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直喷发动机当量比与稀薄燃烧对比研究.pdf_第1页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当量比与稀薄燃烧对比研究.pdf_第2页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当量比与稀薄燃烧对比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0 卷第3 期 2 0 1 1 年6 月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S M A L LI N T E R N A LC O M B U S T I O NE N G I N EA N DM O T O R C Y C L E V 0 1 4 0N o 3 J u n 2 0 1 1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当量比与稀薄燃烧对比研究 邹博文1 李开国1 1 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李静波1罗福强2 4 0 0 0 3 92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 针对一台自然吸气四缸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 建立了发动机仿真模型 通过台架试验数据 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开展了均质当量比燃烧和稀薄燃烧两种方案的整机动力性 热负荷和经济性对 比研究 结果表明 稀薄燃烧时动力性下降明显 当量比燃烧时热负荷较高 空燃比稍大于当量比时 经济性最好 关键词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当量比燃烧稀薄燃烧 中图分类号 T K 4 3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6 7 1 0 6 3 0 2 0 1 1 0 3 0 0 2 7 0 3 C o m p a r a t iv eR e s e a r c ho fS t o ic h io m e t r icC o m b u s t io na n d L e a n B u r nf o rD ir e c t I n j e c t io nN a t u r a lG a sE n g in e Z o uB o w e n l L i K a ig u 0 1 L iJ in g b 0 1 L u oF u q ia n 9 2 1 一C h in aN a t io n a lN G VE n g in e e r in g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C h o n g q in g 4 0 0 0 3 9 C h in a 2 一S c h o o lo fA u t o m o b ileE n g in e e r in g J ia n g S uU n iv e r s it y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a4 c y lin d e rn a t u r a llya s p ir a t e dd ir e c t in j e c t io nn a t u r a lg a se n g in e t h en u m e r ic a ls im u la t io nm o d e lw a sb u iltu p a n dt h em o d e lw a sv a lid a t e db yt h ed a t af r o me n g in et e s tb e n d h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e n g in ep o w e r t h e r m a llo a da n de e o n o m yw e r e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s t o ic h io m e t r icc o m b u s t io na n dle a nb u r n T h er e s u lt ss h o wt h a tt h ee n g in ep o w e ra tle a nb u r nw a sm u c hW O I S ec o m p a r e dw it hs t o ic h io m e t r icc o m b u s t io n a n dh e a tlo a da ts t o ic h io m e t r icr a t ioc o m b u s t io nw a sh ig h e r W h e na irf u e lr a t iow a salit t leb ig g e rt h a ns t o i c h io m e t r icr a t io t h ee n g in ef u e le c o n o m yw a st h eb e s t K e y w o r d s N Gd ir e c tin j e c t io ne n g in e S t o ic h io m e t r icc o m b u s t io n L e a n b u r n 引言 为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 各国均大力发展替代燃 料和电动汽车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作为车用能 源具有辛烷值高 低碳排放等优点 为进一步提升天 然气发动机性能 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 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其中 稀薄燃烧和缸内直喷技 术成为研发的前沿和热点 采用稀薄燃烧 可增加混合气中双原子分子的比 例 增大混合气的等熵指数 提高循环热效率 从而提 升发动机的经济性 同时也可进一步发挥天然气低排 放特别是低碳排放的优势 缸内直喷技术可大幅减小 或消除气体燃料所引起的发动机容积效率损失 并强 化对燃烧过程的控制 从而进一步优化整机性能 在传统天然气发动机当量比燃烧和稀薄燃烧对比 基金项目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2 0 0 7 D F A 8 0 9 6 0 国家 8 6 3 计划 项目 2 0 0 8 A A llA l3 5 作者简介 邹博文 1 9 7 8 一 男 工学博士 高级工程师 目前从事车用燃气发动机燃烧及控制技术研究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第4 0 卷 研究方面 国外P a s q u a t eC o r b o1 等人将一台重型柴油 机改装为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 对稀薄燃烧和当量比 燃烧进行了对比研究 国内窭慧莉 李莉 等人在 进气道多点顺序喷射C N G 发动机E 开展了不同燃烧 方案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基于自主开发的国内首款天然气缸内直喷 多缸发动机 采用A V L B o o s t 软件建立了整机模型 采用当量比燃烧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并通 过改变模型中的空燃比 对在均质当量比和稀薄燃烧 条件下整机的动力性 热负荷及经济性进行了研究 为 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稀薄燃烧技术的开发奠定了一 定的理论基础 l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建模对象为一台自主开发的四缸直列 自然吸气 火花点火 1 6 气门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 排量20 1 压缩比1 2 根据设汁参数 建立了发动机仿真模型 如图l所示 构建模型共用了7 4 个元素 其中c l c 4 为四个气缸 S B I S B 2 为系统边界 1 1 7 为进气 总管及歧管管道 1 8 3 1 为排气总管及歧管管道 P L I P 1 2 为进气容器 J 一J 6 为节点 R I R 1 0 为约束 M P I M P l4 为检测点 I l H 为喷嘴 剧1天然气直喷发动机计算模型 该模型中选用的传热模型采用了W o s c h n il9 7 8 燃烧模型是V ib e 基于均质当量比燃烧方案 将引算 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以验证所建立模型是否正 确 如表1 表l发动机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 转速 r i 0 0 02 0 m4 0 0 05 0 6 0 0 0 功章 宴测值 k W 模拟值 扭矩 实 j 9 值 Nm 模拟值 从对比情况可以看出 所建立的模型正确 可以作 为天然气直喷发动机的仿真计算模型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针对转速为3 2 0 0 r m in 点火提前角 为3 2 C A 进气温度5 0 进气压力0 3 9 M P a 相对 压力 空燃比分别为1 72 当量比 1 9 2 l 2 4 2 6 3 稀薄燃烧 的五个特征点开展了仿真计算 记录了 最高爆发压力 指示功率 缸内燃烧气体温度和指示 燃气消耗率 进行r 动力性 热负荷和经济性能的对 比研究 2l对动力性的影响 理论上 采用稀薄燃烧方式时 由于过量空气系数 与均质当量比相比更大 混合气等熵指数较高 热效率 会更高一些 同时 富氧条件下燃烧将更加充分 这都 使得稀薄燃烧比均质当量比燃烧方式有更好的动力 性 但由于稀燃时燃料供应量少很多 且燃烧稳定性 较差 必然会造成动力性能的损失 如同2 和图3 所示 2 4 2 0 1 6 耋 1 2 隶 n 8 盘 4 0 空燃止 图2 最高爆发压力随卒燃比的变化曲线 从图2 图3 可以看出 最高爆发压力 指示功 率均随空燃比的增大而碱小 当空燃比提高到1 9 时 过量空气系数约l1 燃料母较当量比时减少 了约lo 摄高爆发压力仅下降37 指示功率仅 下降2o 这是由于此时燃烧完会和等熵指数的增 大部分弥补了燃料量减少所引起的动力性下降 当 6 6 5 S 4 4 三fr目 瑾尊一聋 第3 期邹博文等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当量比与稀薄燃烧对比研究 空燃比为2 l时 过量空气系数约1 2 最高爆发压 力则下降了1 1 3 而指示功率则下降了8 7 这 说明此时燃料量对动力性的影响加大 当空燃比增 大到2 6 3 时 过量空气系数约1 5 最高爆发压力 下降了2 3 4 而指示功率则下降了2 1 3 其燃料 量较空燃比2 4 时 过量空气系数约1 4 仅相差约 7 但动力性下降的程度更为明显 此时缸内已开 始出现燃烧不稳定 每 旃 蜃 长 瓣 2 4 2 0 一 1 6 量 丑 1 2 众 s 鐾 4 卜 0 7 空燃比 图3 指示功率随空燃比的变化曲线 2 2 对热负荷的影响 图4 显示了不同空燃比下缸内平均温度的变化 情况 卫 魁 赠 彝 斗 畏 耳 图4 缸内平均温度曲线 从图上可以看出 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同等 条件下 均质当量比工作方式与稀薄燃烧相比 缸内平 均温度高出2 5 0 K 并且随着混合气稀薄程度的增大 最高燃烧温度出现的时刻向后推迟 这说明在稀燃条 件下 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慢 后燃现象将更加严重 平 均温度越高 发动机所承受的热负荷就越大 因此 稀 燃工作时整机可靠性及排气阀的寿命要比均质当量比 条件工作的发动机高 发动机的热负荷与发动机的结构 部件材料 运转 条件都有关系 根据资料显示 一般天然气发动机的 最高平均燃气温度不应超过2 2 0 0 K 根据这一限值 空 燃比分别为1 7 2 1 9 的两个特征点均超过了这一限 值 热负荷问题较严重 2 3 对经济性的影响 图5 显示了指示燃气消耗率随空燃比变化的 情况 图5 指示燃气消耗率随空燃比的变化曲线 从图5 可知 在空燃比为1 9 即混合气稍偏稀时 指示燃气消耗率最小 因为此时燃烧充分度和循环等 熵指数实现了最佳平衡 3 结论 通过对自然吸气式天然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当量 比燃烧和稀薄燃烧时的仿真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1 天然气直喷发动机采用稀燃方式与采用均质 当量比方式相比 最高爆发压力和指示功率均有不同 程度的下降 过度稀薄燃烧会造成发动机动力性明显 下降 甚至燃烧不稳定 2 稀燃方式与均质当量比燃烧相比 最高燃烧温 度降低2 5 0 K 左右 且最高燃烧温度出现的时刻向后 推迟 后燃现象严重 3 在空燃比为1 9 即过量空气系数为1 1 时 天 然气直喷发动机的指示燃气消耗率最小 经济性最好 参考文献 1 P C o r b o e ta 1 C o m p a r is o nB e t w e e nL e a n B u ma n d S t o ih io m e t r icT e c h n o 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