的迁出地和迁入地有哪些地方 东南亚 主要的迁出地 欧洲 非洲 中国 印度迁入地 美洲 东南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 哥伦布 麦哲伦 达伽马 中国 印度 非洲 日本 欧洲 美洲 澳大利亚 二战前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从已开发区到未开发区 1从欧洲到美洲 2从非洲到美洲 3从亚洲到美洲 东南亚 2 二战后 经济生产发展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工人增加 从北非 南欧 西亚到西欧 从东南亚到西亚 二战前 二战后 从旧大陆新大陆 从已知开发国家未开发地区 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 流动工人增加 外籍工人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 哪些是国际迁移 哪些是国内迁移 北宋末年 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19世纪 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 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学以致用 国内迁移 国际迁移 p17活动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下图红 黄 蓝三种色彩代表某国国内的三个行政区域 白色代表另外一个国家 读后完成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有 a1 b1 c1 a2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c1 d 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1 a2c1 c2 2008年春节前后 电视剧 闯关东 在各省 地电视台滚动热播 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 赤地千里 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 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增长迅速 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 出现了 雁南飞 现象 清代 大批华北饥民为什么要 闯关东 自改革开放后 东北地区许多人口为什么返乡回迁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思考讨论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请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整理后进行交流讨论 影响因素 拉力 推力 经济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城市 乡村 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与社会福利好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现代建筑居住舒适置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 人口密度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建筑物密集房地产价格高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差 农村生活困难就业机会不多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生活质量低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老式房屋生活不便社会地位低 人口流失人口总量少劳动力老化农业投资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好 拉力因素 推力因素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人口过于集中 城市化 郊区化 推力 拉力 合作探究1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的 冷冻地带 向南方的 阳光地带 迁移 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大庆 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 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练一练 近年来 引发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大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因素 大型工程的布局和建设 20世纪50年代美国老年人口迁移路线 20世纪50年代 美国许多老年人从东北部地区向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迁移 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温和 阳光充足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日本高校研究院所中有一些中国学子 导致他们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 二十世纪五 六十年代 有许多人从祖国的各地迁往克拉玛依 大庆等地 导致这些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经济因素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照片上的小王 明天要从厦大正式调往爱人工作所在地南京了 引起这一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婚姻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大量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政治因素 政策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很大 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 2亿 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由乡村流向城市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是由于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下图分析 1949 1986年期间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在这期间 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多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从东部向中部以及从东部 中部向西北 东北 西南方向迁移 多由政治因素引起的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下图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我国人口迁移是以开发和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 80年代中期后 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 主要是 和 人口流动的性质多属于性 国内人口流动主要由部和部地区迁往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 以及工矿区 务工 经商 自发 中 西 东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二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做一做 完成课本21页的活动题 世界人口迁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经济 文化水平高 但人口增长慢 劳动力较为短缺 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 人口增长快 有大量劳动力过剩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 人口 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 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总结 近年来 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 工人 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 分析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 自主探究 三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经济 科技 思想和文化的联系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增加经济收入 造成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 使教育投入回报减少 弥补劳动力不足 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推动城市化发展 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 带来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居住困难等问题 迁出地 缓解人口的压力 利 造成人才流失 弊 迁入地 解决了劳动力不足 利 加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引发交通拥挤 居住困难等 弊 加速城市化进程 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等 利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 甲地区 乙地区 近年来 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 个人 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 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 为什么 9 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概念 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自然生态环境 经济 政治 社会文化 气候 水源 土壤 资源 灾害 国家政策 战争 政治变革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交通及通讯 一起回味我们的收获 对环境的影响 2008年春节前后 电视剧 闯关东 在各省 地电视台滚动热播 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 赤地千里 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 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 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 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增长迅速 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 出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扬州市中医院疼痛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资格评审
- 淮安市人民医院床旁临时起搏技术考核
- 南京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健康教育能力考核
- 九江市中医院多发结石处理方案考核
- 2025国考玉林市教育培训岗位行测预测卷及答案
-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施工质量保证方案
- 供应链全程数字化监控方案
- 无人机飞行技能水平提升方案
- 防火门定期检查与清理工作方案
- 企业成本优化年终总结
- 刑法学(上册)马工程课件 第6章 犯罪客观方面
- GB/T 3536-200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 GB/T 34293-2017极端低温和降温监测指标
- GB/T 15057.2-1994化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课件
- 中学主题班会课:期末考试应试技巧点拨(共34张PPT)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1
-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全册24课教案教学设计
- 王高华 人格及健康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件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